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宋朝美學, 為何領先世界一千年?

宋徽宗趙佶把變成「文藝」帝國

傾國之力去實現他自己極致的藝術追求

讓的美學遙遙領先西方並影響後世幾千年

《瑞鶴圖》局部

宋政和二年,徽宗在延福宮宴輔臣,忽有祥雲拂欝,群鶴飛鳴、翱翔於空中,二鶴立於鴟尾之端,頗甚閑適。群鶴迤儷歸飛西北隅散,徽宗感茲祥瑞,故作《瑞鶴圖》。此圖現存於遼寧博物館。

鶴舞九天,飄逸靈動。最初被宋徽宗的《瑞鶴圖》所打動,主要還是因為其中飽含宋朝美學,又有鶴舞的自由靈性。

▲《瑞鶴圖》宋 趙佶

神話里常見仙人駕鶴,古人幻想「仙鶴隨雲,直去千年之後」。丹頂鶴,又稱仙鶴,朱冠赤目,黑頸白羽,寓意祥瑞、延年,自由而超然,《群芳譜》中寫它,「體尚潔,故色白;聲聞天,故頭赤。」

丹頂鶴舞姿最為優美,仿若仙人之姿。婆娑之間,是它忠貞清正,不為世俗所拘,遺世獨立的態度。

元代撰寫的《宋史》曾說:「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由此可見趙佶作為政治家的失敗,但他卻推動了繪畫藝術的極大發展。

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並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

《 五色鸚鵡圖》 趙佶

那麼宋徽宗到底將宋代的美學

引領到一個什麼高度呢?

古代美學,到宋代達到最高,要求絕對單純,就是圓、方、素色、質感的單純。宋朝人用墨畫畫、燒單色釉瓷器。現在講極簡,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

本來是敗筆卻轉而變成美

宋是一個文明高峰,宋汝窯就是最大的典型。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是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

宋瓷冰裂紋

全世界至今還在仿宋瓷。

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后,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宋的版書 南宋張即之書金剛經

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它的排版印刷方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的。

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聖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聖經)的印刷。

▲《寒食帖》蘇東坡

蘇東坡的寒食帖是宋代書法的典型代表。他四十三歲因烏台詩獄被抓,寫了一首絕命詩,請獄卒帶給弟弟,經歐陽修等極力搶救,才下放黃州。

黃州時期是蘇東坡寫赤壁賦、寒食帖的年代,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初看到這作品時,可能會覺得字顛顛倒倒的,有什麼好?但其中是有原委的。

蘇東坡年輕時,字寫得很漂亮,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后出來的,此時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寫得很自然。別人說這字好醜,蘇東坡自嘲這是「石壓蛤蟆體」。

這是人生最高境界,別人笑有何關係?因為只有蘇東坡自己知道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很多東西必須在生命不同階段去領悟,人到中年的時候其實才能真正看懂寒食帖。

細柔如水又堅如磐石

宋徽宗輸了帝國,卻贏了美,他建立統治者的另一種品格,從不會蠻橫粗暴,不炫耀權力和財富。

宋有一種「柔的文化」,當時西夏遼金都比宋強,但宋比他們晚滅亡,南北宋300多年,比唐朝的260年還長。

馬遠作品(1190-1279)

蔣勛常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是宋徽宗。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專業。他編了《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完整整理收藏的書法和繪畫。

宋徽宗的詩帖「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會讓你驚訝,一個帝王可以愛美到這種程度!

宋徽宗的書法

畫作方面堅如磐石之美就只有,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想要「奢侈」地把這三張畫掛在一起看是不可能的,因為太珍貴。

下面這幅《谿山行旅圖》里一座大山,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裡一個小小的存在,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觀點,也是後來歐洲人談的環保觀念。

▲《谿山行旅圖》局部 范寬

宋朝人知道,人不能自大到認為可以征服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過客,所以,用「行旅」,不是「旅行」。人須尊敬自然,要留下謙卑。

范寬的大山中峰鼎立,是穩定、不動的。到神宗時想變法,就特別喜歡郭熙的畫。因為郭熙畫早春,代表變化、解凍,線條是流動輕鬆空靈的,構圖出現 S 型,抓住剎那間光的變化,在雲煙蒙蒙、有與無之間的美。

▲《早春圖》局部郭熙

到李唐的《萬壑松風》山卻像毛筆、手指一樣細。那山峰像夢境,是非寫實的山水,他從范寬的寫實主義,轉成浪漫主義,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橋樑。

最後李唐帶動了南宋畫的留白、文人詩意。「萬壑松風」是他總結北宋的一幅畫。

▲《萬壑松風》局部 李唐

至今宋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力都沒有消失。

唐朝的美是大紅大綠,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宋工筆小品

宋朝歌頌梅花、枯木,他們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把缺陷變美,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缺陷之美,美無所不在,就看你如何去發現!

心繫山水追尋生命的美好

在唐代的貧眼所驚之華麗器物,在宋代已經百姓尋常之物。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道:「唐人做富貴詩,多記其奉養器服之盛,內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彈者皆有之,何足道在?」。

宋人嘲笑唐人貧眼沒有見過世面,那是因為宋代民間財富比前代所取得的飛躍性進步。

宋朝的文人還有這自己獨特的生活品味。而且文人非常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他們不僅擅長詩詞歌賦,還精通繪畫、音樂、書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認。

面對權利和財富時也不曾貪婪,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水。生活得很自信,感悟生命比權力和財富更高的價值所在。

並且,宋朝的文人很喜歡喝茶。茶本身也很符合宋朝的簡單之美,唐代的時候日本僧人前來學習並之後帶回國發揚光大的日本茶道,與此如出一轍。

水加上植物的嫩芽,配上最精美的瓷器就已經足夠。這就是那時候的雅集——一個人展示自己品性和品行最好的場合。

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造就文化的頂峰之態,成就了領先世界千年的美學。

雖然宋朝的歷史地位給人的印象可能大多就是「積貧積弱」,但不能忘記的是陳寅恪先生曾言: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

其實縱觀古代,沒有一個朝代可以和宋代比民富、民樂。早在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

而在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18歲之前,他估計從沒想過自己會當皇帝。於是他終日將時間花在書法、繪畫、騎射、蹴鞠等愛好上。

與其說他是個皇帝,不如說他是個錯生在帝王家的藝術家。

也許趙佶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斷送北宋王朝,他僅是以他作為藝術家的天真、浪漫、美學主義去締造他的王國。

不過,也許他更沒有想到,自己的極致追求讓的美學遙遙領先西方,直至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