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與唐太宗亦師亦友的書法大家——虞世南

在封建社會的人際關係中,君臣關係是最微妙的,臣子與帝王之間有著一段不可逾越的天然距離。而他和唐太宗亦師亦友,關係非同一般,他就是書法大家虞世南。

接著往下看,就知道唐太宗和虞世南的君臣關係確實非同一般。

貞觀四年(630年),虞世南已經73歲,告老還鄉,唐太宗不許,並升遷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辭謝,但是被唐太宗挽留,任命為秘書省秘書少監。秘書省是唐朝政府的圖書管理機構,只設秘書監一職,時由魏徵擔任,唐太宗為了安置年邁的虞世南,特設秘書少監,可見挽留之誠。貞觀七年(633年),又升任秘書監,賜爵永興縣子。

貞觀八年(634年),虞世南晉封永興縣公,因而史稱 「虞永興」,時年77歲。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81歲高齡,他再次因病請求致仕,唐太宗念其年邁, 「優制許之」,仍然恩授銀青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之職。

貞觀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淵駕崩,唐太宗準備以漢高祖劉邦的長陵為標準建造陵墓,極其隆厚,這樣勢必 「功役勞弊」。虞世南上疏諫阻,主張 「薄葬」,他說: 「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顯,珍寶具物,以厚其親。然審而言之,高墳厚壟,珍物畢備,此適所以為親之累,非曰孝也。是以深思遠慮,安於菲薄,以為長久萬代之計,割其常情以定耳……以長陵為法,恐非所宜」。唐太宗接受勸諫,減小了陵墓規模。

貞觀十二年(638年)五月二十五日,虞世南逝世,唐太宗十分悲痛, 「哭之甚慟」,下旨賜東園秘器,特許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 「懿」。昭陵是日後埋葬唐太宗的陵墓,能夠陪葬昭陵是臣子最大的死後哀榮。十一月,唐太宗下詔改謚 「文懿」,同時命魏王李泰前往祭奠。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為懷念和表彰功勛卓著的功臣,命閻立本在宮內凌煙閣描繪了24位功臣的圖像,時常前往懷舊,虞世南位列24位功臣。

自古帝王和臣子的關係由於伴隨著政治權力的鬥爭,顯得十分複雜。即使相處和諧的明君賢臣,其關係大多也只是停留在治國理政的層面。貞觀名臣魏徵,唐太宗只是把他視作 「可以明得失」的鏡子而已,而他卻把虞世南引為知己和摯友,這在歷史上頗為罕見,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虞世南所具有的南方文化底蘊深深吸引著唐太宗。

唐太宗對南方書法藝術非常偏愛,在這點上他和虞世南簡直可以說是志同道合。唐太宗喜歡書法藝術,而且獨尊王羲之,即位之初,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弘揚王書,使之盛極一時,從而確立了王羲之 「書聖」地位。而虞世南作為王羲之書法的嫡傳,深得王書之精髓,其楷書筆圓體方、外柔內剛,別開面貌。唐太宗在書法上以虞世南為師,君臣關係自然不一般。

行文至此,我們已經不難理解,唐太宗為何在虞世南死後給予他如此之身後哀榮,也不難理解唐太宗所說的一些令人費解又在情理之中的話。譬如,他曾手敕魏王李泰稱:「今雲其亡,石渠、東觀之中,無復人矣。痛惜豈可言邪?」石渠、東觀為皇宮內苑藏書著書之所在,此語當意指虞世南死後,大唐帝國已無名人文士了。而實際上,許多的當世學士依舊健在,那麼唐太宗何以有如此感嘆呢?謎底在唐太宗後來寫在一首詩后的一段話:「鍾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朕之此篇,將何所示?」顯然,他把虞世南視為自己在政治和文學上的唯一知己了。

虞世南身上那厚重的南方文化底蘊使他和唐太宗的關係超越了一般的君臣關係,成為封建社會君臣關係史上的一個特例,成為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虞世南《潘六帖》拓本,草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潘六雲司未得近問。莫邪數小奴等,計不日當有狀來。

虞世南《大運帖》拓本,楷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世南聞大運不測,天地兩平;風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鴻業六超;君壽九宵,命周成算;玄無之道,自古興明。世南。

虞世南楷書,《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稱之為《帝基帖》。宋人劉次庄在《法帖釋文》中說:「大運帖玄無之道,大觀諱「玄」字末一點,以宋太宗小字「玄朗」故。高宗臨《蘭亭》於天朗氣清,「朗」字亦闕「月」中兩小畫。

虞世南《鄭長官帖》拓本,行草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鄭長官致問極真,而其三人恆不蕩蕩,將如何?故承後時有所異責。

虞世南《去月帖》拓本,行書,25.7×43厘米,《淳化閣帖》卷四收錄。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兩日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冀少日望可自力。脫降訪問,願為奉答。虞世南諮。

虞世南《去月帖》行書,凡六行。又稱《左腳帖》、《朝會帖》。此帖書法平正婉和,氣韻清朗。文見《唐文拾遺》卷十三。著錄首見《淳化閣帖》「歷代名臣法帖第四」。又刻入《大觀帖》、《絳帖》、《汝帖》、《東書堂帖》、《寶賢堂帖》、《聚奎堂帖》等。

明人顧從義《法帖釋文考異》:

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作牽)一兩日(一上二字合作曹)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冀少日望耳(釋作可)自力。脫降訪問,願為奉答。虞世南咨。

「可」或「耳」,根據大觀本(右圖),明顯是「可」字,釋作「耳」字,與文義亦不貫。帖末的「咨」雖與「諮」意相通,但在釋文中還是「諮」為宜。

此帖筆勢溫靜,為虞氏晚年手筆,正乃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帖中「少」字一撇,略作顫抖,此偶然之意,亦是燦爛至極。然有學者認為《去月帖》文辭粗俚,與有「出世之才」的虞世南身份不符,不類虞氏語,以足疾而廢朝會,也頗失大臣之禮,卷末雲「虞世南諮」殊不倫,關鍵帖中諸字多近似《蘭亭序》、《集王聖教序》,故疑為集字而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