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6電視綜藝新特徵:演播室綜藝回暖,新老節目收視交相輝映

文丨 王欽 來源丨《收視》(ID:shoushizhongguo)

導讀:2015年,電視戶外秀呈井噴態勢,甚至一度成為電視行業綜藝節目製作的主流方向。2016年戶外綜藝節目數量,同比2015年有所減少,演播室綜藝則逐漸成為綜藝節目競爭主力,節目形式也在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

演播室綜藝回暖,新老節目收視交相輝映

2015年,戶外秀呈井噴態勢,甚至一度成為電視行業綜藝節目製作的主流方向。2016年戶外綜藝節目數量同比2015年有所減少,演播室綜藝則逐漸成為綜藝節目競爭主力,節目形式也在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2016年熱播的演播室綜藝節目中,除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等老節目,還新增了中央台三套《全家好拍檔》、上海東方衛視《今夜百樂門》、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等多檔新節目;經費有限的地面頻道也開播了多檔演播室綜藝節目,如重慶影視頻道《全民背戰》、安徽綜藝頻道《徽諧劇社》、廣州影視頻道《火星情報局》等。

雖然節目都在演播室中完成,但不同節目依託不同播出平台的特質,形成差異化的風格,吸引不同的目標觀眾收看。以年齡維度為例,湖南衛視老牌演播室節目《快樂大本營》的24歲及以下青少年觀眾佔比34.7%,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的25-34歲觀眾佔比達24.6%,中央台三套演播室遊戲新節目《全家好拍檔》的45歲及以上觀眾佔比高達66.8%,均普遍超過上星頻道對應的年齡段平均值。對比來看,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中央台三套《全家好拍檔》在不同類別觀眾中分別形成獨特的影響力。

戶外真人秀走向劇情化,地面頻道深挖名嘴資源

2016年,全國所有城市全天平均每分鐘有13.1萬人收看綜藝類節目,而省級上星頻道每分鐘收看綜藝節目的人數遠超過這個平均值,高達60.5萬人。綜藝節目觀眾規模如此巨大,是在2015年戶外真人秀井噴式發展后加速培養起來的。一方面是已經吸引市場關注的江蘇衛視《我們的挑戰第二季》、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第四季》、深圳衛視《極速前進第三季》等綜N代持續發力,一方面是新制播的安徽衛視《我們的法則》、黑龍江衛視《冰雪星動力》、河北衛視《主播愛上廣場舞》等戶外綜藝節目正在開拓市場。

觀察2016年戶外真人秀節目,除了發現節目製作水準更為精良,還發現節目開始向劇情化發展。劇情化綜藝就是用懸念、意外與社會性強化節目特色,節目內容開發都要基於這個思路進行突破。目前,國內「劇情」式綜藝節目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上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二季》、湖南衛視《全員加速中第二季》、江蘇衛視《我們的挑戰第二季》等每期設置不同劇情,藝人們根據劇情設置發揮個人特色的單期劇情式綜藝節目。

以上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二季》為例,節目用「三精」(黃磊、羅志祥、黃渤)和「三傻」(孫紅雷、王迅、張藝興)的反差萌,打造了一支史上最強「規則破壞團」。《極限挑戰第一季》2015年6月14日首播觀眾規模為993.9萬人,2016年4月17日第二季開播首期觀眾規模增長為1095.7萬人,節目先通過第一季熱播培養了一批觀眾。然後憑藉每期單獨的劇情設置,《極限挑戰第二季》4月17日首播至 7月10日「極限公益演唱會」的觀眾規模在1000萬人上下波動,除五一假期期間受閑暇時間增加以及最近兩期演唱會特殊設置影響增加一定額外觀眾規模外,其他各期的觀眾規模普遍相對穩定。

另一種「劇情」式綜藝節目是每季設置一個主線劇情,雖然參與者每期的活動有所不同,但最終都是延續主線劇情達到最終目的設置的單季劇情式綜藝節目,如上海東方衛視《2049明珠號》、江蘇衛視《我們相愛吧第二季》、湖北衛視《如果愛》、四川衛視《咱們穿越吧第二季》、浙江衛視《二十四小時》等。

以浙江衛視2016年新開播的《二十四小時》為例,作為以「鄭和下西洋」為大背景的連續劇懸念式戶外綜藝節目,雖然期期連貫,卻是各有千秋,既獨立成集,亦聯結成劇。節目打破以往綜藝電視節目空間與時間的界限,善於用一季的時間培養觀眾對節目角色的認知、增加觀眾好感,促使觀眾從圍觀者變成參與者,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與單集劇情式綜藝節目的每集緊湊劇情設置帶來的相對穩定觀眾規模不同,單季劇情式綜藝節目《二十四小時》1月22日開播首期觀眾規模為747.6萬人,4月8日結束時的觀眾規模達到1002.3萬人,分期觀眾規模走勢呈上升態勢。

