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術研究文集摘編(十二) | 劉江紅: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戰略取向

1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中文化發展的時代站位

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產生和後天形成的一種群體性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從社會生活屬性而言,文化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功能性產物。作為雄安新區未來建設的重要板塊,文化發展需要設計文化自身為求生存和傳承壯大所採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策略,是圍繞雄安新區核心建設目標,從國際文化關係、國內文化發展全局和當地文化實際出發制定的系統戰略,是文化在雄安新區建設總框架下的基本站位。在建設雄安新區的探索過程中,文化發展面臨著來自與外部文化博弈耦合的新形勢,同時也要應對自身演進的新要求。從雄安新區獨特的歷史使命來看,文化發展承載的內容和任務更為豐富和厚重。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需要樹立「文化資源自信」

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維度,不僅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結構,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精神存在方式,文化已經不再單純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區域形象代表,更是一種新型戰略資源。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現有白洋淀青水綠波、葦盪荷塘的優美自然風光,燕趙大地上所承載的超越千年的歷史文化,冀中抗戰分區波瀾壯闊的愛國戰事和仁人志士,浪漫的文學流派「荷花澱派」和朦朧詩派「白洋淀詩歌群落」等等,文化底蘊深厚層次豐富,區域發展的文化軟環境良好。雄縣,歷史上三次為都,三次為邊界,自古即是軍事重鎮,境內長達65公里的宋遼古戰道,被譽為「地下長城」,還有著名的楊六郎鎮守的瓦橋關遺址;雄縣民間藝術豐富,雄州古樂、鷹爪翻子拳被列入全國非物質類文化遺產。雄縣還建有北方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場。容城,三賢文化之鄉,元代鴻儒著名的教育家劉因、明代錚錚鐵骨的一代義士楊繼盛和一代正義之士孫奇逢史稱「容城三傑」,文人輩出。安新,擁有白洋淀80%的水域面積,自然生態良好,文化旅遊具有先發優勢,除了是戰國時期的兵家之地,更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根據地,雁翎隊的抗日事迹,以白洋淀為背景創作的《小兵張嘎》《平原槍聲》《敵後武工隊》都是膾炙人口的紅色文學作品,也深深印刻入了幾代人的愛國情懷。與北京、天津的文化特徵相比,雄安新區的文化天然自成、獨具魅力。因此,在雄安新區區域全面升級轉型、各種社會秩序重建的過程中,必須要樹立「文化資源自信」的理念,守護好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文脈,以「文化先行」的路徑,將雄安特有的文化景觀、文化價值、文化遺存等根植於本土的悠久歷史文化和現代性的創新文化深度融合,為解決「千年之城」的規劃難題作為文化貢獻。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需要發揮「文化社會價值」

目前雄安新區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模式都在探索中,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明確說到「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歷時幾十代人,時代變遷和宏觀環境的異動對傳統方式提出革新挑戰,需要用文化來解決歷史、當下和未來面臨的問題。隨著雄安新區建設推進,當地居民對於雄安新區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傳媒大學雄安發展研究院在對安新縣核心區的村民調研中就了解到,村民對雄安新區建設從最初的興奮,變為猶豫、疑慮和擔心,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后需要當地居民對於新區在「國家大事千年大計」本質上的理性認同,而不是簡單邏輯推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目標」,以人民為中心,做好雄安新區的搬遷、安置工作是首位,安置后的居民「離土不離鄉」,用文化去留住鄉愁,用當地長期積澱的文化基因去構築新的家園,有助於建立雄安新區發展所需要的新「文化倫理」,把興奮激動與長期的理解支持成功結合,利於雄安新區建設的整體推進。另一方面,搬遷安置后的居民也需要涵育與雄安新區未來國際高水平城市群發展相適應的思想道德觀和行為規範,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將雄安原有崇尚仁義的傳統道德,尊重自然的和諧思想,勇於挑戰的創新精神內化為「雄安文化」,成為雄安新市民的內心守則,發揮文化自覺的作用,才能保證雄安新區發展的長治久安。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需要確立「轉型新支點」

雄安新區的建設是全方位的重新規劃和改革試行,新區現有的文化發展生態也面臨全方位的轉型。新區中三縣發展基礎各不相同,雄縣為全國知名的「塑料包裝生產基地」,雖然有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國家級非遺,但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整體發展幾乎仍處於起步階段,文化發展的總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文物保護亟待提上議程;容城作為「北方服裝之城」,服裝製造加工業十分發達,近7萬名的產業工人從事服裝訂單的加工生產,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設計,依靠人口紅利雖然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在未來新區建設中服裝產業如何升級也成為必然面臨的問題;安新在三縣中文化旅遊基礎最好,但產業形態單一,文化服務業滯后等瓶頸也阻礙著文化發展整體的提質增效。在未來新區建設中,現在的部分文化業態面臨淘汰,部分文化業態必然要提升才能符合新區建設要求。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轉型具體而言,就是以文化產業發展為抓手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並通過創意設計、產業融合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在社會領域找准多元階層實現「社會共生」的平衡點過程中,以全民文明素質提升建設包容性社會的文化發展價值取向;在生態領域尋求以天地人和諧相處為基礎,在構建環資制度的過程中,以文化為精神內容實現天人合一。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需要形成「文化新制度」

