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地平線2017高等教育報告:未來6個技術趨勢、6項主要挑戰

編者按:近日,《NMC地平線報告:2017高等教育版》出爐,預測了兩個重要的技術——「人工智慧」和「下一代學習管理系統(LMS,也成為VLEs)」的實用化,在未來將對高等教育產生重大影響。

報告還總結了未來5年內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6個主要技術趨勢和6項主要挑戰。

《NMC地平線報告》是新媒體聯盟地平線項目的出版物,旨在分析新興技術在教育中的吸納與應用。

本次報告由新媒體聯盟(New Media Consortium)——一個由數百所大學、學院、博物館和研究組織組成的機構,以及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聯合發布。

以下為報告的具體內容:

「下一代LMS系統」

報告認為,全球高等教育機構普遍相信利用數字化環境提供新思想、 新服務和新產品的時機已經成熟。

儘管其中很多方法目前仍然只是供應商和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對象,但諸如學習分析、自適應學習等方面的進展以及一些前沿的同步與非同步工具的結合,將會持續推動在線學習的發展,提高在線學習的競爭力。

報告特別指出,人工智慧具有「增強在線學習、自適應學習軟體和研究過程的能力,幫助更直觀地響應並改進與學生交流的方式」。

自帶設備(BYOD)、學習分析和自適應學習則預計將會在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被更多教育機構所採用,從而充分利用於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環境中獲取的學生數據。

相比之下,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技術和創客空間的採用時間大約為 2~3 年,而情感計算和機器人技術在未來 4~5 年內將在高等院校中佔據更突出的位置。

與此同時,下一代學習管理系統(LMS,也稱為VLEs)是一個全新主題。LMS是一類軟體和Web應用程序,可以提供在線課程資源以及跟蹤和報告學生的參與情況。

「傳統」LMS已經在高等教育中應用了一段時間,通常用來管理在線和混合課程,比如作為一個門戶讓學生訪問課程安排、提交作業或檢查成績。然而一些專家卻認為目前這一代LMS「能力有限」、「過於狹隘地側重於學習管理,而非學習本身「。

報告認為「下一代LMS將開發更靈活的空間,支持個性化、滿足通用設計標準,並在形成性學習評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與本次報告的NMC出版和通信高級主管貝克爾(Samantha Adams Becker)進一步認為,該技術將使高校教學領導者能夠「分拆」學習體驗的所有組成部分,並允許他們以「獨特的方式」重新使用內容和教育應用程序。

貝克爾還表示,高等教育界已初步認識到了AI的益處,這將非常有助於推動自適應學習的發展。

她表示在線課程上通常會有數百名學生聽講,但目前很難讓教授或教師很好地掌握學生的情況。「因為教授和老師只能講課或播放視頻。」

「然而虛擬老師和聊天機器人就有能力做到在個人層面的評估。如果學生卡住,那麼視頻就可以重放某一部分;如果學生感到無聊,他也可以向虛擬老師說明,是時候學新內容了。」貝克爾相信基於AI技術的自適應學習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高等教育領域Edtech的關鍵趨勢

據了解,本次報告中描述的六項趨勢是由項目專家組經過一系列基於德爾菲法的循環投票后選出來的,每一輪投票后都緊跟著一輪圓桌研究和討論,進一步界定所討論的主題。

1. 學習測量

(近期趨勢,即在未來 1-2 年內被採用)

學習測量是評價領域十分關注的新視角,強調教育工作者利用各種方法和工具開展評估、測量,記錄學術水平、學習進程、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學生的其他考核指標。

報告認為,社會和經濟的變化正在重新定義職場中哪些技能是必要的,高等院校必須重新審視如何定義、測量並展示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數據挖掘軟體的激增、在線教育的發展、移動學習以及學習管理系統諸多要素正在共同引發學習環境的變化。

而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教育者將可以利用學習分析和可視化軟體,以多維度和可移植的方式描述學習數據。在在線學習和混合式學習課程中,數據可以揭示學生的行為以及如何促進其學習進展,學生們具體的學習收穫有哪些。

