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鐵鉗」莫迪:擁有「半神」地位的領導人,把印度拖進與中國對峙的境地

2015年8月15日,莫迪在新德里發表講話,總結了改革、反腐成績之後,他稱,相信印度將會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視覺圖)

8月10日,非法越過邊境的印度士兵仍然留在境內。根據此前外交部披露的信息,53名士兵和一輛推土機在境內,邊境線上,也有一些印度士兵和車輛活動。

這一天的上午10點36分,印度總理莫迪在新浪開設的官方微博更新了。「四川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令我悲哀」,他的微博中寫道,印度人民為遇難者禱告,也為受傷者祈福。

微博下面,點贊最多的是那些憤怒的網友評論。為了讓對方更好辨識,有人甚至用英文留言:「把你的軍隊撤出!」

目前,沒有跡象表明莫迪打算這麼做。自從6月18日以來,印度士兵非法越境已經兩個月。作為印度最高決策者,莫迪一直對此保持沉默。

印度軍隊一直在中印邊境活躍著。七月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發現,不斷有印度軍隊卡車穿行在中印邊境地區,卡車還牽引著蒙著炮衣的火炮。而印度駐錫金段第33軍的「警戒」年度演習,也提前展開——往年,這場演習通常在9月底、10月初舉行。

在此前,莫迪一直表現出與合作、對友好的姿態。他向人推廣他最喜歡的瑜伽活動,在一些重要節日——包括冬至——都會向人祝賀;領導人生日時,他也會在微博上致以祝福。但印度軍隊非法進入境內,並與軍隊對峙,卻展露出莫迪異常強硬的一面。而在不惜冒引發軍事衝突的風險也要挑戰外,莫迪在國內政策上,也堪稱鐵腕。

「鐵鉗」

除了總理之外,莫迪還在印度兼任其他職位,比如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這個機構負責就印度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問題提供諮詢,成員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要員。

2016年,一項耗資430億盧比的軍事計劃提交到莫迪案頭,莫迪最終批准了它。根據這個計劃,印度軍方將用這筆錢建立第4個「布拉姆斯」導彈團,配備100枚巡航導彈、5台重型卡車牽引的移動發射架,以及一個移動指揮站。印度媒體表示,這個導彈團就布置在藏南地區。

1962年的中印戰爭,這個地區也是主戰場之一。1987年2月,印度單方面宣布在這個地區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之後,印度就不斷強化在這個地區的存在。這一次,莫迪更是想以增加軍事力量的方式,對抗在「實控線」附近的軍事部署。

莫迪一直對這個地區念念不忘。2014年他參加總理選舉,到這個地區造勢。面對眾多支持者,莫迪強硬地說,「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會永遠不變,沒有任何超級大國能搶走。」在競選網站上,他也放上對的批評,「世界已經改變,一個擴張的心態不會被接受,也必須摒棄這種心態。」

一年後,莫迪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總理了。當時印度在藏南地區修建了一條鐵路,即將完工,莫迪決定再到這個爭議地區,為鐵路剪綵。外交部門對此提出了強硬而激烈的抗議,甚至約見了印度駐華大使。莫迪對此應該也早有預料,但這顯然沒有阻止他繼續提升挑戰的調門。

2016年4月12日,印度新德里,英國威廉王子、凱特王妃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莫迪握手時力道太大,導致威廉王子的手上留下了清晰印痕。(@視覺圖)

這個一頭白髮,留著絡腮鬍子,戴一副細框眼鏡的印度領導人,表面看起來文質彬彬,實際上卻是一個狠角色。有媒體形容他走路時,像個摔跤選手。他也曾炫耀過自己胸肌發達,像美國動作明星施瓦辛格一樣。外交場合,與人握手,莫迪都毫不手軟,會用很大力氣,人稱「鐵鉗」。有次,他與英國王子威廉握手,直接在對方手上留下清晰的指痕。

