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國12家銀行已停貸二套房

  變化比想象來得更快,當銀行開始主動收緊「錢袋子」,讓過去靠資金推動的樓市猛然失血,市場上彷彿一夜之間就已變得很難找到9折以下的房貸了。

  樓市調控餘震不斷。2月末開始的新一輪樓市調控至今尚在被吸收消化途中,4月開始多個大中城市上調房貸利率為調控加碼,從限購限貸的強幹預逐步過渡為調整信貸利率的金融手段。

  隨著調控的層層深入,未來進入"四限"的城市或將持續擴容,主導本輪房地產市場持續走高的核心動力已出現衰減跡象,尤其是房價虛高、嚴重透支的二、三、四線城市,或面臨調整風險。

  銀行惜貸 樓市承壓

  在經歷限購限貸等系列樓市調控手段后,樓市買家遭遇新的難題——房貸利率上漲導致融資受挫,購房成本增加。

  2016年房貸增幅驚人。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增房地產貸款5.7萬億元,同比增長57.9%,佔新增人民幣貸款比重高達45%,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高達4.96萬億元,佔新增房地產貸款比重為87%,而個人購房貸款餘額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

  但風口不再,寬鬆的信貸環境結束了。2月末開始,樓市調控政策再收緊。隨後央行發文要求銀行合理控制房貸比和增速,將住房信貸政策作為調控政策的組成部分。

  2017年第一季度,房貸增長勢頭已得到遏制。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餘額19.05萬億元,同比增長35.7%,增速比上年末低1.1個百分點。

  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以來,深圳、上海、廣州、重慶、福州、蘇州、廈門、南昌和寧波等多個城市紛紛調高利率。在全國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有122家銀行首套房利率折扣上升,佔比22.89%。目前二套房貸主流利率是基準上浮10%,並有12家銀行已經停貸。

  招商銀行深圳分行一名個貸經理告訴第一財經,「今年銀行的資金偏緊。招商銀行從4月8日把房貸利率從9折上調到9.5折,不排除進一步上調至基準的可能。不過,銀行審批、放款的期限未延長,額度也不算緊張。」

  融360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在深圳,除了招商銀行外,民生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也是9.5折,而廣州銀行的利率已調至基準。除此外,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多數銀行的利率保持9折,能做到8.5折的只有恒生銀行。5月以來,房貸收緊的現象愈演愈烈。

  繼京滬之後,廣州近日也收緊了房貸政策。從5月8日起,廣州四大國有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全面上調,全部按照基準利率執行。而在深圳,銀行方面雖沒有明確政策出台,但在具體操作中優惠利率已難以通過審批。

  至此,四大一線城市已全部上調房貸利率,提高購房資金成本以達到去槓桿、調控樓市的目的。

  北京信貸政策最嚴格,首套房執行基準利率,二套房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0%;

  上廣深二套房按首付七成、1.1倍基準利率執行;

  海部分中小銀行首套房優惠利率從9折上調至95折;

  廣深首套房利率已普遍按基準利率執行。

  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訴第一財經:「利率上調符合國家整體調控需求,是去槓桿的需要。此時,銀行資金鏈吃緊,也惜貸,故提高利率以求自保。」

  如今,國內整體樓市格局正發生「逆轉」。從主要城市看,因調控政策持續施壓,五一小長假是15年來一二線城市實際簽約最冷清的假期。以北京為例,4月上半月,北京二手房網簽環比3月下半月下降5成多。另外,近日有消息稱,包括鏈家、房天下等中大型中介企業都陸續關閉了一些環北京樓市的門店。據統計,僅4月份一個月,鏈家成交數就下降七成。

  有業內人士認為,主導本輪房地產市場持續走高的核心動力已衰減跡象,房貸收縮可能是樓市調整「拐點」到來的導火索。

  房貸利率緊縮,雖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炒房,但真正有買房需求的人也會受影響。不僅如此,今後,若你想靠抵押房產從銀行借錢,難了!

  靠抵押房產從銀行借錢難了

  8日,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明確將押品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這意味著,想要靠抵押房產從銀行獲取貸款不再容易。

  最重要的核心內容是: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時,應該全面評估債務人的償債能力,避免過度依賴抵押物,而應當以現金流作為第一還款來源。

  該指引還要求將押品分為金融質押品、房地產、應收賬款和其它類別,並確認抵質押率上限,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分析:這是一個信貸收緊信號。這樣做一個是防範市場風險,保護抵押物安全,另一個是對市場規範操作,以防首付是融資,或者做虛假信息等,擾亂樓市。

  知名投資人黃生認為,在以往,只要有房地產抵押,銀行貸款基本會發放,不過是抵押率多少的問題。這就導致銀行忽視第一還款來源,更多風險靠抵押物的處理,使得銀行風險加大。同時又導致了另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銀行資金大量湧向房地產領域,導致房地產泡沫堆積。

  公眾號周知客認為,放棄以抵押擔保為主的風控評估模式,轉向「以全面評估債務人償債能力為前提」的現金流,能有效限制樓市槓桿,避免銀行資金大量流入樓市。這對於當前的擠泡沫和防風險,可謂意義重大。

  房價將何去何從?

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2017年,房貸市場再出現2016年般的暴增情況的概率幾乎為零。

  房價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首先來看政策。我們知道,任何政策的起效,都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有時滯的。從歷年調控結果來看,我們也能發現這一點。真正的影響還在後邊,政策的見效大概要到明年左右。

  再來看看土地。房價漲還是跌,看開發商拿地的熱情高不高。

  上海:2017年春節后的上海第一場土拍,共有7宗地塊出讓,出讓總面積約20.12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10.3億元。

  蘇州:今年蘇州首宗出讓的地塊為蘇地2016-WG-76號地塊,總面積40894.4平方米,地塊起報總價17.08億元,起拍樓麵價17066元/平方米。

  此外,北京、福州等多地出現樓麵價接近限價的市場表現。搶地風潮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衛星城市泛濫。對此,專家表示,房企在調控期大肆拿地主要是基於三方面因素考慮,一是彌補土地庫存不足;二是中型房企拿地謀發展將企業做大做強;三是大型房企謀划轉型升級。

  開發商現在大量的囤地,就是在為將來升級或者是轉型做基礎,否則,行動晚了的話,估計就會被樓市給淘汰出局。

  最後則是人口。

  以前我們也經歷過調控,但之所以見效不大,其實是有人口在支撐的。過去的50年來,有過兩次大的「嬰兒潮」,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峰值出現在1987年,然後新生兒數量見頂。而前幾年的調控,正好發生在80后成家立業、買房剛需爆發的時候,因此調控只能延緩需求,而不能遏制房價。

  但現在呢?

  從90后開始,新生兒人口數量開始下降,90后比80後人少,00后比90後人少。買房的主力軍都減少了,那麼多房子賣給誰呢?

  前段時間,滙豐銀行對全球9個國家約9000名「千禧一代」搞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千禧一代」,也就是90后的有房比例最高,達70%。為數不多的主力軍都已經有房了,剩下的房子該怎麼辦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