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手術看似「斬草除根」,實則「拖泥帶水」

對原發性實體癌手術切除是標準治法,但深入檢討后我們認定,好的手術對控制癌症貢獻率約22%,若有轉移,或高齡,或手術有殘留,則需另當別論。

人們總認為,腫瘤越早切除越好!切除了,癌也就斬草除根了。可惜,這想法是錯誤的,手術是雙刃劍,即使在極早期,手術也會加速其轉移。

癌症轉移是個很複雜的過程,癌細胞須藉助某些酶才能進入血液或淋巴管,並在血液或淋巴液中到處遊盪, 然後趁機附著於管壁,再成功加以穿透,進入組織,條件成熟后,才開始出現轉移灶。這個生理特點有利的是,正常情況下,每個環節都有阻擊機制,比如癌細胞遊盪時,可能就被自身細胞吞噬了; 即便附著於管壁,也需相應的酶促合,所以湯釗猷院士稱癌症的轉移是要「過五關斬六將」的,這些阻擊機制,是人體抗癌力的重要組成。不利的是,臨床證實即使再早期的癌症,血液、淋巴液中也難免有遊盪癌細胞,因此,所謂早期手術,僅僅是相對的,沒有淋巴轉移,不等於說沒有遊離癌細胞。

《外科年鑒》(2009)有報告認為,癌症手術本身可大大削弱阻擊癌症轉移機制,比如手術中,瘤體和血管被破壞,大量癌細胞可隨意進入血液,手術又激活血小板凝血機制,提高了癌細胞附著性。2004年出版的《國際癌症雜誌》有研究表明,手術中釋出的癌細胞,其附著能力提高了250%,手術、麻醉和流血等都明顯力地削弱了人體自身的抗癌力,且常可持續數周,「城門洞開」增加了癌細胞逃竄並四處紮根為營的機會。特別是手術導致自然殺傷細胞 ( natural killer cell,NK細胞)的活性直線下降,乳腺癌術后NK細胞的活性,一天內可降低50%,後者是消滅逃逸癌細胞的主力。城門洞開,再加主力撤防,逃逸的癌細胞得以滋生,這是早期癌手術后一二年內許多患者遠處出現轉移灶的內因之一。顯然,手術這個「清道夫」其實是拖泥帶水的。

此外,作為自我保護機制,人體會產生抑制新血管形成的化學物,以阻斷異常物比如癌瘤的生長。當癌瘤切除后,這類抗血管生成的物質不再產生,為了癒合創傷,需刺激形成新的血管,產生相應的促進血管生成物質。換句話說,剎車沒有了,油門一腳踩到底,結果是歪打正著地推動了轉移瘤的生長。

手術增加的體內炎症反應也會促進逃逸癌細胞隊伍的發展壯大。

總之,手術是把「雙刃劍」,作為外科醫生,常會誇大癌症手術的好處,民眾則認為癌症能開刀就好,且似乎「集體無意識」地認定:早開比晚開好,儘早的斬草除根。其實未必。分期適合開刀、身體許可的實體瘤,我們還是主張開刀,但事前需好好評估有沒有手術指證? 能不能開乾淨? 身體能否承受?別匆匆忙忙衝進手術室。

其次,術前做些必要準備。按照我們的經驗,通常術前可一邊檢查明確病情,一邊用中藥保護身體,保護的核心就是抗癌力,儘可能減少手術對抗癌力的傷損,這是來自我們幾萬例患者的經驗。因為圍手術期出現的,多不是太大問題,只是「管涌」而已;率先防範「管涌」,可防範江河大堤因「管涌」而 「決堤」,因小損傷而推波助瀾地促進癌症轉移。

閱讀精選

吃這些可以改善心情!

以為好了?得長記性:小心使得萬年船。

每天2小時有氧運動,患者生存率上升56%

經常嘮叨,或許能將癌症拒之門外

如果想詢問更多關於健康、康復、治療的問題,點擊這裡,何裕民教授為您解答。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