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圳應發揮「發動機」作用

原標題:深圳應發揮「發動機」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這一由深圳率先提出並積極倡導的思路構想,繼先後寫入廣東、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后,又首次寫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在國家戰略層面加快規劃發展。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深圳應發揮「發動機」作用

深圳新聞網訊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開幕大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粵港澳大灣區這一由深圳率先提出並積極倡導的思路構想,繼先後寫入廣東、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后,又首次寫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在國家戰略層面加快規劃發展。

今天在京出席全國兩會的許多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分組審議、討論發言或接受記者採訪時,都紛紛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寫入報告為粵港澳地區新時期發展帶來的重大利好,認為在全國層面看,這是釋放出進一步開放發展、整體提升粵港澳「板塊」發展水平和能級的重大信號,對粵港澳地區而言則意味著要承擔起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和更高任務,而對每一個灣區中的城市而言無疑都是借力發展的又一新紅利。來自深圳的代表委員向記者表示:「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窗口城市和經濟中心城市,又是首先提出攜手周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的城市,必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先鋒、引擎、發動機的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一步步上升為「國家戰略」

發達的灣區經濟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特徵,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目前世界發達的灣區經濟有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等。多年前,一些持續關注深港合作的深圳政協委員提出了關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相關提案,灣區這一概念開始進入到了深圳政府戰略研究的視野。

2014年,深圳首次把「發展灣區經濟」寫入當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灣區經濟,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優勢」。此後又不斷深化、完善、發展灣區經濟概念,最終提出攜手周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在深圳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先後寫入廣東《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加快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擬啟動珠三角灣區城市群等規劃編製,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粵港澳地區共同編製,最後由國務院批准,成為首個國家明確定義的「灣區」。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又寫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一切都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下好「粵港澳大灣區」這盤「棋」,深圳應成為「棋眼」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早的提出者和倡導者,深圳年初的市委全會將其列入2017年工作的「十個重點方向」,此後再次將「粵港澳大灣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粵港澳大灣區」寫入總理報告中,深圳的代表委員尤其感到高興和振奮。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華昱集團總裁麥慶泉今天向記者表示,下好「粵港澳大灣區」這盤棋,深圳應力爭發揮先鋒、引擎和發動機的作用,成為這盤棋的「棋眼」。他說,縱覽世界各國城市群發展的空間格局,從美國舊金山灣區到日本東京灣區,沿海灣區城市群往往是發展條件最好、最具有競爭力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顯著的地理區位優勢,擁有廣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區域內產業、物流、科技、金融和貿易等資源高度集聚,具備打造世界級灣區的基礎和條件,未來可能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群之一。

「深圳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源於粵港澳區域發展水平和實力已經足以撐起灣區體量,深圳也希望借力灣區建設進一步提升自身發展水平和層級。」麥慶泉認為,深圳和廣州一直是廣東經濟發展最大的「發動機」,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兩市GDP雙雙超過1.9萬億元,離2萬億元大關近在咫尺,兩市GDP總量接近全省的一半,在全省發展大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好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性支撐作用。不論從經濟規模、總體實力,還是從深圳科技創新、金融創新、產業外溢等方面的優勢而言,深圳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都應該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把制度創新等疊加的因素髮揮出來,繼而把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出來,這也是深圳的機遇所在。同時,深圳也需要通過灣區的發展和規劃,與其他城市間進行更好的分工,形成協同發展的城市群。「深圳應該充分發揮深港合作的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重要的橋樑、紐帶、『融合劑』作用。」

深圳的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也關注到「粵港澳大灣區」寫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他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定位中,正在致力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深圳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效率和能力很強,能夠把科技成果很好地轉化成生產力,轉化成GDP、高端就業、稅收,這應該是深圳的優勢。在具體的跨區域建設方面,陳志列認為深港科技合作前景看好,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有利於吸引和集聚全球頂尖的人才創新資源,助力整個大灣區加快形成「矽谷」氣質。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門戶」

不僅是深圳,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構想越來越被重視和認同。今天,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海雅集團董事長塗輝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把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戰略,將會促成這一區域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成為的國際門戶,可謂前景無限。這對於構建全方位、更深層次的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他還表示,在全球城市的戰略指引下,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把握三個國際化要素:一是在交通規劃上,構築樞紐型的國際空港、貨運鐵路樞紐。交通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只有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建構好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使航空、海運、高鐵都能發揮貿易交流中的輸送作用,才能在全球貿易中獲得更多便利。二是在創新驅動上,打造全球化的科技創新中心。新時期的城市競爭更加註重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競爭,高科技產業、金融行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是全球化城市普遍較為發達的產業,科技創新是全球城市立於不敗之地的至關重要因素。三是在文化融合上,打造全球文化交流中心。全球城市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兼容包並的態度傳遞本土文化,接納外來文化,使全球城市散發出與眾不同的文化氣質。

同時,在被納入廣東「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廣東戰略」之後,珠三角更多城市也都對「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發展機遇熱情高漲,佛山、肇慶、江門、東莞、珠海等多地都將融入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地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正在逐步由戰略規劃變成具體操作,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鄭人豪今天向記者表示,規劃好粵港澳大灣區十分必要,將有力推動廣東和香港、澳門的經濟一體化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他也特別提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驅動發展,希望可以充分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加強與國際先進科學技術的交流對接,建設研發孵化器、研究中心,助推整個地區創新驅動發展。鄭人豪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統籌好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周邊的港口、機場、高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形成互補和聯動。

「粵港澳大灣區」被升格為國家戰略,也引起其他地區的代表委員的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陳凱先是藥物領域的專家,工作中與粵港澳企業都多有接觸。他今天向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助力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科技發展,他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例:「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在生物醫藥、中醫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缺乏資源,市場環境也比較狹小,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也有生物醫藥研究機構,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但港澳地區在對外交往方面有窗口的作用,現代科技也比較強,可以跟廣州、深圳、珠海進行融合發展。」

瞄準「矽谷」,加快金融合作,粵港澳大灣區要打好科技金融牌

深圳的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眼中,粵港澳大灣區首先應該是一個「科技灣區」,目標是「矽谷」。他今年向大會提交的建議,就是「著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馬化騰認為,粵港澳地區是世界重要的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航運物流和製造業中心,擁有比較完備的創新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可以實現從理念、籌資、研發、製造、產業化等「一條龍」的創新全過程。「香港高等教育發達、高端人才儲備豐富,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業發達;深圳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珠三角製造業發達,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澳門積極謀求適度多元發展,在中醫藥以及對葡語國家合作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馬化騰建議,應建立粵港澳科技灣區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制定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政策,不斷吸收先進文化、理念、制度,匯聚最新信息和人才資源,形成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催生創新業態,培育大批創新成果,成為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策源地,引領全球科技產業發展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交易員周奕豐在發言中則提出,應推進金融創新,加強粵港澳金融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毗鄰港澳,在金融等產業方面與港澳有著天然的歷史人文淵源,建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促進粵港澳深度共榮互利。」周奕豐表示,加快金融方面融合的步伐,需要推動面向港澳和國際金融的開放政策,提高金融產業對經濟的服務能力。在金融政策方面,建議政府給廣東更大的自主權,如區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審批權,這有助於匯聚金融創新資源,激活金融創新的活力。事實上,借力廣東自貿區的平台,粵港澳金融合作正在不斷深化。以前海為例,前海率先推動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和跨境雙向股權投資等「四個跨境」。前海所開展的金融創新很多以香港為依託,比如,前海降低港企進入內地證券市場的准入門檻,去年推動香港的銀行分別成立港資控股的內地首家證券和基金公司。(特派記者 崔霞 余璐王海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