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又是10億理財被騙!為何上市公司如此熱衷於買理財?

密金融官網:www.zmjinrong._zhou

版權: 來源 綜合 網易清流工作室 作者 馬莉、趙妍、投資通

美的集團10億元理財資金遭「騙局」!

一份偽造了印章的銀行兜底函,撕開了為美的集團理財計劃度身打造的「騙局」。

美的集團旗下的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下稱「合肥美的」),理財資金疑似遭遇「騙局」的案件,正在安徽省高院受理。

網易「清流」工作室獨家獲得的一份《民事訴狀》,詳細講述了合肥美的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被「騙走」7億元的詳細過程:美的的7億元理財資金,由「農業銀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借道上海財通和渤海信託,最終流向3家借款公司。直到放款后2個多月,美的方面最終發現,無論是銀行出具的兜底函,還是資金流向的3家公司授信資料,均為偽造。

除此之外,工作室亦從多個核心信源處獲悉,與上述7億元理財資金遭遇「騙局」幾乎同一時間,美的集團另有3億元理財資金遭遇了相似的情況,涉案銀行為「重慶銀行貴陽分行」。

市值接近2800億元的美的集團,為何會被「蘿蔔章」騙走巨額理財資金。一個借來的銀行副行長辦公室,一個冒名頂替的假 「行長」,一紙偽造了印章的銀行兜底函,是誰設下了這個騙局?

遭遇「假行長」

事情還要回溯到去年3月初。

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說法,美的金融中心安徽分部的負責人李某,向其大學同學透露「美的理財業務最重要的要求是要有銀行兜底」。獲知這一信息後幾天,這位大學同學輾轉通過一位證券公司的投資經理,向李某介紹了一個7億元的理財項目。

工作室掌握的上述理財產品合同顯示,7億元的理財項目,名為「財通資產-創贏1號單一客戶專項資管計劃」,產品推介銀行為農業銀行成都武侯支行,資產管理人為上海財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財通」),資產託管人是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以下簡稱「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項目標的公司是農行成都武侯支行的3個「授信客戶」。

不過,這份理財產品合同在「聲明與承諾」一欄顯示,除了上海財通本身以外,該產品還搭建了另一層通道「渤海信託貸款項目單一信託計劃」;即理財產品資金流向的實質,是穿越上海財通、渤海信託兩層通道,最終貸款給項目標的公司。

該資管專項計劃期限為2年,預期年化收益為6.7%。資管計劃合同中規定:「本資產管理計劃項下,資產管理人僅作為通道功能的主體,資產管理人無需對資管計劃投資標的進行實質審查。資產委託人已對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標的的資金用途、交易對手、擔保措施等的資信及其他背景狀況進行了充分的盡職調查,若出現委託資產無法收回本息或遭受損失等情形的,資產委託人自行承擔風險……」

而該產品的增信措施,則是「農業銀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的保本保收益的《承諾函》。

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敘述,結合接近案件人士的說法,美的金融中心安徽分部的負責人李某,在拿到理財產品全套資料后,向其上級領導彙報,隨後與其風險管理部同事前往成都當地銀行調查。

蹊蹺的情節,在這一刻拉開序幕。

2016年3月22日,來自美的方面的2名工作人員,以及上海財通的項目經辦人等一行,由一名自稱為「農行成都武侯支行客戶經理」的人士陳某接待,來到了農行成都武侯支行辦公大樓。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敘述,陳某領著美的方面等人從一層營業廳進入,坐上電梯進入辦公區。全程並無任何人要求登記或出示證件,亦無人詢問或阻攔。

「這是我們「黃XX」行長。」進入辦公室后,陳某向大家介紹一名中年男子,隨後雙方交換了名片。

監控資料顯示,雙方會面持續一小時。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敘述稱,在查看3個「授信客戶」的全部資料並提問后,上述這位被介紹為「黃XX」的「行長」,當著美的公司人士的面,從辦公桌抽屜里拿出「農行成都武侯支行」的公章,因第一次蓋章不清晰,「行長「又加蓋了一次。

一個細節是,美的方面在對蓋了公章的《承諾函》進行核對、拍照留存后,提出「《承諾函》原件要不要密封一下」。但「行長」的回答則是,「《承諾函》簽署日期還是空著的,現在沒有必要密封,等你們落實了放款時間、填上籤署日期后再密封吧。」

當時並沒有人深究,蓋章《承諾函》的「行長」,到底是不是農行成都武侯支行真正的行長本人?亦沒有人深究,接待美的來客的辦公室,到底屬於誰?