2. 混合式學習

(近期趨勢,即在未來 1-2 年內被採用)

過去幾年中,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和教育工作者將在線學習看作是面授教學的補充形式,業界對在線學習的認識也日趨理性。

因此源起於在線學習和面授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在高等院校中也日益流行。報告認為混合式學習的優勢很明顯,其靈活、 便於實現、能夠整合複雜的多媒體技術等特點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3. 重新設計學習空間

(中期影響:即在未來 3-5 年內被採用)

相當一部分業界人士認為教與學的新形式需要新的教室結構。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正在推進「翻轉課堂」等新興的教學方式和策略,通過重新調整學習環境來適應更多的主動學習活動。

教育環境的設計也開始注重支持基於項目的交互學習,例如特別注重交互學習過程中的移動性、靈活性和其他設備的使用。高校也紛紛採取升級無線網帶寬的方式來創建「智慧教室」,支持網路會議和其他形式的遠程協作交流。

報告指出,大型智能顯示器通常被用來實現針對數字化項目的合作以及開展日常演講和報告等活動。而隨著高等教育逐漸從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轉向更注重實操的學習,高校課堂也開始模擬真實世界的工作與社會環境,從而促進有組織的交互活動以及跨學科的問題解決式學習。

4. 深度學習

(中期影響:即在未來 3-5 年內被採用)

報告認為「深度學習」策略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益深遠。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會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曾對深度學習進行了界定,即學生通過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合作和自主學習來掌握學習內容。

報告認為,為了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動機,他們需要明白課程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聯繫,了解新知識和技能對他們的影響。基於項目、挑戰和探究的學習更有助於學生在校內外獲得更多主動學習的經歷。

技術則是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教育工作者們正在藉助技術工具,將學習資源、學習任務與真實的生活應用相融合。預計未來這些學習活動更加以學生為中心,允許學習者控制自身參與項目的方式進行,甚至通過頭腦風暴來尋求全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將解決方案應用於社區中。

5. 推動創新文化

(長期影響:即在未來 5 年或更多年內被採用 )

大學通常被認為能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研究型大學通常被視為發明和創新的孵化器,並籍此直接影響本地社區甚至全球的發展。

報告表示,為培育創新並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機構必須不斷調整自身組織結構,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激勵創新和創業。不少專家都認同,採用反應靈敏的創業模式能讓組織的領導力和課程體系受益。

教育工作者們正藉助這些模式開發新的方法和項目,驅動自上而下的變革,以求在更多組織情境中廣泛實施。在商業領域,精益創業(Lean Startup)運動以更廣泛和更經濟的方式將技術作為促進創新文化的催化劑,這也為高等教育領導者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

報告還舉例稱,很多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通過實踐課程來積累自身的經營策略,從而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斯坦福校友會中的企業家們每年貢獻了 2.7 萬億美元的全球收入。

6.重新思考高校運行模式

(長期影響:即在未來 5 年或更多年內被採用 )

報告指出,未來經濟的需求和畢業生離校時能勝任的工作之間存在脫節。業界需要通過新的政策、項目和課程,鼓勵學生與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同伴合作,創新性地解決複雜問題,從而令學生加深對工作的理解。

報告表示,該趨勢的另一個特徵是對教學模式和證書授予的可替代方法的探索,這可以幫助高校適應迅速增長的學生數量和其多樣化的需求。

下圖為過去6年高等教育趨勢的關鍵詞變化:

高等教育領域Edtech的主要挑戰

本次報告同時指出了在大學中阻礙技術實踐的六項主要挑戰。依解決難易程度,報告同樣將六項挑戰分為了「可以」、「不易」和「難以解決」三種階段。

1.提高數字素養

(可以解決:即人們已了解問題的解決方法 )

