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詳解:中國私募基金為什麼一定會崛起?

導語 |近期,「2016全球私募西湖峰會」在杭州盛大開幕。全球資本市場領袖、專家,財富管理和私募基金行業龍頭機構負責人等近千名代表齊聚於這一平台,探討私募界各類熱點問題。

樂瑞資產董事長唐毅亭先生登台發表主題演講,題目為《私募基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私募基金髮展空間巨大。截止到2016年8月份,證券類私募是2.2萬億人民幣。第二,三種力量的推動,包括人民幣資產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國內居民的全球配置方興未艾、央行全球影響力凸顯。第三,做優做強私募基金。

第一:私募基金髮展空間巨大

首先看看海外的狀況,全球對沖基金規模達到2.74萬美元,年均增速保持得非常快。私募基金從2011年開始發展壯大,截止到2016年8月份,證券類私募是2.2萬億人民幣。雖然發展很快,但是還是有差距的,總結了幾個數據。

英國和美國這兩家傳統的金融強國的對沖基金,包括公募基金的特點,特點就是深化非常高,美國和英國私募占GDP的比例達到了12和16%,公募是98%和95%。我們認為對沖基金這個行業是金融行業的明珠,對沖基金行業占GDP的比例實際上反映了這個國家金融業的繁榮程度,美國和英國的金融業確實是非常發達。

私募基金規模仍然非常小,剛才王沿教授已經介紹了,大概1600億美元,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規模都在300億美元以上,對於的對沖基金模大概是600億人民幣左右,這個規模跟海外相比還是一個零頭。

第二:三種力量的推動

的私募基金雖然和海外的私募基金相比規模差距相當大,但是有三種力量推動私募基金在全球的崛起。

1、人民幣資產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證券投資市場對海外的開放程度不斷地提高,隨著股市和債市開放的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場被納入國際上的重要指數,將帶來海外對人民幣的強烈需求。作為的資產在全球海外基金的資產配置中比例是少得可憐,基本上不值得一提,但是2015年7月和9月,央行向其他國家的央行先後開放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2016年2月央行放開境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額度,表明我們的門檻已經拆除了,大門已經打開了,你要投資股票無論是對內對外,現在走額度沒有了;你要投資債券的話,今天央行放開了額度,可以直接到央行申請銀行間債券投資額度。

我們看看的市場對海外投資者意味著什麼?首先是債券市場是美國債券市場規模的一半,美國是13萬億美元,而大概是它的一半。境外投資者已經開始行動,這個就是我們畫的表,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境外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的速度,這條紅色的曲線就是它們投資國債的每月的投資量,是呈大幅度地增加,現在海外投資者投資國債的數量在每月的增量佔據了20%的比重。滬深兩市的總市值是7.9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的股票市場的吸引力對海外投資者來說越來越強。

說到商品,今年火爆的商品給大家一個認識,成為全球最大最活躍的商品交易市場,其中黑色、化工成交量成為全球第一,如果不能參加這個市場那麼全球的對沖基金是名不副實的。歐洲和日本率先進入負利率的時代,而全球投資者在負利率的時代中對外證券投資越來越大。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國內的方式通常就是機構投資者的方式,通過FOF或者MOM的形式,對對沖基金具備追求絕對收益的特性和穩定的業績回報的特點成為機構投資者非常青睞的投資工具,截止到2016年6月投資對沖基金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機構投資者238家,對沖基金配置規模為7350億美元,佔總規模的25%%,所以本土資產管理機構、指數化產品將成為海外資金投資市場的主要工具。

2、國內居民的全球配置方興未艾

到2020年,財富管理規模我們將達到174萬億元。私人部門對外凈投資仍然維持在負值水平,日本私人部門對外凈投資金額高達2萬億美元。圖中藍色的是日本的私人部門的對外投資,紅色的是的私人部門的對外投資,是呈現負的一萬多億美元,而日本是正的兩萬多億美元,如果私人部門從負的一萬多億美元變成日本那樣,那麼意味著將近有3萬億美元的資產出海做資產配置。

3、央行全球影響力凸顯

的經濟體量、的高速發展通過央行的獨立性開始在全球的資產市場表現出來,什麼意思?過去的央行的人民幣是掛鉤美元的,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就使得局限了央行的操作空間,看美國的貨幣政策就等於看的貨幣政策,非常一致,但是中美匯率開始走向互動,慢慢跟美元脫鉤,體現出了央行對全球資產的影響力。

