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西方國家證明,人口老齡化與人口政策無關

原標題:西方國家證明,人口老齡化與人口政策無關

老齡化是正常現象

一講到老齡化,一些人就慌了,馬上開始亂甩鍋,比如把鍋甩在「計劃生育」上,認為是計劃生育導致了老齡化。 《人民日報》20日發表了《計劃生育政策非人口老齡化根本原因》,在這些人中也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其實他們不知道,在沒有計劃生育的西方國家,也遭遇了頭疼的老齡化問題。借老齡化問題來批判計劃生育的人,他們很可能只是為了批判計劃生育而已,並不是真的關心老齡化。

是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的。目前,65歲及以上老人所佔比重已經接近10%,而根據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的預測,到2030年,65歲以上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將提高到18.2%。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

澳大利亞2014年時65歲以上老人佔15%

美國2016年時65歲以上老人佔15%

紐西蘭在2016年時65歲以上老人佔15%,看來基本西方發達國家都是類似的模式。

根據世界銀行的2016年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尤其是「民主體制」的發達國家都正在經歷嚴重的老齡化危機,嚴重程度要遠超,按照某些人的邏輯,這難道說明「民主體制」導致了老齡化?再瞥一眼那些沒有老齡化問題的國家,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老齡化是工業化和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應該冷靜的面對和解決,過度反應和亂甩鍋毫無意義。

希望靠新生人口來解決養老問題的想法是有問題的

作為獨生子女,我一直在想,如果兩個勞動力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被稱為負擔重的話,現在讓這兩個勞動力再多養幾個孩子,負擔就不重了嗎?寄希望現在多生孩子來解決養老問題,是遠水救近火,如果放在考量,很可能還是飲鴆止渴。原因很簡單,生下來的孩子也是負擔,而且相比養老是20年的負擔,新生人口則是80年的負擔,通過製造負擔來解決負擔,不一定是最優解。養老問題歸根結底是支出增加的問題,如果養老負擔使我們很難「節流」,那麼我們不如把腦筋動在「開源」方面,在不增加人口負擔的情況下增加收入,才是最理想的方案

許多反對計劃生育的人認為「人多了賺錢也多」。其實「依賴人口」的思想是一種農業時代的思維。人多力量大在農業社會是沒錯的,那時候國家的經濟生產和軍事科技落後,更多依賴人力,並不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文盲也沒問題。多生一個人口就多一份人力,這個人力在農業時代也不需要教育投入,有蠻力即可,也不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蠻力即可,養育成本無論對家庭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是極低的。這時一個家庭完全有能力養五六個孩子,只要有足夠的食物,不需要報什麼鋼琴畫畫班,不需要出國遊學,只往村頭一扔,玩玩沙子,一晃眼就長大了,就可以下地幹活了,養孩子輕鬆愉快。

而現在的已經步入了工業社會,某些人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應該從農業時代升級一下了呢?工業社會的經濟生產乃至軍事國防都會更少依賴人數,更多依賴有效率的能源與先進的機器,越來越依賴科技,所以工業社會解決生產問題,更依賴的是人的智慧而不是人的數量,越先進的社會越是如此。老齡化作為工業社會的問題,也應該用工業社會的思維方式來解決,那就是善於利用高效的工具,而不是人數。

紐西蘭在1986年時65歲以上老人就已經達到10%,其他西方國家也類似如此,這些國家30、40年前就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了,為何沒有因此經濟崩潰呢?參考一下西方發達國家的養老方式:工業集約化后釋放出大量的勞動力從事養老這一服務行業,這屬於利用工具(經濟結構改革);市場化和集中養老,用現代管理手段集約養老替代農業社會「粗放」型的家庭養老,這也屬於利用工具(現代管理);政府完善養老的福利和保險制度,這同樣屬於利用工具(制度和法律)。

西方國家用了種種工具應對養老問題,唯獨沒有使用「人口大法」,因為很明顯,這幾十年來西方國家的人口增長率極低,等同於計劃生育中的。西方國家並沒有計劃生育,甚至還鼓勵生育,最終也沒有讓人口增加起來,卻仍然平穩地讓老齡化的社會運行了幾十年,足以證明人口政策與養老問題的解決沒有直接關係,解決養老問題的鑰匙也不在人口政策手上。那些真心希望解決養老問題的人,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養老問題本身,而那些反對計劃生育的人,則不要拿養老問題當人質,否則兩個問題都無法解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