莫迪對的最初印象,應該就來源於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的戰敗,對印度民眾產生了巨大衝擊。那年,他才12歲。第二年,國小畢業的莫迪向父親提出,希望能去讀青年軍校。

這時候,他已經參加了國民志願服務團(RSS)。這是一個狂熱、帶有濃厚軍事色彩的印度教派團體,曾在二戰時以希特勒為公開崇拜對象。他們訓練青少年使用棍棒、匕首等武器。有媒體認為,莫迪握手時曾把他國領導人手握腫的「神力」便是自幼年時的訓練得來。

莫迪加入那一年的早些時候,有RSS前成員暗殺了「聖雄」甘地,該組織立即被列為非法。直到後來,他們承諾不再參與政治鬥爭,才恢複合法地位。

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對也充滿敵意。據《環球時報》報道,2011年,他們在年度大會上曾公開呼籲國民,「抵制一切商品」。他們聲稱,印度正面臨來自的多種威脅,包括「侵佔印度領土」、支持納薩爾武裝等反政府勢力等。在經濟上,商品則「滲透進印度」,「對印度的製造業、安全、健康以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莫迪8歲時,就開始參加國民志願服務團的活動,他甚至覺得參加組織活動比上學更有吸引力。其想參加軍校的想法,「正是因為參加國民志願服務團夜晚集會受到的影響」,印度議會上院聯邦議員塔倫·維傑在《草根總理:莫迪》一書中寫道,最終這個想法遭到其父反對而不得不放棄。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在印度內陸小鎮瓦德納加爾的一座普通的磚牆結構老房子里。他的父親承襲祖父創立的雜貨鋪維生,後來又在火車站、公車站附近開設茶水攤,兜售奶茶。

據兒時的朋友回憶,小莫迪皮膚白皙,身材敦實,臉龐圓潤,不過他不是一個出眾的學生,在很多地方甚至還有些「軸」。他在學校最喜歡的是辯論,甚至還直接「挑戰」校長。

莫迪3歲時,他的父母就讓他與鄰村的女孩賈蘇達本訂了婚。但他所參加的國民志願服務團除了要求成員素食、不沾煙酒之外,還要求他們禁慾、終身不娶。莫迪既無法擺脫父母指定的婚姻,又決心堅守服務團的規矩。他最終與賈蘇達本成婚,之後便離家出走。

「莫迪的上級曾告訴他要過獨身生活,他答應他們不與我有任何接觸。」賈蘇達本說,自己也成了他的支持者,儘管他們從未有過夫妻生活。「他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做出這些犧牲,我是能理解的。」

莫迪花了兩年時間苦行遊歷了大半個印度,返鄉后還曾嘗試加入羅摩克里希納傳教會,成為僧侶,但被三次拒之門外。之後,他做過古吉拉特邦交通局食堂員工,后重新加入國民志願服務團成為全職成員。莫迪說,「這一次,我並不是作為一個男孩,而是一個男人進入。」

在成為正式成員后,莫迪曾在國民志願服務團被鎮壓時負責地下工作,散發傳單、組織示威、籌集資金,逐漸在團體內部顯露出來堅定的意志與突出的能力。

1985年,國民志願服務團併入印度人民黨組織的政治團體「全國民主聯盟」,重歸合法,莫迪也通過自學和遠程教育,拿到了政治學學士與碩士學位。

執拗的莫迪開始踏入政壇。

2014年5月20日一早,印度首都新德里國王大道的國會大樓前,座駕剛一停穩,莫迪便踏出車門,隨即在大樓前跪了下來,給了台階深深一吻。

此時的莫迪,剛在幾天前帶領印度人民黨贏得了30年來的最大勝利,莫迪也即將入主新德里馬場道7號,總理府。當天,他哽咽致辭時提到自己的出身,說自己當選總理意味著「平民百姓已重獲自信,並重拾對民主的信心」。