央行貨幣政策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金融、實體經濟經濟體,還對全球金融及經濟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點在今年尤其明顯。紅線是央行的規模,是各國央行規模裡面是量最大的。央行的影響力凸顯,主要是表現在今年兩次匯率波動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一次是去年的8月份,一次是今年的1月份,由於人民幣貶值導致匯率的波動,過去人民幣貶值的幅度非常小,每次只有2%—3%,是一個相當穩定的貨幣,但是這樣的貶值幅度卻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是同時發生的,這個階段的標普指數和發達市場的指數的兩次大跌。

由於本土私募基金對央行政策的理解更為透徹和深刻,的對沖基金在這個方面是具有得天獨厚的理解國情、理解政策的優勢,過去這種優勢得不到發揮,主要是中美整個掛鉤的原因,現在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大大加強。

私募基金將成為承接海外資金對資產配置需求的主要力量,也將成為幫助國內資金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新生力量,藉助央行影響力成就世界一流對沖基金,國內私募基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海外私募基金設立的情況也是非常理想,近兩年在海外設立私募基金的力度都大幅度加強。

第三:做優做強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經過13年的發展,2003年開始起步,2013年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就是管理人備案制度,大大促進了私募基金的發展。

怎麼樣和國際一流對沖基金接軌?有四個方面,一是建立全球視角的投研體系,二是具備符合國際慣例的風孔體系和基金法律架構,三是對國際金融監管規則的充分了解,四是對國際規則的了解。私募基金需要遵守八條底線要求,自覺規範私募基金各項業務發展。

做優做強私募基金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這些方面,在國內要形成全球認可的基金法律架構,形成若干注入杭州基金小鎮作為示範效應的私募基金集聚地,你得有一個實體;另一方面,要完善私募基金在發行、投資運作方面的法律架構和全球投資通道,借鑒託管、行政服務等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合作模式,符合國際慣例的基金架構將有利於海外投資者直接認購國內發行的私募基金。現在雖然有基金小鎮,雖然國外很多資產配置機構對國內的私募基金非常感興趣,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沒有辦法直接投資於國內產品,因為海內海外的法律架構差距很遠。要藉助PB制度,提供國內私募基金投資的橋樑。

私募基金經理眼中的一流研究員

2017-02-06 金嘉研究院

一流的研究員是能發現和把握行業性的機會,二流研究員才是能搞定一兩家公司。

前兩天收到朋友轉給我的一封farewell letter(編者註:告別信),是一個大券商的研究員在近日離職時寫的。文章洋洋洒洒幾千字,言辭誠懇,真情流露,看得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感同身受,眼眶不禁有點小濕潤。

研究員是外人眼裡是標準的高富帥職業,名校、高知、高薪,精神抖擻,出口成章,意氣風發。常規工作內容包括分析各種數據、建財務模型、計算各種指標、做盈利預測、寫報告,給客戶路演。

只是從來沒人告訴外人,這些常規的工作,是有多麼枯燥和耗時,並且即便這些工作做得再好,也未必能讓你從優秀的集體中脫穎而出,走向卓越。過了幾年後,頭髮也掉差不多了,肚子也大了,眼神也獃滯了,還沒熬到上榜新財富,職業生涯走向枯萎。

作為客戶,我常常很理解研究員的勤勉盡責和辛苦努力。但這事情就好比戀愛一樣,在我需要蘋果的時候,你用一箱鴨梨來愛我,是讓彼此都很痛苦和尷尬的事情。今天我們所需要的研究服務和我們得到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

研究的力度

拿大券商說,幾乎就是Google earth般的無縫覆蓋,從行業到個股。每天不下一百封郵件,七八十條簡訊和點評,這到底是研究過度,還是研究不夠呢?

