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漢能李河君的兩大能源傳奇

在李河君的辦公室里,選自秦末黃石公《素書》中語句的大幅書法頗引人注意,偌大的書架上塞滿了各種書籍,如果不是牆上的「漢能司訓」,這裡看上去更像一間學者的書房。

一定程度上講,李河君是個書生,是一個肯彎腰實幹、沉心研究,有理想、有魄力、有熱血的書生。

百無一用是書生?對於受過高等教育、充滿理想、本性崇尚實幹的「書生」李河君而言, 以「八千里路雲和月」的豪邁以及「雄關漫路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形容他或許更貼切些。

作為客家人的李河君,許是背負了「東方猶太人」勤儉質樸、務實事功、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風骨,他骨子裡就藏著經商的智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個24歲的青年就敢舉債5萬元下海實幹,對於很多人而言,那是不可想象的壓力和魄力,而李河君就這樣做了。

風雨,彩虹。萬里征途始於足下,也成就了獨屬於他的兩大傳奇:八年建成全球最大的民用水電項目——金安橋水電站;彎道超車,演繹從零到全球最大最強的薄膜太陽能傳奇。

在歷史長河中,能夠成就一個傳奇,便足以青史留名,更何況成就了兩個!回過頭看,有時候李河君對自己創造的傳奇都難以置信。

故事的起點

坐落於金沙江中遊河段的金安橋水電站,壩頂長640米,最高處達160米落差,任何立足於壩上之人都會萌生螻蟻之感。這是「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幹電站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由民企投建的水電站。就是這個水電站,成就了李河君的第一大傳奇。放眼全球,只有、美國、俄羅斯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能夠建成如此宏大的水電工程,而漢能一個民營企業卻做到了。

1991年,剛舉債5萬元下海實幹的李河君,不會想到20年後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是在他的手中「一鍬土一鍬土」地打造起來的。那時候,李河君正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打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正確的事業」。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河君曾被問及對年輕企業家有何建議,他的回答是:「找到正確的事業去堅持!」這不僅僅是給後繼者的建議,也是李河君自己在做的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家剛剛打開了民營資本進入水電領域的大門,敏銳的李河君迅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電力行業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且極具壟斷性,背後的潛力巨大。

1994年,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李河君開始涉足水電行業。他由小及大,起初在廣東、青海、浙江、廣西等多地收購或者新建小水電站,李河君的華睿投資集團(漢能集團的前身)迅速壯大。

但在一開始時,李河君並不會知道,未來的這十數年,他會付出怎樣的努力和艱辛,以及收穫怎樣的壯麗。

從選址,到籌備,到規劃設計,再到施工驗收以及運營,水電站給李河君上了最生動的一課——這裡不是城市,沒有車水馬龍,有的只是跋山涉水和翻山越嶺。十年間,李河君踏遍名川大河,這是屬於他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但也正因經過了這萬里風雨,才有了李河君堅定做新能源產業的理想,他認為,這才是屬於他李河君的「正確的事業」。

前路有「虎」

堅定了「正確的事業」的李河君,從容布局,穩步發展。從1994年到2002年,李河君已經擁有裝機容量30000千瓦的木京水電站、1500千瓦的河源東江水電站等中小電站。2003年7月,李河君還斥資12億元收購了位於黃河上游的青海尼那水電站,這一項目成為迄今最大宗的民營企業收購國有能源資產併購案。因為此次收購,李河君還當選為2003年十大併購人物。

然而,一切才剛剛拉開序幕。

2002年,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開展「光彩事業」,組織民營企業家赴雲南投資考察。通過調研走訪,李河君了解到雲南有一億千瓦水電資源處於待開發狀態,這讓李河君如獲至寶。毫不猶疑,李河君迅速展開金沙江水電項目可行性調查,最終拿下了金沙江中游8座百萬級千瓦的水電站規劃中的6座,規劃總裝機容量約1400萬千瓦,總投資達到驚人的750億元。

李河君的雄心壯志,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大新聞。而在項目審批過程中,有關部委卻對李河君的能力表示懷疑,原因很簡單,他們不相信民營企業能做這麼大的項目。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個笑話。我們上國中、高中的時候教科書寫著,舉全之力蓋個葛洲壩。我們的項目比葛洲壩還大。誰會相信民營企業能幹這個事?」李河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幾番博弈,最終據理力爭的李河君取得了相關部門的信任,保住了六座中的一座——金安橋水電項目。這一項目也打破慣例,大大推動了政府相關制度的創新變革。

雄關漫路

時至今日,立足金安橋水電站大壩前,總會讓人感嘆這斷江的雄關是何其雄偉!