作為來自在印度相對「低賤」的種姓甘奇的新總理,莫迪有別於來自人民黨的前總理阿塔爾·貝哈里·瓦傑帕伊——一位風度翩翩的高種姓婆羅門子弟。

2015年訪問前,莫迪決定在新浪開一個官方微博。5月4日早晨,莫迪看到工作人員提供的第一條微博信息,他覺得不太好,提出了修改意見。最終這條微博內容在中午時發送了:「你好!期待通過微博與朋友們互動。」

十天後,莫迪開啟了自己訪問的行程。他與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會見,又受習近平邀請,訪問了西安。收到一塊「用東方智慧澆灌中印友誼」的鏡框后,他說,「我永遠珍惜。」

莫迪上任后,中印關係確實有了更大的進展,尤其在經貿領域。他曾說,要推動中印關係從「英寸」到「英里」的飛躍。莫迪上台後,一直希望提振印度經濟,他顯然也意識到,與的經濟合作,會幫助自己更快達到這個目標。2011年,他還在主政地方時,就曾到訪過,以推銷員的姿態,吸引企業到印度投資。那年,對印度的直接投資才1.02億美元,但2016年就上升到10億美元。據印度方面介紹,莫迪執政這幾年裡,印度吸引的外國投資中,來自的投資增長最快。

印度財政部負責經濟事務的副部長沙克坎塔·達斯,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曾表示過對中印合作的樂觀前景,據他透露,中印通過對話已達成一致,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等方面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探討投融資模式和聯合工作機制,為雙邊經濟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但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裡,莫迪最信任、最依賴的並非財政部的官員。在印度重大外交和安全戰略上,國家安全委員會起著重要的作用。莫迪上任之後,就把幾個鷹派人物召到身邊。

先是國防部長,莫迪選了賈伊特利,雖然後來他轉任印度財長,但今年3月,賈伊特利又開始以國防部長的身份參加委員會了。賈伊特利是個十足的鷹派,莫迪通過微博關心四川災區民眾前一天,賈伊特利還對外宣稱,印度軍隊已「足夠強大」,有能力應對任何對國家安全的挑戰,而且印軍也從1962年的戰爭中「吸取教訓」。

對於國家安全顧問的人選,莫迪最終選擇了曾在巴其斯坦卧底7年的「超級間諜」多瓦爾。分析家認為,這個職位甚至比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等更有影響力,莫迪也很信賴多瓦爾,有人認為,他現在是印度僅次於莫迪的第二權勢人物。

多瓦爾對也持強硬立常2010年,他曾經公開主張,提高印度的導彈技術以瞄準的經濟設施,他覺得,這是「唯一的軟肋」。

在社科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葉海林看來,莫迪對華之所以如此強硬,與他身邊這些鷹派人物大有關係,「給他出主意的就是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甚至認為,此次印軍非法侵入領土,操盤手就是多瓦爾。

至於印度民眾對的看法,皮尤研究中心曾做過一系列調查。據外交部主管的《世界知識》雜誌報道,整體而言,近三年來,印度社會對的好感度在不停地下降。皮尤的數據顯示,2014年時,印度對華持正面積極認知的占調查人數的35%。2016年9月,這個數據下降到31%,到2017年7月新的調查發布時,只有26%的受訪者對華持正面積極認知,41%對持負面消極認知。

具體到黨派,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對持負面情緒更大,54%的受訪者擔心與巴其斯坦關係,認為是印度的威脅。

所謂的「威脅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論調,美國、日本都有一部分人持這種觀點。莫迪上台後,開始推行其大國戰略,提高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他巧妙抓住了這個因素,鉤織了一張外交網路。

