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個拖延症的孩子 背後都有個嚴厲的家長

制定了很多學習計劃,可為什麼總是完不成?明明平時學習得也很辛苦,為什麼成績還是在下降?我們先來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 你的孩子有拖延症嗎?

  • 為什麼會有拖延症?

  • 怎樣幫助孩子改善拖延症?

1

侄女在英國留學讀碩士,曾在深夜打電話給我哭訴:小姨,我完蛋了,我不能畢業了。

我深感意外,侄女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眼中的乖乖女,懂事聽話,現在竟然不能畢業。

經過了解,原來是侄女適應不了一年制的碩士課程,由於課程緊張加上這段時間要準備論文,侄女給自己定了很多學習計劃,卻總是得不到很好的執行,拖著拖著竟然就錯過了提交論文的截止時間,簽證又快到期了,加上無法申請延期畢業,根本拿不到學位證。這一年的資金投入和心血都算白費了。

侄女的遭遇算是拖延症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在成年人尤其學生群體中,拖延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不僅僅是成年人,很多家長也給嬌媽反映過小孩有做事拖拉磨蹭,學習成績下滑厲害的現象,家長焦慮不安卻也無可奈何。

總結了一下,小孩子的拖延大概有這幾種情況:

小G今年10歲,讀國小四年級,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IPAD玩遊戲。家長要是讓寫作業,他就說吃完飯再寫作業。吃完飯呢,他說吃太飽了,先休息半個小時,就打開了電視機。電視節目通常半小時是看不完的,磨磨蹭蹭地每天到八九點再開始寫作業。周末放假,每次都是挨到星期天下午才開始寫作業,之前總是找各種借口拖著。

小M今年讀三年級,是個乖巧聽話的女孩子。每天放學,媽媽讓寫作業,她都乖乖地掏出作業本。但是每次到吃飯的時間,媽媽一看,啥都沒寫,就寫了幾個字。吃完飯繼續寫作業,媽媽在旁邊督導。小M總是寫幾個字就擦掉,這樣反反覆復一兩個小時過去了,作業也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媽媽在旁邊不停地催她快點寫,但小M只是繼續磨蹭。

小C今年讀五年級,是學習委員。她的字寫得很漂亮,但總因為一些小事浪費時間。比如,寫數學作業的時候,草稿本用完了她要停下作業下樓去買一模一樣的草稿本才肯繼續;削鉛筆的時候必須削到最尖最細,如果戳斷了也要再次削到最尖最細。小C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浪費了很多時間,往往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最終要花費兩個多小時。

以上三個小例子基本囊括了孩子拖延現象的所有典型。

用一句話說明,那就是:孩子越拖,家長越急;家長越催,孩子越拖。

2

美國心理學家Timothy Pychl的研究發現,那些嚴厲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培養出拖延的孩子。

因為嚴厲的父母並不懂得與孩子溝通,他們只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孩子在不得不執行命令的同時,只能採用拖延戰術了。

拖延,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被動攻擊的行為,以此來反抗他人對自己的控制。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認識到,輕微的拖延是完全正常的。畢竟,待在舒適區是人類的天性,作為大人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有拖拉的習慣,何況是心智未成熟的小孩子呢?

當然,確實有一些孩子的拖延狀況比較嚴重。曾經有位媽媽跟嬌媽反映,說她的兒子從前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後來發現孩子學習時有嚴重的拖延現象,無論用什麼辦法都改不過來,結果考試成績是急轉直下,竟然到了班級倒數十名。

對於這種比較嚴重的,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狀態的拖延症,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小孩子的拖延症是怎麼形成的?