正所謂「雄關漫路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大壩前,即便是已經成就人生傳奇的李河君,回首過往「雄關漫路」時的艱辛和熱血,仍然會豪氣在胸。

而在當年,縱然已經踏過「萬里風雨」,但金沙江桀驁不馴的江水仍然給李河君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通天河,進入橫斷山區后稱為金沙江,金沙江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蜿蜒流淌,向東南奔騰直下,流經麗江石鼓鎮附近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拐彎折向東北,切開玉龍、哈巴兩座大雪山,撞出了個虎跳峽,至無量河口,再來180度的大拐彎,繞著玉龍雪山轉了近一圈,從北向南直衝而下。蜿蜒數百里江水,海拔高差近3000米,水流湍急,勢不可擋,是條難以馴服的大江。也正因為江水的洶湧,因此一旦實現截流發電,就能「大浪淘金」。

即使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工程的難度還是遠超李河君的想象。

金安橋地處雲貴高原橫斷山脈,是乾熱河谷地貌,地質情況複雜。金安橋水電站就建在金沙江的谷底,風吹不到谷底,終年氣候炎熱,植被茂密,濕度很大,谷底氣溫可以達到近40度,又熱又悶。通往電站工地的道路兩邊是橫斷山,風化石結構,風大些或者下雨非常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和坍塌。

水電成為工程施工主力,其中,水電四局有限公司承擔了電站導流洞、大壩土建和金屬制安工程,主要工程量為730萬立方米土石方的開挖和440萬立方米混凝土的澆築,水電八局有限公司承擔該電站1180萬噸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統建設。

工程難題可以由專業隊伍解決,但最大的挑戰卻需要李河君自己面對,金安橋水電站對資金的需求巨大。李河君不需要到現場監工,他的任務是解決最重要的問題:籌錢。

儘管有銀行批准的100億元授信,但漢能還同期進行著江蘇如東風電場等項目,資金壓力巨大。改革開放初期,創新往往意味著對傳統僵化觀念和制度流程的挑戰。2008年8月,各大銀行接到銀監會通知,暫停對金安橋水電站貸款。「我們的資金流一下子就斷了!」時任漢能金安橋水電站總經理劉興榮曾對媒體說,截至2009年年中,總投資147億元的水電站已累計投資90多億元。

李河君在自己的著作《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一書中也寫到:「為了應對高峰時每天1000萬元的投入,漢能把前些年建設的效益好的優質電站一個一個地出售,這些項目都凝聚了漢能人的心血,其中最可惜的是青海尼那水電站——漢能在2003年以12億元收購,當時已併網發電。在最困難的時候,漢能將多年積攢下來的風險準備金全部投了進去。」

雖然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但懷揣熱血,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支持,李河君和他的團隊萬眾一心,各方籌措資金,終於緩解了工程建設的資金壓力。

而那段異常艱難的時光也給李河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在後來他有「不欠銀行本金和利息」的「基本原則」。

最後的10%

在2002年完成對金安橋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后,李河君已經開始準備相關的項目計劃和規劃。

金沙江等河流是許多洄遊魚類的產卵地,梯級水壩建成后,流域的生境類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疊加效應將遠大於單一電站的影響,將嚴重影響長江流域各種魚類的生存。為此,在項目規劃初期,相關的生態考量就已經出現在了項目建設的應對中。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漢能除了啟動金沙江保護魚類的放流活動,修建永久魚類增殖放流保育站,還啟動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修建了金安橋水電站庫區地震監測台網。

雖然有諸多困難,但在堅持自己信念的同時,李河君團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和規劃,這也保證了項目的落地。

回首那段日子,李河君說:「堅持是一個企業家非常重要的品質。如果企業家堅持不了,肯定做不成;能堅持不一定做得成,不能堅持肯定做不成。我最近的觀點是『19法則』。一件事情,你堅持90%的時候,你只有10%的收穫,但到你堅持到最後的10%,你就有90%的收穫。前面的90%非常困難,你不能堅持得住,就只有10%的收穫甚至更低。」