美的「風控」

在正式放款以前,美的集團內部對這一筆涉及7億元的理財計劃進行了內部論證和審批。

工作室掌握的美的方面提交給安徽省高院的內部項目審批記錄顯示,前往成都盡調后,美的金融中心安徽分部的負責人李某原本對這個項目充滿信心。

他向上級彙報:「該項目借款人為農行授信客戶,由成都農行兜底。與風險部一起現場盡調,核查借款人經營情況良好,且底層資產具備有效的抵質押擔保,建議操作。」

美的集團金融中心的陳姓主管領導隨後提出疑問:「用一個資管計劃再套一個信託計劃是出於什麼考慮?信託計劃是單一還是集合?」

「項目是財通資管對接的,委託渤海信託放款。信託計劃是單一信託計劃。」李某隨後回應,並在此強調「底層資產對應是成都農行三個授信客戶,交易機構較為清晰,風險可控」。

主管領導遂批示了「同意」,不過仍叮囑稱「購買后貸后管理工作要做好,至少每季要求兜底銀行提供底層資產風險排查報告,爭取每半年走訪一次兜底銀行及底層資產債務人。」

工作室亦注意到,上述美的集團金融中心的主管領導在批示中還提出,「建議今後分部的理財業務合作金融機構及底層資產以安徽省及周邊地區為主」。

工作室掌握的美的方面提交給法院的內部郵件記錄顯示,美的集團金融中心風險管理部門亦對上述理財項目進行了論證。儘管有人曾對業務中作出「本筆投資的主債權相當於沒有擔保措施,我們唯一的保障在於農行出具的承諾函,該風險請予以特別注意」的提示,但至少2決策者均以「美的集團此前曾有過多次類似操作」為由,認為「風險相對可控」。

2016年4月7日,經過論證后美的集團正式放款。7億元理財資金,由美的總部撥付給合肥美的,由後者放款至資管計劃的託管銀行,再經過下一層通道渤海信託,最終落入實際用資的三家公司賬戶中。

工作室結合資管計劃合同、信託產品合同梳理髮現,上述3月22日在農行成都武侯支行辦公室內簽署的《承諾函》,是這一項涉及7億元資金理財計劃中,最核心的增信措施。

但工作室向多名銀行、資管業務人士了解的信息顯示,在類似上述理財產品的業務中,銀行是否應該出具兜底函存在爭議。

一位從事投行和部分資管業務的券商人士表示,在上述操作模式中,銀行不該兜底,「匯票等業務銀行可以正常信用兜底,資管計劃、信託不該由銀行兜底。」該人士推測,如果確實存在銀行兜底,可能是為了賺利差,或者有其他業務合作。

一家國有大型銀行的支行副行長亦表示:「這樣的兜底協議,銀行按照規定是不能出的。但是也不能說不存在。存在,但是不合規。」

另有長期從事資管業務的人士向工作室指出,這類業務屬於銀行的表外業務。

一位股份制銀行業務人員則表示,「銀行在操作時,如果出具承諾函,一般是實際用資方的這部分資產本身就是銀行的,或者有時候實際用資方是銀行的優質大客戶,在合作到期后,為了維護客戶,會幫忙找一筆貸款。」

而無論是否應該出具兜底函,一個更為核心的前提是:銀行兜底函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東窗事發

