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歷史冷知識大搜查

Hey~

我們又見面啦~

你還好嗎?

歷史冷知識大搜查

黃瓜為什麽從胡瓜變成黃瓜呢?唐人街的「唐人」由來又是什麽呢——河北的唐山與這座唐山?轉盤桌子的英語竟是「lazy Susan」!周代起已經有刺身出現?30年代竟流傳東北軍閥連皮吃香蕉的故事,「咕嚕肉」與「糖醋排骨」之間的神秘關係⋯⋯

歷史=一件沉悶的事?

那是你還沒找到有趣的

官話與方言篇

「白話」原指方言

地道的北方人,想必覺得聽廣東人說普通話是一件可怕又高難度的事,小編身為一個香港人也是深以為然,想到我們系裡某些專業課,必須用普通話彙報,就是一件苦事,台下聽的人無不憋笑憋得躲進洗手間,台上的人猶不自知。

清朝的京城人流傳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講白話。」可見不僅是現代人怕了廣東人講普通話,就是古代的時候也一樣,南方的語言常是說官話的人最頭疼的一環。19世紀,90年代,新術語「白話」被創造出來表示當時口語的書面形式,可是「白話」一詞本來卻是沒有這個含義的,這詞曾經被賦予不同意義,譬如說是「地方方言」;張之洞在1875年寫到:「讀四書宜用白話,指實事,道俗情」(《輶軒語》「學究語第四」)。

古代版の一分鐘笑話

「好笑:平民說官話。」是清代的一句俏皮話。晚唐也有相似的話:「難容,武人村夫學書」。可見從古到今說地方方言的人都常被調侃其說官話的咬字發音,在晚明和清代的通俗文學中,更有很多因普通人嘗試學習官話而鬧出笑話的情節,以下介紹一則古代的一分鐘笑話:

有兄弟經商,學得一二官話。將到家,兄往隔河出恭,命弟先往見其父。父問曰:「汝兄何在?」弟曰:「撒屎。」父驚曰:「在何處殺死的?」答曰:「河南。」父方悲慟而兄已至,父遂罵其次子,「何得妄言如是?」曰:「我自打官話耳。」父曰:「這樣官話,只好嚇你親爺罷了。」(《笑府》第585則)

雖然是低俗了點兒,但是小編自己在辦公室里看的時候都憋笑了憋很久,想到那個廣東人學普通話的笑話——我孩子(鞋子)不見了。讀者們也有類似的笑料提供嗎?

年歲篇

虛歲,實歲,傻傻分不清楚

若眾讀者們也有在關注日韓的綜藝節目,會發現他們計算年齡的方法跟我們不一樣,那樣的演算法大家可能都知道那是稱為「虛歲」,可大家知道「虛歲」又是個什麼的演算法?其實從戰國時期到20世紀,人們一直以為,人一生下來說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年(可能是因為以前沒有「零」的觀念?),按照同樣的邏輯,不必到生日(出生滿一年),只要下一個陰曆年開始,就進入了人生的第二年(跨年),這種計算的方法又稱之為包含演算法,而我們現時通用的計算年齡的方法則為結果演算法。換言之,古代計算年齡的方法計算的是一個人經歷過的曆(歷)法上的年頭

譬如說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1天之後,景祐四年的時候他就兩歲了。放到今天來看,就會顯得非常怪異:他生於1037年1月9日,到1037年1月19日變成了兩歲,1038年2月7日就成了三歲,可是這時候他實際上只活了一年零29天。所以若你們也想算算看自己的虛歲為何,必須先了解自己出生的陰曆日期喔。

只有在偶爾的時候需要指一整年的時候,比如官府差役或者計算稅收的時候才會使用「周歲」「足歲」等的字眼,這跟現在說自己或別人「滿XX周歲」的用法不甚相同,變化成一種與虛歲相對的意思。

髮型篇

辮子

小編最喜歡綁不同的辮子了,什麼三股辮、魚尾辮,對小編來說就是手到拿來。不過原來以前有一段時間辮子可是讓人鄙視的一種髮型呢。

「豬尾巴」(Pigtail)作為比馬尾巴略長的辮子的俗稱,最初是指18世紀晚期及19世紀早期流行於歐美的男士及男孩髮式,並在歐洲軍隊中普及(18世紀英國海軍廢除了這一髮式),19世紀中期,這個詞的用法延伸到人的辮子,而幾十年之後,「豬尾巴」開始偶爾被用來諷刺那些迂腐或者守舊的人們(a pigtail professor),還有人(「pigtails」)。這種說法具有明顯的諷刺意味,儘管對當時是的大多數人來說,留辮子不可恥,可恥的是剃了光頭。

