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微信、qq之外,社交領域還能出現「變數」嗎?

騰訊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9.38億,QQ月活躍賬戶數達8.61億。作為最大的兩款社交產品,微信和QQ就像兩座巨山一樣,橫亘在眾多社交創業者面前,創業者們繞不過微信和QQ。

但的創業者數量眾多,依然有不少創業者悍不畏死地在社交領域「倒騰」,應用寶的數據顯示,社交分類下總共有494款應用,其中陌陌就是「另類」,在微信和QQ之外,自創一番社交天地。而陌陌之後,已經許久不見新的社交應用出現,關閉的社交應用卻有很多,比如微米、天際網、Find發現、友知、被窩秘密等,社交領域的變數越來越少。

日前,圖片社交平台in在6月6日的三周年慶典上透露,in的用戶總數已經突破1億,社交關係鏈超過了126億條。這是國內目前第五個用戶量破億的社交平台(前四名分別是微信、QQ、微博、陌陌),也是時隔兩年之後社交領域裡的新變數,用戶量過億之後,in將有機會追趕微信、QQ、微博、陌陌們的腳步,邁入社交領域的一線陣營。

三年將用戶量做到1億,這個數據放大到整個移動互聯網領域,並不算突出,但如果放到社交領域,且前有微信、QQ橫亘,後有無數社交類應用在追,此時的用戶總數突破1億的分量就比較足了,而且,in的這一億用戶質量還比較高,這就更加難能可貴。當初來往、易信都曾有過將用戶量做到1億的成績,並且易信將用戶量做到1億隻花了11個月,遠比in花的時間短,可最終易信、來往都沒能成事兒,in與來往、易信的區別在於用戶質量不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交領域,in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呢?

一、精準定位

儘管營銷界暢銷書《定位》的作者傑克·特勞特,已於6月5日去世,但其留下的《定位》理論卻依然在營銷界乃至整個科技界盛行,沒有良好的定位,如何能夠在眾多友商們競爭呢。而in的成功之道,也離不開其精準定位。

用戶群體定位:女性和年輕人。in創始人兼CEO清水姐姐曾在2016年的戰略發布會上提到,in上的70%用戶為女性。另外,in上超過90%的用戶都是90、95后,也就是常說的年輕人。不同於微信、QQ、微博這類廣泛式的社交,in的女性+年輕人定位,讓其擁有了絕對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這一點跟《定位》一書中定位的最新定義(如何讓你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是一致的,從創立到現在,in的女性+年輕人定位讓其在該群體中擁有了絕對的領先優勢。

產品定位:Camera Social。in最初的稱呼是圖片社交平台,但現在的in遠遠不止圖片介質了,平台上已經有完善的短視頻以及直播功能,視頻介質被完美地融入in平台上,現在的in更像是一個Camera Social平台。無論是最初的貼紙、美顏、濾鏡、標籤等功能,還是現在的AR相機、短視頻、直播以及最新上線的多人視頻(臉趴)功能,都是以相機為基礎核心。

屬性定位:社交+工具。圖片介質是移動社交領域裡傳播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用戶接受的方式,在2014——2016年間,不少圖片類應用就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屏,比如臉萌、魔漫相機、百度魔圖、Faceu、瘋狂猜圖等都曾在朋友圈裡瘋狂刷屏,但是這些應用都迅速爆紅又迅速隕落,究其原因,還是其屬性定位問題,這些圖片應用的屬性定位是工具,沒有內容沉澱,用戶的注意力會迅速被其他社交類內容搶佔。in的屬性定位既包含工具的功能,同樣還有社交做內容沉澱,用戶所製造的內容是在in 的APP里沉澱,而不是轉移到微信朋友圈裡去了,in自帶社交屬性。

去年12月份,微信更新的6.5.1版本中,就新增了視頻編輯功能,而在其6.5.2版本中,微信新增了用戶發朋友圈可對照片直接編輯的功能,微信的這兩個動作一度讓大家以為微信要幹掉美圖秀秀等圖片編輯應用,但實際上這是微信社交生態下對工具功能的升級,本質上還是滿足用戶需求。

in從一開始就自帶圖片編輯、視頻編輯的功能,這比微信的社交+工具玩法兒更早,正是有了在圖片工具屬性上的優勢,才得以讓用戶們自願在in上留存。

傑克·特勞特已逝,但定位理論永不過時,信息過載、競爭過載的階段,in的三重定位讓其在眾多社交應用里脫穎而出,成為年輕人的必備應用之一。

二、快速迭代能力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in的APP更新了25個版本,相當於平均每個月更新進行了兩個版本的更新,而微信只更新了19個版本,陌陌更新了18個版本,由此可見,in在產品的精雕細琢上更細心和耐心,作為互聯網公司,只有比競爭對手更快的迭代能力,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2016年最火的應用是網路直播,據不完全統計,網路直播最熱的時候,市場上超過300家網路直播平台。按道理說,作為圖片社交應用平台,就應該專註於圖片介質,但顯然視頻介質依然是當前移動互聯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16年8月5日,in宣布上線直播功能,直播內容則是以美妝、穿搭內容為主,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借直播的特點,同時又不分散平台的影響力。根據in APP的直播榜單顯示,熱度周榜的NO.1是名為「吖。」ID的用戶,熱度高達110.4萬,直播已經成為in當中重要的組成介質。

