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燈少:去偽存真,來說說IPTV牌照、用戶裸奔這些事

近期,隨著湖南廣播電視台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IPTV二級播控平台驗收,而衍生出了很多關於IPTV牌照的新聞,有虛有實,混淆了不少人的視野。或許,值得梳理一下,以正視聽:

1 關於IPTV集成播控牌照的數量

所謂12張牌照的說法不正確,這其實都是把歷史給混成一團了,沒有考慮牌照的新老交替。

隨著廣電總局344號文頒發,關於IPTV採取二級播控架構的制度確立,IPTV的牌照制度就從原來的地方申請,總局核發的狀態逐步明確。而之前所頒發的IPTV大小牌照也就此被替代,進入歷史舞台。(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大都採取了原有牌照到期不再續約的和平模式)

因此,就IPTV牌照數量來說:

有資格得到集成播控牌照的總數為(32張)

一級播控牌照:1張(已發)

二級播控牌照:31張(各省電視台1張(不含港澳台),但在實際操作中間,需要經過總局驗收才可以核發,這個有資格和得到牌照之間需要時間,因此發牌採取的是後置審批的方式。)

2 關於IPTV二級播控牌照的數量

據流媒體網統計,截止當下,經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驗收頒發的二級播控牌照為4張,即遼寧、廣東、重慶和湖南。

目前媒體所披露的江蘇和四川在2013年獲得IPTV播控牌照,信息不完全準確。正確描述是,2013年,江蘇和四川獲得了廣電總局關於在當地對接央視的中央平台進行IPTV發展的批複,並沒有就此獲得正式的播控牌照。(而當時這個批複下發的背景,也涉及在當年IPTV牌照制度的調整期,愛上需要聯合地方電視台,逐步割接百視通的用戶而聯合地方平台向總局請出的文,這也算是IPTV發展浪花中的一個小公案)

各地方電視台要正式獲得IPTV播控牌照,需要經由總局派出的由網路司、科技司、廣科院、監管中心組成的小組進行技術測試和現場驗收、然後經總局黨組的相關討論后才正式頒發。

之前的進展慢,主要還在於一二級播控平台之間的權利博弈,加上悅me的糾結,一級太強勢,地方不買賬所致,現在隨著愛上新領導潘紅梅上任,一二級之間的關係開始和緩,估計今年二級播控牌照的頒發也會加速。

3關於IPTV用戶裸奔的說法

有些媒體由IPTV二級牌照的通過梳理,推斷出目前全國大多數IPTV用戶屬於黑戶、裸奔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從2005年到2016年,的IPTV發展其實一直是在廣電、電信的博弈中不斷探索發展。其中有很多歷史遺留,也有很多的利益糾葛,導致現在的IPTV也依舊處於邊發展邊梳理的狀態。

關於IPTV用戶發展的合法性,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博弈、調和,由灰到白

2005年起,廣電總局頒發了一系列的IPTV全國牌照,允許百視通、央視、南傳、國廣進行發展,但同時,總局怕地方有線的反彈,留了一個小動作,就是首先是開通了一批試點地區(如上海、黑河、牡丹江等);其次,要求全國牌照在這些試點地區外發展時,必須要地方廣電同意並且申報總局才可以。(這也可以看做是二級播控架構的最初雛形)

但在實際發展中,首批IPTV集成播控牌照擁有者採取了靈活的IPTV合作措施,一邊發展用戶,一邊探求政策底線。應該說在2010年前,IPTV的不少地區的用戶屬於灰色地帶,那個階段也是各地博弈衝突最激烈的時期。但也正是由於在這個階段所建立的用戶規模,成為了調和政策的有力依靠,因此也就有了2010年國務院三網融合文件中對於IPTV的提案,也就有了廣電總局2010年344號文件的提出。因此,IPTV的發展,其實也是和國家很多產業一樣,都經歷了由灰到白的歷程,最後獲得政策的認可。

第二階段:由外轉內引發的博弈

2010年起,隨著三網融合作為國務院層面的大戰略推出,IPTV成為三網融合的典型業務,廣電總局作為主管單位也相應推出了344號文,IPTV牌照制的管理方法進入一個有據可依的制度時代。(不再像早期,民營企業靠關係也能拿牌照)

在這個階段,各地IPTV發展進入快速期,而無論是根據三網融合文件還是344、43號等系列文件,在各地發展IPTV這個事沒有政策問題,主要是是否合規。

所謂合規,就是各地需要按照總局所制定的二級播控架構來進行管理,將電信運營商許可權加以限制,對百視通一家獨大情況進行調和,將地方電視台和央視扶上位,讓央視能快速建立起對於IPTV的管理優勢。

於是,那些年,電信、廣電的IPTV職權開始明晰;百視通開始切割用戶給地方電視台;但唯獨,央視始終不給力。所以,2013年,廣電總局給四川和江蘇這兩個原百視通用戶基數大的地區以批複,也是為了力挺央視進入,和地方電視台對接發展。

