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榮成民俗丨非遺麵塑文化傳承 榮成花餑餑走向國際

榮成花餑餑歷史悠久,是祭祖供神和親友之間禮尚往來的主要食品,也是膠東麵食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榮成花餑餑源自民間,植根於人民生活,以麵粉為原料,用簡單的工具,不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還可以做成活靈活現的動物、鮮艷美麗的花草樹木。

花餑餑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宋代文獻資料曾記載,膠東花餑餑用於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人們透過這些花餑餑,彷彿看到榮成莊戶人家濃濃的鄉情,同時也能感悟到膠東地域民間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2008年12月4日被列為威海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7日被列為山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榮成花餑餑的種類多種多樣, 常見的有大棗餑餑,磕花餑餑,以及通過麵塑裝飾的各種餑餑等。

大棗餑餑

在榮成,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餑餑。從大年三十早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財神、天地神、家堂(亦稱菩薩)和老祖宗(亦稱老爹老母)等,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餑餑。榮成人家過年做大棗餑餑,為的討吉利。餑餑是發麵做的,寓意「大發」。「棗」與「早」諧音,故大棗餑餑蘊含「早發」、「大發」之意。不管是期盼事業蒸蒸日上,還是渴求生意發達,總之,這「早發」著實包含了榮成人家祁求過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磕花餑餑

榮成花餑餑除了手工捏制外,還藉助各式各樣的磕子,使用磕子製作,簡單省事,花樣繁多,美觀生動。逢年過節及喜慶之日,如春節、二月二、七月七、祝壽、婚慶、生子、升遷等,家家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磕花餑餑,以示喜慶。磕子每磕制一種花餑餑,都含有一定的寓意,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節日,選擇不同題材的磕子,磕制不同的花餑餑。

上面說的磕子是什麼呢?

磕子又叫面磕子、餑餑磕子、花模、花磕子,是一種把木板鏤空后雕刻而成的模具,在農村幾乎家家必備。

磕子從外觀上看就是一塊小木板,中心鏤空,在裡面雕刻出花、鳥、蟲、魚等各種圖案,似乎是非常簡單,可是其製作工藝卻相當複雜。

首先是選材,因為經常用來磕印,所以木材要結實,一般是用梨木和蘋果木料雕刻出來的。

其次木匠在刻制模具時,為了固定方便,往往在一塊大木板上刻制多個動物或植物圖案,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又可以很好地固定木板。

據民俗專家考證:「榮成早期民間的磕子,是工匠用泥土雕后通過民窯燒出來的,是黑灰色土陶製品。」現在看這些民間用的「磕子」,除實用之外還可以發展成為一種極有特色的收藏品。

磕花餑餑到底怎麼做呢?

磕花餑餑,和面要用鄉下正宗的引子粑粑,再好的酵母也不如它。麵粉里加入適量的水、雞蛋、白糖攪拌均勻,放到暖烘烘的炕頭上,幾個小時面就開了。接著開始揉面,朝著一個方向用力地揉,揉得越用力,時間越長,蒸出來的餑餑就越白越蓬鬆,直到那面坯光滑如妙齡女子的肌膚。然後把面揉成長條,切成拳頭大的一塊塊,叫「劑子」。把劑子揉一揉,揉出一塊光滑平整的麵糰。然後把麵糰塞進磕子中,小巧精緻的花紋就印在麵糰上了,咔一下,花餑餑就落地了。

磕出來的花餑餑不能急於下鍋,要放在熱炕頭上「餳」一會兒,就是讓餑餑更加彭松。餳餑餑要有分寸,餳不開,餑餑就死貼貼的,餳大了就變形了。

這時候,鍋里要添上合適的水提前燒熱,才能把餑餑放進去,溫度相差不大,面才能不死貼。餑餑放到箅籠上時,每個下面都鋪一片干玉米葉,防止粘鍋。入鍋后,先用大火攻,使高溫蒸汽能很快把花餑餑包圍起來,蒸出來的花餑餑又松又暄,然後用小火蒸。等到掀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把門窗都關好,否則,冷熱空氣相遇,花餑餑表面都會塌陷一個個小坑,像一張張麻子臉,榮成人稱為「鬼抓了」。

鍋蓋一掀,滿鍋熱氣騰騰,花餑餑在鍋里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意思是餑餑笑了,預示著笑口常開、吉祥如意。出鍋后的餑餑,還要「化一點妝」,土話叫做點「餑餑點」。「餑餑點」是用可食用色素製造的,純正的玫瑰紅色。用筷子蘸著「餑餑點」,給每個花餑餑點上一個圓點,花餑餑馬上活靈活現地神氣起來,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喜慶勁兒,特別招人喜歡。

成為麵塑藝術的花餑餑

麵塑的原料主要是麵粉。它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不同於彩塑作品是成形后再著色,麵塑是由事先已經染色的麵糰巧妙地組合而成,充分體現了創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細膩的手法。一件完整的作品歷經構思設計、和面、揉面、配色、捏塑等過程, 作品形態逼真,色彩鮮艷。

麵塑的主要手法有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

麵塑藝術,僅僅運用面和顏料,就能做出龍、鳳、鯉魚等各種動物,壽星、財神等人物形象,石榴、桃子、各色花朵更是不在話下。

之前製作取材大多是寓意好的一些題材,如春節做面魚,寓意年年有餘,吉慶有餘;結婚時在發糕上做龍、鳳,石榴,寓意龍鳳呈祥,多子多福;過生日做壽星,壽桃,寓意長壽幸福。

現在由於大眾審美的變化和麵塑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喜愛,各種題材的麵塑都開始流行,汽車、房子、甚至卡通人物,都能做的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麵塑文化傳承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早已是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料。經過麵塑藝人長期摸索,現在的麵塑作品不霉、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大家在參觀麵塑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交口讚譽,外國人更是稱麵塑為「的雕塑」。

對於民間藝術來說,如何傳承一直是個難題,榮成麵塑作為民間藝術的一種,也面臨這個問題。

要傳承,民間藝術就必須貼近大眾,讓更多的普通人有機會學習它,並愛上它。

為了傳承榮成麵塑這項民間藝術,一些麵塑傳承人聚在一起成立了威海麵塑協會,共同傳承榮成傳統文化。威海麵塑協會的會長馬淑玲是榮成石島人,她有諸多優秀的麵塑作品並多次受邀出國參加麵塑糖畫雙非遺展演,將榮成傳統文化帶出國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