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圖書資訊丨信仰與觀看:哥特式大教堂藝術

在1989年發表的《洪堡書簡:從景觀花園到達蓋爾銀版照片》(La Lettre de Humboldt. Du jardin paysager au daguerréotype ,Christian Bourgois出版社出版)中,我曾對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視覺藝術所發生的變革進行過分析。作為時間和空間真正意義上的濃縮,視覺藝術催生了一種觀看事物的新方式,即從此以往,人們的目光總是優先關注片段之物。而對於片段之物的理論探討,將在德國浪漫主義者那裡建構起來,並隨著照相術的發明而達到頂峰。

《思考遺產》(Penser le patrimoine ,Hazan出版社出版)則構成了目光史的另一篇章,在此書中我以歷時性的方式,既從文化遺產制度和博物館的角度,又從編撰文物圖錄和書寫藝術史的層面,討論了對藝術的展陳設計和秩序建構。

《信仰與觀看:哥特式大教堂藝術》作為目光史的最後一個篇章,志在觀察基督教如何轉變為一種可視性宗教的那一時刻,並研究在這一過程中視覺效果的強化所遵循的模式。我們將看到,如果人們沒有在宗教中賦予藝術以可視性的權力,那麼,我們今天也就不可能擁有藝術宗教這項現代性的特徵。

——羅蘭·雷希特,選自本書原版前言

作者

羅蘭·雷希特(Roland Recht,1941—)法國著名藝術史家、博物館學專家。1993—2000年,任斯特拉斯堡馬克-布洛赫大學藝術史教授,藝術史學院院長;2003年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院院士,並於2014年出任該院院長。曾與人合著《哥特世界:1380至1500年間的衰落與復興》(Gallimard出版,1988年),並獨自撰寫了《思考遺產:對藝術的舞台展示和系統整理》(Hazan出版社,1999年)、《萊茵河: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藝術》(Gallimard出版社,2001年)等多部著作。

譯者

馬躍溪 1985年生於北京。先後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巴黎高等翻譯學院(ESIT)。

叢書主編

李軍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史研究者。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96—1997年、2002—2004年、2011—2012年和2013年分別在巴黎國際藝術城、法國國家遺產學院、巴黎第一大學、哈佛大學本部和哈佛大學佛羅倫薩文藝復興研究中心從事文化遺產和跨文化、跨媒介藝術史研究。2014年任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客座教授,出版專著《「家」的寓言:當代文藝的身份與性別》《希臘藝術與希臘精神》《出生前的躊躇:卡夫卡新解》《可視的藝術史:從教堂到博物館》,譯著《宗教藝術論》《拉斐爾的異象靈見》,學術自選集《穿越理論與歷史:李軍自選集》。

內容簡介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理論家所「打造」的語言來解讀哥特式大教堂藝術,其或被歸結為尖形拱券、飛扶壁等建築技術,或被簡化為一種關於光線的審美。然而,這些解讀不約而同地忽略了中世紀的一場革命……

在此背景下,法國著名藝術史家羅蘭·雷希特就中世紀大教堂藝術提出了全新定義,認為它揭示了中世紀人們利用觀看來增強信仰的需求。大教堂建築因此成為圖像的載體——遍布其中的圖像賦予聖經中的訓導以可見的形態,建築自身亦被處理成一幅巨大的圖像。這一變化也對其他領域產生了影響。

從此,我們將用不同以往的眼光看待大教堂這一空間。

導論

人們在使用「哥特式藝術」這個詞時往往要思量它到底指代什麼。寫作本書的目的便是回答這個問題。此概念所指代的既不完全是藝術形式,也並非僅僅為歷史現象,它帶有一定模糊性。正是因為如此,人們總是在種種情境下對其進行不恰當的運用。由此引發的未竟思考將我們引向一個觀點—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個「論題」—即在12和13世紀,藝術作品漸漸呈現出一種明顯的變化,它們的視覺價值大為提升。關於該變化,我想在一系列與膜拜空間相關的作品中予以說明。這一膜拜空間即為教堂,它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常常漫步其中的地方。藉助這個空間,我們有可能身臨其境地了解過往的歷史。

