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抗日戰爭中,日本大肆劫掠中國文物,獨不動故宮,看到原因就知道日本有多狂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大肆劫掠、損毀文物,這些文物的數量有多少?這恐怕永遠是個謎。因為量實在太大。不過,根據抗戰勝利前夕「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統計的數字,1937年至1945年間日軍在劫掠和毀壞的歷史文化古迹741處,書畫類1.5萬多件,古器物類1.6萬多件,碑帖類9300多件,珍稀書籍類300萬冊,文件類60多萬件。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抗日期間,日軍劫掠文物成性,每到到一處,基本上都是大肆搜刮破壞,很多地方的文物未能倖免。但有一個城市北平例外,日軍佔領這座城市后,不僅沒有大肆破壞文物,甚至還對珍藏文物的故宮做到了秋毫無犯,這是為何呢?

1937年7月,日本佔領北平。當時的市區算是和平接管的,並沒有遭受戰爭的破壞。在此背景下,故宮並無破壞的可能。

淪陷期間,根據日軍的要求,北平各機關單位須由日本人顧問,以便更好的控制。但是故宮以不是機關單位為由,頂住壓力,避免了日本人插手院務。同時,當時的一些社會名流如朱啟鈐、葉公綽等,他們要麼是北洋政府的高官,要麼是著名學者,其社會影響力很大,他們利用各種關係與日本人反覆交涉周旋,始終不讓他們插手故宮事務。

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日本直接接觸故宮文物。而後期,日軍之所以沒有硬搶,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故宮裡面的精品文物早在1933年山海關失陷后被分批轉移運走。起初,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后又運至南京存放。「七七」事變后,其餘文物又分三路運往四川、重慶等地。日本佔據北平后,故宮裡的精品已經不復存在。

其次,日本侵略,不同於八國聯軍入侵,是以佔有整個為目的。當時,日本奉行「大陸政策」,意在建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他們的目標不僅要佔據,還要全面控制亞洲大陸。在他們終極目標里,日本亞洲帝國的首都將搬到北京,天皇也將入住紫禁城。基於此種考慮,日本是沒有必要進行破壞的。不過這種想法,也真是狂妄至極。

再次,故宮是皇權的象徵,日據時期日本始終將故宮作為一種宣傳道具,毀滅故宮只會加強人民的反抗和國際道義上的譴責。本著「中日親善」的幌子,做做姿態,不對故宮下手,還是很有必要的。

日本不對故宮下手,並不是說故宮內的東西沒有遭到破壞。當時,漢奸組織「獻銅委員會」大搞「獻銅」運動,故宮裡的銅缸和銅燈罩等銅器還是被劫走了百餘個。

不對故宮下手,也許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唯一做過的最有良心的事情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