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GDP是如何誕生的?

雞年伊始,各地先後發布了2017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從各省份2017年GDP目標增速看,儘管大多數省市仍保持不變,同時仍有11個省市下調了經濟目標,但有6個省市提高了經濟增長目標。這和前兩年一片下降之態截然不同。

從上世紀50年代起,GDP就成為各國心目中衡量國家經濟實力以及富強與否的黃金標準。雖然對盲目追求GDP的批判層出不窮,但是,人們依舊無法摒棄GDP。

有沒有一刻,你會好奇:眾所周知的GDP是如何誕生的?

20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大蕭條,政府迫切想知道如何推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可是,要想達到這兩個目的,必須要了解當前人們的薪資水平。1933年庫茲涅茨便著手搜集國民經濟核算信息。這就是GDP的前身。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期,戰火越焼越近,歐美國家領導人認識到與德國發生衝突是遲早的事。他們急於弄清楚政府有多少資金能夠投入到戰爭中。然而,庫茲涅茨並不贊成將政府支出納入GDP。於是,這一項工作,落到了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身上。

那麼,凱恩斯是怎樣在GDP 公式中納入G 的呢?

首先來了解下面這本書。正是它讓凱恩斯登上了世界經濟與政治地圖。眾所周知,達爾文以《物種起源》著稱,同樣,凱恩斯的成名巨作名為《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 年,這本書轟動了出版界。如今,它仍然在售,而且要比普通的經濟學課本更值得一讀。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但凡經濟危機時期,

全世界讀者都會求助於這本書。它是支持增加公共支出的第一手資料。

大蕭條時期,凱恩斯對另外一個問題也很感興趣,即怎樣才能讓更多人找到工作,以及怎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凱恩斯提出的方案在當時來說比較激進,他稱其為「需求」,意思是如果私營企業在大蕭條時期不能創設工作崗位,那麼政府就應該插手,投資於大項目,比如道路、橋樑、建築物,甚至城鎮。這些項目反過來能夠提供一些持續一段時間的工作機會,從而幫助人們重新就業,並獲得新技能。這種觀點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刺激方案,也是總統羅斯福新政的理論框架,被再次用於應對近期的銀行與金融危機。2008 年之後,歐美很多國家政府開始在以下項目上投入巨資,包括道路、堤壩以及橋樑。

但是,凱恩斯主義刺激方案在當時遭到了強烈反對——之後也一直有人抗議,尤其是右翼執政分子。庫茲涅茨指出,這是因為政府本身不具有經濟生產力,而是把收入用於支出,這些收入大部分來自國民的稅收。按照凱恩斯提出的方案,政府支出較大很容易超出國家的實際財政能力。而且,在凱恩斯時期,藉助大規模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的另外一個例子恰好是阿道夫· 希特勒,顯然這個例子不能效仿。

另一種觀點認為,創設工作機會的最重要因素是「供給」。「供給」在這裡的意思是,如果企業需要依靠製造並銷售產品來維持生計,那麼工作自然而然會出現。政府不要認為可以幫扶企業,不要插手其中,而是應該讓企業自行提供商品與服務。這樣就會引發需求,從而創造就業機會與消費者支出,所有這些都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有關這種觀點的極端解讀認為,政府絕不能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投入資金,也不能對企業設置壁壘,更不應該制定新規則或嘗試新法規。只要政府一插手,就會出現經濟衰退和蕭條。即便它們這樣做很合理,也會引發災難性後果。因此,政府絕對不能參與企業的事務,最好消失。

通常認為,「供應會創造需求」是由18 世紀法國的商人、經濟學家讓· 巴普蒂斯特· 薩伊提出的。事實上,經濟學家經常誤稱其為薩伊定律。我之所以說「誤稱」,是因為上述看法並不屬於科學意義上的定律。科學和經濟學同樣也需要論證。但是科學理念只有得到檢驗或驗證表明準確無疑,才能上升到法律地位——也就是說基本上消除與其相關的爭論意見。

舉個例子,踢足球時,很少有人會爭論球的運動軌跡,因為根據牛頓提出的運動定律,它會按照經理論與實驗證實的軌跡運行。相比之下,經濟學家在使用「定律」這個詞時,通常指的是某種理論或假說,是有待證實的觀點,不同的人對這個觀點的認識不同。薩伊定律便屬於這種情況。

谷歌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崛起便是運用薩伊定律的現代實例。這兩家公司都發明生產了大量成功產品。由於這些產品之前並不存在,因此可以說是谷歌與蘋果的產品供應創造了需求,而這種需求反過來又給全世界帶來了上百萬新的就業機會。薩伊定律的支持者聲稱,政府在實現這些就業機會方面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不過,薩伊定律的批評人士則持有相反觀點,比如經濟學家馬里亞納·馬祖卡托。他們認為創造就業機會離不開政府的幫扶。舉個例子,要不是有網際網路和萬維網,這些科技巨頭就不可能有業務。而網際網路是由美國政府資助的科學家發明的;萬維網也基本上完全是由歐洲各國政府通過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資助完成的。

經濟大蕭條出現之前,凱恩斯並沒有從根本上反對薩伊定律。但是,就業水平開始驟減時,凱恩斯做成了很多科學家認為很困難的一件事,即面對不斷變化的狀況,他開始改變思維方式,考慮以下問題。失業狀況惡化是因為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人願意購買嗎?他問道。還是說因為人們太貧窮,買不起商

店裡的商品,才導致失業現象呢?這種需求的缺乏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行業都開始空閑,從而導致上千人失業呢?