在放款后2個月,美的集團總部資金中心的主管領導前往農行成都武侯支行進行投后核查,遂揭開了這一「騙局」背後的真相。

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說法:最核心的《承諾函》上的印章為偽造,蓋章的「黃xx」行長為假冒,負責接待的「客戶經理」陳某亦為假冒。三個借款企業的授信資料(包括上級分行的授信批複、抵質押證書、支行的盡職調查報告和物業評估報告)全是偽造的,上面蓋的公章也全是非法私刻的。而陳某等人用以接待美的方面的辦公室,則實際上是農行成都武侯支行一位路姓副行長的「行長辦公室」。

隨後,合肥美的迅速向合肥高新區公安分局報案。因案情特別重大,合肥公安立即立案偵查。工作室從接近案件的人士處獲悉,策劃上述「騙局」的陳某等人,均已經被逮捕。而資金流向的三個實際用資方,有多人在逃。

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說法,前述在農行成都武侯支行設下「騙局」的陳某等人,獲得了3家借款企業的巨額好處費。網易「清流」工作室從其中2家涉案公司相關人士處獲悉,陳某等人從2家公司獲得的「好處費」為8100萬元。工作室未能聯繫到另一家公司了解具體「好處費」金額。

根據合肥美的在《民事訴狀》中的說法,農行成都武侯支行路姓副行長,實際上曾向陳某等人出借過3次「行長辦公室」。根據《民事訴狀》的表述,目前該路姓副行長已取保候審。不過,該《民事訴狀》並未具體提及,除了美的方面外,另外2次被接待方是誰。

接近案件的人士向工作室稱:「其他兩次接待了兩個金融機構,但陳某等人並沒有得手。」不過,這一說法並未獲得核實。

目前也尚不清楚,是否有其他公司、在其他地方遭遇陳某等人的「騙局」。

除了上述合肥公安刑事立案外,美的集團目前已經對上述三個實際用資方企業以及農行成都武侯支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三個用資方賠償全部7億元本金及利息,判令農行成都武侯支行承擔全部的連帶責任。安徽省高院已受理。

不過,儘管刑事案件已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民事案件已被法院受理,美的集團巨額理財資金遭遇「騙局」事發至今已經一年有餘,卻並不為公眾所知。涉事各方均三箴其口。

合肥美的法務部人士向網易「清流」工作室稱,其並沒有聽說理財產品出問題的事,「這應該是集團層面的事,我不清楚。」該人士也以「可能屬於美的集團的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美的總部法務人士聯繫方式。

美的集團在接收工作室提交的問題后,未予正面回應。

農行成都武侯支行電話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農行總行在要求網易「清流」工作室提交具體問題后,不再接聽電話,亦不再回復簡訊;農行四川分行稱:「不清楚這件事,需要去問一下」。但截至發稿,並未回復。

渤海信託董事會辦公室在要求工作室提交具體問題后,截止發稿未作出回復。

資金託管方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工作人員向工作室確認上述資管產品確實存在,在被問及項目是否正常運行時,他表示據他所知,該項目目前還沒有進入終止清算的程序,具體信息需要問上海財通。

網易「清流」工作室無法聯繫到上海財通前述理財產品經辦人進行置評。

不過,工作室亦從多個核心信息源處獲悉,與上述7億元理財資金遭遇「騙局」幾乎同一時間,美的集團另有3億元理財資金遭遇了相似的情況,涉案銀行為「重慶銀行貴陽分行」。這也意味著,美的集團遭遇「騙局」的理財資金達到10億元。

為何近年來,上市公司如此熱衷於理財產品?