整體來看,單期劇情式綜藝節目和單季劇情式綜藝節目都縮短了屏幕上下的距離,通過充滿懸念、意外的劇情設置,突破藝人自設的社會角色定位,打破觀眾對藝人的距離感,從而達到觀眾與當紅明星的現場親密接觸感,拓寬了節目觀眾規模。

相比之下,資源相對匱乏的地面頻道,綜藝節目製作水平提升逐漸向深挖名嘴資源靠攏,比如上海電視台娛樂頻道明星職業體驗真人秀《阿拉來賽伐》添加新元素,啟用具有地域親近感的本土主持人,將笑星作為節目傳播力加分的砝碼,單期最高收視率破6%。

地面頻道戶外綜藝節目除了保證節目製作質量外,在2016年開始深挖更接地氣的本土資源,對「名嘴」資源的選擇角度也是各有特色:

1 有開發民間普通人「名嘴」能力進行海選的,如山東齊魯頻道以鄉音為載體的《鄉音對對碰第二季》。

2 有借勢上星品牌節目「名嘴」的,如昆明廣播電視台第3頻道《好聲音昆明賽區決賽》、四川電視台公共頻道《超級女聲四川唱區想唱就唱吧》。

3 有依靠本土「名嘴」魅力的,如上海電視台娛樂頻道《阿拉來賽伐》。

4 有挖掘專業人才「名嘴」的,如青島電視台都市頻道舉辦的全城司儀大賽《傾城大司儀》和為全新的北方新聞綜合頻道尋找「發聲者」的遼寧電視台北方頻道《發現北方新主播》。

5 有劍走偏鋒,跨界尋「名嘴」的,如浙江電視台錢江都市頻道引入「猴子炒股」實驗的典故,邀請四位投資專家和「股市新猩」毛歡歡比拼的《股神帶帶我》。

音樂類節目集成創新,主體跨界混搭突圍新方向

2016年音樂類節目較2015年數量有所減少,一方面是綜藝節目形式更多樣化,另一方面是觀眾的收視行為和觀賞需求在「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優」兩個維度開始追求「新」和「更」二字,越來越多的節目開始圍繞目標觀眾,深度下沉綁定,用文化和價值觀增強觀眾粘性,努力尋找和觀眾之間的契合點和認同感。這不止推動了「綜N代」的升級換代,更是通過對節目主體的跨界混搭,催生了多個新型音樂節目。

2016年音樂類綜藝節目的主體主要在浙江衛視《新歌聲》式的素人之間、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式的專業歌手之間、北京衛視《跨界歌王》式的非專業歌手之間,以及上海東方衛視《天籟之戰》式的專業歌手和素人之間進行跨界混搭。

從上述音樂類真人秀的收視情況來看,多期平均收視率「破1」的節目共有9檔,佔了大多數,說明觀眾對這些主體跨界混搭的新型音樂節目形式還是比較認同的。其中浙江衛視《新歌聲》自2016年起,系列節目不再引進國外版權,而是採用原創模式,周杰倫、汪峰、那英、庾澄慶作為節目四位固定導師為節目帶來收視注意力,以3.1%的平均收視率獲得了這九檔音樂類綜藝節目首播檔的收視冠軍。

相比之下,地面頻道的主體跨界混搭音樂類節目因為資源限制,主體多以素人為主,但勝在新奇的節目設置,也能得到觀眾認可。比如浙江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在2016年6月推出的全民綜藝K歌節目《快樂大歌神》,選手上台唱歌秀才藝,想盡辦法吸引評審團和觀眾以延長表演時間,每唱一秒鐘就是5塊錢,唱得時間越長,累積的公益基金就越多,同時獎金越豐厚。

另外,地面頻道也在積極拓寬混搭的方向,資源有限制,就聯合制播,比如由上海娛樂頻道、深圳都市頻道、北京文藝頻道、廣州綜合頻道四個頻道聯合製作、聯合播出、聯合招商的全新音樂模唱綜藝節目《隱藏的歌手》,在2016年8月播出第二季,共有杭州電視台西湖明珠頻道、福建電視台旅遊頻道、武漢廣播電視台文體頻道、廣州市廣播電視台綜合頻道、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四川電視台第七頻道、陝西廣播電視台生活頻道(三套)、上海電視台娛樂頻道和深圳電視台一套(都市頻道)9個頻道共同播出,吸引高學歷、年輕觀眾收看。