當今的研究普遍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在此書中,我們卻要反其道而行之,既考察建築、雕塑,也分析彩畫玻璃和金銀工藝。我們優先著眼於長時段的時間跨度,同時並不忽視適合于思想、創作和藝術作品自身之歷史進展的不同時間尺度。

圖24/桑斯大教堂,內殿遠景。

在堅持不應把藝術作品的意義單一地歸結為外在思想體系的原因的同時,我們也廣泛考察了能夠影響我們對於作品意義之看法的所有因素,但把它們限定在可控的範圍內:例如建築的寓意、整體的文學氛圍、神學和哲學思潮等。

正是帶著萬分的審慎,我們去檢視單個的作品:一方面查看其物質和形式屬性,另一方面探究其歷史價值。藝術品首先是物品,具有物質性,我們甚至可以說它最本質的狀態只能是物質。但它並不因此而遠離思想的世界或精神探求的熱情。最終,風格作為思想和物質之間的圓融統一體,出現在人們面前。

圖27/威斯特伐利亞的左斯特聖母教堂。

12到15世紀,藝術品製作的條件不僅與我們今天,而且與整個近現代的情況都大相徑庭。中世紀晚期的藝術家處在雙重的桎梏之中:他必須服從客戶所提出的創作方案。起初一律是宗教性的方案,後來亦有其他性質的,但仍以宗教性的為主。他還必須遵守自身及其工坊所屬組織—行會或協會—的規定。創作方案必然對各種作品類型—取決於功能—提出數量上的限制,並為作品指定內容。除此以外,製作工序也構成了一定的制約。只有嚴守操作規程,接受從行會到協會、乃至工坊上級的監管,工匠—亦即藝術家才能創製作品。最後,就連圖像志和形式模型的傳播也遵循著與我們所知的現當代做法完全不同的方式。當藝術對贊助人及其被指定的功能這般依賴之時,它便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權力的喉舌。藝術與權力之間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值得一番探究,而藝術家的作用也同樣值得思考。因為當藝術與某個集體的利益和表象的聯繫如此密切之時,它對於這個集體而言就變得不可或缺了。換言之,藝術家因掌握了當權者所需要的力量而獲得了解放。

圖30/蓬蒂尼修道院教堂,內殿連環拱。

然而,這一解放運動的進展卻十分緩慢:直到中世紀末,它才全面顯露出來。而自12世紀起,就有明確的信號顯示出正在發生的變化,表明一個精英團體圍繞著藝術家及其作品逐漸形成。這個由藝術家、知識分子與教士組成的圈子恰恰反映出當時對藝術作品自身價值和相對價值的討論及評判甚為廣泛。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獨立於之前訂單渠道的藝術品市場,這個相對而言過早誕生的事物實際上肯定了上述精英團體的活躍性。

在試著把握一套與我們相隔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機制時,必須慎之又慎。譬如,不能使用「為藝術而藝術」這種現代概念來指稱中世紀的審美態度,這類概念是那時的人們前所未聞的。我們認為,僅是考察作品本身,如一根墩柱的結構、一尊基督受難像的彩繪或一面彩畫玻璃的構圖,就能讓我們在那些缺乏文獻資料的領域獲取大量信息。這一考察還能使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到,13世紀的人如何看待建築的「空間」這個誕生不足一個世紀的概念,如何看待自身與可感世界及他人之間的距離和等級關係,抑或如何看待主祭壇上圖像的逼真度。

圖35/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建築圖紙摹本。現藏於斯特拉斯堡聖母院陳列館。

人們在使用「哥特式藝術」這個名詞時,往往只想到一組形式或某條結構法則—如飛扶壁、尖形拱券,而不曾想到深刻改變了中世紀之人對圖像和膜拜場所看法的諸多變革,更不會思及當時於膜拜場所中心舉行的聖體聖事 [1] 和當眾舉揚聖體的活動。殊不知,結構法則和形式對策無非是些被動的回應,人們將它們提出的目的在於解決更為迫切的問題。