於是,在總局的指導下,央視和百視通成立了合資公司(愛上電視),以儘可能減輕央視替代百視通播控主導者的阻力,儘快往各地落地,但新成立的愛上依舊萎靡,除了和雲南、河南、浙江成立了幾個愛上分公司外,基本無建樹。

在這個階段,原本的電信、廣電利益之爭,變成了廣電體系內部,央視和百視通,愛上和地方電視台間的權力博弈,而愛上市場能力弱,執行相對僵化,始終無法和地方二級播控達成共贏的市場合作,導致了一邊是用戶大規模發展,一邊是牌照制度,有制度無落實。市場走在了監管前面。

第三階段:藉助播控驗收,強化二級架構

IPTV作為區域性業務,地方二級播控在實際執行中具有很大的許可權,也承擔著當地發展的監管職責,隨著地方二級播控平台和地方電信就IPTV發展實現利益共榮后,IPTV發展更加迅猛,只要地方省台認可和參與,各地IPTV便可進行合規發展,唯一沒有落實的就是一級播控和二級播控的對接問題。

落地難,是廣電總局制定的一二級播控機制遇到的最大難題。雖然總局多方扶持,但愛上始終無法通過和地方的市場合作取得對接突破,無論是下騰衝還是上登封,各播控方都是表面一團和氣,背後各行其事。於是,愛上成立沒幾年,已經是三任領導。尤其是愛上聯合電信推悅me,更是引發了地方的極度不滿和抗拒。

在IPTV二級架構確立的基礎上,再進行IPTV播控牌照的驗收核發工作,以後置審批的方式推進,先建平台,發展用戶,檢驗效果,進行驗收,這也更貼近驗收的效果。當然,核發牌照這其實也包含了總局為解決一級播控對接落地的無奈之下的苦心,通過愛上+地方電視台的播控架構的實際對接作為播控驗收的前提,用這種方式來實現二級播控架構的真正建立。

於是,也就有了遼寧、廣東、重慶、湖南的牌照出台。而從344號出台到第一張正式的二級播控牌照間隔6年,這本身就不正常,而究其根本,一級平台市場無力,平台對接執行不利,才是導致現在IPTV市場和制度在時間上相背離的根源。

所以說,目前IPTV所存在的先用戶,后發牌的情況,究其原因:一、由於諸多歷史原因所導致的市場和監管不同步;二、由於對接不力,所導致的政策衍變所致;三、在IPTV業務合法前提下,在一二級播控體系明確的基礎上,二級播控發牌採取的是後置審批的做法。因此,所謂IPTV用戶裸奔的說法不甚嚴謹。

4關於IPTV的其他牌照

IPTV除了播控牌照外,還有兩種牌照,即全國內容服務牌照和IPTV傳輸牌照。

全國內容服務牌照,目前僅存2張,即中央電視台和上海電視台(百視通)

IPTV傳輸牌照,現在有2張,以南方地區為主電信和以北方地區為主的聯通。

移動一直在申請,但由於移動在OTT業務上走的太遠,整改的難度太大,恐和現有的IPTV形成誤區,因此總局對於移動的傳輸牌照一直沒有核發,目前來看,除了移動各地整改外,移動的傳輸牌照的頒發可能是特殊標準。

5關於播控牌照的申請主體和運營主體

一如既往,凡是涉及媒體傳播的資質,都是以體制內的單位優先,IPTV的播控牌照也不例外,所有能申請牌照的主體只有也且只能是電視台。

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間,電視台會把集成播控的權利或交付給台內的新媒體部門,或交由專門成立的新媒體公司負責運營。於是,形成了牌照申請主體和運營主體的不同。

如百視通是IPTV的運營公司,而牌照的申請主體是上海電視台。

如愛上電視是一級播控的運營主體,而牌照的擁有者則是中央電視台。

如北京地區的牌照擁有者是北京廣播電視台,但運營主體是北京新媒體集團。

當然,主體分離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資本訴求,因為電視台作為喉舌,不允許上市,而運營主體是市場化機制,可以引入外部資本,實現上市,如百視通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而隨著IPTV用戶規模的擴大,商業模式的清晰,以IPTV為主要業務的新媒體公司也正在積極的走向上市之路。2016年,已經有幾家掛牌,2017年,這個趨勢也會加快。

小結:

2016年IPTV用戶近億,2017年,流媒體網預測,IPTV用戶有可能突破1.5億(含移動合規后的IPTV用戶),IPTV成為電視傳播的主渠道已經毋庸置疑。

IPTV前12年的發展已經證明,政策的錦上添花一定是給予市場表現更加優異的產業。而隨著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的大勢,IPTV只要能繼續保持其在技術、產品、業務、運營上的不斷創新,未來更值得期待。

IPTV在電視的異軍突起,出乎很多人意外,而發展的曲折,也導致了產業很多歷史的曲解,因此,小作此文,以讓更多人能了解真正的IPTV,並參與其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