經過心理學家們的分析,孩子的拖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這些:

一. 你的孩子可能不夠自信

當孩子認為功課很難,自己搞不定時,拖延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比如上文中的小M,她通過磨蹭,在這項作業上消磨掉很多時間。這種時間上的投入能夠給她精神上的安慰,她在內心暗示自己,我已經努力了呀。那麼,這種拖延就是她戰勝自己內心對功課的恐懼感的法寶。

二. 你的孩子害怕失敗挫折

假如你的孩子曾經在學習或者課堂上受過挫折,TA非常抗拒這種感受。當TA預期做作業的結果可能出現同樣的情況時,他就不願意麵對作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症。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是拖延症,實際原因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較低。

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有段時間回家只做語文作業,數學作業要玩到睡前才拿出來。家長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前段時間數學沒考好,老師在班上點名批評了他。從那天起他對數學產生了恐懼感,總是怕自己又考不好被老師批評,於是,就採用拖延的辦法來逃避問題。

三. 你的孩子壓力太大

假如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太大,當TA面對功課或者作業時,大腦已經條件反射地開始緊張。這時候,平時缺乏關懷的孩子更容易自責和自我批評,但這種自我挫敗的思維方式會進一步引發焦慮,從而加深了拖延的程度。那些「河東獅」式家長的孩子,如果有拖延症,很可能是這個原因。

四. 你的孩子是完美主義

上文中的小C,就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內心害怕失控,只有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的時候,TA的內心才有安全感。對無關緊要的事情追求完美,勢必會造成拖延。

3

心理學家Ariely 和 Wertenbroch等人的研究發現,人們的習慣性拖延是可以被改善的。作為家長,我們完全可以幫助孩子改善問題。具體怎麼做呢?

一、停止做一個嚴厲的父母

別再對你的孩子太過嚴厲了。很多父母慣於對孩子發號施令,這也不準那也不行,孩子做任何事沒有達到要求就一頓數落,更有甚者會體罰孩子。

孩子在這種嚴厲的氛圍下,很容易養成逃避拖延的性格,同時也不願意去表達,喜歡沉默寡言。學會做一個尊重孩子的父母,給孩子一定的容錯空間,是改善的第一步。

二、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

一般來講,拖延症孩子的父母往往也不是行動派。比如,當孩子應該要寫作業的時候還在看電視,很大的可能性是家長本人也想看電視;或者孩子看到家長在玩手機,TA自然認為自己看電視是無可厚非的。

讓孩子不再拖延,大人要首先戒掉自己的陋習。自從嬌嬌上了國小,每天晚上我都不再看電視。吃完晚飯,嬌嬌看到我看書,她自己就乖乖地開始寫作業了。

第三、把大目標分解為小任務

現在的孩子家庭作業量都很大,常常會超過小朋友的接受範圍。這種時候,孩子會對目標產生恐懼感。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孩子把家庭作業這個整體目標分解成單個的小目標。

比如,前三十分鐘做語文作業,完成後獎勵十分鐘休息或者做個小遊戲,再三十分鐘做數學,獎勵十分鐘休息,以此類推,目標就不難執行,也減少拖延了。

第四、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拖延症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行為,逃避的原因比較多的成分是孩子害怕失敗。

當我們告訴孩子,失敗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如何去進步,這時候孩子才不會恐懼失敗,也不再逃避了。只有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會時時驚恐。

看到這裡,不知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解決孩子的拖延症,歸根結底,還是要我們自己成為合格的父母。

給孩子更高質量的愛,更多的陪伴和包容,理解和尊重,能夠改變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所以,改變孩子,從改變我們自己開始。

家長們常常犯一個錯誤,就是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比如給孩子貼上「拖延症」的標籤,就好像所有的結果都是孩子的錯,跟我當家長的沒關係。家長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甩鍋,推卸責任。

拖延磨蹭並不是什麼病症,只是人性的弱點。希望家長能夠意識到孩子拖延背後的深層原因,幫助孩子培養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作家埃爾德里奇·克里曾經說過一句話: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的職責就是幫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給TA們貼標籤。

更多0—12歲孩子成長、教育,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成長說(ID:shuochengzhang)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