體育真人秀開啟奧運模式,地面頻道加入播出陣營

經歷了年初契合當時的天氣條件和觀眾的欣賞習慣、圍繞冰雪運動展開的體育真人秀(如天津衛視《冰雪奇迹》、黑龍江衛視《冰雪星動力》等)的發展,以及契合青少年成長及體育市場熱點的青少年足球成長及競技真人秀(如浙江衛視《綠茵繼承者》、教育台一套《少年足球戰隊》等)的創新,2016年體育綜藝在8月里約奧運會開幕之際,推新速度明顯加快,多檔體育真人秀開啟奧運模式。

浙江衛視從2016年8月8日至9月1日每周一至周四21:40播出的《冠軍范兒》,就是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錄製的。還有現役或曾經的奧運運動員參加的湖北衛視、黑龍江衛視和重慶衛視7月17日同步播出的《陽光藝體能》(田亮)、深圳衛視《極速前進》(郭晶晶、劉翔)、江蘇衛視《女婿上門了》(鄒市明)、浙江衛視《來吧!冠軍》(郎平等)、《星球者聯盟》(科比)。體育元素的加入,讓節目能吸引喜好奧運的觀眾加入觀看,擴大觀眾收視規模,如湖南衛視《全員加速中第二季》也引入體育元素,邀請田亮作為嘉賓,第二季播出時每分鐘有321.5萬人收看,較第一季平均每分鐘增加了近100萬人收看。

就地面頻道而言,開年的體育真人秀多圍繞冰雪運動展開,如黑龍江電視新聞頻道《瘋狂冰雪季》、哈爾濱電視台資訊頻道《冰雪奇遇》等就是從當地地域特點出發,以冰雪體育產業為基礎推出的冰雪競技真人秀。3、4月開春后,體育類的綜藝節目形式開始多樣化,既有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體育頻道以女子搏擊為內容的小眾類《格鬥女神》出現,也有常見的貴州廣播電視台大眾生活頻道《牌王爭霸》等棋牌競技為內容的大眾節目。

8月奧運開賽后,新疆電視台十套(體育健康頻道)《金牌駕到》等消費奧運的節目集中出現,還有一些地面頻道選擇使用「奧運」元素開發自己的本土節目,如重慶電視台時尚頻道(七套)開播「重慶人自己的奧運會」《壩壩奧運會》等讓普通人參與的社區競技節目。而奧運前就已積极參加體育綜藝播出的地面頻道,確實也獲得一定收視回報,比如江蘇電視台體育休閑頻道《叫板冠軍》和廣西電視台影視頻道《奧運加油為愛Hi跑》開播首月收視環比、同比均有較明顯提升。

9月暑期和奧運結束后,地面頻道體育類綜藝節目演播室內的多以棋牌類為主,戶外的則以競技比拼為主,如山東電視綜藝頻道明星戶外水上競技《青春向前沖》、上海電視台娛樂頻道廣場舞競技《我想和你跳》等大眾型體育綜藝節目。

選秀節目步入偶像天團「養成」時代,深挖偶像背後產業鏈價值

伴隨著河南衛視《少林英雄》、浙江衛視《燃燒吧少年》、山東衛視《青春新主播》從2015年底一直延續播出到2016年初,2016年的選秀綜藝節目逐漸從「超級男聲」、「超級女聲」海選時代的個人單打獨鬥,迭代升級為「養成」式培養。「養成」式綜藝選秀節目零起點培養偶像,創造出一個「冬粉+經紀人+供應鏈」的新型模式,偶像產業不止局限於音樂人才,還出現了很多其他領域的養成「偶像」。根據內容,2016年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大致分為兩類,其中音樂才藝偶像「養成」的節目收視相對較高:

一類是發掘非音樂才能的節目,從多行業角度切入生成新「偶像」,有助於挖掘各行業背後的產業鏈價值:有發掘影視人才的,如山東衛視2016年2月21日播出的《花漾夢工廠》第一季,以生存模式晉級,選出一批優秀的影視劇人才;還有主打航海能力的,如雲南衛視《起航吧少年》,通過選手們從小白變成帆船達人,體驗祖輩的南洋奮鬥之路。地面頻道非音樂才能的「養成」類節目相對較少,但也有一些頻道勇於嘗試帶有「養成」元素的綜藝節目,比如廣東廣播電視台影視頻道5月播出的《戲劇之王》,是一檔演員招募真人秀節目,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7月開播的《全能喜劇王》,是一檔挖掘喜劇人才的真人秀節目。

另一類是相對傳統的音樂才藝天團,這種「偶像」養成模式更為成熟:如浙江衛視2016年3月開播的《蜜蜂少女隊》,除了邀請吳奇隆和謝霆鋒這兩位娛樂天王全程指導,還組織了音樂、舞台、造型、經紀等多位不同領域的幕後精英組成「大咖推蜜團」,再加上現代化的蜂巢訓練基地和高收視的浙江衛視播出平台,最終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娛樂產業鏈。

