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授籙制度 | 道教正一派授籙的宗教文化內涵

道教正一派的授籙歷史悠久,籙儀繁雜,對其宗教文化內涵、作用功能等,今人或有不解。筆者自幼便常聽母親講述一些道教傳統,加之近30年來一直專致於道教傳承,對正一派授籙制度有一些研究和心得,故撰文以饗讀者,以期拋磚引玉。

道教正一派授籙的歷史沿革

一般認為,正一派授籙始於漢末晉初第四代天師張盛。張盛自漢中返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四方從學者千餘人,自是開科範以為常」。明胡應麟在《少寶山房筆叢·玉壺題覽》中也說:「漢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為玄教宗,繼張魯三國時居漢中。其子盛,魏封都亭侯,復還龍虎山,升壇授籙。」

若細究起來,道教授籙的由來或可追溯到祖天師張道陵及系師張魯。張道陵居鶴鳴山,「精思煉志,作道書二十四篇」,《正一盟威妙經》、《正一科術要道法文》等均在其內。《正一法文經》有云:東漢桓帝永壽二年,張道陵「以盟威都功諸品經籙、玉冊、劍印付子衡,與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歲」。這說明早在張道陵創教之初,天師經籙已經形成並有經籙印劍法物相授。

系師張魯據漢中,實行政教合一,施政理民。魯自號「師君」,徒眾稱「鬼卒」,另立「都講」、「祭酒」,實際上是道教早期的職級分工制度。而這種制度的確立,必然得有一套科儀章法,這便是天師道授籙傳度的雛形。

南宋末,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嗣教。嘉熙三年「敕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道教正一派之「三山合一」由此開始。元初,世祖忽必烈盛讚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佩籙三元,蜚聲八極」,命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得自給牒度人為道士。路設道錄司,州設道正司,縣設威儀司,皆屬焉」。整個元朝入主中原89年,歷七代天師,皆賜二品銀印(其中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賜金印、視一品),主管三山符籙,恩遇隆極一時。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賜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敕命禮部與道教擬定科儀格式,頒行天下遵行。道士宋宗真、趙允中編成《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對授籙傳度的齋儀章法作了系統規範的整理。洪武二十三年(1390),上諭禮部「嚴禁偽造符籙」,其時,「天下符籙,出此一家(龍虎山)」。明初歷代天師雖掌天下道教事,但據現有歷史資料,道士授籙制度仍限於正一派實行,金元時由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派仍實行傳戒制度。授籙與傳戒,在齋儀格式、名稱、職級等均有所不同。如正一派授籙按《三洞修道儀》列正一盟威、金剛洞神、太上高玄、升玄、中盟、三洞、上清大洞等七等寶籙共八十四階品,其中正一盟威籙二十四階品。據《授籙次第法信儀》載,受法職位又依次有正一法位、道德法位、洞神法位、升玄法位、洞玄法位、五符法位、河圖法位、洞真法位、畢道法位共九個等級,名目繁多,規儀繁雜。而全真道之傳戒則實行丘處機所制定的初真戒、中級戒、天仙戒,稱為「三壇大戒」。但從道教義理的角度來看,授籙與傳戒所體現的教義思想卻是一致的。

清乾隆中期,天師地位由一品一度降為五品,后復三品。儘管如此,懾於民眾信仰和傳統習俗,清王朝仍賜天師世襲嗣教,加恩視正三品,並「永為例」。清代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在原來授籙的規儀上進行了改革,作《天壇玉格》,刪去了一些繁雜的科儀,籙生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加授《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加《上清大洞經籙》。至清末,由於列強凌辱,國內政局動蕩,清王朝土崩瓦解,全國性授籙被迫中斷。進入民國,「亂多於治」,道教進一步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道教正一派授籙制度長時間未能恢復。1991年10月,建國以來首次恢復的對台灣和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籙儀式在嗣漢天師府舉行。這次授籙基本上依據《天壇玉格》的規儀,由「三大師」(傳度師、保舉師、監度師)主持,歷時3天,取得成功,並在國內各宮觀道院以及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引起了轟動。爾後,一年一度逐成定例,擴大了嗣漢天師府作為道教正一祖庭在海內外的影響,使天師府與海外道教界建立起持久、良好的友好交往關係。