不過時至今日,在標準的英語當中,pigtail就只是單純的指辮子,侮辱性的意味已經沒有了呢。

各位妹子,珍惜你們的長發

相信不少的女孩子都是留著「披頭散髮」的髮型吧,可是散發對古時的華夏民族來說,是野蠻的確證,因為散發與華夏民族的正常髮式恰恰相反,因此,對想自我放逐或是表達抗議的人來說,散髮發就是一種理想的方式。經典人物就是的屈原,以披頭散髮表達對統治者的不滿,經典例子更有嵇康阮籍等等。從前的薩滿也會用長而凌亂的髮式來啟發神示,表明他們對長發世界與鬼神的熟稔。1851年洪秀全與其號令的太平軍也一樣的剪斷辮子,放任頭髮生長,於是「長毛賊」 「發賊」等的辭彙也相繼出現。

到上世紀60年代後期,留著小平頭的紅衛兵們把留著長發的男男女女趕到理髮店去、甚至乾脆自己下手剃光,這麼做是因爲他們視長發為西方資產階級影響的標誌(長發披肩的搖滾樂隊「Beatles」正當紅,音譯「披頭士」),而這種做法其實也反映了千百年來對當眾披頭散髮的厭惡。基本上全世界的軍人政權和右翼政府都有長發歧視,在同一時期,蘇加諾命令印尼警察剪掉那些感染了「披頭士神經病」的男子的長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更是禁止長頭髮的「嬉皮士」入境,而到了2005年,朝鮮仍然禁止男人留長發。所以各位妹子們,珍惜你們的長發啊!(若是男子正在留長發,也要珍惜喔!)

唐人街的由來

唐人與我

「唐人」最初是一個外來名稱,至少從宋代開始,東南亞人和日本人用來稱呼和人,後來被海外華人(尤其是廣東人)用來稱呼自己。他們多是在明清兩代時期移居海外,採用外國人熟知的名字「唐人」來表明自己的身分,而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海外的華人(尤其是廣東人)稱呼他們的城為「唐人街」,稱他們(廣東人)的食物為「唐食」,舊式衣服為「唐裝」,且稱為「唐山」(所以李小龍的《唐山大兄》講的可不是來自河北唐山哥們的故事喔)。

廣東人沿用這樣一個已經存在的名字來表達自我認同是有原因的,因為廣東是從唐朝逐漸開拓出來的,廣東話更是殘留了不少唐代文言文的痕迹,但「唐人」最早是東南亞人用來稱呼北方的人,而不是海外華人的自稱

食物篇

刺身——商代到明代權貴的最愛

相信不少人都吃過日本料理中的刺身,大家又知不知道刺身原來早已在商代時期已經流行了呢?從商代到明代,的上層權貴都十分喜愛吃生肉和生魚,典型的吃法是切成細絲而為「膾」,而膾生最好的佐料就是芥醬,就是今日日本人依然在吃用刺身和壽司時的調味料。

大家有聽過「金齏玉鱠[膾]」(后又改名為「松江鱸干鱠」)嗎?這道菜最早出現在《齊民要術》中,后因隋煬帝食用松江進獻的這道菜后所發的感嘆而聲名鵲起,它是東南部特有的菜餚,用海州香薷調味的晒乾的鱸魚薄片——白色的鱸魚片像肉,輾碎的香薷葉呈金色。

那麽除了鱸魚,還有什麽能成為「膾」的食材呢?野生動物有:鹿、熊、野豬、野兔、狐狸、麝貓和竹鼠;家蓄有:牛、羊、豬、狗、馬(豬羊更可用其肝和肚);禽類有:雞、鴨、鵝、野鴿;水產有淡水魚和鹹水魚、貝類、蝦蟹、牡蠣、蛤蜊、海蜇等等。是不是種類繁多呢!不過到了明代中期,人們已經不會再生吃魚肉了,可是生拌的菜品仍然是當是時對熱菜的補充

黃瓜的由來

大家到日本台灣時見到「胡麻」這個詞會感到疑惑嗎?例如胡麻醬、胡麻餅乾等等,但是它們的味道又的是芝麻的味道,嗯嗯想必這是芝麻在日語中的漢字了,其實不是哦,胡麻就是芝麻的本名!還有黃瓜的本名是胡瓜,香荽、麻餅、核桃、油菜、開心果的本名分別是胡荽、胡餅、胡桃、胡菜、胡榛子⋯⋯

後來又為什麽會從胡麻、胡瓜改成芝麻、黃瓜呢?那就要從十六國時期的一位叫石勒(274-333年)的國君說起。石勒是一位羯人(一支匈奴後裔的漢名),在年輕的時候常常遭到漢人的蔑視,後來覆滅東晉並建立後趙國后就禁止使用「胡」字(匈奴、蠻族)。這裡有一則關於禁用「胡」字的軼事:一天晚上,一隊喝醉的匈奴人闖進了他宮殿的前門,石勒走出來看為何如此喧鬧,又質問門衛闖進宮門的是何人,為何不報。接下來據《晉書》記載——

「翥惶懼忘諱,對曰:『向有醉胡,乘馬馳入,甚呵御之,而不可與言。』 勒笑曰:『胡人正自難與言。』恕而不罪。

據一些流傳下來的故事當中,石勒改變了一些「胡」字開頭的食品名稱,而石勒諱「胡」而產生的食品名稱變化,更被隋煬帝更為廣泛的推廣開來。

作為奢侈食品的香蕉

相信不少讀者都喜歡吃水果,可是你們都知道香蕉、橘子又剝皮才能吃的吧,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上世紀人們鬧的幾則笑話,1930年代,香蕉在北方還是相當罕見,所以發生過東北軍閥連皮吃香蕉的故事;在文革期間,北方來的紅衛兵在廣東第一次看見橘子時,也有類似的笑話

