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是德國最貴藝術家,作品價值2億,展覽驚艷北京!

2017年6月29日-11月26日,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推出首展「格哈德·里希特」。展出包括藝術家的萬花筒風格系列作品、《4900種顏色》的第七版以及《Strip(920-1)》、《Strip(921-2)》與《Strip(921-5)》系列作品。

2015年,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畫》在倫敦蘇富比拍賣中以美元$46,352,959.12(約2.89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在戰爭中成長的孩子

1932年,格哈德·里希特出生在德國東部——德累斯頓,這一年正是希特勒當權的前一年。兒時的里希特雖然具有才華,但也頑劣不堪,毫不在乎學校的一切,甚至他的美術課成績都慘不忍睹。年輕時的格哈德·里希特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畫(809-3)》,布面油畫,230×204.8cm,1994年和他同齡的男孩因為政治原因和要求,都需要參加名為「幼童」(Pimpfen)的希特勒青年團。但是里希特當時的年紀比要求小,成功地躲過了一劫,但後來也成為藝術大師的博伊斯當年卻沒能躲過這一遭遇。格哈德·里希特《炸彈》,布面油畫,130×180cm,1963年雖然里希特身處戰亂時期,但是他對軍隊極為感興趣,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軍人穿過他居住的小鎮時,他都跑上前去,希望加入軍隊。格哈德·里希特《Mustang Squadron》,布面油畫,88×150cm,1964年里希特帶著12歲小男生的好奇心,和朋友在戰壕和樹林中玩耍,拿起四處可及的手槍嘗試射擊。即便他當時年紀還小,但是他知道戰爭的嚴重性。他依舊記得德累斯頓化為平地的那個晚上,所有人都跑到距離小鎮很遠的大街上,隨後大家聽到德累斯頓被炸毀的聲音。格哈德·里希特《噴氣式戰鬥機》,布面油畫,130×200cm,1963年1946年,他開始懵懂地創作第一幅作品,這是他從一本書中臨摹的裸體人像,雖然他的作品讓父母感覺不安,但他們又為此感到些許驕傲。他回憶到:「我感覺自己是一名局外人,因為我不會當地的方言。我每次看到其他人一起跳舞時,心中就燃起嫉妒,甚至是惱火。」格哈德·里希特《Meran》,紙本石墨,130×200cm,1963年「所以16歲的我將這些情緒放置於水彩畫中,就像我寫的詩歌一樣,這些作品雖然充滿浪漫色彩,但是又帶有些許苦澀的虛無主義,像哲學家尼采和詩人黑塞的感覺一樣。」格哈德·里希特《2.1.78》,紙本水彩,130×200cm,1978年他曾經為德國共產主義政府繪製橫幅,但是在最初的五個月內,里希特從未有機會親自畫過任何橫幅。他只能處理一些雜事,例如將破舊的橫幅清理乾淨等等。1950年,他開始幫助市政府的劇院工作,成為場景畫家助理,這對他後來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格哈德·里希特《米蘭的教堂廣場》,布面油畫,275×290cm,1968年20歲時,里希特就讀於德累斯頓當地的藝術學院,開始學習壁畫技法。但是他曾經的壁畫展現了寫實的風格,而且大多是以擁護社會主義為主的題材。這些寫實主義的思維方式不但沒有禁錮住里希特的藝術才能,反而讓他在此後的創作中大放異彩,也證明了他不拘泥於傳統的創造力。格哈德·里希特曾在德累斯頓學習壁畫

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學生

他成功的腳步從踏上東德的旅行開始。1959年,他第一次參觀卡塞爾文獻展,見識到波洛克和封塔納的抽象作品。這些作品讓他跳出德國社會主義的風格怪圈,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許產生了偏差。因為里希特接觸到了全新的藝術形式,所以他逐漸吸收這些前衛藝術家的抽象思維,增加了對畫布的感知能力,轉變到注重技法過程。正在創作的封塔納1961年,當柏林牆剛建成不久的時候,里希特便離開了東德,前往了杜塞爾多夫,開始在那裡學習藝術,此後他也一直在此任教。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造就了像奈良美智、博伊斯、白南准和基弗等藝術家。在這段學習期間,令人沒想到的是里希特在學院中與西格瑪爾·波爾克(Sigmar Polke)等人關係要好,並成為了好友。杜塞爾多夫正是一個滋生藝術細胞的中心,激發了波普藝術、激浪派和偶發藝術。這些因素都促使里希特對攝影和圖片產生了無限的興趣。1962年,《桌子》是第一幅他認為的成熟作品。最初,這幅是根據照片的寫實構圖創作的,但是里希特大膽地打破了畫面的局限性。格哈德·里希特《桌子》,1962年

照片?還是油畫?