1995年下元節期間,經國務院宗教局批准,由道教協會主辦、嗣漢天師府承辦的道教正一派首次開壇授籙傳度醮典在天師府舉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河南、吉林、甘肅、貴州等地的200餘名弟子參加授籙大典。這次醮典,以天師府何燦然道長為傳度大師,上海陳蓮笙道長為監度大師,茅山周念孝道長為保舉大師。由張繼禹、張金濤、薛桂元、凌晉明、施書寶、董叔和等道長擔任護籙大師、護法大師、護經大師、護壇大師、護戒大師、護道大師。爾後,道教正一派授籙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

截止到2014年,道教正一派對海外弟子授籙共舉辦了24次,參加授籙的弟子共4600餘人,其地域分佈涉及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數國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內地授籙共舉辦了7次,授籙人次約2000餘人,涉及的省份由江南數省延伸到東北、西北的許多省份。

道教正一派授籙的宗教文化內涵

正一派的授籙,包含著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

1、法天地,敬祖宗

道教是從遠古的自然崇拜和祖宗崇拜延續發展而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切規儀,無不體現著法天地、敬神明、尊祖宗的教義思想。授籙必先設壇,而這個壇就是用來祭天的。《說文解字》云:「封土為壇,除土曰墠」,合稱「壇墠」,也就是土築的檯子,古人「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又云:「設廟桃壇墠而祭之」,這個廟就是祀奉祖先的。壇分三級,象徵三天三界;又立四柱,謂天地日月;設八門十方,為昊天諸神、斗宿星君;上五供,象徵四季五行,這便是尊崇三界,朝禮萬神之義。

2、明師承,皈三寶

師承法派是本土宗教的獨創,既體現了古代的宗法思想,也從一個側面記載了宗教的傳承歷史。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的傳承法派自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而下(一說始於明代),即以「三山滴血字派」世代相傳,共50字,即:「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沖漢通元蘊,高宏鼎大羅,三山與興振,福海啟洪波,穹隆揚妙法,寰宇證仙都。」這種字輩相傳的方法,對於鞏固教派內部統一,形成認祖歸宗的認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峽兩岸道教界的交往,到上世紀90年代初已中斷了40餘年,若從清末中斷授籙算起,則已近百年。而在台灣的正一天師道,仍沿襲著「三山滴血字派」的傳承。當大陸恢復對海外正一弟子授籙傳度時,已傳至「鼎」字輩,法派未曾紊亂,傳承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正是這種法派傳承,使海外道教弟子不忘根本,認祖歸宗。

道教正一派的授籙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傳授經籙。籠統地說,稱為道、經、師三寶。道經是道教信仰的基石,無經則無教。所以《傳授經戒儀注訣》要求道士「研習經文,施行善事,存念宗主,不忘須臾」。又云:「今撰正文,傳授十卷,並見真經,同出聖口,見善勸行,無所致惑。」

傳授經籙,要求籙生齋戒沐浴,抄寫經文,而且要「精校分明,慎勿漏誤」,「各治二通,一通常鎮,柏函盛之,架以局案,置高座近前,亦可別台封之,不可妄開」,可見正一派對經籙傳授的重視。就經籙的內容來看,基本是以《道德經》為主,其次是《想爾注》、《河上公章句》及科書,也是圍繞《道德經》展開。這些都表明,正一派的授籙,不是單純授給一個法職,而是對道教以道為本、以德為用、勸化行善、濟國利民的教義思想的宣教。

3、受戒律,發誓願

道教認為,「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故在授籙中也必須同時授戒。道教戒律最明顯的特點,是以神的名義來約束道士的道德修養。這與王法是不相同的,「國法治人於犯法之後,而戒律則檢束人心於妄念初動之時」。