的南方供應熱帶水果,大多伴隨其越語的獨特名稱,比如荔枝、金橘、枇杷、龍眼等等,唐代時荔枝首次傳入東南亞與印度,而歐美等地區的人們更是到20世紀的時候才初次見到荔枝、龍眼,但是這時候在同一個國度的北方人卻大多都未見過,更遑論是嘗過它們了。因為從周代起這些南方水果即是為貢品(如橘、柑、金橘、柚子),在唐宋時這些水果在南方開始廣泛種植,這些水果中更包括從東南亞而來的檳榔、香蕉、椰子、佛手柑、洋桃等等。所以今日我們能吃到各種不同的水果都要感謝科技的發達啊,古時候的人們就沒有那麼好的口福了!

轉盤的發明

大家在中餐館吃飯的時候一定用過轉盤,你知道它是哪裡來的嗎?其實它的原型是18世紀美國的一項發明,目的就是使安坐在桌邊的人可以不靠侍者,自己取用桌上的食物、調味品、葡萄酒等等,所以轉盤在英語中又叫「lazy Susan」,最初的意思是「笨侍者」。1920、30年代,舊金山的中餐館採用「lazy Susan」,而這種器具又從那裡傳入南方,而更新型式的「lazy Susan」是一個中間能轉的圓形餐桌,稱為「圓轉桌」,可以讓吃飯人更容易的從餐桌上取得菜肴。

拾壹

「糖醋排骨」與「咕嚕肉」

小編在香港的中餐館,常遇見點了「糖醋排骨」,可是來的卻是「咕嚕肉」的情況,在我們那邊兩者常常混淆。事實上「咕嚕肉」與「糖醋排骨」的確有著莫大的關係,據說是19世紀廣東人為了迎合西方口味而發明的菜品。外國人不喜歡廣東的舊有菜品「糖醋排骨」中的骨頭,但又喜歡它的味道,所以一種新的沒骨頭的菜品就被創造出來了。那咕嚕又是什麼呢?咕嚕其實是將肉放入湯汁時發出的聲音,所以這菜品最後被命名為「糖醋咕嚕肉」,即我們現在吃的「咕嚕肉」啦。

七天一周篇

拾貳

禮拜日

今天是星期日,又是周日,又是禮拜日——對小編來說,廣東話講禮拜日其實是最順口的(沒有之一),不過由於說習慣了,倒也沒有去細想「禮拜日」這個說法的由來。原來基督教中七天的概念是由新教傳教士在17世紀早期傳入南部的,而「禮拜」一詞在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的《廣東話土話字彙》(1828)中被用作「week」的中文解釋,而傳教士和信徒遵循聖經《舊約》中的習慣,將一個星期的七天稱為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其實意思即是禮拜后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所以作為「休息日」的星期天又被稱為禮拜日,多是信徒進行禮拜的日子

拾叄

行星周

有在關注日劇或日漫的讀者們一定知道他們的一周七天是有好多星星的,什麽金木水火土星都有,小編又要問一句,你們知道它的由來嗎?不知道吧不知道吧不知道吧,那好讓小編告訴你吧(強行解釋)——其實是唐代時由摩尼教帶入,更可能是最早一個將星期天這個概念帶過來的源頭。一個行星周的開始是太陽日,然後是月亮日,接著是肉眼可見的五曜(五顆行星):火水木金土,稱為七曜系統,行用於陳代最後30年的官方曆曆日,不過後來到唐代時期就禁用了

《宿曜經》在公元806年由一位佛法大師空海(弘法大師,774-835)帶到日本,而行星周在那裡的使用主要也是用作占星目的的,直到1876年七曜系統才由官方採採用為一星期中七天的名稱:日曜日(星期日)、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木曜日(星期三)、水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和土曜日(星期六)。你們覺得七曜系統是更麻煩一些呢,還是覺得它唯美呢?

延伸閱讀

《歷史研究手冊》

:[英]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

小編平時就最愛看有關歷史的有趣知識了,也常被一些有關歷史知識的推送給吸引進去,沒想到這次自己有機會做寫帖子的人,以上這些就是小編自己看了以後會:「哦⋯⋯原來是這樣!」(誇張的念這句話)感嘆的幾則小知識,小編覺得若是你們看了這本書後一定會有跟小編不一樣的觀點喔,還不快來一起討論!多謝閱讀,鞠躬。

1. 「相公」的歷史

2. 論歷史,老上海的百雀羚比不上李碧華恐怖小說中的一瓶兒花露水……

3. 歷史上一定會有「拿破崙」嗎?

來自香港的實習生小編

九五后,香港城市大學大三學生,中文及歷史學系,中文專業,喜歡閱讀、旅遊和膠捲攝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