莫迪上台後首次出訪就選在了尚未與建交的不丹——2017年印度士兵非法越界侵入洞朗地區時,就聲稱這個地區屬於不丹(後來遭到不丹否認)。

之後,他訪問的是日本。在他任內,印度與日本的關係發展迅速。《環球時報》引述外媒分析稱,安倍晉三首相一直試圖擺脫對華困境,莫迪試圖與展開競爭,兩國都認為,來自的挑戰將繼續為他們提供緊緊抱團的諸多機會。而英國《金融時報》則刊文稱,莫迪像極了下一個安倍,他們性情相近,抱負相同。

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也為美印密切合作提供了機會。2017年7月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美國、印度兩國海軍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演習拉開帷幕。據參考消息網報道,這場演習「旨在制衡加強海洋活動的」。

最近,就在印度軍人非法越過邊境,與展開對峙后,印度空軍重啟了設在「阿魯納恰爾邦」(即藏南地區)的兩個前進機常有分析認為,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印度在中印邊境的防衛能力。同時,莫迪還在和日本方面協商,共同升級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民用設施。新加坡《海峽時報》稱,該群島被視為應對在印度洋擴張的重要資產。

印度的軍事力量確實不容小覷。莫迪現在領導著總兵力在世界排名第三的常備部隊,他一直批評前兩屆國大黨政府軍購速度緩慢,嚴重影響印度軍隊裝備的更新換代。結果在他任內,印度成了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

「莫迪政府有很強的民族主義色彩,對國家利益和安全極為看重,也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亞室助理研究員王海霞告訴本刊記者,莫迪現在將國內安全置於首位,對外強調維護國家利益,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成為他的一個根本保障。

被「拉黑」的領袖

2014年9月底,莫迪就任總理四個多月後,就訪問了美國。這次訪問,對他來說頗不尋常——之前十年裡,美國政府一直把莫迪列入簽證黑名單,拒絕他入境。

然而,終於順利訪問美國的莫迪,遇到了另一件尷尬的事。一個名為「美國司法中心」的組織在紐約對莫迪提起訴訟,起訴罪名是「反人類罪」。他們在訴狀中寫道,「莫迪故意、惡意指示印度當局迫害無辜民眾,有證據支持這一結論。」

這起訴訟和簽證禁令,都是源於2002年,發生在他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的一場慘劇。

2002年3月2日,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帶著武器上街。 (@視覺圖)

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最西部,與巴其斯坦接壤,商業發達。這裡也是莫迪政壇生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在他主政下,這裡經濟發展迅速,一度有「印度廣東」之稱。

但2002年,他剛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三天後,該邦爆發了嚴重民族騷亂,也造就了莫迪一生抹不去的「污點」。

2002年2月27日早晨,因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寺廟之爭,古吉拉特邦穆斯林聚居的高德拉火車站發生血案,一群穆斯林對一輛載滿印度教活動人士的火車發起襲擊,之後一卧鋪車廂起火,58名印度教徒葬身火海。

對此,剛剛執政的莫迪宣布設次日為哀悼日,「哀悼日的設立就是一封對暴力的邀請函。」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愛德華·魯斯說。

果然,一場可怖的暴力開始了。印度媒體當時的報道稱,成千上萬的印度教極端分子聚集在一起,穆斯林居住區變成了死亡陷阱,少女在大庭廣眾下被強姦,懷孕的婦女被當眾剖開肚子,婦女當著兒女的面被割喉,而被捕的男士被生生灌下汽油,目睹妻兒被殺之後再被活活燒死。

莫迪是一名虔誠的印度教徒。據印度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特聘研究員蘭加查里介紹,他40多年恪守印度教齋戒規定,即便在「九夜節」訪美期間,一天仍堅持只喝「蜂蜜檸檬水和一杯茶」。

作為一邦最高長官,莫迪的聲明卻看似在為印度教徒開脫:「每個作用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否則社會秩序無法平衡。」

那場慘劇中,有超過400名婦女被強姦,2000人被謀殺,絕大多數是穆斯林,全邦有20萬人無家可歸。而據當時的視頻和目擊者反饋,不少殺人者身著白色上衣、卡其色褲子,佩戴藏紅花圍巾——那是典型的國民志願服務團成員裝束。

