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化視角:他們的家教厲害了!叔侄倆分別當過乾隆和嘉慶的老師

蔡世遠、蔡新叔侄都是福建省漳浦縣下布村人,因為官清正廉潔備受百姓愛戴,更因治學嚴謹、為人良善分別成為乾隆、嘉慶在藩邸時十分敬重的老師,書寫了一段傳奇佳話。

蔡世遠(1682—1733年),字聞之,號梁村,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文學家、思想家,清代閩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官至禮部侍郎,乾隆追贈禮部尚書,晉太傅,詔令入祀賢良祠。

蔡新(1707—1799年),乾隆元年進士,歷任刑、兵、工、禮、吏五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四庫全書正總裁,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太傅。

世遠家訓守廉潔

當官必須廉潔,不廉潔的官寧可不當這是蔡世遠的堅定信念。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冬,蔡世遠為父服喪期滿回到北京后,方知按照新出的規定,他此時才回屬於休假超期。負責此事的小吏趁機向他索要賄賂,表示要是給他點好處,就按舊規當作服喪期滿,照樣當官,不給就按新規辦,視為省親假超期,將被奪去官職。正直的蔡世遠偏偏不吃這一套,寧可不當官也不送禮。蔡世遠對官場不正之風深惡痛絕,斷不會走後門、送禮、找關係。

「蔡新故居」正廳

蔡世遠的無私清廉源於其父蔡璧的言傳身教。蔡璧飽讀詩書,為人方正耿介、敦厚謹慎、潔身自好,家中清貧不已卻依然不取任何不義之財,也從來不去官府找關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巡撫張伯行創建福州鰲峰書院后,曾聘請蔡璧出任首任山長。張伯行知道他家境困難,想有所贈予,提高他的薪資,蔡璧堅決謝絕,他認為自己收入夠日常生活,加薪有礙於聲名。

雍正元年(1723年),蔡世遠因主持全國一流的鰲峰書院,教績彰顯,所以被特詔入京為官。他兢兢業業,盡心儘力,深得雍正帝嘉許。在京為官期間,他與文學家、禮部侍郎方苞往來密切,但二人在一起商議斟酌的卻都是興邦安民的事情,「無一語及身家淺事者」(方苞語)。

人有常業,必興其家。忠厚居心,天必福之。勿以氣凌人,勿貪其非有;勿為賭盪不法之事,勿為游手無常之人。

——摘自蔡世遠《跋祖祠規條》

【譯文】

人有固定的產業,必能使其家庭興旺。存忠厚之心,上天就會眷顧他。切莫以氣勢壓人,切莫將他人的東西佔為己有;不要做賭博遊盪之類不合法的事情,不要做遊手好閒之人。

世遠家訓

雍正七年(1729年),禮部侍郎蔡世遠為整飭福建的官風民俗上了奏本,得罪了權貴。雍正八年(1730年),被福建總督參劾,因所謂兒子私給船照一事,以失察之罪被降官一級調用,蔡世遠身心受到沉重打擊,鬱結成病。但即使如此窮困潦倒時,世遠仍不改效法聖賢的決心,他問兒子長註:「你是願意粗茶淡飯,名垂千史,成為聖賢,還是想錦衣玉食,無所事事地為官呢?」長注回答道,「我願做聖賢!」寧可敝衣蔬食為聖賢,也不豐衣美食當碌碌無為的高官,這是蔡家一代代人的堅定信仰!

清廉家風清廉官。蔡世遠因病逝世時只留下幾襲舊衣,以致家人無力發喪。為此,雍正震悼,特賜白銀五百兩,各位皇子、同僚大臣也助銀髮喪。蔡長沄(1711—1763年),蔡世遠次子。歷任縣令、知府、四川按察使、兵部侍郎。長沄廉明有為,政績突出,去世的時候囊中沒有剩錢,只留有竹匣內的舊衣,朝廷之內無不嗟嘆:「不愧為文勤(蔡世遠)的兒子啊!」

「蔡新故居「正門

慈母賢妻助清廉

蔡世遠的母親吳太君一生孝行淑德,含辛茹苦地將三個兒子養育成人,其中一個中了進士,兩個中了舉人。吳太君常常教誨當官的兒子:「汝等須誠以物躬,謙以待人,廉以養德,毋以詐御物,毋以氣加人,毋取一毫非分之取!」世遠每月有錢財拿回家,母親都要認真地問錢是哪來的,告之錢的正當來處,才高興地說:「我要求你們即使吃菜根也不要忘記先人的遺訓!」