在雄安新區建設全面創新的基本邏輯和整體要求下,文化發展也面臨著創新任務,在新區發展中形成穩定的相對完善的基本文化制度和更強的文化生產力是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是未來的兩大主要任務。建立新的「文化制度」必須準確總結國內18個國家級新區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功經驗和當前文化發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重新審視宏觀文化治理框架與微觀文化管理手段。衡量新區建設中不同社會主體在文化建設中的身份轉變與利益相關,全面分析人們文化需求的層次變動和結構變化。形成「新文化制度」的本質就是在制度層面形成文化治理、文化生產、文化消費、文化公共服務、文化市場建設等基礎性環節的生成機制,形成推進核心文化價值觀、公民道德、全民參與等社會意義層面全面激活文化活力的體制保障,從而確保文化制度功能目標與新區總體建設之間的協調一致,使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在全面創新中形成富有活力和創新力的制度風貌。

2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中文化發展的價值坐標

對雄安新區文化發展高度的理解,不僅要放在國家戰略層面去觀察,還必須結合當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置於傳統與現代、本地文化與移民文化、不同文明之間博弈的高度去領悟,通過政策創新和體制建設,進行文化價值重構。

從新區初始條件出發,提供提升文化潛在增長率的體制機制保障

雄安新區各縣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文化條件的具體表現特徵也不盡相同,初始條件決定著雄安新區不同功能區內的路徑選擇。新區未來建設倡導的文化價值觀念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功能化,才能實現形成觀念載體的有效工具。為了尋求在體制機制保障工具間恰當性和適配性的平衡,對於文化觀念到制度安排、再到政策工具,再到社會績效測評,都需要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文化政策作用程序。如果作為最初動力的文化觀念更新后,沒有緊隨其後的適配性制度安排,往往會導致新的文化觀念難以通過制度支撐、程序化規範、合法化實施等一系列長效機制來統籌各種具體性實施工具,

從可持續增長出發,明確文化發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任務清單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過程,是釋放潛力、激發活力、合成動力、打造發展新動力的轉型升級過程。因此,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以可持續增長的要求,倒逼結構性政策調整,加大要素投入的力度和促進相關體制機制改進。在調整文化產業內部結構、協調不同新區內外文化發展均衡化和特色化、增強文化創新能力、優化文化領域投資結構、深化文化領域全面改革等方面完成任務。

3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中文化發展的著力點

首先,明確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邊界。加大以政府為中心的制度供給,推動雄安新區整體文化建設。在政府職能調整上,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清單,精簡和優化行政審批,明確規範行政職能權責和標準;要發揮「正面清單」的調節引導作用,結合雄安新區建設的七大任務,列明允許市場主體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和業務和獲取主體資格條件,確保文化宣傳社會功能、陣地功能實現。在文化宏觀管理上,重點強化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規範等的制定、調整和管理;在文化市場監管上,嚴格依法設定「紅線」,確保「放得開、管得住」,對有違於道德倫理,有悖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懲戒不怠。

其次,以「負面清單」管理為主要手段設立進入門檻。在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中,對於關係國家文化安全的有關行業、領域和業務;關係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有關行業和業務;涉及全國重大文化生產力布局的有關行業、領域和業務;涉及重大公共文化利益的有關行業、領域和業務等設立負面清單。對雄安新區內現有的文化產業業態進行摸底,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推動文化產業優化升級。限制工藝技術落後,不利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淘汰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嚴重浪費文化資源,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文化裝備及產品。

第三,提高文化發展動力要素生產率水平的制度供給。通過制度供給高起點設計新區文化發展的整體框架,引導新區未來文化發展從數量擴張轉向依靠知識、科技、管理等全面提升,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為新區的文化自主創新活動創造寬鬆、激烈的制度環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讓每個人都成為優秀文化的創造者。

第四,文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宏觀藍圖。在分析和把握國家文化改革發展環境、背景的基礎上,勾畫雄安新區發展中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技術、產業布局變動的長期性大趨勢,展示主要產業業態的市場、技術、產業規模的發展前景,明確產業發展的優先次序、產業政策的基礎框架和政策方向。培育新型文化產業業態,尤其是互聯網生態和基礎設施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不局限於文化產品和服務轉型升級的制度支撐,還包括鼓勵新服務平台、交易方式、消費群體、融資方式等的制度安排。

第五,做好公共文化生活的增量。重點圍繞公共文化中管理體制機制、供給主體、供給均衡、供給有效性進行制度安排。加強新區內公共文化生活空間的廣度,公共生活方式的深度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均等化程度。加強並落實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導責任,促進雄安新區新城市中公共文化資源的有序流動,做大程度保障群眾文化權益,形成全民文化共享的新常態。促進公共文化參與主體的多元化,有效彙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加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總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兼顧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和個人性文化需求。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平台和載體,加強數字化網路建設。

第六,優化文化投資結構。結合雄安新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推動文化資本向文化領域發展戰略重點轉變。在傳統文化產業領域,重點通過資本紐帶,鼓勵跨行業和跨領域資源充足,提高規模效率和質量,培育戰略投資者;在新興文化業態領域,重點注重文化科技融合催生的新業態,鼓勵新媒體內容生產和傳播、文化信息消費、移動互聯網文化產品和服務,以及基於物聯網和雲技術平台上的文化產業協同平台建設。

第七,促進文化消費模式轉型。基於新區建成后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自主性提高的趨勢,推動文化消費從供給消費到自主選擇消費的轉變。圍繞文化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探索構建文化消費社會評價機制,改變政府對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提高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效率和質量;設計合理的文化消費配比制度,建立文化消費的激勵、評級機制。鼓勵並引導現代數字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文化消費信息評價反饋和消費者自主選擇機制,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精準性,加快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流通速度,提高整體供給效率。

後台編輯:關卓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