道成肉身(Incarnation) [2] 的可視化這一進程的推展主要藉助了那些在13世紀當中大獲發展的學說,即以古希臘和阿拉伯文獻為基礎構築而成的關於視覺和透視的物理學及形而上學理論。當時還興起了兩個現象:一個是信徒普遍要求在祝聖時刻觀看聖體;另一個是阿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çois d'Assise) [3] 所倡導的生活成為典範。它們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以觀看來堅定信仰的需求。這一需求在12世紀末和13世紀變得愈發普遍,並尤其體現在聖物盒的製作上。這些盒匣表面精妙的舞台場景將人們的目光引向聖徒遺骸。

圖47/科隆大教堂內殿橫截面圖,根據杜滕赫費爾(Duttenhoffer)的版畫繪製。

我們最為關注的還是膜拜場所的建築,目的在於澄清其視覺方面的特徵及其與傳統的徵引關係。我們力圖領會建築在新式空間的形成上所發揮的作用,尤其是通過考察其室內外彩繪,這是中世紀建築常被人們習慣性忽略的一個方面。不過,這些形式特徵總是服務於整體的方案,建築必然充塞著種種象徵,它們只有通過對於樣式的閱讀和闡釋才能識別。夏爾特(Chartres)大教堂 [4] 可被稱為「古典主義」的建築,因為它以某種方式延續了古代模型。反之,布爾日(Bourges)大教堂事實上則開創了現代建築樣式,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所在時代的建築樣式。每座建築所蘊含的象徵體系成為它被某位主教或君王選為樣板的必要條件。這些業主在新的工程中又對樣板進行改造。

上述膜拜場所也成為雕塑和繪畫這兩類圖像的載體。一尊充當聖物盒的胸像和大門側牆上的雕像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和意義。我們力求根據每件作品的功能對各類雕塑進行區分:用於敬拜的圖像自然意味著與虔修者的某種親密性,我們將看到基督教神秘主義者是如何利用這類圖像的。至於裝飾教堂外牆面和祭屏的雕塑,有神學家早在12世紀便指出,它理應構成某種「供文盲閱讀的聖經」。在此書中我們將看到,此類雕塑的方案在多大程度上確認了這樣的定義。

圖49/布拉格大教堂平面圖。

在個人虔修場合之外,存在一種與基督受難這個主題相關的功能性雕塑,它與民間宗教慶典密不可分。在此類典禮中,經過周密安排的戲劇表演讓我們感覺到,在信徒面前呈現與復活節相關的事件在當時是多麼迫切的需求,以至於在其驅使下,神職人員設計出生動活潑的紀念儀式,這類儀式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基督受難「紀念碑」。在具象藝術領域,不斷增強的視覺效果帶來了新的表現力,並藉助異常豐富的用色形成體系,並使藝術家有能力各顯神通,就衣物褶皺的造型性大做文章。

儘管偏愛愈益自由的造型形式,12和13世紀的藝術卻從未放棄僅限於運用二維平面的原則。形式在空間中得到具象化展現的過程表明,二維平面構成了形式和程式最理想的傳播載體。無論人們想要製造出何種程度的空間錯覺,情況都是如此。這一現象非但沒有妨礙、反而促進了視覺價值的提升。此外,有種原來只通過純粹象徵手法得到表現的現實事物,此時卻一下子獲得了雕塑形態,這就是君王的「肖像」。與這些深刻變革相呼應的是藝術品地位的變化:這一產品在某些場合脫離了從藝術家到贊助人的直線式流通軌道,而進入到於14世紀誕生的開放的藝術市場中。自13世紀起,我們就在大教堂的建設中看到合理化作業—勞動分工和序列化生產—的最早跡象。同時,在雕塑家、玻璃匠師和畫家的工坊里,幾名藝術家合作完成一件作品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使得對「手法」(main),即每件作品真實作者的瘋狂探尋不再具有意義。