後來被判有罪的邦議員MayaKodnani,是莫迪所在印度人民黨的高級成員,有證據顯示,她曾煽動印度教徒攻擊穆斯林。

慘案震驚了世界,很多媒體用「大屠殺」「種族清洗」等辭彙描述這一事件。外界甚至懷疑莫迪在這起慘案中,沒有更好地保護平民,甚至暗中縱容暴徒。

「這些暴行顯然早有預謀:暴亂者擁有選民名冊,因此他們能在混合社區挑出穆斯林家庭,而不會觸及周圍的家庭。他們還能準確無誤地找出穆斯林的商鋪,儘管這些店鋪已經受到他們印度教商業夥伴的預警,改用了印度教名字的鋪面招牌。」愛德華·魯斯在《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一書中,甚至將這一系列暴行與1933年德國國會縱火案相比——希特勒正是藉由這次機會,逐步建立起納粹政權。

魯斯在書中寫道,「印度和國際人權組織曾對此次事件開展了大量調查。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古吉拉特警察曾受到指示不要干涉暴力活動。」

最終,長達十數年的審訊后,共有294人因此事被定罪,其中印度教徒184人,穆斯林65人。雖然事後印度法院經過審理,為莫迪洗刷了這些指控,但美國仍然把莫迪「拉黑」,拒絕他入境。莫迪最終也迫於壓力辭職,同時解散邦議會提前進行選舉。但幾個月後,莫迪帶領印度人民黨再次贏得大選。競選中,莫迪仍然不忘鼓動教派對立,他的競選口號是「古吉拉特的榮耀」,並將邦內的穆斯林稱為「第五縱隊」——內奸的代名詞——指控他們忠於巴其斯坦。

莫迪清楚印度教在古吉拉特邦佔有絕對優勢地位。他公開聲稱,一旦自己不能勝選,印度教徒在穆斯林暴徒面前將失去合法的保護。他們只能不顧法律奮起捍衛自己的利益,這將導致「內戰」。他的「威脅」起了作用,最終屢戰屢勝,在該邦連任三屆。

莫迪從未對此事道歉,他只在一次採訪中,稱「我對事件唯一惋惜的,就是沒能更好地處理與新聞媒體的關係」。

現在,對他的旅行禁令被解除。「美國司法中心」的指控也被駁回。

中共中央黨校主管的《學習時報》曾刊文稱,莫迪大選時一直堅持「印度教特性」的教派主義思想。「所謂『印度教特性』,本質上是印度教倫理與近代民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混合而成的意識形態,也是印度人民黨的思想宗旨。它宣稱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國度,仇視歷史上的穆斯林政權與英國的殖民統治,力求訴諸民族主義,打壓穆斯林,希望建立一個全面恪守印度教思想、富有戰鬥力的印度教國家。」

2015年5月14日,在 華訪問的莫迪來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 (IC圖)

有熟悉莫迪執政風格的人指出,莫迪是一位鐵腕甚至殘酷的政治家。他在主政古吉拉特政府期間,曾展開過大規模清洗運動,黨內異己不是被迫另組新黨,便是投靠了政敵。一位政府官員曾對媒體說:「如果你上了莫迪的黑名單,那麼就完蛋了。」對於黨內與他作對的人,即使身處高位也必誅之而後快。他也被許多媒體和同僚斥為「獨裁」、「恐怖統治」。

莫迪和家人關係一直很「冷淡」,在任職古吉拉特首席部長期間也未曾與母親同住,擔任總理后,也和家人甚少來往。被媒體曝出其已婚之前,莫迪甚至一直不願承認自己有一段「形式婚姻」,他更希望以「孤單硬漢」的形象活躍政壇。