美的集團方面稱,針對市場所關注的美的集團下屬公司理財案件,聲明如下:

1、美的集團下屬合肥美的冰箱公司於2016年3月購買了理財信託產品,規模10億元,期限為2年,該委託理財經過了美的集團的授權許可,且額度包含在美的集團經過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整體審議通過的授權額度範圍之內;

2、2016年5月公司通過內控日常核查,發現該委託理財事項存在詐騙風險,第一時間報案,並由公安機關及時採取資產凍結及控制相關人員等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維護公司權益;

3、目前案件偵查正在有序進行,進展順利,主要涉案人員正在或已抓捕歸案,公司已收回部分委託理財資金,凍結和查扣了大部分涉案資金或資產,部分涉案人員資產正在進一步追繳中,預計整體損失可控。由於目前該詐騙案件尚未偵查完結,為不影響案件偵破工作,尚不能做更詳細說明;

4、鑒於該詐騙事項預計的損失金額有限,在信息披露及會計處理上,公司遵循了相關法規及會計準則的規定,不存在違規事項;

5、公司已對現存委託理財產品進行了全面核查,未發現存在類似的問題。公司也將以此次理財案件為鑒,進一步完善公司內控制度及內控體系建設,切實維護公司權益。

一年前的案件,今天終於浮出水面。為何近年來上市公司如此熱衷於理財產品?

其實,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

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節攀升,不但吸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事實上,不止是6月份,今年上市公司購入理財的情況一直很旺盛,迄今認購金額累計高達437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9%。平均來看,上市公司每天大概花費25億元在買理財這事上。

就今年上半年已經接近1/4的A股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到目前為止累計耗資4370億元,其中有114家上市公司豪擲10億以上購買理財。誰最壕?理財的錢從哪來?上市公司如何保障巨額理財產品的安全可靠?

瘋狂的理財潮:5年規模增長113倍

統計2012年上市公司開始涉足理財產品以來的情況,21數據新聞實驗室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無論是購買的理財產品數量還是認購金額,最近幾年都成幾何級數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737家上市公司涉足理財產品,接近A股上市公司總家數的1/4,而2012年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僅僅25家。

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輕工製造、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機械設備4個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參與理財熱情最高漲,行業內參與理財的公司佔比均超過30%。

從理財產品購買數量來看,短短5年從兩位數跳到了四位數,按目前的發展速度,不排除今年全年突破5位數。

認購金額方面,2012年不足百億,而截至6月27日,201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一共花了4370億元投入理財,規模已是2012年的61.55倍。按全年來看,對比2012年,2016年認購金額更是已增長113倍。

上百家公司豪擲數十億「搶貨」

就上半年數據來看,不乏豪擲數十億元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土豪」公司。據統計,認購資金累計超過10億的上市公司一共有114家(如下表所示),其中出手力度最大的新湖中寶認購金額高達126.4億元,緊隨其後的五礦資本、動力,今年買理財的花費也已超過100億元。

單筆理財金額最大的公司為動力。公告顯示,動力繼1月20日後,4月21日再與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簽署了結構性存款協議,繼續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金50億元進行現金管理,期限為3個月,產品年化收益率3.20%。按此計算,動力在半年時間內可獲得7934萬元的理財收益。

從認購數量上看,在737家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中,最近幾年的理財產品「常客」恆生電子,以75個理財產品的數量位居2017年上半年認購榜榜首,認購金額達1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3月曾以370.27元登頂「股王」的吉比特,單5月就認購了19個理財產品。

不過,這些公司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中,並非收益率都高,也有一些最低收益率在1.8%或2%的產品。從類型來看,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主(包括結構性存款),其次為基金、信託計劃、證券、保險等理財產品。理財期限上,以2-3個月居多。

15家上市公司依靠理財避免虧損

那麼,理財的錢從哪來?為何上市公司對購買理財產品如此「鍾情」?

答案從公告中可窺見一斑。在購買理財的公告中,大部分公司都提到是「使用閑置自由資金購買」,並強調「不會影響公司資金正常周轉需要」。比如吉比特在公告里明確表示,這樣有利於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通俗地說,就是這部分錢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進行保本理財,獲取額外的投資收益。

甚至有上市公司藉由投資理財獲得的收益彌補了主業營收上的虧損。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不完全統計,2016年共有ST明科、中葡股份、西安旅遊等15家公司依靠理財產品收益實現凈利潤為正。

以ST明科為例,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824萬元,凈利潤 1502萬元,而其理財收益高達2036萬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72.09%。

END

讀好書,好讀書!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密融書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