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育兒雜談: 隔代之間的育兒分歧

近期看到網上很多討論隔代教育的問題,如今隔代教育成了許多人教育孩子失敗的借口,也成了對問題少年詬病的理由。事實上,大約在5年前,社會上已經開始流傳這樣的論調:隔代教育,是誤人子弟的一種教育方式。意思很清楚,被爺爺奶奶們帶著,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的幾率要增大很多。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無可避免的隔代教育究竟讓人擔心什麼?

儘管很多年輕媽媽來抱怨自己跟老人養育孩子的理念相差甚遠,但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多數的寶寶的家長還是需要依靠老人來幫忙帶孩子。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幾乎無暇顧及寶寶,於是,撫養寶寶的重擔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

越年幼的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就越不完善,模仿性,可塑性也就越強。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接受的大多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教導和影響。原本無奈的年輕父母對老人照看孩子更加充滿糾結,甚至是「非常矛盾」,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依賴和霸道;他們發現自己和老人常常因為如何教育孩子發生爭執,甚至產生矛盾;他們發現老人只知道讓孩子不餓而不管如何開發教育孩子。那麼,對於隔代教育,年輕父母到底哪裡不滿意呢……

祖輩陳舊的思想,對孩子的溺愛都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1: 思想觀念陳舊

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於核心家庭父輩家長的受教育年限,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後。據調查95%以上的家長沒有學習過如何教育子女這門學問。

2: 容易形成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

3、影響個性發展

從諸多兒童心理諮詢個案中發現,隔代撫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4、父母的感情隔閡

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之間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那麼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致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們心中僅存的就是兩個空洞的代名詞—「爸爸」和「媽媽」,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撫,無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對於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儘管為了孩子,為了整個家庭付出了很多艱辛。但他們長期在外,根本無法真正的了解孩子想法和需求,而往往簡單地以充足的物質來補償對孩子的愧疚。然而,金錢彌補不了感情的縫隙,親子關係逐漸淡化。

其實,老人帶孩子並非全無是處

1、老人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2、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矗

3、多數老人們常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和小孩玩樂,極易形成融洽的關係。因此,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

4、老人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

隔代教育與父母的親職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父母與老人互相配合一下,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溝通教育要在孩子不在場時進行,如果當著孩子的面你爭我論,孩子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