世遠的妻子劉氏深明大義,與丈夫意氣相合。蔡世遠樂善好施,有所收入之時便會拿來分給族人,其妻劉氏每每都十分支持夫君。在與世遠兄弟十口同居的二十餘年裡,作為總管家政的夫人,劉氏不存私財,不辭辛勞,與在朝為官的夫君一樣恪守家訓。世遠中進士之時,有人計劃為劉氏安排婢女,被其婉拒;後世遠從宦京師,劉氏次年生女,有人想為她找乳母也被推辭了。一朝一夕之清雖易,一生一世之廉卻很難。蔡世遠正是遵從古訓,又得以慈母賢妻相助,方能成為一代正直清明備受百姓愛戴的官員。

「蔡新故居「天井

蔡新之母林氏太夫人亦是時時克勤克儉,不忘祖訓。儘管其二子皆中進士,但當媳婦勸她節制勞頓多享清福之時,她說:「居於貧窮,勞作辛苦,我已習慣。何況家庭人口日益增多,兒子們又只領清廉的俸祿,不可能顧及家庭。」她曾對回家探親的蔡新說,「你的爵位俸祿已超越所望,我並非要你不停加官晉爵,而是要你念及朝廷的恩德難以報答!」乾隆感念其大義,御書「歐荻延禧」賜予蔡新之母,予以褒獎。

蔡新的妻子何夫人即便當了官太太依然勤儉如故。蔡新當官后,何夫人攜子女隨夫到京,凡是子女衣服襪子之類,何夫人都堅持親自縫製。有時候還會包了頭巾到廚灶之間,撿點煤米,操作勞苦和在家鄉並無不同。十年後兒子出生,何夫人堅持自己餵養,不懇請乳母。總管家務也精打細算,量入為出,閑時教婢女學習紡紗織布,說:「用這種辦法學習勞作,還能在匱乏時取以代用。」

「蔡新故居」

「有萬世溪南,無百年宰相」

蔡新牢記家訓,以世遠叔叔為榜樣,成為清正謹慎的楷模。蔡新先後主持京城會試及江西、河南等地鄉試,拒絕賄請歪風,堅持公正選才。河南名門子弟託人說情,蔡新斷然拒絕:「秀才是為官道路的開始,不能不公正選拔。能如此行事的人,他的心術品性想來也好不到哪裡去!」不予錄取。乾隆四十八年,他任會試正考官,他的兒子本椒是舉人,本可入闈,蔡新為避嫌不讓兒子參加考試。

蔡新原官致仕回漳浦,平易待人,敬老愛少,尊重地方官吏,就是遇見典史、巡檢這類不入流的小官,都執禮甚恭。他說:「即便位至宰相,也須尊重地方官吏,敬畏法典。」

「身居宰相,家屬縣令。」

——摘自蔡新後人整理的《蔡新家訓》

【譯文】

即使當到宰相這樣的高官,其家庭仍屬於縣令的管轄範圍,自己與家人應該服從地方管理,不能享受特權。

蔡新家訓

族人與鄰村溪南發生糾葛,他勸說:「有萬世溪南,無百年宰相。」教育族親懂得仗勢欺人不長遠、和睦相處得平安的道理,因而兩村和睦相處。由於蔡新帶頭敬官守法,他在世及去世幾十年間,其家人與鄉親都沒有違法亂紀的事情發生。

然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為要著。願諸子弟篤倫理之際,嚴義利之辨。

——摘自蔡世遠《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

【譯文】

寫出好文章僅僅是一個方面,立心、制行更為重要。希望諸子弟忠實於人倫道德之理,按照社會行為規範,遵守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嚴明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的關係。

世遠家訓

蔡世遠、蔡新叔侄秉承孝為本、德為先的千年祖訓,有著移孝為忠、忠孝雙全的濃濃家國情懷,為師鞠躬盡瘁,為官清正愛民。漳浦兩帝師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把廉潔作為家風教育的核心,以身作則,終生踐行,形成薪火相傳的清廉好家風,他們兩人也成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典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