很多人就死在堅持了90%的黎明前最黑暗時分。但李河君最終堅持到最後的10%。

對賣「子」求錢說不

金安橋項目漫長的10年建設期,無數資金和精力就如同巨石一般,投入滔滔江水。在最艱難的時候,公司內部也有不同意見,甚至有一個分管金安橋項目的副總裁就中途跑了,他覺得跟著李河君乾沒前途。但李河君的決心讓更多的高管放心,8年工期,他只去過6次,其他全部交給現場高管管理。

雖然去的次數少,用的心血卻比其他人更多。以至於有人說,對於李河君而言,建金安橋水電站就和生養自己的兒子一樣,這是他的理想和事業,根本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建設期間,某國企還曾詢問李河君是否願意將項目出售。「他們當時看我比較困難,說願意出450億買我的水電站,」李河君透露,「如果賣了,我們可以凈掙300億。」

這個誘惑無疑相當巨大。漢能公司內部董事會再次出現不同意見。「當時只有我和公司執行總裁王勇不願意賣,其它人幾乎都支持賣。」最終,有不同意見的高管被李河君對金安橋項目的感情和責任心所感動,用李河君的話來說:「我們拿下了這個項目,就得把他做好,我們已經傾注了那麼多的心血,面對困難我們就退縮了?」

李河君不是面對困難就退縮的人,他已經堅定新能源事業就是屬於他的「正確的事業」,並且將金安橋項目當做自己的孩子。

2007年,一位部級官員對李河君說:「如果漢能把金安橋這個項目的難關挺過去了,未來沒有什麼事情會過不去。」

「天塌下來當棉被蓋」

2011年3月27日,金安橋水電站一期240萬千瓦機組併網發電。

這是民企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工程:大壩碾壓混凝土的最高月強度達14.1萬立方米,常態混凝土最高月強度達6.9萬立方米,混凝土工程疊加月強度高達18.8萬立方米。2008年5月底壩體達到1352高程,電站大壩壩頂最大寬26m,壩底最大寬度144.8m,共分21個壩段。壩體混凝土包括常態混凝土和碾壓混凝土,壩體碾壓混凝土約240萬立方米,壩體常態混凝土120萬立方米。右岸溢洪道壩后消力區長度約為400m,沖沙底孔壩段下游泄槽長度約為336m,該區域常態混凝土工程量約80萬立方米。一次性補償自行安置個體工商戶161戶956人,一次性補償自行安置行政企事業單位13個45人,共搬遷安置農村移民431戶2151人,生產安置農村移民736戶2942人。工程靜態總投資125.01億元,動態投資146.79億元。

建成后的金安橋水電站最大壩高160米,壩頂長64米,設計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設計地震烈度為9度。

327日當天,李河君召開一次慶典,為近10年的努力劃上了一個句號。

李河君自詡是個充滿冒險精神的人。他說,這是遺傳的。出身於廣東河源的李河君從小深受其父親影響。他說:「我媽媽也總說一句話,天塌下來當棉被蓋。我當時不理解這句話。我爸爸非常樂觀,他樂觀和抗壓的精神也遺傳給了我」。

「那麼難的金安橋都干過來了,所有人都相信,這個人干其他事估計問題不大。」李河君如是說。

馬不停歇

當雄關矗立,傳奇傳唱。李河君的緊繃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了。

有一個「現金奶牛」,自然吃喝不愁。貌似到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但已經漸漸樹立起「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信念的李河君,卻偏偏享受不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

2009年初,早在金安橋水電站尚未竣工之時,李河君便已經將視線瞄準了欣欣向榮的太陽能。在他看來,太陽能發電終將代替電網,讓人類實現真正的能源自由。

於是這就有了李河君平生第二大傳奇的開始。

在無垠的沙海,萬籟俱寂,方圓數里盡眼望去,廣袤之上唯見星光閃閃,數萬塊太陽能光伏板星羅密布,供應著地下數十層的超驗實驗室的高速運行,小約翰•A•托馬斯口中「自由能源」的終極命題在這一刻真正照進現實。

這是2014年上映的科幻電影《超驗駭客》中的情節,這部電影由人氣明星約翰尼•德普主演,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參與監製,電影中太陽能光伏板背後出現的「Hanergy/漢能控股集團」的字樣,給很多科幻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是的,面對著整個世界,李河君表示,我來了。還真的是馬不停歇!

