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氣象風險中,如何保護文物的安全?

本報實習記者 賴栩雯 葉珊杉 張宏偉

記者 賈靜淅

這個汛期,強降雨頻繁「光顧」南北多地,在威脅百姓生產生活的同時,也讓文物古迹很「受傷」。

陝西臨潼突降豪雨致使兵馬俑展廳被淹,文物險被損壞;受連日豪雨影響,湖南寧鄉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古橋發生垮塌;雲南昆明黑龍潭公園出現持續十餘天的水患,危及黑龍宮文物……

這是7月6日拍攝的發生坍塌的杭州歡喜永寧橋。因連日豪雨,7月6日凌晨4點多,位於杭州下城區上塘河上的歡喜永寧橋發生垮塌,所幸無人員傷亡。歡喜永寧橋為單拱形石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橋總長47米,寬6.5米,一直是兩岸居民的生活要道之一。新華社發

事實上,對於珍貴而脆弱的文物而言,來自氣象因素的威脅遠不止汛期。在全球氣候變化的當下,文物保護工作也必須面對「防災減損」這一課題。

氣象因素究竟如何影響文物生存?

面對氣象風險,

文物保護工作如何更「體貼」?

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探尋。

1. 現狀

既『致命』又致病,天氣成文物生存一大威脅

7 月18 日下午,陝西臨潼突降豪雨,雨水流入秦始皇陵博物館西側的走廊內,遊客在沒過腳背的積水裡擠作一團。1 號坑兵馬俑距離這條走廊僅十餘米,險些被淹。

兵馬俑資料圖。劉平攝

同樣是遭遇豪雨,湖南的一座清代古橋——毛公橋卻沒那麼幸運。

毛公橋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湖南省寧鄉縣巷子口鎮,是該鎮雙河村和直田村9000 餘人出入的唯一交通要道。據73 歲的村民廟冬介紹,毛公橋曾在戰火中幾度受損,又一次次被修復,距離上一次修復已過去快70 年。

與並不寬敞的水面相比,這座跨度55 米的石橋頗具規模,橋上還刻有傳統中被認為可庇佑橋體不被洪水衝垮的蜈蚣。然而,在8 月3 日的一場特大豪雨中,毛公橋4 座橋墩全部傾圮、3節梁橋垮落、橋體構件散落河床。被人們認為庇佑了石橋數百年不倒的石刻蜈蚣,這次也「愛莫能助」。

毛公橋資料圖。來源:寧鄉縣文物管理局

而在杭州,7 月份屢屢突破40℃的高溫天氣,也讓文物保護工作者揪心不已。

7 月28 日上午的杭州街頭艷陽高照,一幢典型民國建築里的深紅色木柱子被曬得發燙。據當地「 老杭州」介紹,這裡是曾經的「群英飯店」,最早建於1910 年,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還來住過,店齡已有107 歲了。在持續高溫中,杭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緊急對包括民國建築在內的多處文物古迹加大巡查力度,嚴防高溫引發火災等風險。「 只要遇上高溫,文物建築基本都屬於高危群體。」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巡查科的段虹說。

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國。據國家文物局統計,記錄在案的不可移動文物近77 萬處,主要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96 處,世界遺產數量達52 項,居世界第二位。

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已成為文物保護工作不得不面臨的挑戰。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在23 年間約有4.4 萬處曾登記過的不可移動文物消失,年均消失約2000 處,其中接近一半是由自然災害造成的。

突發氣象災害可在短時間內使文物「斃命」,而對於文物生存的「日常」來說,天氣因素也是文物「病變」的一大「元兇」。敦煌莫高窟地處鳴沙山附近,風沙天氣多發,年降塵量可達每平方公里365.4 噸。受風沙、光照、溫度、濕度等因素共同影響,在莫高窟數百個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畫和彩塑出現了空鼓、脫落、酥鹼、霉變等病害。

莫高窟資料圖。圖片來源:中新網

2. 解析

既「傷害」又「守護」,氣象因素對文物保護有過亦有功

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建設控制、旅遊與遊客管理…… 諸多因素共同影響著文物保護。「 其中,自然環境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文化遺產研究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副主任趙雲說。

在文化遺產研究院, 鹽霧腐蝕箱、疝燈氣候老化機等大型文物保護科研設備被研發並投入使用,以便探究哪些環境因素對哪種文物影響最大。監測分析結果顯示,氣象因素是最直接導致文物加速「 衰老」的「禍首」之一,其中溫度與濕度、雷擊、酸性氣體和酸雨是「主力」。

寒暑交替帶來的溫度劇烈變化會導致碑刻、石雕表面出現明顯龜裂甚至粉化脫落;陽光中紫外線的長期照射會讓壁畫、彩畫褪色;長期高溫高濕會導致紡織品、絲織品發生蟲害、霉變,還會使石質類文物表面、古建築類的構件材料出現風化;酸雨會造成金屬類文物被腐蝕……

2015年4月6日,施工人員在瀋陽昭陵古建築上安裝防雷帶。此次施工採用簡便、高效、安全的新型焊接工藝,同時將設置170多處新型接地裝置,可將雷電更好地導入地下。新華社發(張文魁 攝)