這一系列以照片為靈感的作品,展現了里希特探討圖片的描述性和其來源之間的關係。正如他所說:「在這些作品中,我將所有東西模糊化是為了讓全部事物都同等重要,也同等微不足道。」格哈德·里希特的27幅以蠟燭為主題的作品中,其中一幅以1650萬美元在佳士得成交。軍用飛機的題材似乎讓他回想起兒時的記憶,因此他利用這一素材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同一時期,他還將風格拉回到相關的黑白肖像畫,這些都是他根據家人的照片和媒體上出現的圖片創作出的。里希特根據1977年的新聞圖片,用油畫再次演繹了被射殺者的狀態。兒時與周圍人的格格不入塑造了他長大后的性格,親人的離開也一直影響著他的創作思路。他在1965年曾描繪了多位家人的形象,其中一幅就是他的舅舅,他在戰爭的最後一年離開了人世。格哈德·里希特《舅舅魯迪》,布面油畫,87×50cm,1965年同年,他又在作品中描畫了家庭成員——姨媽瑪麗安。她也曾受希特勒統治下第三帝國的迫害,因為精神問題被送進納粹的優生項目中,最後經受病症和折磨而去世。格哈德·里希特《姨媽瑪麗安》,布面油畫,100×115cm,1965年這種經歷也促使他創作了一名精神病醫師的肖像,他曾幫助納粹分子,也正是與他人串通謀害里希特姨媽的罪人。這一時期中,死亡和犯罪的元素持續地出現在他的作品中。格哈德·里希特《海德先生》,布面油畫,55×65cm,1965年

模糊的真實

里希特的創作過程與眾不同,「模糊」一直貫穿在他的風格之中。通過測試不同技巧,這一主旨一直保持不變。他熱衷於將傳統油畫的技巧糅合進大眾傳媒的圖像中。因此,他在創作時會將篩選出的圖片投影在畫布上,沿著邊線描畫出圖像,然後用照片所呈現的顏色重新再次描繪原始圖片,最後用軟筆刷或橡皮刮水刷讓整體變得模糊不清。格哈德·里希特《新娘和新郎(藍色)》,布面油畫,65×65cm,1966年但是,里希特並沒有在這一時期放棄創作具象作品,他創作了一系列以城市風景、雲朵和山川為主題的油畫。人類識別能力和鏡頭所捕捉到的差別一直是里希特的興趣所在。格哈德·里希特《Lake Lucerne》,布面油畫,120×150cm,1969年他筆下的圖像靈感大都來自於報紙,投影在畫布上的技巧讓他思考是否這些圖像擁有自己的生命,是否像神秘的鬼魂縈繞在我們的心靈中。這種將照片、投影和油畫結合的壓縮視覺方式,是一種從真實到虛幻的轉換過程。格哈德·里希特《蘋果》,布面油畫,42×60cm,1984年

從具象到抽象

1972年,他代表德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為眾人展示名為《48幅肖像畫》的作品。這是他從百科全書中挑選出的48位具有才華的人。直到1976年,他的作品才真正開始涉及到純抽象藝術。格哈德·里希特《48幅肖像畫》,66.7×51.7cm,1971年在之後的30年中,他通過創作上百幅作品,嘗試改變多層顏色,避免過於具象的構圖。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創作過程:「我在創作抽象作品時,不知道它事先會變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我會將它變成什麼樣。」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畫(725-3)》,225.8×200.6cm,1990年在他多產的時段中,里希特通過不斷研究畫法,完善抽象作品,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技法。在碩大的畫布上,他用沾有顏料的刮水刷不斷抹掉已有的色塊,讓最初的構圖增加了更多活力,減弱了清晰度。格哈德·里希特《Tableau abstrait》,1992年上世紀60年代中期,里希特開始畫比色圖表(Color Charts),這一系列來自於從五金店索取到的比色圖表,畫面中的顏色配搭都是隨機挑選的。由於他對這一概念的延伸思考,他的彩色玻璃方格取代了科隆大教堂上的傳統具象宗教圖案。他歷時五年,用72種交相呼應的顏色創造出透明方格花窗。科隆大教堂《線條》(Strip)系列作品的顏色都來自於里希特自己的抽象作品。通過放大和拉伸,他的作品留下了似乎不斷橫向擴張的錯覺,將速度凝聚在畫面中。這種幻覺讓觀者發現他反覆利用他先前的作品,同時他又設法將自己的藝術精華集中在這一系列橫向條狀作品中。

格哈德·里希特《線條》,2011

6月30日,《時尚芭莎》作為首家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展覽的專場舉辦方,邀請了眾多著名藝術家前來觀展。左起:《時尚芭莎》執行出版人兼主編沙小荔、當代藝術家黃致陽先生、盧征遠先生、陳可女士、陳文波先生、《時尚芭莎》藝術板塊新媒體主編齊超。(圖片攝影/Kiki)

展覽:格哈德·里希特

時間:2017年6月29日-11月26日

她是上世紀的J·K·羅琳,畫的兔子風靡全球,回顧展閃耀東京!

這些藝術品就是炎炎夏日的冰鎮可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