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人的「汽車」——轎子

今人的交通與古人的交通相比要先進便捷的多了,我們不僅有私家車,還有腳踏車、電動車、機車、火車、飛機、捷運、計程車、專車以及公共汽車等很多出行方式。古人的交通工具雖然沒有咱們這麼豐富,但是也不比咱們差的太多,今天就來給大家先介紹古代的一種交通工具,轎子。

轎子的舒適性是古代「汽車」之最,但是機動性不強,速度太慢了,不過呢,「越野性」倒是很強,一般走山路都得乘轎子,所以如果把轎子比作今天的一種車型的話,可以比作越野性很強的豪華SUV或行政級大型轎車。

由來

轎子由人或牲畜扛、載而行,曾在東西方各國廣泛流行。就其結構而言,轎子是安裝在兩根杠上可移動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無篷。轎子最早是由車演化而來。轎子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轎子的原始雛形產生千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初期。大禹自述其治水經過時曾說:「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 這個 「欙」(音同「雷」),就是最原始的轎子。由於欙是過山之用,所以負在一前一後兩個人的肩上。

「轎」的名稱起於宋代,在此之前通稱「肩輿」。據記載,夏朝時就出現了轎,但至先秦時代還很少見。到漢晉時代,也只是部分地區的代步工具。直至東晉時,乘轎子的人才逐漸多起來。到隋代,轎子成為通用的出行工具,官方也開始規定轎的等級。唐朝時,各種出行工具都被利用,轎子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睞。這時轎出現了輦、輿、擔子、兜籠四種名稱和制式。唐太宗接見吐番使者時就是坐在步輦上的。但步輦只能由皇帝或皇后、得寵的妃子、公主乘坐,至於皇帝讓臣子乘「輦」,則是賜給臣子的莫大恩寵。

種類

轎子的種類分為官轎、民轎、喜轎、魂轎(顧名思義,魂轎供往生者使用。)。在使用上,有走平道與山路的區別。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雖然轎子主要由人來擔任轎夫,但是動物抬轎子的也不少,如駱駝馱的「駝轎」,元代皇帝還坐過「象轎」。「騾馱轎」是清末民初流行過一陣的交通工具,轎子用二匹騾子前後抬著。轎桿固定在騾背鞍子上。轎夫跟著邊走邊吆喝。轎內坐人,大轎可坐3-4人。轎外夏包葦席或蒙紗,冬季則是棉圍子。騾馱轎多用于山區或鄉間崎嶇小路。

等級

各個朝代對於轎子的規定都不太一樣,南宋時期,轎子的使用數量超過了車,各級官員偏重於坐轎,很少乘車,因為轎比車要平穩,官方加強了對於轎子等級的劃分,同時取消了對車的等級規定。

明朝初年,官方對乘轎仍有種種制約。朱元璋為避免天下太平后出現懶惰現象,曾規定文武大臣必須騎馬,不許乘轎。景泰以後才放寬了百官乘轎的限制。到明朝中後期,轎子已完全成為各級官員的代步工具,騎馬者非常少見了。

清朝入關后,按明朝慣例使用轎子,並規定:三品以上京官使用四人轎,出京可以坐八人抬的轎,外省督撫都使用八人轎,普通官員坐四人轎。所以,「八抬大轎」成為高級官員的出行標誌。民間一般為二人抬轎,只有娶親用的花轎允許八人抬轎。轎帷用料也有一定規格,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幃,三品以上大官雖可用銀頂,皂色蓋幃,四品以下只准乘錫頂,至於一般的地主豪紳只能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

皇帝的轎子皆稱「輿」,分禮輿、步輿、輕步輿和便輿四種。禮輿所需轎夫多達十六人,是最尊貴、最莊重,也是最豪華的御轎,皇帝也只有在祭天和祀祖的場合才可乘坐。步輿為皇帝巡遊於皇城內乘坐的顯轎;輕步輿為皇帝到皇城以外狩獵、巡視乘坐的顯轎,其規格尺寸小於步輿;便輿則是時刻伴隨於皇帝身邊的小轎,以便皇帝在宮廷、園囿隨時乘坐。皇后乘坐的轎子與皇帝的轎子在形制上相差無幾,只是紋飾改龍為鳳,因此有「鳳輿」之稱,也由十六人抬。

趣聞

雖然古代對於轎子的等級有著嚴格的劃分,但是古人也存在跟今人一樣的「公車腐敗」行為,這種行為在古代被稱為逾制。

比如清代非常著名的「假貝勒爺」(野史中盛傳其為乾隆皇帝私生子,所以民間稱其為「假貝勒爺」,但個人認為可信度極低。《還珠格格》里福爾康的原型就是他。)福康安,他的轎子堪稱是清代最大的轎子,他出行所坐的大轎子,用三十六名轎夫輪流抬行,速度極快。出師打仗,福大帥也坐轎,轎夫每人要備幾匹好馬,輪換時就騎著馬跟著大轎行進。不過人家福康安敢於公然逾制,那是因為人家的背景太硬了,他出身於滿洲最為顯赫的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父親傅恆為清朝名將,曾祖父與祖父皆為清朝名臣,乾隆皇帝是他的親姑父,他自幼就進入宮中和諸位皇子共同讀書,乾隆對他的寵愛幾乎不遜於皇子。年僅37歲便被封為一等公爵,乾隆60年被封為貝子,他是整個清朝,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要知道能被封為貝子的都得是愛新覺羅氏才行。他去世之後,乾隆帝萬分悲痛,追封福康安為嘉勇郡王,配享太廟,並建立專祠以致祭,異性封王在清朝入關以後實在是太少見了,哪怕是死後追封。

明萬曆的首輔張居正,返鄉奔喪,所乘轎子三十二個轎夫抬,轎內客卧套間、一廚一衛,兩名小僮在內侍候,估計應該比現在十七座的考斯特都大。萬曆皇帝都坐不上這麼大的轎子,張居正作為一代賢相,看來也是沒能免俗。

清朝時四川有個總督也用過十六人抬的大轎子。「其轎甚大」,只有用這麼多人才抬得起來,轎子中還有一個小童子,為他裝煙斟茶,並有冷熱點心數十百種,以便隨時食用。

武將的轎子中最有特色的當屬乾隆時額駙拉旺多爾濟,此人為蒙古親王,娶了乾隆帝的固倫和靜公主,授固倫額駙,就是民間俗稱的駙馬爺。每次跟著皇帝車駕出行,拉旺多爾濟乘一頂極特殊的「四馬轎」。這轎子用四匹馬馱在馬背上,四個僕人另外乘四匹馬駕御這頂轎子,馬鞭一揮,轉瞬之間,馬轎已在數里之外了。馬轎一般都是用兩匹馬,駙馬爺的四馬轎雖然速度是快了,但是操控起來會非常複雜,不是馭馬的行家是玩兒不轉的。

好了,今天轎子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雖然古人在技術上比不上咱們,但是在享受上比起咱們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古人的「汽車」不僅僅只有轎子,還有馬車和馬,以後會為大家一一介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