這反倒成了莫迪的一個優勢,印度民眾似乎都相信這樣的人沒有裙帶關係,比較清廉。他自己在政治上也少了很多顧忌。

2016年印度官方公布個人資產數據,莫迪現在手裡的現金總額約為4700盧比(約合455元人民幣),個人總資產差不多140萬人民幣。他本人無汽車、飛機、遊艇,珠寶方面,也只擁有「4枚金戒指」。在十幾年的從政生涯中,莫迪幾乎從未捲入任何腐敗醜聞中。在維基解密公布的材料中,他也是極少數未涉貪腐醜聞的知名印度政客。

印度一直飽受腐敗困擾。據透明國際組織2016年對16個亞太國家2萬餘人的調查顯示,腐敗率最高的便是是印度,其腐敗率高達69%。有近三分之二的印度受訪者表示,為獲得公共教育和醫療等基礎服務,不得不賄賂官員。

上任之後,莫迪除了發展經濟之外,開始掀起一場反腐風暴。即便自己班底成員發現腐敗問題,他也毫不手軟。據統計,莫迪組建政府新任命的21名高官中,有7位被控犯罪;66位政府正副部長中,三分之一涉嫌刑事案件和腐敗問題。

有媒體報道,在新德里,熟悉莫迪的人說,對於實現目標,莫迪不喜歡按部就班去實現,他喜歡的是用有野心的、具有挑戰性的想法給社會帶來激烈的變革。他不惜冒險,就算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

2016年的「廢幣運動」,似乎是這種性格的一次印證。

2016年11月28日,印度阿姆利則,國大黨成員燃燒紙幣和莫迪肖像,抗議總理莫迪的「廢鈔」行動。但這場行動,並沒有對莫迪的執政帶來太大影響。 (@視覺圖)

去年11月8日20點15分,莫迪突然在一場特別電視演講中發布公告:2016年11月9日起,「聖雄」甘地系列中的500盧比和1000盧比紙幣於當日午夜起失效,並宣布發行新「聖雄」甘地系列500盧比和2000盧比的紙幣,民眾可到銀行以舊鈔兌換新鈔。

這是一項秘密行動,據印度儲備銀行印度經濟事務部的官員在記者招待會上稱,只有政府、安全機構和中央銀行的高級官員知道這一行動。

莫迪政府解釋說,突然襲擊的紙幣改革,是一場針對黑錢的「外科手術式打擊」,目的是逼迫持有大量大幣值現金的腐敗分子面臨暴露自己或者任由紙幣作廢。他想以此打擊印度國內猖獗的腐敗、政治賄賂、黑錢交易和逃稅,同時消除外國偽造印度貨幣帶來的威脅。

突如其來的紙幣改革,讓民眾陷入混亂,當地報紙的頭條,總結出了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況,「賬上有錢,手裡空空」。

城市的銀行一時人滿為患,而農村的百姓更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部分人沒有銀行賬戶,大家都非常恐慌,生怕藏在家裡的積蓄會化為烏有。一些鄉鎮甚至開始有村民自殺的傳言。

截至11月23日,印度全國因紙幣改革而導致的死亡「廢幣死」——如擁擠而死、排隊而死、驚嚇而死等等,已經達到48起之多。

但最終,「廢鈔令」沒有給莫迪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反而給他帶來節節攀升的支持率。他把住了普通民眾的脈,成功地說服印度百姓,這一舉措對貪腐者的打擊要遠遠超過給普通人日常生活帶來的短暫困擾。

走向「半神」?

