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愛心回收舊衣被賣非洲:問題非中國獨有,不能羞談賺錢

原標題:愛心回收舊衣被賣非洲:問題非獨有,不能羞談賺錢

7月11日,青島電視台的記者通過明察暗訪發現,名為「衣衣不舍」的舊衣回收組織以慈善捐贈為名義,從市民手上收集舊衣物,卻作為商品賣往非洲。不少網友指責這是「掛羊頭,賣狗肉」似的假慈善。

筆者於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底,曾經在東非國家肯亞,針對非洲的跨國二手服裝貿易網路進行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也與國內的衣物回收企業有過不少接觸。上述發生在青島的事件,固然有其在社會道德與行業倫理上要受到批判與指責的地方,然而透過這則新聞,有三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第一,在非洲的二手服裝市場是怎樣產生的,對當地又有怎樣的影響?第二,以慈善為名義的服裝捐贈,通過怎樣一種方式完成了其由捐贈品向商品的屬性轉變?第三,這樣一則新聞又暴露出乃至全世界在紡織品回收與循環經濟上怎樣的困境?

筆者將在過去田野調查與研究的基礎上,嘗試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一、成為問題的二手服裝與跨國二手服裝貿易

慈善捐贈的二手服裝被當作商品出口到非洲和其他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僅僅是才有的現象。相反,這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被公眾所忽略的全球性問題。根據位於美國的紡織品回收協會(Council for Textile Recycling)的數據顯示,美國本土市場每年產生超過1100萬噸的廢舊紡織品,其中僅有大約170萬噸以公益的渠道捐贈或回收,其餘大部分紡織品都通過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

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每年產生的廢舊紡織品規模更加驚人。新華網2016年3月的報道中引用的調研數據顯示,每年在生產和消費環節產生約2600萬噸左右廢舊紡織品,再利用率不到14%。雖然在回收率上與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等16%以上的回收率差距不大,但是由於是紡織品的製造、消費大國,從絕對值上來說,每年未被利用的廢舊紡織品依然數目驚人,對的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造成了巨大困難。因此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在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無論是還是歐美國家,每年都積壓了大量的公眾更換下的二手紡織品,而其中大部分最後被賣到對二手服裝有著強烈需求的欠發達國家。

來自於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出口二手衣服總量高達40億美元。由於受到統計口徑的不同、漏報少報和走私等因素的影響,不少學者指出,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據嚴重低估了全球二手服裝貿易的總量。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數據中看出,發達國家是出口二手衣服的主力軍,而發展家是消費二手衣服的主體。這其中,非洲是消費二手衣服的重要市場。有學者統計,在全球進口二手衣服的總量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的進口數額約佔總進口量的60%。

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據顯示,自從2009年起,二手衣服出口量在全球二手服裝貿易中迅速攀升。其中,超過60%的二手服裝最終出口到了非洲。

數據來源: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庫

數據來源: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庫

二、非洲本土的二手服裝市場及其影響

非洲跨國二手貿易的產生、發展,與殖民歷史、非洲國家的獨立熱潮、新自由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等全球性的歷史事件不可分割。

根據美國人類學家Karen Tranberg Hensen的考證,國際二手服裝大規模進入非洲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在戰時大量生產、戰後大量積壓的軍服,被英美的中間商以較低的價格大量販賣到非洲,尤其是英國的殖民地如尚比亞、肯亞等國。

在此之後,隨著歐洲經濟在戰後的逐漸復甦,歐洲家庭消費水平的提升,歐洲每年有大量的二手衣物被家庭所淘汰,這些衣物有些以「慈善」的名義捐贈到非洲,而更多地則是被中間商所收購,再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轉手販賣到非洲。

1963年獨立后的肯亞政府強力推動進口替代工業,並開始禁止二手服裝的進口,以發展本土紡織業與制衣業。然而隨著20世紀70年代肯亞周邊國家的動亂,大量難民湧入肯亞,一些國際組織開始引入二手服裝以滿足難民的生活需求,導致二手服裝貿易逐漸在肯亞復興。隨著1991年新自由主義的施行,肯亞政府全面放棄了貿易保護與進口替代政策,跨國二手貿易也開始變得合法起來。

近年來,隨著「快銷時尚」的崛起,發達國家家庭的服裝消費提速,服裝更新換代的速度較以往更快,更多的來自歐美髮達國家的二手服裝被販賣到非洲。同時,隨著經濟的崛起,近三四年來,來自的二手服裝也開始進入到了非洲二手市場。

國際二手服裝進入非洲,對非洲本土的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跨國二手服裝貿易也在非洲各國催生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以筆者做調研的肯亞為例,有特定的公司、個人甚至族群從事著與二手服裝貿易相關的特定工作。而在幾乎所有的肯亞城市與鄉鎮,都有專門用來交易二手服裝的專業市場。由於衣索比亞禁止二手衣服裝的進口,在衣索比亞與肯亞的邊境地區,也存在著部分二手服裝的走私網路。二手服裝在非洲的受歡迎程度與影響力可見一斑。

