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白切雞、白斬雞、白宰雞,真的是同一樣東西么

1972年,尼克松首次訪華時,御廚們絞盡腦汁,做了大概是古往今來最精細的一頓宴席。而主菜,就是白切雞。那張周總理為總統閣下夾雞的照片,更是新最經典瞬間之一。但我猜,吃慣了炸雞塊或者烤雞胸肉的老美,對於需要費勁剔、啃、撕、咬的白切雞肯定愛不起來。

白切雞大概算當今中華料理里流傳最廣、底蘊最深的菜式,幾乎所有自詡美食家的人都對此味品頭論足過。尼克松當年吃的據說是廣東的清遠雞,在那個人都沒機會坐飛機的年代,那幾隻雞倒是沾了外賓的光,高高興興地被空運到上海。做法自然也是廣式的,蒸雞在白滷水里大火煮,要提著雞「七上八下」,防止爆皮。水沸時關火燜著,浸燜幾十分鐘,到滷水自然冷卻的時候,雞肉也熟了。撈起來,鋪上香菜、抹上麻油,既增香,也能防止浸入雞肉的滷水流出來,讓肉質變柴。

如果火候控制得好,這樣做出來的白切雞肉質極嫩,骨頭周圍的肉略微桃色,骨髓還是帶著血的,雞皮因浸制而變得軟糯適口,皮下脂肪因為自然冷卻而微微凝結。潮州老鄉蔡瀾大師當然深諳老廣此道,他的描寫是:「白切雞絕對不能全熟。全熟的肉就像是爛布,完全吃不出雞的香味;懂得吃雞的人,最享受那層皮。所謂的雞皮不肥不好吃,皮和肉之間有一層喱狀的膠汁最上乘。吃雞的皮,吸雞骨中的髓,大樂也。」

正宗老廣東們是不愛吃醬油,也就是豉油點蘸的白切雞,認為那是最不講究,最家常普通的蘸汁。地道的廣州吃法是蒜蓉麻油碟;用紅蔥頭加生抽勾成的蔥油碟也不錯;我還吃過小蜆子加芥末做成的蜆芥碟,配著雞肉吃有微微的刺激感和海腥味,非常獨特;另外,大排檔里流行的砂姜碟,其實也不麻煩,砂姜不是生薑,而是一種帶著奇異味道的塊根香料,弄碎以後,和蒜蓉混合在一起,用熱油「嗤」熗一下,就能散發出夏夜廣州街頭裡最勾人魂兒的味道。

和廣東一水之隔的海南,其實也有吃白切雞的傳統,而且做法大同小異。比較特殊的是海南人喜歡在蘸碟里加青桔汁,一看就充滿了東南亞風味的熱帶風情。現在旅遊景點流行的「海南雞飯」其實就是白切雞配白米飯。商家往往打出「雞湯煮飯」的噱頭,把一碗油光光的米飯搭配白切雞售賣,我以為,這種米飯一吃就飽,飽食之後就沒有耐心啃雞骨頭,失去了大半吃白切雞的樂趣,不算是好的吃法。

除了饕客老廣之外,江南文人們自然也是白切雞的忠實擁躉。不過吳語里,「切」同「吃」,白切雞這名字,用上海話念就是「白吃雞」,其名不雅;北方方言的「砍」用得也不多,確乎只在書面出現:「砍頭」,北人說「砍價」,上海說「殺價鈿」。表達「切」的意思,上海用得最多的是「斬」——「斬踵頭」、「鯽魚包斬肉」 ,還有股市術語「斬倉」。

當然,也包括「白斬雞」。

滬式白斬雞的做法沒廣式白切雞這麼講究,蔥節、薑片、白水煮了就行。妙的是煮完雞以後,撈起來馬上用冰水浸泡的過程。雞皮遇冷收縮,一瞬間變得十分Q彈,雞肉也能瞬間鎖住水分,保持長時間的鮮嫩。據說這做法是上海老字號「小紹興」無意間的發明,還是民國那會兒,上海警察眼紅飯館的生意興隆,經常上門白吃白喝,充滿了小市民氣量和智慧的老闆就把白煮雞放到井水裡浸泡,希望警察們吃了拉肚子,沒想到這麼一加工,雞肉味道更好。

這故事讓人下意識覺得,不管什麼年代,執法者的秉性都有些類似。今天,煮熟泡冷水的做法,倒是流傳很廣,大概因為操作簡單,不少廣式乃至川式飯館,都會模仿滬式白斬雞的這一手段,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本地吃法與生俱來的習俗了。

說到川式,我倒想起了郭沫若在《賟波曲》里的描述:「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

「切」字太過文弱,「斬」字又帶著濃厚的江南味道,不是「砍」、「宰」這類重口味的動詞,無法表述四川人民的口味偏好和對於白雞的態度。事實上,白煮、切塊、蘸汁的雞肉,在四川盆地的叫法很多,成都有「棒棒雞」、重慶有「口水雞」,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白宰雞」。做法也大同小異,雞肉煮熟切塊,搭配藤椒油、紅辣子、白芝麻之類的香辣麻味調料。

四川人又把調料的吃法細分成「淋味汁、拌味汁、澆味汁」。「淋味汁」適用於酒店,當著客人的面把紅色的調味料淋在雞肉上,充滿儀式感,好看;「拌味汁」多見於外賣熟食,現賣現拌,適於攬客;「澆味汁」則是食客在味碟里蘸食品嘗,有點像廣式和滬式的吃法。

但我覺得,四川的涼拌菜味道都差不多,涼拌腐竹、紅油兔丁、夫妻肺片、重慶小面,葷的素的統統紅油伺候,最後一個味道。即便如雞肉這樣超脫的食材,也難免跌入滾滾紅塵。有人覺得斯文掃地,也有人覺得好吃就行。

不管白切雞、白斬雞還是白宰雞,雞隻本身的質量當然最是重要,但也未必如很多人所以為,只能用散養草雞方才夠格。事實上,白雞之美在其嫩,散養雞一旦長到可以食用的大小,肉質未免就變得粗硬,煲湯不錯,白切就遜色了。最好是生長速度快、肉質細膩的三黃雞,著名如清遠雞、文昌雞、龍崗雞、蕭山雞,都是此類。

上周末我在上海,晚餐在著名的「振鼎雞」解決。對桌是一個典型的上海本地「老克勒」,見他「斬」了半隻雞,叫了一瓶啤酒,也沒有別的主食配菜,獨自一口酒一口肉吃得專註,最後吃完買單,拍拍屁股走人,那份率性和洒脫,看得我艷羨不已。那一瞬間覺得,好的生活當如一盤金黃透亮、香滑可口的白斬雞,不事雕琢、隨心蘸料,無論怎麼吃,都能有滋有味、自得其樂。

出品 | 食味藝文志(微信號:SWyiwenzhi)

作者 | 魏水華(微信號:qyqy118)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