握住發展的源動力

早在金安橋竣工之前,李河君就已經把目光瞄向下一個戰場,對,就是薄膜太陽能。

一直以來,在太陽能光伏領域都存在兩條技術路線——薄膜和晶硅。究竟哪種技術路線更有優勢?業內一直有兩種看法,爭論的焦點就是誰更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在2009年,相比晶硅,薄膜並沒有多大優勢,還具有「資金+技術」兩個門檻,從現實利益上考慮行業並不看好。然而,李河君作為行業的後來者,卻選擇大多數同行都不做的薄膜,那時甚至有評論戲謔,「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騙人!」

但在李河君看來,薄膜化、柔性化是世界太陽能發展的整體趨勢。「國內選擇薄膜路線的光伏企業罕見是因為受限於規模和核心技術。薄膜不像晶硅,不是單純購買設備即可以生產,而是需要持續的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

憑藉著第一個奇迹金安橋「印鈔機」般穩定持續的資金流,李河君在兩年內完成了四次國際併購,先後將德國的Solibro、美國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收入麾下,這些都是享譽國際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生產商,擁有頂尖的技術和完整的生產線。

「生存的奧秘在於技術永遠領先!」李河君對此深信不疑,經過全球技術整合,如今漢能掌握全球最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在整合的過程中,漢能也完成了全產業鏈的布局,「上游做高端設備製造,中游生產太陽電池能板,下游分散式和移動能源應用。」「現在的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已經在全球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漢能人無不自豪的說。在北京漢能總部有一個展廳格外引人注意,那是一面近50米長的專利牆,上面密密麻麻鑲滿了木質牌匾,每塊中間都嵌有一張A4尺寸大小的專利證書,放眼望去,蔚為壯觀。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只是漢能所有專利的一部分,到現在,漢能擁有的技術專利超過1300項。

「憑著目前我們的技術,未來5—10年漢能在全球是沒有對手的。」李河君也對此頗為自豪,「技術是漢能發展永恆的主題。」

站在世界之巔

進軍薄膜太陽能市場以來,漢能投入了超過100億美元的資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最初預算的3倍以上!

很多人將此比作李河君的又一次豪賭,但李河君不以為然,「企業家冒險和賭的區別在於他知道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同時他可以承受。對我而言,如果轉型不成,也就相當於五年水電站不發電。」李河君給漢能確定了以清潔能源為基礎,引領全球薄膜太陽能,開創人類移動能源時代的戰略路線,這讓漢能的未來充滿想象。

李河君的勁兒確實也沒有白費:過去一年,漢能各技術路線研發和量產效率再創新高,持續保持五項世界紀錄,其中美國子公司Alta Devices的砷化鎵(GaAs)技術佔據三項,分別是量產組件效率24.8%、單結電池最高轉換率28.8%和雙結電池最高轉換率31.6%,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項世界紀錄均得到了美國能源部旗下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MiaSolé新一代工藝量產冠軍組件效率達到18%,為目前全球濺射法銅銦鎵硒(CIGS)柔性組件最高效率。德國子公司Solibro量產冠軍組件效率達到16.97%,為共蒸法CIGS組件量產世界紀錄。

「從社會影響上看,李河君讓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知曉了一種被統稱為『薄膜』,具有輕柔特質的可發電組件,能夠應用在建築上、汽車上、帳篷上、手機上,甚至是服裝上,為人們提供可移動的清潔能源;從薄膜發電技術層面上來看,李河君和漢能的貢獻在於,讓真正擁有了世界最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一位在多年從事光伏行業的人士在李河君獲評2016自主品牌十大領軍人物」時如是說。

就這樣,李河君讓真正站在了薄膜太陽能技術領域的世界之巔。

開啟移動能源時代

除了讓真正擁有了世界最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李河君第二大傳奇中的另一個巨大亮點則是開啟了移動能源時代。

在2015年3月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河君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大會上發言,提出發展移動能源產業,對於轉型升級、擴大內需、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履行國際減排承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希望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和把握這一產業變革機遇,給予鼓勵和扶持,將其打造成像高鐵、水電一樣的優勢產業。他指出,移動能源是以可移動的分散式發電技術為基礎,通過和儲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的可移動、全天候、高效率供應。移動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場革命,即用薄膜發電隨時隨地提供能源,這勢必將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

