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媽媽你可知?一個擁抱會給我帶來多少力量

媽媽,幫我點藍字關注嘛

1

我的第二個孩子已經七歲了,她每天最喜歡在臨睡前和我抱一抱。有時候我也會陪在她身邊看她睡著,有我在身邊,她會說:「媽媽的味道真香」;有我在身邊,她會睡的更快更踏實。

我的大孩子已經19歲了,雖然已經是成人的模樣了,但是放假在家,有事沒事也會到我身後抱著來撒嬌。

有時候我在沙發上正看著書,兩個孩子會跑過來撲到我懷裡,妹妹說:「媽媽抱抱我!」姐姐說:「我也要! 我也要!」然後我就被壓的要喘不上氣了。

擁抱是一種無言的力量,擁抱孩子可以讓她們在身心放鬆的同時,感受到媽媽用肢體傳遞過來的力量,我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們,我永遠愛你們,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我們看到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大部分都是抱著幼小的孩子,摟在懷裡呵護有加。慢慢的孩子長大了,父母已經抱不動了,認為孩子已經大了不再需要過多擁抱,於是就收回了自己的胳膊。也許在幼稚園的時候,我們還能夠看到有些接孩子的父母會擁抱孩子,那麼等孩子上了國小,年齡、年級逐年增長后,父母已經鮮少有人會像小時候一樣擁抱孩子。如果說小時候的孩子和父母是一棵連體樹的話,進入少年期青年期的孩子,大多就和父母分離成為兩棵獨立的樹。

精神上的分離獨立是必須的,但心理和身體上的鏈接不應就此斷開。否則,尚未完全成人的孩子,內心會有非常龐大的孤獨和寒冷。這種孤獨和寒冷不知不覺結成一張網,密密實實隔離在孩子和父母中間,可以望得到彼此,卻無法觸摸和擁抱。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越來越遠離父母,不願意再把自己的內心攤開,而是隱蔽起來的部分原因。

曾經有一個這樣的事件:一個單親家庭,母女相依為命,像所有的單親媽媽一樣,這位媽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年齡還小時,對媽媽的依賴性很強,一切聽媽媽的,所以母女二人的生活相對平靜。可是隨著年齡增長,女兒開始出現青春期的叛逆,逃課、抽煙、交男朋友……她的表現讓媽媽非常失望,進而感到憤怒、絕望、恐懼。媽媽從講道理到指責,再到打罵,最後甚至趕自己的女兒離開家門。但一切都無濟於事,母女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兩個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誰也不理誰。為此她們求助一檔節目組來幫助解決問題。

很多現場教育專家為她們出計獻策,有的建議媽媽要寬容對待從小就失去父愛的女兒,她過早交男朋友可能與從小缺少父愛有關;有的讓女兒回憶一下小時候媽媽疼愛她、接送她的溫馨場景,想一想是誰在她生病時守護在床頭,是誰在下雨天頂著雷電給她送傘……但是結果非常令人失望,母女二人的心結就是打不開,表情泠漠,甚至不願意握一下手。

這時一個心理學家出了個主意:讓工作人員把母女兩人的眼睛和嘴封起來,耳朵堵上,雙手背到身後,然後讓她們想辦法交流。只見這對母女站起身,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交流。兩個人越走越近,無意間身體挨在了一起,只是短短的一瞬,兩個人一愣,最後臉貼臉地緊挨在一起。鏡頭中的母女開始抽泣,不顧規則,伸出雙手擁抱在一起。當她們分開后,人們看到兩個人的眼裡都滿含著淚水,最終,這對母女互相原諒了對方。

在眾人面面相覷,覺得不可思議的時候,心理專家解釋說,這就是擁抱的力量,擁抱是我們最簡單、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但它比語言、眼神等溝通方式更有力量。在國外,一些心理學家試圖用擁抱來治療孩子的心理問題,起初並不被人看好,誰知這個方法的效果非常明顯。人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呢?事實上,擁抱是一種帶有療愈性的肢體聯結,當孩子得到媽媽、爸爸的擁抱時,他們內心會有一種感覺:「我是被愛的、我是重要的」。