在此期間,凱恩斯得出結論,認為自己需要改變對薩伊定律的看法了。

他認為,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問題並不是出在供應上,而是因為缺乏有效需求。有了有效需求,客戶就能夠買東西了。當然,這並非抽象意義上的需求。根據凱恩斯的觀點,刺激需求的一種方法便是讓政府花錢創造就業機會。他讓所有人信服,消費意願有群科學實驗來解釋自己的需求與消費理念。助於促進經濟發展,而缺乏消費意願會導致經濟停滯。在1933 年的一次講座上,他通過設想雞群科學實驗來解釋自己的需求與消費理念。

他讓觀眾假設,科學家能夠把母雞大腦中控制吃東西的部位移除掉。那麼,母雞表面上看似完全正常,但是如果在它面前放一堆小麥,它會無動於衷。母雞完全喪失了食慾,因此最終會餓死。凱恩斯由此得出結論,經濟大蕭條之後,世界經濟也出現了類似情況。他說,供應並不短缺,因為企業有能力滿足社會的任何需求,不管是小麥還是糠。讓消費者要命的是,他們無法消費現有的小麥。小麥就在眼前,但是他們卻吃不上。這和有時候用來解釋飢荒的觀點類似。飢餓並不是由缺乏食物導致的,而是因為現有食物無法到達最需要它的人那裡。

凱恩斯在《通論》的第18 章中,詳細介紹了他對經濟蕭條時期公共支出的有關看法。他認為,不能因為經濟蕭條時期具備購買力的人數減少,而任由企業自生自滅。他將支出劃分為兩部分:家庭支出與企業支出,其中家庭支出他稱之為消費,企業支出為投資。

按照凱恩斯的觀點,如果消費增加了,即如果更多人具備了商品與服務的購買力,那麼企業就會支出更多,如果企業在商品、服務、經營場所以及機器方面支出更多,就會增加投入。綜合考慮,消費增加與投資增加會共同增加國民收入。

據其傳記作者稱,凱恩斯刻意沒有以數理形式表達他的看法。不過,我們可以用下列公式總結他的觀點:

經濟產出= 消費(C)+ 投資(I)

但是,有兩點一定要記住:首先,凱恩斯並沒有用表格或公式來表達觀點。其次,雖然他的那本書為政府增加支出提供了原理,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在經濟衡量方法中囊括公共支出,而是後來才將其涵蓋了進去。

1939 年,阿道夫· 希特勒入侵波蘭,英國對德國宣戰了。凱恩斯的觀點也指向了戰爭經費問題。在他之前,年輕的美國經濟學家也曾提出過這一問題。

「自由社區組織戰爭並非易事。我們並不習慣於聆聽專家或預言家的意見。」 凱恩斯在倫敦《泰晤士報》上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這樣說。「我們的優勢在於能夠隨機應變,但是,虛心接受未經檢驗的想法也很有必要。」他說其中一條「未經證實的觀點」便是計算英國政府的收入與支出。正如美國經濟學家面臨的問題一樣,要想搞清楚戰爭經費問題,這屬於基礎。凱恩斯和參議員小羅伯特· 拉弗萊特一樣,不相信這類信息不容易找到。「進行這方面評估的資料非常匱乏。」他說,「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有國家政府都變得很不科學、蒙昧主義,認為搜集基本事實純屬浪費金錢。」

在缺乏官方預算的情況下,凱恩斯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劍橋同事、統計學家科林· 克拉克的工作成果。克拉克對搜集國民收入數據非常感興趣。他是英國唯一一位能和庫茲涅茨媲美這方面成就的人,只不過他不像庫茲涅茨一樣擁有官方授權。「 迄今為止,所有人都會引用科林·克拉克先生自主做出的傑出成就。」凱恩斯這樣寫道,「然而,在缺乏只有政府才能搜集到的資料的情況下,他往往只能作大膽猜想。」

克拉克和庫茲涅茨一樣,主要對搜集私人收入數據感興趣。同樣,他的國民收入方案中也不包含政府角色。凱恩斯認為,如果找不到政府支出方面的數據,就沒必要研究戰爭經費。不過,他至少需要這方面數據來計算政府的預期稅收,從而有助於更新克拉克的表格。

凱恩斯計算得出,1939 年3 月31 日,英國經濟總量為48.5 億英鎊。他將該總額劃分為三部分:

「公共消費」:37.1 億英鎊;「私營資本設備」:29000 萬英鎊;「政府服務支出」:85000 萬英鎊。

他將在《泰晤士報》上發表的文章改寫成了一本書,名為《為戰爭埋單》,其主要功能在於幫助政府與公眾了解英國戰爭經費的性質。然而,這本書第14 頁的一張表格中隱藏著GDP 公式的最終變數——G,代表政府支出。根據他的計算得出,英國的政府支出為85000萬英鎊。1940 年,即西蒙· 庫茲涅茨將國民收入預算遞交給美國參議院6 年後,凱恩斯在表格中寫下了當今被採用的GDP 公式依據:

GDP = C + I + G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