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德國醫生揭秘醫療灰色領域——過度醫療

「很多葯不該吃,卻在吃;很多治療不需要,卻在做;很多手術會使病人更痛苦,卻也在做。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這是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曾在一次討論會上說的話。過度醫療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只是發展家,那些醫療水平世界領先的發達國家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克服弊端、修正問題的第一步是要敢於揭露問題、直面醫療領域的灰色地帶。

德國醫生尤格•布來克曾將許多醫療領域觸目驚心的案例總結著成《無效的醫療》一書,揭露了醫療領域的「灰色面紗」。他在書中揭示了醫療領域存在的種種「潛規則」。包括過度醫療在內的「潛規則」不知不覺地傷害著患者的健康、剝奪著患者的金錢。此書的披露使得在歐美,一些不透明、不清晰的治療方法漸漸被民眾所懷疑和摒棄。

布來克在書中寫道:「這是一個謊言,很多時候,它欺騙了生命,更多時候,它自欺欺人。從整形外科的神話,到心臟手術的誤導;從無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療,都令人憂慮。」

「椎間盤切除術」已被證實有四成是失敗的,甚至術后病情惡化的達到了12%。在對英國220位醫生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他們中沒有一位願意因腰痛而接受手術治療。英國的柯拉馬醫生強調:脊背本身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統的細胞會將從椎間盤脫位的物質視為異物,通過酵素加以溶解,這就是自愈作用。即便像腰間盤突出這樣的「頑症」其實也都可以憑自身慢慢恢復,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這說明一個真實的情況:在患者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很難區別,疾病的治癒究竟是成堆的藥品和外科手術的作用,還是身體自我康復的結果。若干病症其實傾向於自發消退,所以實際上是靠人體自然恢復的。即使患者因為這種自愈力使病情得以改善,但他們自己和醫生還是會將這種好轉歸功於醫療措施。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腫瘤患者身上。哈佛醫學院的朱達•福克曼和拉格哈•卡盧里指出:「大部分人都有些許腫瘤而不自知。」因為每個細胞都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產生癌細胞。有研究資料顯示正常人每天體內都會有500~800個癌細胞產生,但全部都會被人體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處決」。所以,早期發現固然給一些人帶來康復,但多餘診療也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害。目前,癌症治療措施的利弊在醫學界還是眾說紛紜。

書中寫道:全世界25000種醫學刊物,每年發表200萬篇醫學論文,但其中70%的研究結果都不公之於眾。因為這些論文的結果表明當前應用的醫療方式是無效甚至是有害的,反映了現代醫療的負面和弊端,是醫療界的「雷區」,一旦公布對醫療機構非常不利。

比如10多年前曾風靡歐洲的「心臟激光手術」。這項手術通過在跳動的心臟上燒灼出20~30個小洞,讓血管得以再生來改善心肌供氧,由瑞士克勞茨林心臟外科醫學中心首席醫生迪克•馬斯創立。後來經英國專家反覆論證,費用如此高昂的手術卻沒有使患者獲得比僅服藥更高的生存率。

還有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就是「心臟支架手術」。德國萊比錫醫院的外科專家做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他們將100位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5%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手術,另一組每天鍛煉不手術。一年後,手術組的康復率為70%,而沒做手術組的康復率卻達到88%。

雖然類似這項實驗的結果和數據還有很多,但醫療機構不願將其公佈於眾,因為心臟手術可以給醫院和外科醫生帶來高額的收入,從醫的職業道德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搖搖欲墜。

在國內,醫生們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橋。但根據現有的統計資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譜。因為支架的再狹窄幾率在臨床中較高,支架雖然能使缺血的心肌獲得重新血液供應,但支架內還會繼續長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再度狹窄。2009年10月,北京某三級醫院,給一位患者硬塞進去了8個支架,結果因手術時間過長,導致病人心源性休克,最終死亡。諸如此類的事故卻沒有阻止支架手術的增長。

因支架手術導致的醫療事故絡繹不絕,但這卻沒有阻止支架手術量的增長,從2000年的2萬例到2011年的40.8萬例,增長達20倍。心臟支架手術的大量應用源於其背後的「暴利」驅使。據悉,一個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也可獲得6倍的利潤。

黃潔夫曾說:「在美國有40%的醫療是無效的;而在,這種現象也已經非常突出。臨床上70%的膽囊結石是無癥狀的,並不影響健康。但現在只要進了醫院,醫生一般都會建議患者去做手術。」如今,的過度醫療還體現在一些國外仍處在研究階段或臨床慎用的「高端治療技術」,卻被一些醫院引入國內並大肆宣揚技術的神奇之處,如「幹細胞移植」技術等。而這些技術姑且不說效果如何,其花費一般都很高昂。

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等過度醫療行為,是造成當前醫療資源浪費重要原因。雖然很多專業性的研究報告確認了「過度醫療」的普遍盛行,但就微觀和技術層面,又很難找到硬證據證明某個醫生或某家醫院存在過度醫療行為。若要遏制過度醫療,使患者從無效的治療中解脫出來,還需政府、醫院和其他有關機構的共同努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