「 對於文物來說,人們習以為常的氣象因素在數值上稍有輕微浮動,就可能造成文物的嚴重受損。」趙雲說。

這種影響在莫高窟表現得尤為明顯。洞窟內相對濕度一旦超過62%,鹽就會溶解,再遇到乾燥的空氣即會結晶膨脹,進而加劇壁畫酥鹼病害風險。此外,由於長期受風沙天氣影響,「強烈的風沙打在洞窟雕像和壁畫上,長年累月下來,就像一張砂紙一樣磨來磨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王式功分析道,沙塵微粒表層吸附的某些細菌和化學物質,還可能對壁畫的顏料產生複雜的生物或化學作用, 致使其變色,甚至脫落。

然而,氣象因素對文物保護並非「百害而無一利」。許多文物得以保存千百年,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功不可沒。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教授胡東波表示,文物能夠保存完好,主要得益於干、濕兩種極端環境,「正如一句俗語所說,『濕百年,干千年,不幹不濕就三年』。」

遊客從敦煌莫高窟的一處壁畫旁走過。張錳 攝

胡東波舉例道,西北乾燥的氣候讓敦煌莫高窟能夠保存至今,壁畫依然鮮艷動人;南方潮濕多雨,地下水位較高,對於兩千多年前墓葬的紡織品、絲織品等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相比之下,中原地區四季明顯,半乾旱半濕潤的氣候反而不利於文物的完好保存。

3. 行動

「救急」與預防並舉,文物保護亟待加強部門合作

文物作為重要的文化遺產,可恢復性極低且不可再生。今年汛期,針對文物的防災減災受到了更多重視。7 月20 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文物局提高搶險保護技術水平,建立防災減災長期機制,尤其要密切關注極端氣象災害給文物保護帶來的影響。

湖南省長沙市在6 月底7 月初連續遭遇多輪豪雨襲擊,湘江水位超歷史最高水位,長沙博物館也在洪水中經歷了「驚魂時刻」。根據防汛防洪應急預案,長沙博物館緊急對重要藏品進行大轉移。當日,該博物館共轉移古籍善本40 余箱、銅鐃和戰國兵器等珍貴文物50 余件,確保了館藏文物的安全。

這樣的「 救急」措施,是文物部門在面對突發氣象災害時的普遍做法。目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均制定了此類應急預案,將氣象風險作為防範重點。

而在日常的文物保護工作中,預防類措施則不可或缺。這其中,對文物所處環境開展長期監測是重點。「尤其對不可移動文物,氣象等因素的長期觀測至關重要。」趙雲說。

福建省南靖縣東溪窯上蝦形—封門坑遺址是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組成部分之一,常年受降雨沖蝕,遺址風化、生物病害較嚴重。

當地文物部門通過開展微環境及氣象要素監測,實時掌握溫濕度、降雨量等監測數據。以監測數據和室內老化模擬試驗為依據,文物保護修復專家得以篩選出最適宜的保護修復材料。

福建漳州南靖東溪窯窯爐區里的窯室。圖片來源:新華社

氣象部門作為氣象監測的專業力量,

也在積極行動。

早在2015 年,氣象部門就在西藏大昭寺建成全國首個文物保護氣象監測服務系統,實時監測寺內溫度、濕度、光照和壓強。廣州市氣象局與文廣新局共同在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建設了自動氣象站,共享監測數據,為制定文物保護策略提供支撐。在廈門鼓浪嶼,颱風監測預警系統還曾在文物部門防禦颱風中立下功勞。在去年的颱風「莫蘭蒂」登陸前,文物部門從氣象部門獲取了風力、風速、降雨量等數據,並依此迅速採取加固遺址本體、搭建保護棚等措施,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2015年4月18日,西藏首個文物保護氣象監測服務系統在大昭寺建成並投入使用。靳楠 攝影

放眼全國,儘管氣象監測設備已在不少文物保護單位落戶,但常規監測數據所能提供的服務依然有限。

據趙雲介紹,在世界文化遺產預警總平台和各地的遺產監測系統中,氣象數據大多來源於氣象行業網站的預警信息,難以「 解渴」。她建議氣象部門根據遺產地大環境監測需求,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增設氣象監測站點,遺產地自建的微環境氣象站數據則可與氣象部門共享。

對監測數據的深挖和利用,也呼喚氣象專家的參與。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陳港泉告訴記者,研究人員在莫高窟內安裝了小型氣象監測設備,可獲取充足的監測數據。但由於缺乏氣象專業背景,在氣象數據的解讀分析、大數據應用技術等方面,研究人員常常面臨難題。

敦煌沙塵暴觀測儀器。朱永峰 攝

「 文物部門與氣象部門在管理方面也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合作。」北京市氣象局防雷專家宋平建介紹稱,如今,文物保護單位高度重視防雷安全,給許多古建築物安裝了直擊雷防護裝置,防範雷擊災害。但防雷裝置的管理和維護仍缺乏專業隊伍,應引起重視。

趙雲則對部門科研合作有更多期待:「兩部門可以聯合設立文物氣象專題,用更有含金量的科研成果為文物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解鎖更多精彩內容

想快速查詢天氣預報及資訊,

請打開「氣象報」公眾號,

居家生活出行必備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