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補虛瀉實,三焦兼顧!這個痛風的中醫名方太全面了!

中醫秉承古人理論精髓,結合現代痛風的研究成果,認為痹證的發生主要責於「正虛邪實」,即肺脾腎虛,濕濁內生,痰瘀交結,滋生多證。同時,中醫傳統的辨證思維方式採用具有祛風、除濕、通痹作用的方葯進行痛風的治療,很難準確達到既降尿酸,又消除痛風癥狀的目的,故當下的中醫更加重視能達到雙重作用藥物的選用。

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一則補虛瀉實,三焦兼顧的中醫痛風經典醫案。

患者,男,43 歲,2016 年3 月初診。主訴:反覆下肢關節疼痛3 年余,加重1 周。現病史:患者先後口服秋水仙鹼、別嘌醇、小蘇打等對症治療,上述癥狀得以緩解。但日久飲食、休息稍不注意,病情易反覆且越發難以控制。1 周前患者因朋友聚會後出現下肢關節疼痛,測得UA 580 μmol /L,TG 3.2 mmol /L。症見: 形體肥胖,雙膝關節、右足第一跖趾關節、踝部疼痛腫脹發燙,夜間尤甚; 伴小腿肌肉重著酸脹,雙下肢僵硬、行走不利; 口苦口乾,晨起手臂麻木; 眠差多夢,小便短赤。體格檢查:雙膝關節、右足第一跖趾關節、踝部紅腫,皮溫略高,觸痛明顯;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西醫診斷: 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診斷: 痹證,辨證屬濕熱壅盛證。處方:漢防己30 g,桂枝15 g,生白朮15 g,澤瀉30 g,秦皮20 g,大腹皮20 g,薑黃20 g,山慈菇15 g,蒼朮15 g,黃柏15 g,車前子20 g,薏苡仁15 g,桑枝30 g,羌活20 g,白芷20 g,生白芍20 g,川芎25 g,等等。7 劑,水煎服,1d 1 劑,口服。每日用煎煮后的藥渣泡足,飲食忌海鮮、啤酒、動物內臟等。服藥1 周后複診:諸症改善明顯,但覺乏力汗出,仍眠差。舌紅,苔薄黃,脈沉滑。原方加用蜜炙黃芪、丹參、五味子、甘草等健脾益氣、活血安神之品,去蒼朮、黃柏等清熱燥濕葯,適當調整利水滲濕、舒筋活絡葯。全方較前稍顯平和,著重益氣祛濕,行氣活血。服藥3 周后複診: 複查UA 400 μmol /L,TG 2.1 mmol /L。患者訴關節疼痛基本消失,乏力汗出較前好轉。舌紅,苔薄白,脈沉。前方用之有效,繼服以鞏固療效。患者癥狀控制良好,複查尿酸、血脂均在正常範圍內。

按: 中醫認為,痛風的根本病機是肺脾腎虛,濕瘀互結,故治療原則為益氣祛濕,行氣活血,上方基礎方為蜜炙黃芪、漢防己、桂枝、生白朮、茯苓、澤瀉、秦皮、大腹皮、丹參、薑黃、五味子、山慈菇、生甘草。此方由張仲景經方「防己黃芪湯」「苓桂術甘湯」「五苓散」化裁而成,潛含「肺脾腎同治,補虛與瀉實同行,三焦兼顧」的思想,以達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的正常運行。防己黃芪湯於本病證中著眼點在上焦( 肺) ,防己、白朮燥濕利水,黃芪益氣行水,甘草調和營衛。苓桂術甘湯於本病證中著眼點在中焦( 脾) ,茯苓淡滲利水,桂枝溫陽行水。五苓散於本病證中著眼點在下焦( 腎) ,澤瀉有淡滲利水之功。此外加入秦皮、大腹皮,兩葯寒溫並用,加強燥濕利水之功; 丹參、薑黃,兩葯寒溫并行,加強行氣活血之功; 山慈菇加強祛風化痰散結之功;五味子寧心斂肺滋腎,以防利水太過而傷正,辛溫太過而傷陰。更多中醫經典痛風防治醫案,可微信gcd8284了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