1

3

1

如果父母能夠帶著內心的愛去擁抱孩子,孩子就會產生這種感覺,而這種感覺讓孩子得到家庭歸屬感,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的父母最容易忽視孩子這方面的需要,也不善於用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上了學,父母就很少與孩子有身體上的接觸,而更多地通過語言與孩子溝通。

和父母缺少身體鏈接的孩子,內心對父母也有愛,但這種愛更隱蔽更不易表達,更嚴重一點,還會影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斯基爾斯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找來兩組孤兒,一組配以代理母親和他們交流對話擁抱,另外一組沒有代理母親,只供給食物、水、衣服等必備生活用品。20年後跟蹤這些孤兒發現,前一組智力發展良好,大都結婚,能夠自食其力。后一組恰恰相反,很多人患有疾病,甚至沒有活下來,即便活下來,生存質量也很一般。斯基爾斯通過這個實驗告訴人們,擁抱和愛等身體接觸,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李嘉誠先生在回憶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時,曾經非常深情地說:「最難忘記的是父親的擁抱。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穩健而富有涵養的父親,與我親密接觸時,常常會忍不住緊緊擁抱我,並把我舉得很高……」

每個清晨,當你喚醒孩子起床時,如果少一些冷漠的催促,而是先給孩子一個暖暖的擁抱,和藹的問問孩子「昨晚睡的好嗎?我們一起來準備起床好嗎?」我想孩子一定很享受這個時刻,也非常願意跟隨你的腳步。

當孩子從學校歸來的時候,無論你在校門口或者是回到家中,如果你能夠擁抱孩子,告訴她:「媽媽很想你,不知道你在學校過的好不好,如果累了,我們一起吃點東西放鬆一下在學習,好嗎?」或者「看你今天回來很高興,在學校發生有趣的事情了嗎,我們可以先聊聊。」我想孩子一定不會反對你的提議。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請給他一個擁抱。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和關懷,你在為他擔心。告訴他不要害怕和難過,父母會一直陪在他身邊。

當孩子向你哭訴他的委屈,他的失敗,他的失望,他的悔恨時,請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接受發生的事情,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明天可以重新開始」。

當孩子缺乏勇氣不敢邁開穿著輪滑的雙腳時,或者是沒有成功完成一件作品氣餒時,請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你可以再嘗試一下,媽媽相信你是有能力做的很好!」

1

4

1

有時候我的小女兒在練琴的時候,累了,會對我說:「媽媽你能抱一抱我嗎?」當我擁抱她一會兒,她會說:「媽媽給我加油了,我又有能量接著彈琴了。」

有時候她寫的生字會不那麼規範,改很多次都寫不好,她會跑到哦跟前,躲在我懷裡為自己生氣,我會安撫她:「沒有關係啊,媽媽抱一抱,小孩笑一笑,然後你就又變成小超人了。」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孩子有時候希望在心理和情感上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間,或者他感情波動很大,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提問時,在這些時候,我會擁抱、撫摸兒子,傳達給他沉默而溫暖的信號。」是的,有時候不需要千言萬語,一個擁抱就可以治癒孩子心靈上的創傷。

生活里很多時候,我們家長都會忽視了擁抱的作用,而是動不動就是擺事實、講道理,激勵孩子追求成功。更有甚者,在孩子情緒處於低潮的時候,斥責孩子沒出息,連打帶罵。也有的家長情感比較內斂,往往疏於表達,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好的經濟條件,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大家會覺得這麼做就是愛孩子了,可是為什麼孩子卻越長大離你越遠?

很多時候,孩子受了委屈,遭受了失敗,卻得不到來自父母的安慰,這正是很多親子關係冷淡、孩子情商低的重要原因。如果你想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就是每天都給孩子一個擁抱。擁抱孩子並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從什麼時候開始都是恰當的,關鍵是要行動,要伸出我們的臂膀。只要你行動了,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原來擁抱是不需要學習的世界通用語言,原來一個擁抱,就可以讓你的孩子重新貼近你的心。

文章部分摘選自《愛孩子,請擁抱他》一文

任淑一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家庭教育撰稿人。專註於0-18歲兒童的成長教育,性格培養,心理指導等。

搜狐母嬰 · 讓資訊與愛交織

搜狐母嬰官方微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