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同樣是寫歷史的書,差距咋就這麽大捏?

前陣子,看完了地中海三部曲,閑來無事,有翻了翻袁騰飛的書。

首先要推薦的是《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羅傑·克勞利的地中海三部曲非常棒!

假如有個外星觀察家在十五世紀乘坐UFO觀察地球,那麽他會看到這樣一些事實:

1.在亞歐大陸的中部,繼公元七世紀阿拉伯帝國后,伊斯蘭文明重新振作,搶掠成性的游牧民族突厥人有了核心價值觀的加成,從此橫掃西亞、北非、南歐,即將建立的全盛的奧斯曼帝國,「擴張和進取」這將是外星觀察家對此刻奧斯曼的評價。

2.在亞歐大陸的東端,明帝國剛剛完成了直到當時為止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大航海,那時,大明帝國的皇家艦隊穿過馬六甲,橫行在北印度洋。這是當時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帝國,「昌盛和強大」,這將是外星觀察家對此刻大明帝國的評價。

3.在亞歐大陸的西端,則是一副末世景象,黑死病剛剛過去不久,教會的勢力無處不在,一次又一次發動狂熱的宗教戰爭,教廷壟斷了教育和知識,嚴格控制人們的思想,「愚昧和黑暗」,這將是外星觀察家對此刻歐洲的評價。

外星觀察家在看到這些事實之後,將會怎麽撰寫自己的觀察材料呢?我猜大約會是這樣:

再過三四百年,這個星球將會呈現這樣的格局:在亞歐大陸的西端,整個基督教文明將被伊斯蘭文明取代,奧斯曼帝國或其繼任者將會成為這裡的統治者,而在亞歐大陸遙遠的東端,明帝國將會不斷壯大自己的影響力,整個東南亞都會是明帝國的勢力範圍。

最終,奧斯曼帝國和明帝國將會在爭奪中亞或者北印度洋的控制上相遇,並爆發戰爭。

嗯,看上去沒毛病。

但在四百年後,這兩個國家,一個成了「東亞病夫」,一個成了「西亞病夫」,當年最為愚昧迷信的西歐成了這個星球的規則制定者。

奧斯曼帝國達到全盛之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而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科學與現代化的種子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

奧斯曼帝國的夏至和歐洲的冬至,就發生在1453年,就發生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那一刻。

《1453》這本書就是聚焦在這個點上,這個點世界歷史的轉折點。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歐洲中世紀的結束,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開始。

如果說有一個城市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我覺得那一定就是君士坦丁堡。

這個城市位置特殊,處於貿易商道的匯聚點,從這個十字路口出發:

向東方,中亞的財富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流進帝都的倉庫:來自俄羅斯的蠻族的黃金、毛皮和奴隸,來自黑海的魚子醬,來自遠東的蜂蠟、食鹽、香料、象牙、琥珀和珍珠。

向南方,條條大路通往中東的城市:大馬士革、阿勒頗和巴格達。

向西方,穿過達達尼爾海峽的航道連通整個地中海:通往埃及和尼羅河三角洲、富饒的西西里和克里特、義大利半島,以及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的各個角落。

向北方,穿過黑海就是肥沃遼闊的烏克蘭大平原,還有俄羅斯的軟腹:基輔,不過今天已經是烏克蘭的首都了……

在這座城市的附近,有足以建造恢宏城市的木材、石灰岩和大理石,以及供養它所需的全部資源。

總之,這是亞歐非三個大陸的匯聚點,三大洲的財富在這座城裡匯聚,流通。

君士坦丁堡從建城開始,就被設想為天堂的複製品,蒙昧的歐洲野蠻人被這座「全世界覬覦的城市」驚得目瞪口呆,東斯拉夫人因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震撼,從而皈依東正教,在東羅馬帝國陷落後,俄羅斯人自詡為東正教的嫡傳。

1453》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這座東羅馬帝國的千年都城,被皈依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攻陷的那段歷史。

三部曲中的第二本《海洋帝國》:

講述了兩個國家,兩種文明,在地中海上半個世紀的戰爭,一邊是以西班牙為代表的基督教世界,一邊是以奧斯曼土耳其為代表的伊斯蘭世界。

兩個世界在地中海死掐,從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當戰爭落幕之時,西班牙和土耳其忽然發現,自己除了一屁股欠債之外,什麽都沒得到。

世界舞台的中心已經不是狹小的地中海,而轉向一片更廣闊的大海,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他們已經向西跨過大西洋,到了新大陸;向南越過好望角,到了印度洋;穿過馬六甲,到了亞洲……

當他們還在地中海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爭奪世界霸權的舞台已經不在這裡了。

為了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老秦建議:看這本書的時候,或者手頭放一張地中海地圖冊,或者再玩一遍光榮的大航海時代。

危機不可怕,前途未知不可怕,不可掌控的命運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成不變的穩定和安逸。

洋鬼子的大航海和大明帝國的閉關鎖國,對後世的影響一目了然。

我覺得這種「進取!不斷進取!」的價值觀這和西方進百年來的開拓史密不可分。

曾幾何時,漢唐的粗曠、奔放、開拓、包容的精神已經消磨殆盡,從明朝開始,天朝開始走上了一條固步自封的路子,封閉、防守成了漢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如果你玩過星際帝國這類即時戰略的遊戲你就知道,不走出基地,不探索未知的黑暗世界,等待你的一定是滅亡的命運。不可預知的敵人可能會在過十多分鐘之後才來,也可能下一秒就出現在你基地門口。

想勝利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主動探索,尋找新航線、新大陸、新能源,主動走到對手家裡,而不是等著敵人上門。

不是我崇洋媚外,但是國人寫歷史,除了事實陳述之外,更多的是價值判斷。

這就很無趣了。

《戰爭就是這麽回事·袁騰飛講一戰》,這本書是高中世界歷史課堂講義的基礎上豐富了一些內容湊出來的。在講述歷史之外,用了太多的情緒語言,作者本人的價值判斷和好惡參雜在其中。同樣是寫歷史,地中海三部曲和袁騰飛的相比就是雲泥之別。

此外,他的書中存在硬傷,我以前看他的《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中,他說:「淞滬會戰的時候,從西安調兵去上海,坐火車到寶雞,沒鐵路了,下來做汽車」,從西安去上海,竟然先往寶雞走,難道是要從天水繞道嗎?袁老師的地理實在不怎麼樣。

還有建立黃埔軍校的時候,孫中山綽號「孫大炮」,從這個綽號就說明了孫中山一貫重視武裝和軍事……讓人無語。

最近看的還有一本《隋唐五代史講義》,是一本偏學術性的冊子,是鄧廣銘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義,意識形態太強,看的讓人反胃,差評。不信的話,諸君可以去翻一翻。

秦九,左手進化論,右手金剛經;時而謠言粉碎機,時而命理研習師;昨夜思量千條路,今朝依舊賣豆腐(個人公號老秦翻書,ID:xiandushuhui)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