李河君的「移動能源」概念徹底顛覆了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然而這已不僅僅是一種概念和設想。漢能的薄膜發電系列產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場,將薄膜電池應用於電子產品、可穿戴 設備、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特種裝備等,使人們獲取能源的方式變得更便捷、更經濟、更環保、更智能。移動能源將引領一個全新的時代,其對社會生活、產業結構乃至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變革,絕不亞於互聯網。

2015年,漢能攜全太陽能動力汽車——Hanergy Solar Power、太陽能無人機等諸多移動能源產品亮相首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並正式推出「移動能源+互聯網創新平台」,宣告其「移動能源+」戰略開始逐步落地;2016年7月,漢能正式發布了四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該汽車可實現「邊開邊充」,顛覆了傳統電動力汽車「續航里程」的概念,讓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2016年10月,在第二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太陽能無人機、太陽能發電紙和太陽能背包等移動能源產品在諸多創新產品中脫穎而出;2016年底,漢能美洲公司與厄瓜多KARA SOLAR公司共同研製製造了全太陽能動力船,為漢能薄膜應用再添一筆;2017年5月,漢能與摩拜簽約,薄膜太陽能技術和產品已經開始進入共享腳踏車市場。

這一件件一樁樁已經實現的市場爆發增長,無不一一驗證著李河君當年超人的戰略眼光,成為當之無愧的「移動能源教父」。李河君正在世界範圍內開啟了移動能源新時代。

創造一個行業

相較於李河君進軍太陽能市場時,薄膜太陽能行業的蕭條,今天的薄膜太陽能行業在李河君的推動下已經取得了潮流性天翻地覆的改變。從2016年開始,國內就湧現了一批斥巨資投產薄膜技術的大公司。這其中就有第一大煤炭公司神華集團,其與上海電氣等公司聯手出資25億元設立了兩家光伏公司,來建設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

而在此之前,非能源央企中建材凱盛集團也在2016年宣布,其500兆瓦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成功簽約落戶江蘇江陰,這個項目總投資達到10億美元。

隨著這些國內大央企的投入,薄膜技術已經重新回到資本市場的視線。甚至曾經被稱為光伏教父的施正榮也重新回歸,並於4月5日在澳大利亞以一家名為Energus的公司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該公司推出的薄膜組件產品的發布會。

很顯然,李河君「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的信念正在積極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在一定意義上講,李河君正在創造一個擁有更廣泛用途的薄膜太陽能行業。

未來三五十年

位於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區內的漢能總部,幾棟三四層高的辦公樓被大片的綠地環繞,環境優美,所有建築上都鋪了太陽能光伏玻璃板,實現了部分電力自給。

在李河君看來,人們現在使用的火電、核電、石油等所有傳統能源都是對太陽能的間接利用,效率非常低。比如,100W的太陽能傳送到地球,通過傳統能源間接取得的能量,人類只能利用其中的1%~2%,而且還必須通過燃燒才能取得,效率很低且帶來大量污染。而現在,薄膜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已經達到30%,沒有污染,用之不竭,取之不盡,薄膜能幫助人類能像綠色植物一樣直接利用陽光。

李河君深信薄膜正在掀起一場不亞於互聯網的、終極的人類能源利用的革命。「薄膜太陽能帶來的分散式和移動能源將最終把傳統供電方式替代,實現真正的能源自由。」他說。

「商場有道唯存信,處事無奇但真實。」這是李河君的經商之道,其中客家風骨盡顯無遺。當公眾在過度關注他的首富頭銜時,這位心繫「夢」的企業家已經將社會責任寫進司訓,把薄膜太陽能事業做得如火如荼。他認為,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僅是造福社會,更重要的是能改變世界,帶來更大的向上向善。

尾聲

「這將是我的時代?」很多站在經濟巔峰的人都應該這樣想過,就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但並不是每一個站在經濟巔峰的人都是如此,至少,李河君不是。從他《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一書中可以看出,已有「移動能源教父」之稱的他並沒有認為「這將是我的時代」。更多時候,他認為「這將是我們的時代」。「我」和「我們」一字之差,是李河君對自身定位的不同。在李河君看來,他只是一個懷揣夢想不斷奮勇前行的人,是一名新能源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踐行者。

這就是李河君,這就是一個懷揣夢想不斷奮勇前行的人創造的、屬於他和他祖國的傳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