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院士劉先林:成為「網紅」是場「事故」

因為互聯網上的一張圖片,劉先林院士火了。當認真了解了劉先林院士的人生經歷之後,我們發現,他的故事比那一張照片要精彩得多。

有人說劉先林院士是一個「土」老頭,因為他衣著樸素、不修邊幅,可他會很多種樂器,黑管、單簧管、小提琴都難不倒他,又比很多人都洋氣。一方面,他出門乘坐高鐵的二等座,在狹窄的小桌板上專註地工作。另一方面,他用一項研究成果就為國家節省資金近2億元,創匯1000多萬元。他推動了測繪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可他搞科研不滿足於鑒定、評獎,也不在乎出多少論文。他認為,身為院士坐二等座,在高鐵上工作很平常。

意外走紅

6月中旬,一位古稀老人在高鐵上專註工作的圖片走紅網路,這位老人是78歲的工程院院士劉先林,他當時正乘坐高鐵二等座和同事一起出差,為了不浪費時間,他便在高鐵狹窄的小桌板上開始了工作。

當天和他一同乘坐高鐵的科研團隊的軟體負責人魏占營說:「網上流傳的那張照片,其實是我們團隊的一位博士拍下來的,然後發到了微信群,之後就有人發到了朋友圈,再然後就被傳播開了。」類似網上流傳的這張劉院士照片,團隊里每個人的手機里都有很多,只不過沒有放在網上。

這則新聞的當事人劉先林院士把這件事定性為一場「事故」,他認為,身為院士坐二等座,在高鐵上工作很平常。

劉先林從小有一個「飛天」夢,希望可以當飛行員。報考大學志願的時候,選擇了航空攝影測量,他以為,專業名稱中有航空兩字,一定好玩。1962年,劉先林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分配到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所從事測繪科研工作。這份工作常常要拿著測桿徒步在野外實踐測圖,與他的夢想相去甚遠,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干就是幾十年。

2002年,劉先林承擔了一項國家「十五」測繪科技攻關項目,這時的他已經退休,可是為了測繪事業,他沒有拒絕,而是立刻接受了任務。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多次和航空飛行員一起航拍,一起分析,劉先林常常身先士卒,至今課題組的同事還對那次經歷記憶猶新。面對試飛區里那小小的飛機,好多人都心裡犯嘀咕,猶豫著不敢上去,劉先林卻二話不說直接就跳了上去。很快,飛機就消失在大家視野中,這搖搖欲墜的小飛機可把大家急壞了。然而,40分鐘后他和他的飛機又回來了。大家都驚魂未定呢,他倒笑開了,連嘆收穫豐富。

這就是劉先林,為了工作,不怕條件差、不怕情況危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2007年,劉先林牽頭研製出來的SWDC數字航攝儀正式發布。一舉打破了外國儀器在這個產業上對的壟斷。原來要賣1800萬人民幣的進口儀器,再也開不了這個天價。這個振奮人心的發明背後是劉先林無數的努力與嘗試,無數的堅持與忍耐。當時和劉先林一起研製儀器的郭增長回憶道:「老劉就是看不得國外的產品壟斷的市場。其實,研發最困難的那段時間,壓力很大。從來不抽煙的他居然跟我要起煙來。一次就是兩根,邊抽邊琢磨……」

「土」老頭不土

在劉先林的心中,工作、科研高於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往後排,因此還產生了幾個典故。

許多年前,一位國家測繪局領導到研究院調研,汽車快進研究院時,看到前面一個白髮老者,一邊褲腿高一邊褲腿低,蹬著一輛三輪車,正好擋在汽車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門口時一下子就拐了進去。這位領導心想:測繪科學研究院也不是誰想進就隨便進的,怎麼進去一個收破爛的老頭啊?等到前面一看,原來是劉先林院士。

還有一次,他正在單位辦公,突然接到緊急通知,讓他馬上去開會。因為他在家裡做飯,衣服上不免沾上油漬,他自己並不在意,往往就這樣穿著上班。他看看衣服上的油污,覺得有些不「體面」,匆忙跟同事借了乾淨衣服,趕去開會。

劉先林的穿衣風格不僅在工作單位有名,在家裡也受到特別地「關注」。

高鐵上工作一事走紅后,劉先林的老伴表達了她的意見。劉先林說:「她對我的穿衣風格很有意見,這次還批評我了。」他的語調中有些無奈,又有些調皮,「沒辦法,我幾十年都是這樣子的,已經習慣了。」

有人說劉先林「土」,可他在某些方面又很洋氣。

剛畢業那會兒,劉先林每月幾十元工資,卻花一百多元買了一台當時剛剛出現的無線電收音機,為的就是拆開看看它是怎麼攢的。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可以播放《東方紅》樂曲。但在此之前,劉先林就會用電腦做音樂。劉先林在大學就會吹黑管、拉小提琴,測繪局購置了計算機后,頭腦靈活的劉先林把音樂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編了一組音樂程序。同事們還記得,一走進機房就能聽到計算機播放的《北京的金山上》。

劉先林還買過一輛小汽車,常常自己開著上下班,這可能是他生活中唯一的奢侈品了。朋友、同事們經常勸他,現在年紀大了,就別做科研了,在家裡享享天倫之樂,可他從來沒有間斷過。他說,如今技術更新非常快,科研人員的創新也不能間斷。

生活中不乏浪漫

劉先林乘坐高鐵二等座,並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他「摳門兒」,花公家的錢摳門兒。

早在十年之前,他就因為科研成果豐富,每年能拿到40萬元的年薪。可他對金錢並不看重。手機用了多年也不換,辦公室的桌椅、文具都是多年使用捨不得更換。

一旦涉及到科研工作的支出時,劉先林甚至變得有點精明。一次,他與瑞士一家廠商談判引進解析測圖儀,一個拷機程序竟要價5000法郎。劉先林直搖頭,幾句話道破程序的奧秘,對方馬上把價格降到1000法郎。1980年以前,自己研製不出精密航空測量儀器,全部依賴進口,國外廠商高價出售技術不成熟或接近淘汰的產品。劉先林說,「看著國家花那麼多錢買回這些產品,我覺得心疼啊!」

一次在德國,一位專家向劉先林展示他設計的儀器:「這種複雜的光機電綜合儀器你們搞不了,還是研製單純光機型吧。」這番話刺痛了劉先林作為科研人員的自尊心:「我要證明人不比外國人笨,人在國內干,一樣能成功!」

有人給劉先林算過一筆賬,這些年來,他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節省資金近2億元,創匯1000多萬元。

生活中,劉先林是一個不乏浪漫的人,給老伴兒做飯是他最大的愛好。劉先林說:「我能明白,人老了,一個人在家的時間是很寂寞很難熬的。為了做飯,砂鍋、炒鍋、高壓鍋買了十幾種。但她還是老覺得我做得不夠好吃,我現在在改良。」老伴兒愛跳廣場舞,他希望閑下來之後能陪老伴一起跳。「80歲之前,我必須要退休了,我已經交了退休報告。」對於徹底退休之後的生活,劉先林還是最先想到老伴兒,「我要陪她出去走一走」,結婚快50年了,「我這麼多年一直忙著工作,陪她太少了」。

人物檔案

劉先林,(1939.4.19—)河北省無極縣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測繪專家,被譽為測繪界的「工人師傅」。

1962 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1987 年成為國家測繪局測繪科學研究所教授級工程師;1994 年當選為工程院首批院士。

劉先林一直致力於航空攝影測量理論與航測儀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結束了先進測繪儀器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他通過儀器研製有力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大大加快了測繪從傳統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轉變。

(燕趙都市報 特約撰稿 林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