2017年WWDC大會上,蘋果宣布進軍AR市場,推出AR開發平台ARKit。與蘋果在AR上的嗅覺相比,市場對AR的反應則要快的多。2017年1月初,in基於圖片介質推出了AR相機功能,相比較普通拍照類應用的動態貼紙、動態濾鏡等粗淺功能,in的AR相機則運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和動態跟蹤技術,讓用戶在曬照片的時候更帶感。

in三周年慶典上,其公開宣布了多人興趣視頻聊天「臉趴」功能,可以實現多人同框聊天。具體的展現形式是以「話題」的方式,五人以內的小組進行視頻聊天,美顏、彈幕、貼紙等工具一應具備。

從圖片社交平台到包含短視頻、網路直播、多人視頻等的多元化Camera Social平台,in的迭代能力非常快,而這種快速迭代能力既能讓in快速跟上移動互聯網變化的變化,同時也能讓其本身的社交沉澱基礎更為牢靠。

三、線上線下聯動

馬雲在2017阿里巴巴投資者日大會上提到稱,新零售就是線上與線下皆大歡喜,連電商都開始與線下結合了。in的發展軌跡里,同樣跟線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記得2015年in一周年的活動上,現場就見到不少in的普通用戶參與。最近三周年慶的「66小時奇妙樂園」慶典上,66小時共接待了線下10000多名用戶參加,系國內社交平台裡面吸引線下用戶參與人數最多的平台,受該活動的影響,in APP里「三周年,有趣的人都在in」話題動態產生的內容多達98833條。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in積累了大量忠實用戶。

為了讓用戶實現拍照、修圖、列印為一體的拍照體驗,in 2016年在線下推出了redbox移動智能終端,目前已在全國四十多個城市進行推廣布局,覆蓋率超6000台,照片列印量超4000多萬張,預計redbox移動智能終端的覆蓋量2017年將達到10000台。對於in平台上的用戶來說,最根本的介質就是圖片,而redbox移動智能終端則滿足了用戶在線下對圖片列印的需求,兩者的高度重合讓用戶對in的留存率更高。

四、「克制」地商業化

當下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在對商業化節點的把控上,非常有講究,過早或過晚進行商業化,都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困境,不少創業公司就是倒在了商業化環節。馬化騰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稱,「微信團隊保持了一種很克制的心態來做事情」。

in在商業化層面,就非常「克制」。作為一個用戶量破億的社交網路平台,in並沒有犧牲自己的大未來,只顧眼前利益,毫無節制地商業化。

in母公司九言科技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2016全年實現收入3726萬元,同比增長了5459.74%,2017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過400%。其營收主要有三個方面:品牌商廣告收入佔比52.50%,用戶增值服務收入佔比41.25%,智能化終端收入佔比4.75%。

儘管都是以廣告為營收點,但in的廣告營收跟互聯網公司有三點不同:

第一,in是品牌廣告的模式,而不是點擊付費模式。互聯網公司慣用的是平台搭建好模子,然後後台搭建好廣告後台,再讓銷售拉來甲方直接程序化購買即可,至於廣告主則是千奇百怪,只要給錢就行。in合作方包括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芝、Michael Kors、阿瑪尼等知名品牌。在對廣告主的篩選上,in會篩選出與平台氣質契合的企業,而不是隨意任何企業的廣告都往上上。

第二,in是沉浸式的社交廣告。in APP的數據顯示,「阿瑪尼美妝」品牌話題的參與人數達82798人次,「美寶蓮紐約」品牌話題的參與人數達258049人次,「Coach蔻馳」的關注量達19277人,話題動態達77994。in與品牌商的合作,更像是一種沉浸式的社交廣告,非單純意義上的展示廣告,in上的廣告是有用戶參與的和話題聚合的。

第三,與平台氣質契合最重要,用戶體驗為王。in APP針對廣告主推出了「福利社」功能,用戶可免費申請各類品牌商的新品。in APP的數據顯示,「美寶蓮V-Face小臉修容棒/粉」的申請人數達16107人次,圖片內容達41526張,內容瀏覽量達6195627人次。從福利社的參與情況來看,用戶非常活躍,一方面是因為平台上的女性用戶較多,對美妝、穿搭等本身就很感興趣,另一方面則是試用品本身的質量比較優質,並非三教九流的牌子都能上,這些廣告內容與in的氣質比較契合,用戶體驗與廣告主的地位是對等的。

基於用戶的商業化方面,像貼紙、美顏、濾鏡、標籤、AR相機等功能,所有用戶都是可以免費使用的,並非像其他的社交平台一樣,對特殊功能收費。在in平台上,所有用戶都是平等的。in的增值服務來自於在線列印照片,截至目前照片的列印量超過4000萬張,這個需求也是基於用戶自身出發,並不會讓用戶有「騷擾」感。

總體來說,in在商業化方面還是非常克制的,這大抵跟in CEO清水姐姐本身有關,所謂「80%的企業文化由創始人決定」,清水姐姐曾在in 2015年的周年慶上提到稱,「想讓in成為最好的公益傳播平台」,一個有良好公益心的人,斷然不會讓平台變成無價值觀的賺錢利器。

用戶量破億之後,in本身的想象空間還是蠻大的,而且它還沒有經過過度商業化的污染,無論是發展前景,還是未來商業化的能力,都值得期待。

隨著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反超美國的互聯網公司,走出一條更符合特色的模式,像in的對標對象是Instagram,但現在的in已經比Instagram要接地氣的多,無論是極具女性用戶喜愛的濾紙功能,還是AR相機、在線照片列印等,in都要比Instagram強大。

所以說,夢想還是要有的,社交變數那麼少,in不也崛起了么。

聲明:本文僅為傳遞更多網路信息,不代表ITBear觀點和意見,僅供參考了解,更不能作為投資使用依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