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伊琍第一次講自己的前半生:回頭看,那愛情不單純

這是 讀那本書那年 第一季第 1 期。

「讀那本書那年」 是一個新的聲音欄目,從下周起每周六更新。我們請演員、音樂人、藝術家、作家,講念念不忘的那本書,以及那些年他們遭遇的曲折和溫情。第一期嘉賓是馬伊琍

Sayings

__

馬伊琍最想談的,是 1900 年出版的小說《嘉莉妹妹》。這是部「撈女小傳」,窮姑娘嘉莉從小城到了芝加哥,成了富有男人的情婦,一點點向上爬。

這本書從 1990 年冬天起,一直留在馬伊琍身邊。13 歲時,她覺得這是跨越身份、拋開一切的單純的愛。她說,那時候她渴望單純的愛。

那之後過去了 27 年。

這 27 年裡,無論在生活中還是電視劇里,她都越過了生命的曲折變幻。在《我的前半生》剛播出的大結局裡,馬伊琍扮演的子君,遭遇丈夫背叛后,重建了生活,不再依賴任何人。

27 年後,她說,她知道了嘉莉的愛並不單純。充滿了交換和現實。

是巧合嗎?也許,在讀那本書那年,馬伊琍無意間從這本小說里看到的一切,影響了她此後的選擇。

但她還是喜歡那種無視階層的純粹的愛,想起嘉莉和那個男人相處的細節,還覺得溫暖。

她說:「我是比嘉莉幸運太多。但我並不因此高貴。生活沒有對錯,只是角度不同。」

馬伊琍的那一年

來自新世相

讀這本書那年,我 13 歲。那是 1990 年冬天,上海還沒有商品房一詞,想要換居住環境,是靠在大街上或電線杆上貼張紙寫上要求,互相換房子住的。

我家住在虹口區的石庫門裡。爸媽是普通工人都忙著上班,家裡也沒什麼藏書,國小六年級的暑假,我去街道辦的圖書館翻遍了所有的童話和神話書。然後我覺得:長大了,要看嚴肅一點的東西了。

恰好,那是在金庸、古龍、瓊瑤、亦舒流行之前,班上同學看外國名著,倒不是被老師逼的,風氣如此。上海譯文出版社出了一套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十五本。最流行的當然是《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和《巴黎聖母院》。

可這些書名讓那個年紀的我困惑,倒是這本《嘉莉妹妹》,封面上的女孩笑容很燦爛,簡介說這講了女孩的一段人生故事。嗯,初一的小朋友應該能看懂吧?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0 年版《嘉莉妹妹》

花五塊二買了,我那時一個月零花錢也就 5 塊錢。後來才知道,全班就我買了這本。

之後,我每晚鑽進被窩裡看書。上海的冬天又潮又冷,但翻開書我就把那些都忘了。

故事好像發生在 20 世紀初,女主角嘉莉是個漂亮姑娘,出身窮苦,來到大城市,先做女工,後來先後做了兩個富有的男人的情人,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2

我那時剛青春期,快樂,單純,喜歡跳舞,是「文藝積極分子」,和很多女孩一樣,理想是長大當老師,跟聊得來的男生也只會談作業。

我不懂批判嘉莉——她的第二個愛人是已婚的。相反,我只記得他們的感情真摯動人。

馬伊琍存在手機里的舊照片,這是那時的她

作者沒以個人眼光去褒貶任何一個角色,所以我可以客觀地、純粹地去看。

在我眼中,故事是這樣的:男主人公比嘉莉的經濟地位、出身高都很多;但他真的愛嘉莉,拚命幫她;最後,嘉莉成了大明星,他卻落魄了;還沒來得及告別,他就拖著病體離開了嘉莉。

這樣的悲劇,卻讓一個小女孩覺得溫暖。我想我看到的都是美好,是可以跨越身份、可以跨越經濟基礎的、可以拋開一切的單純的愛。

那個年紀的我渴望單純的愛。

這些感觸,我從沒跟父母或者朋友討論過。

我用白色的月曆紙把書包好——那時書的封面都薄薄的,容易磨破,所以要包。

在我腦海里,書的結尾是這樣:嘉莉穿著黑衣去參加愛人的葬禮,但她不能出現在葬禮裡面,只能遠遠地看著,流下一滴眼淚。

很傷感、很遺憾,很唯美。

攝影:鮑雁洲

3

後來,我長大了。再回想《嘉莉妹妹》,我懂她並不單純。相反,很現實,又批判。嘉莉依靠著男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往上走。

可我還是喜歡這本書,雖然我跟她的生活全然不同,然而現實生活都是殘酷的。

嘉莉依靠男人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但她還是得不到真正的愛情。

我能靠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我比嘉莉幸運太多,但我並不因此高貴。人來到世上走一程,最後都是殊途同歸。

生活沒有對錯,只是角度不同。

有意思的是,我也跟嘉莉一樣,成了女演員。我 17 歲時第一次演電影,也跟嘉莉初登台一樣,演得很災難。稀里糊塗地、飛快地,就結束了。

時間也飛快地過去了。2004 年後,我家老房子全拆了。新華書店、圖書館都沒了,連路也沒有了。上海在變化,錢的價值在變化,書面也變得豪華堅硬,不再需要掛歷紙的保護,我對生活的感悟更是變了。

不過,好像我的感情觀還跟剛 13 歲讀《嘉莉妹妹》那會差不多。我還是喜歡可以拋開金錢、地位的純粹的感情。

我還是會想起,那個男人幫助嘉莉的細節,很溫暖,好像更像是彌補一種父愛。

不過,現在我知道,那個葬禮混合了我的想象。真正的結尾是,那男人死了,嘉莉卻毫不知情。不過,沒關係,就讓我心目中的結尾保持那樣好了,童年的記憶就應該美好的、充滿幻想的。

一晃 27 年了。那本 1990 年版的《嘉莉妹妹》,我還一直帶在身邊。現在還放在我們家的小書架上。

上海霧霾不重,上面沒積什麼灰。有時走過,再看一眼。

彩蛋:

1990 年版《嘉莉妹妹》沒包含原著最後兩章。

馬伊琍錄製時才看到小說的真正結尾。

她朗讀了其中的精彩段落。

在新世相的微信公號後台回復 彩蛋 兩個字,可以收聽這段朗讀。

你的前半生,有什麼故事可講?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家的自媒體組織"文藝聯萌"發起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