報告指出,數字讀寫能力不僅僅是獲得「特殊的科技技能」。它是關於「對數字環境的更深入的理解,直觀適應新環境並與他人共同創造內容」的能力。

報告認為,高校有必要培養學生成為數字公民,確保他們懂得責任和掌握適當的技術,包括在線交流禮儀、數字權利和相應責任。由於數字素養包含眾多要素,因此高等教育領導者需要爭取獲得該範圍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2. 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學習

(可以解決:即人們已了解問題的解決方法 )

報告指出學生對「自我導向、好奇心學習」的興趣仍在增加,而混合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方法可以「創造一個鼓勵實驗、好奇心和創造力的環境」。

報告認為「一個首要的目標是培養所有學生和教師的終身學習追求。教育機構正開始嘗試靈活的計劃,為以前學習和通過工作獲得的能力提供學分或課外體驗。」

但」缺乏準確記錄和評估於課外掌握技能的方法」和「缺乏適應新學位選擇的學費結構和財政援助模式」正在阻礙教育行業進展。

報告強調指出,高等教育機構是「將更多的學生與非正式機會連接」的獨特地方。歐洲委員會通過其「非正式學習歐洲指南」承認非正式學習的做法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政策先例」。

3.成就差距

(不易解決:即人們已了解問題,但缺乏解決方法 )

「成就差距」反映了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入學率和學業成績的差距,它們通常由社會經濟地位、種族、民族或性別決定。

報告指出,雖然技術的發展使弱勢群體的學生更容易獲得學習資源,但「有關公平的重大問題仍然存在」。

傳統高等教育模式對於不同個體依然使用相同的教育方式,加上高昂的學費,與全球學生日益多樣化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是滿足所有學習者的需求,除需要更靈活的學位計劃外,也需要個性化學習策略和數據驅動的學生支持系統,

報告指出,在線或混合產品與「個性化和自適應學習策略」越來越被視為一種保留方案。例如西部州長大學(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和南新罕布希爾大學(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便採用了基於能力的教育方法,旨在通過為在線學生提供與其職業目標相關的具體技能來支持就業。

4. 數字平等

(不易解決:即人們已了解問題,但缺乏解決方法 )

確保平等地獲得技術是一個社會正義問題,在發達國家和發展家都備受討論,也是高等教育的一個主要關注點。

報告指出技術在促進低學歷人群觸高等教育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也能確保「殘疾學生無障礙使用網路材料」,同時開放教育資源的使用也為學生節省了成本。

報告提到一些大學被視為增加教育公平性的典範。例如牛津大學正通過由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創立的edX平台進入免費在線課程領域,同時劍橋大學正通過其Lecture Capture試點提高殘疾學生的入學率。

5. 保持與時俱進

(難以解決:即人們尚未明確定義或意識到問題)

報告指出,「保持不落伍」對於教育者來說很難,因為如今的軟體和設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雖然技術發展可能提高大學的「學習和運行的質量」,但是它們也會被新版本迅速替換。

因此報告指出:「機構在進行大規模投資之前,必須了解應用技術的壽命並制定備份計劃。」

報告提到,來自Tracer項目的研究關注了卡爾頓學院和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教師職業發展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調查結果表明,「廣泛而持續的培訓」而非「單一部門的一次性專題研討」能推動更好的教學實踐。

6. 重新思考教育者的職責

(難以解決:即人們尚未明確定義或意識到問題)

報告指出,教師的作用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他們「越來越被期望能使用各種技術的工具,參與在線討論和協作創作」,同時還負責「利用積極的學習方法,基於項目和問題的學習」。隨著「傳授知識」更多地向「幫助學生」轉移,教育工作者將演化為「指導和協助者」。

基於能力的教育的興起,學術經驗也更傾向被用於滿足學生的需要。許多高校機構正根據這些變化重新思考其教師的主要職責。

報告強調,政府干預將是「幫助教育工作者跟上21世紀學生需求」的關鍵。一些高校機構也在採取措施幫助教育者改變他們的教學實踐。例如馬里蘭大學學院正在著手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將其教學法從記憶知識轉變為體驗式學習和能力獲取,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文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