再如湖南衛視2016年暑期推出的女子團體綜藝節目《夏日甜心》,模式原創、玩法全新,在現場的31個直播間里,開始全方位綜合藝能的培訓,在現場的400位觀眾喜歡哪位甜心的播出就會送上甜甜圈,帶動網路經濟。地面頻道也能相對嫻熟地制播該類節目,比如成都電視台影視文藝頻道10月底播出的網路藝人最強藝能音樂夢想秀節目《一步之耀》由兩位明星推手,8位網路藝人選手組成,用星素結合的新形式,助力「養成」網路音樂人。

「養成」類綜藝節目不再單純依靠「偶像」帶來經濟效益,更看重的是偶像背後的產業鏈價值。因為這種模式最具特色的就是將決定權交到冬粉手上,讓冬粉感覺「我能為偶像的成功貢獻一份力量」。這種陪伴、見證甚至決定偶像從一無所有走向頂點的「養成式人格塑造」,比如借鑒日本AKB48養成模式的天團SNH48,成立以來逐步煽動冬粉的戰鬥力和購買力,團員參與上海東方衛視《陽光美少女》節目,宣傳了團員也擴大了線下劇場演出、唱片、代言等諸多收益來源。

但即便有些偶像天團已經實現了公司化運營,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過度消耗冬粉的「養成」產業鏈並不容易建立。2013年8月成立的TFBOYS除了參演2月中央台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11月浙江衛視《2016天貓雙11狂歡夜》等重頭晚會,還參加湖北衛視《天才想得到第三季》、中央台綜合頻道《加油向未來》等綜藝節目,另外也不間斷推出TF家族練習生線下活動。

人文類節目逆襲熒屏,地面頻道試水聯合制播

人文類綜藝節目除了是娛樂性節目以外,還應該是代表一種生活方式的電視節目。2016年以來,綜藝節目市場重新出現了一批展現不同維度社會價值觀的人文類綜藝節目。人文類綜藝節目追求的是能與觀眾達成共鳴的人生意義、快樂和精神實現,所以涵蓋的領域相當寬泛:歷史文化類(山東衛視《你好歷史君》)、文化益智類(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第三季》)、家庭孝道類(江蘇衛視《老媽駕到》)、語言談話類(北京衛視《長大成人》)、公益幫扶類(安徽衛視《星星的禮物第二季》)、喜劇幽默類(上海東方衛視《笑星闖地球》)、社會體驗類(浙江衛視《我去上學了第二季》)等均有涉獵。人文類綜藝節目開拓了視野,在屏幕上贏得收視,在互聯網中也得到關注,其中喜劇幽默類人文節目收視較高,而有諸多新生代明星參加的《挑戰者聯盟》等體驗類節目得到的互聯網關注更高。

相比上星頻道,地面頻道更接「地氣」。雖然也有記錄商業大佬與跨界明星商業與生活的AB面的節目,如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1月播出的《不被辜負的假期》,但多數還是以普通觀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為切入點的人文類綜藝節目。比如描述城市生活的,如青島電視台影視頻道9月播出的喜劇人文節目《超級體驗之見笑啦》,以一家名為「見笑吧」的酒吧為載體,以「故事換酒」為線索,結合社會熱門話題,通過劇中劇表現普通人生活故事。還有從農村生活切入的,如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7月播出的戶外農耕競技節目《誰知盤中餐》,節目以家庭為體驗團隊,每期8組家庭參加插秧、捕魚、獨輪車等頗具趣味的5項農耕比拼,挑戰不同主題的農耕任務,開啟親子趣味農耕酷玩模式。

另外,為體現地域多樣性,提升節目制播質量,地面頻道開始「橫向」聯合制播。4月,湖南經視、湖北綜合、河南都市、安徽經視、江西公共、河北經視六省強勢地面頻道聯合播出非物質文化保護節目《多彩話》 ,節目採用「1+6」模式,以推廣各省方言、傳承方言文化為宗旨,從六省87個地州市方言汲取素材,通過選手比賽答題方式,附加方言專家的現場點評解析,在各地收視相對較高。

2016年,電視綜藝節目在體育大年中仍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所存在的問題也需我們認真思考。據了解,2016年的綜藝節目數量雖再創新高,但速度已經有所減緩。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國內綜藝市場由高娛樂性的各類綜藝季播節目與大量非常規的綜藝晚會、競賽等為主導的「啞鈴形」收視結構愈發明顯。2017年綜藝節目要繼續引領市場,更需要深挖節目背後的資源,跨行業拓展產業鏈,同時尋求「互聯網+」時代新的「收視點」。

-EN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