道教戒律很多,且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宗派之間內容又有所不同。魏晉南北朝時,上清派有三元品戒、觀身大戒;靈寶派有上品大戒、十戒;正一派有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等。縱觀種種規誡的內容,無非是持身守正、行善戒惡,如「不得殺生以自活,不得淫慾以為悅,不得盜他物以自供給……」,所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

誓願是授籙傳度必不可少的內容。如1991年對海外正一派弟子授籙時,眾籙生在三大師率領下在天師壇前發十二願:一願乾坤明素;二願氣象清圓;三願主躬康泰;四願融洽八埏;五願天垂甘露;六願地發祥煙;七願四時順序;八願萬物生全;九願家多孝悌;十願國富才賢;十一願籙生受福;十二願正教興行。從中我們能感受到道教福國佑民的濟世情懷和以忠、孝、慈、儉為核心的教義思想。

4、頒法職,宣教化

道士受籙,根據各自不同的修持,發給相應的職牒,其意義有三:

首先,作為正一派道士必須受籙,不受籙就無法遣使籙中的兵將聽命法壇。《正一法文太上外籙儀》稱:「凡為道民,便受護身符及三戒,進受五戒、八戒,然後受籙。」又云:「未受籙時,無所呼召,受籙之後,動靜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遠身。」

道士只有受籙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職,否則,不但所施道法不靈,自身反遭天譴。籙有多種階品,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天兵符籙》等等,不同的籙品,體現著道士不同的修持和功力。授受了相應的籙品,又規範了相應的品德情操,便成為一種行為的約束力,故《雲笈七籤》云:「籙者,戒錄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

受籙之後,仍須考核,方可升授。如《正一法文外籙儀》說:「受更令,五年得進一將軍;四年十將軍;三年七十五將軍;二年百五十將軍。一年若志行庸愚無長進者,悉又倍年。三倍無功,不知建德,直置而已,都不合遷。其中聰明才智秀異,功德超群,不計年限。」這就從宗教內部的管理上制訂了明確的行為準則。

其次,利於官方對道教事務的管理。籙牒是道士受戒行法的憑證,從唐朝設授籙院以來,籙生的名籍、每年授籙的人數都由官方登記在案。早期天師道還分靖、治,即規定的活動區域。元代,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得自給牒度人為道士」,僅是一時之殊榮。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命四十四代嗣教大真人張宇清「選道士為武當山住持」。從洪武二十四年到嘉靖二十年,朝廷六次下達詔書,嚴禁偽造私出符籙。這些都說明了授籙也有利於官方對道教事務的管理。

再次,師徒相授是道教傳承的傳統方式,只有持籙者方可為人之師。正因如此,累世相傳,道教教團才得以壯大。鼎盛時,龍虎山曾被稱為「晝夜長明羽人國」。

當代恢復授籙傳度的現實意義

授籙作為道教正一派的傳統科儀,其恢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有利於教內的團結和統一。法有法品,籙有籙牒,教內人士一眼就能明白對方的師承、門派及職級。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正因如此,道教正一派千餘年來維持了團結和統一。反之,如果道教各宮觀教派各行其是,章法各異,會影響道教正一派本身的規範和統一,不利於道教事業的發展。

其次,恢復正一派授籙制度,有利於黨和政府對道教事務的管理。當前,正一派有居宮道士和散居道士之分,也存在其他一些較複雜情況。恢復授籙,有助於有效克服這些問題。

再次,道士授籙是對道士自身修養的一種促進。籙生通過授籙,受到教育,學到知識,同時也激發起一種內在的責任感、使命感,對於肅穆道儀、振興道風,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再就是關於對傳統授籙科儀的改革。筆者認為,改革應在尊重傳統的前提下進行,必須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簡而言之,就是在組織形式上要加強領導,防止各行其是。對經文籙牒,應保持道教傳統,同時突出其愛國愛教的思想精華。還有一個宗枝門派整合的問題,應通過授籙增強團結,形成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新的宗枝譜系。

作者系道教協會副會長、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住持等。本文出自道教協會網站,有增刪,標題是編輯所加,原標題:道教授籙制度的歷史與現狀,圖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閱讀原文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