6月21日,印度勒克瑙,印度舉辦「萬人瑜伽」活動,慶祝世界瑜伽日,莫迪現場做瑜伽。 (@視覺圖)

以前,對印度人而言,能吸引冬粉的通常都是身材高挑、魅力四射,衣著精緻的角色。但胸圍一米四、總是穿著標誌性的寬鬆及膝長衫的莫迪在2014年9月首次訪美時,卻辦了一場搖滾巨星級別的集會。

集會安排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耗資150萬美元(約合920萬元人民幣),有3萬人申請了免費門票,但只有大約一半能有幸見到莫迪。

近幾年海外興起了一股莫迪熱,印度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特聘研究員蘭加查里說,「莫迪對印度人有很強的凝聚力,而且為提高印度國家形象貢獻很大。」

「我和莫迪都是善於使用社交媒體的領導人。」美國總統川普在一場白宮記者會上不無驕傲地稱。截至8月13日,二人在社交媒體推特的冬粉數在全球領導人里確實堪稱最高,3560萬餘人關注了川普,關注莫迪的也超過了3260萬,相比之下教皇方濟各的冬粉不過1220萬。

莫迪不但成為印度權力最大的領導人,也逐漸擁有了「半神」一樣的地位。媒體上也一再宣揚莫迪的事迹,諸如工作勤奮,每天只睡4個小時。經常與普通民眾互動,非常親民。印度一些地方還出現了供奉莫迪像的廟宇。

「莫迪是個非常有耐力並且很富魅力的人」,蘭加查里接受本刊採訪時說,「許多在美國的印度人認為莫迪是印度的救星: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承諾裁撤官僚程序、消除腐敗、重振印度經濟、恢複印度的自豪感。」

印度人對莫迪的崇拜,還與他治下的經濟發展有關。莫迪任內,印度的經濟發展迅速。2016年GDP增長了7.1%(2016年4月~2017年3月),而據世行、IMF測算:印度2017年經濟增速可達7.5%。很多觀察家認為,印度未來將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在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分析師薩沙看來,印度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是莫迪外交政策走向強硬的一個原因。「莫迪在激發外國投資者興趣方面獲得了成功」,薩沙說,「也正是這一點給他提供了空間令其能夠轉變並強化針對巴其斯坦和的外交政策焦點。」

反過來,這也刺激了印度國內民族情緒的高漲。澳大利亞一個研究機構稱,「莫迪已經改變了印度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這種民族情緒,除了經濟增速的高漲外,也體現在文化上。莫迪一直試圖提振印度在世界上的軟實力,最主要的舉措是,推廣印度傳統的瑜伽運動。

2014年,莫迪在聯合國提議設立「世界瑜伽日」,並且要將瑜伽定為印度的「地理標誌產品」,像法國的香檳、義大利的帕爾瑪乳酪那樣。

今年6月21日,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莫迪展開了他的瑜伽墊,與近5萬名民眾在清晨的細雨中做了多個瑜伽姿勢,他說:「許多國家並不知道我們的語言、傳統或文化,現在都透過瑜伽與印度連結起來。」

在印度德里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阿西眼裡,瑜伽是印度的國粹,而莫迪願意推廣瑜伽,讓印度的民族自豪感有了很大提升,「我認為以前印度的總理都忽略了印度的軟實力,但是莫迪可以說是利用,他的利用是正面的,讓全世界知道印度歷史文化」。

除此之外,莫迪也在儘力推廣阿育吠陀醫學,並且在國內支持研究,包括種印度草藥。在印度政府內部,莫迪將衛生部的阿育吠陀與瑜伽局獨立出來,升級為「瑜伽部」,任命前旅遊部長納克為部長,專門負責推廣印度傳統醫藥、阿育吠陀、瑜伽、自然療法等等。

阿西接受本刊採訪時說,「原來大家不覺得印度文化有什麼好東西,現在越來越多人認可了印度文明的價值。」

莫迪上台前,英國《獨立報》曾評價他,「終其一生,除了為印度民族主義奮鬥便別無其他」。蘭加查里也向本刊記者坦言,「莫迪上台後,印度國內的宗教矛盾顯然有逐漸深化的趨勢」。利用教派衝突在國內崛起的莫迪,看起來,也想在外交領域施展類似的策略。

這一次,他又把印度拖進與對峙的境地。

看天下392期封面故事

點擊關鍵詞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