我常在辦公室感嘆說,報告多得來不及看,有些報告厚的可以當被子蓋。而看罷,又常常是一片蒼茫。關鍵邏輯總顯得有點牽強,觀點也似霧裡看花。對於這種實在無法一見鍾情的邂逅,看在這份沉甸甸、一大摞的情份上,也試圖走了一下日久生情的道路。而這種投資往往和感情一樣,不是無疾而終,就是肝腸寸斷。

總結下來,這種本該輕描淡寫的篇章,就不必濃墨重彩了。不是所有感情都通向婚姻,不是所有研究都通向投資。有些過程是必要的知識積累和儲備。不出深度報告,不丟人。

再一種是標題黨。簡訊或點評的提示非常引人入勝,內容卻很稀疏。不是所有投資人對產業、企業和產品的理解都能達到行業專家的深度。投資人也需要被教育、被征服,能把自己的思想灌輸到別人的腦子裡的,除了老婆,還可以是優秀的研究員。

研究本是一種主觀能動性很強的工作,每個人對信息的挖掘和理解都有所不同。而今天我們都在漸漸走向一種誤區,我們強調研究體系、規範、標準化。然而這些東西往往單調,枯燥、乏善可陳、不解風情,更毫無魅力可言。投資人喜歡看到新鮮的信息、新鮮的邏輯和新鮮的觀點。哪怕還沒有被市場證明過,也沒有關係,不用力試一下,你怎麼知道沒有好結果。

研究的尺度

今天市場投資者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越來越多的利益集合體存在於這個市場里。從前的市場,以散戶為主,對於稍微專業一點的投資人來說,都很有優勢。今天的市場里,利益家族成員有大股東、大小非、管理層、基金、私募、保險等等,這些個個都很專業。

以前的研究員,只要對自己的研究結果有把握,市場終能證明其有效性。而今天的市場里,研究員成功推票的條件,除了要做足功課,甚至還需要溝通協調各種利益關係,幫助各類投資者和管理層在每一個不同階段都能保持利益一致,準確理解和把握公司股價的動向。

我常常感覺,這種按摩股價的服務,已經超越力度範疇,遊走在尺度邊緣了。但也沒有辦法,大多數人都恐懼風險,要迴避波動,越簡單粗暴,越有效。所以造成了很多研究員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鑽研股價短期波動上。每天有一半的郵件和簡訊內容,都實時提示市場情緒和一致預期變化情況。

雖說投資要做的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是要做確定性的事情。而市場之所以有效平衡,靠的還真是對同一信息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恰恰就是不確定的。不是所有投資人都關注短期波動的,只有綜合了很多客觀因素的長期邏輯,才是建立起投資決策的基石。

曾經有朋友一起交流時曾提出一個觀點說,一流的研究員是能發現和把握行業性的機會,二流研究員才是能搞定一兩家公司。一句話道出了真諦。

研究的格調

草木一秋,黑馬一鞭。長長的投資生涯里,大多數的夜晚,都是堆滿了寂寞苦楚。無言獨翻公告,月如鉤。較之一兩天的股價波動帶來的快感,寂寞清冷算得上是人間正道。

很多口若懸河、人脈關係強大、消息靈通的研究員,客戶當然很喜歡;但對於博學刻苦,細緻嚴謹,謹慎客觀的研究員,哪怕他看上去不是那麼招人喜歡,仍然能夠贏得客戶深深的尊重。這種尊重,源於對於知識、刻苦精神、獨立思考以及勇于堅持的品質的讚賞。

同樣是研究工作,不同的人做的方法和成效也各不相同。有人做得塵滿面鬢如霜,也有人把這工作做得活色生香。但話說回來,做任何一件事情,最高的境界永遠是,把事情做得有格調。

就好比姑娘總是喜歡和有深度、有風度、有氣度的人交往;投資也一樣,投資的長邏輯,也需要有深度,有寬度,有角度。形象總塑造成要麼好像暴發戶,要麼好像臭流氓,姑娘也會擔心,也會猶豫,這不長久。

做事的風格、做人的品格,其實與研究的方法也是一脈傳承。票有漲跌悲歡,月有陰晴圓缺,上不去的股價和下不來的腰圍一樣的都是讓人特別惆悵的事情。但投資者心裡都清楚,估值的擺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業績的長期變化才是研究員需要客觀分析和把握的關鍵。

真正成功的研究員,除了要了解研究的著眼點在哪裡,更要知道需求的出發點在哪裡。Farewell里提到,他這些年從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卻總感覺望其項背,高山仰止,工作不像他想象中那麼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讓他不得不放棄。

其實熱愛這一行,不是愛它浮華的外在,而是愛上一種每天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正像婚姻幸福的秘訣一樣,從來不是沒有遇到誘惑和考驗,而是怎樣穿越。投資的路上,也是依靠研究的幫助,穿越業績地雷,穿越行業衰退,穿越經濟周期的過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