圖51/巴黎聖禮拜堂底層。

我們必須拋棄關於中世紀的諸多成見,謹防將現代概念帶入相關研究中。更不要幻想自己能站在12和13世紀之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那個時代對我們而言還是一片充滿未知的土地。因此在第一部分我們首先涉足史學編纂問題,並且特別要考察19和20世紀對哥特式藝術的認識,及當時的諸多思想流派如何能夠對同一歷史概念的定義施加影響。「哥特式藝術」這個詞所指代的事物集合,對維奧萊—勒—杜克、帕諾夫斯基、福西永(Henri Focillon)或賽德邁爾而言,各不相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均立即出現了重新評價哥特式藝術的運動,這在日耳曼文明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在我們看來,將相關的思潮放到更為廣闊的知性和象徵背景中進行考察是極為有用的工作,雖然我們在這裡只是作一些提綱挈領的論述。重要的是要知曉,今天我們對中世紀哥特式藝術的看法是建立在哪些解讀和表述的基礎上。讀者將看到,一切對哥特式藝術觀的構建,即便是那些以反映作者個人想法與見解而著稱的,都是在吸收了先前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此書上編第一部分的目的並非要將這些知性構建奉為權威,也不是要將它們視作古物,而是要像提取地層學樣本那般,將物品與我們之間由時間沉澱下來的各層意義,按其地層分佈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

註釋:

[1] 基督教聖事之一,亦被稱為「聖餐」。其設立源於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晚餐這一典故。在此儀式中,主祭神甫會祝聖餅和酒,即面對這兩種材料分別禱念「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等經文。經過祝聖后,餅和酒便分別成為聖體和聖血。在本書所涉及的這個時代,已成聖體的餅會被主祭高高舉起,以示眾人;這之後,它被分給參加儀式的神職人員和信徒食用。這一食用行為被稱作「領(受)聖體」。—譯註

[2] 基督教的中心教義。根據該教義,耶穌基督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即聖子,他與上帝歸於同一本體,與聖父同在,為上帝的聖道。因世人皆犯罪而無法自救,上帝遂差遣其獨生愛子來到世間,童貞女馬利亞由聖靈感孕,耶穌取得肉身而降世為人,以拯救世人。道成肉身既可以指三位一體的真神的第二位的神性,開始在童貞女馬利亞腹中與人性結合的一瞬間,也可以指神人兩性聯合於耶穌一身的永恆事實。—譯註

[3] 聖方濟各(1182—1226),方濟各會創始人。出身於富裕家庭,後主動放棄家庭和財產,安守清貧,進行隱修。1208年起開始粗衣赤足四處傳道,1209年在教皇批准下正式創立「方濟各托缽修會」,亦稱「小兄弟會」。—譯註

[4] 在本書中,大教堂是個特定稱謂,指主教管轄區內最重要的教堂。這類教堂通常內設主教座席,亦被稱為「主教座堂」。—譯註

目錄

中文版序 理解中世紀大教堂的五個瞬間 李軍/1

前言/1

導論/4

上編 從浪漫化的力學構造到象徵光明的大教堂/10

第一章 哥特式建築:技術與象徵/11

第二章 裝飾、風格、空間/40

下編 大教堂藝術概論/84

第三章 可見性與不可見性/85

第四章 建築及其「愛好者」的圈子/131

第五章 雕塑作為圖像的功能/223

第六章 哥特式藝術作品的創製與傳播/302

結論 作為視覺體系的大教堂/357

譯後記/373

附錄/377

書影

編輯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將此書納入了他最負盛名的「史學文庫」《Bibliothèque des Histores》叢書系列。這個以史學為主題的系列迄今為止所收錄的涉及藝術的著作多為外國學者所著。這表明,在他眼中,本書講述的並非完全是藝術的歷史,而更多的是影響藝術發生與發展的思想所譜寫的歷史。但這種「觀看」方式常常令法國藝術史家滿腹狐疑。倘若此書能促使一些歷史學家認可藝術史,同時推動某些藝術史家接納思想史,那麼我便功德圓滿了。

——羅蘭·雷希特,選自本書原版前言

12

眼睛與心靈:藝術史新視野譯叢

李軍 主編

信仰與觀看:哥特式大教堂藝術

羅蘭·雷希特(Roland Recht)著

馬躍溪 譯

李軍 審校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2月

ISBN 978-7-301-26116-3

定價 68.00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