二手服裝生意成為了部分非洲國家重要的經濟部門,甚至成為了容納、消化失業者的重要產業。以肯亞為例,根據非洲教育發展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Africa)於2014年五月出版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年有超過100萬的年輕人口進入到勞動力市場,而肯亞每年至少需要創造130萬個就業崗位,來滿足這一群體的就業需求。根據筆者在當地的調查來看,當地二手服裝買賣的從業者與官員向筆者透露,肯亞全國至少有100萬至200萬勞動人口從事著與二手服裝貿易相關的事業。

非洲本土的二手市場的歷史與現狀,遠比筆者所描述的複雜與矛盾得多。限於篇幅原因僅僅介紹到這裡。

在內羅畢倉庫里堆積如山的二手服裝。

三、公益不能「掛羊頭,賣狗肉」但也不必遠離「銅臭」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每年產生約2600萬噸廢舊紡織品,而弔詭的是,大量紡織企業面臨著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嚴峻問題。因此如何提升廢舊紡織品的回收率,成為了重中之重。要解決這一矛盾,其中的要點在於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回收舊衣服的組織或團體,以及怎樣看待舊衣處理這樣的問題。

從筆者的調研資料來看,自2011年開始,舊衣服的回收行業經歷了爆髮式的成長。大量資本開始進入到這一領域。行業的快速擴張,導致了從業人員水準的參差不齊,同時也給衣物回收這一產業造成了混亂。例如,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打著「慈善」的旗號,和以「捐贈舊衣服到山區」為名義的舊衣回收公司、「慈善組織」等,有組織地免費從居民手中收集舊衣服,並在不告知捐贈人的前提下將其用於商業用途。

文章開頭的新聞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這其實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公益事業的一個誤區,即公益事業必須是免費的,其運營模式是不能帶一丁點兒「銅臭味」的,否則,這便是假公益而非真慈善。然而從紡織品的回收來看。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即使是歐美國家,在回收、處理廢舊紡織品的過程中,也會產生高昂的運營、物流、倉儲等成本。如果歐美的舊衣回收組織不將其回收的部分紡織品進行商業化處理,那麼整箇舊衣回收的公益性事業將無以為繼,這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以美國為例,其每年回收上來的廢舊紡織品主要有三種處理方式。第一,公益組織將10%到20%質量最好的二手服裝、鞋子、手提包等在美國本土的二手店(thrift store)中進行出售。第二,40%左右的二手紡織品被轉賣給中間商,並由其重新包裝、打包成二手商品,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國家。最後,剩餘40%左右的回收紡織品交付給資源綜合利用工廠進行處理,將其加工成纖維製品以重新利用、變廢為寶。

美國的衣物回收組織在這一過程中,有出口二手衣服的商業化行為,其目的並非是為了自身盈利,而是為了克服回收、處理廢舊紡織品的成本,其最終結果還是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整體的資源利用效率。而在舊衣回收的商業運營上,目前還與發達國家存在不小差距,真正有志於服務社會的慈善與公益團體受困於高昂的物流、運營等成本,難以為繼。這也直接導致了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困難。

筆者認為,在,與其糾結於捐贈衣物最後是否真正被捐贈這樣的「程序正義」,不如將關注點放在如何通過創新的舊衣回收商業模式,來達到提高廢舊紡織品利用率的「結果正義」。事實上,現如今,的舊衣捐贈在國內完全是供大於求的情況。

筆者於不久前,採訪了國內某舊衣回收平台的負責人。在此,筆者認為其商業運營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該平台是由幾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開辦的以舊衣回收為目的的微信公眾號。在一開始,其創始人就認為單純的公益行為,並不能有效解決舊衣回收難的問題。人們捐贈舊衣服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衣物更新換代的問題,能將回收衣物作為慈善用途僅僅是錦上添花。

因此,該微信公號在回收衣物時便明確說明,回收上來的衣物將作為商業用途,而非簡單的公益模式。為了解決舊衣回收難的問題,他們採用快遞上門取件的模式,自掏運費從居民手中收集舊衣物。雖然回收上來的衣物一部分也作為出口,但其目的並非是為了以此盈利,而是用來補貼高昂的回收成本。現如今,其每年回收舊衣物3000噸,才剛剛達到盈虧平衡的地步。而其真正的利潤源自於其微信公眾號的廣告收益。由於其之前的項目運轉良好,該平台目前也正在著手與聯合資源回收公司共同開發二手紡織品的循環利用項目。如果這一業務能夠被開闢,不僅為公司的運轉提供了新的現金流,更是可以在客觀上提高廢舊紡織品的利用效率。

像這樣的舊衣回收組織,雖不是真正的慈善組織,但是卻另闢蹊徑地為解決廢舊紡織品回收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路。從根本來講,其是在提前告知客戶的前提下,以部分二手衣服的出口作為代價,而為未來的二手紡織品回收提供了條件。如果未來其能夠成長到一定規模,其紡織品回收的業務也將有利可圖,這也在客觀上可以為提高紡織品資源循環利用做出貢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於舊衣回收這一行業來說,通過這一渠道獲取利潤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相反,如果其利潤是用來克服回收、處理舊衣服的各種成本,並可以促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事業,那麼某種程度上的商業化操作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後,筆者想說,我們不需要「掛羊頭,賣狗肉」的假「慈善團體」,但是我們歡迎能夠在客觀上提高社會總體福利的盈利的「社會企業」。唯有此,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的目標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