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月一講——文物是怎樣發現的之二:考古發掘

上回在《文物是怎樣發現的之一:文物調查》中為大家講到了文物調查。文物調查可以說是在迷霧之中找到了文物的蹤影並對其略知大概,而要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將文物本身和文物承載的歷史信息一覽無餘的展示在世人眼前還需要進行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是通過科學手段將埋藏的文物清理挖掘出來的一種活動,並具有嚴格規範的組織管理程序及工作規程。民間常有人將考古發掘稱之為「官方盜墓」,完全是荒唐無知。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考古發掘是國家行為,「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准」,何來「盜」一說;再者考古發掘不只針對墓葬和所謂的「寶物」進行,和古代人類活動有關的遺迹與遺物,能夠提供古代人類活動自然環境信息的遺迹與遺物,比如古河床、天然的動植物等都是考古發掘的資料獲取對象。

怎樣開展考古發掘呢?前文說到考古發掘活動是國家行為,每一個考古發掘計劃都要由取得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向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申報批准,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考古發掘計劃,則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批准,計劃批准後方可組織實施。

考古發掘要嚴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進行。進行考古發掘主要採用探方法進行,所謂探方法就是將發掘區域人為劃分為一個個相連的方格,以達到控制文化堆積早晚順序、控制遺存空間關係的目的。探方是考古發掘的基本工作單位,其規格通常有1×1米、5×5米、10×10米三種。1×1米的探方常用於舊石器遺址和新時期遺址中石器加工產等特殊遺迹的發掘,5×5米的探方是最常用的規格,10×10米的探方則常用於堆積簡單或大型遺迹的發掘。通常探方採用正方向,即探方的四邊分別為南北向和東西向,每個探方的北邊和東邊各保留一米寬的隔梁,探方東北角1×1米的區域稱之為關鍵柱。隔梁和關鍵柱通常不挖掘,目的在於控制相鄰探方和整個發掘區域的地層堆積變化。

探方

探方示意圖

考古發掘的對象是文物本體,但文物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在考古學中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遺存。遺存是考古發掘具體針對的對象,包括人工遺存和自然遺存。人工遺存又分為遺迹和遺物。遺迹是人類活動留下的痕迹,包括墓葬、房子、井、路等,每種遺迹都有專門符號,通常採用遺迹中文名字的第一個大寫字母,比如墓葬-M、房子-F、路-L。遺物是人類製作和使用的物品,大到司母戊方鼎,小到一塊陶片。人工遺存最直接的反應了古代人類活動的情況。自然遺存也包括遺迹和遺物,遺迹如古河床、洞穴、地震遺址等,遺物如動物骨骼、植物種子等。自然遺存雖然不屬於文物範疇,但在考古發掘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們能為研究古代人類活動提供詳細的自然環境信息,畢竟人類活動和文化的發展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發掘出土的陶片

炭化種子

很多人可能在電視中看到考古隊員用毛刷、竹籤清理遺物的場景,這只是考古發掘操作的一個細節。在考古發掘的操作中要遵循一個最基本的原則,簡單來說就是逆向操作。舉個例子:比如在一塊從未有人類活動的區域,突然來了一幫人,他們在這裡先蓋了一個房子,後來房子廢棄掉,上面覆蓋了一層土。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在這裡埋了一座墓,時間長了墓葬上方又蓋了一層土直到今天。那我們在進行考古發掘時其操作順序就是先清理墓葬上方的土再清理墓葬,接著清理房子上方的土,最後是房子。逆向操縱的目的就是要弄清各種遺存的早晚關係,建立發掘區域人類活動的時間脈絡。具體如何在操作中判別各種遺存的早晚關係則需要依靠考古地層學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田野發掘經驗。在考古發掘中會運用很多科技手段,比如運用三維成像技術對遺存進行全息記錄;運用碳十四測年手段對遺物進行測年;對易損的文物進行現場科技保護,甚至將整個遺迹打包帶回室內進行清理,如海昏侯墓的發掘。

探方航拍

考古發掘工具

考古浮選

考古測量儀測量

現場文物保護

考古發掘會發現大量的遺迹、出土大批的遺物。那這些東西是不是挖出來就完了呢?考古發掘是一項嚴謹的科學活動,針對發現的遺迹和出土的遺物都要填寫詳盡的記錄,並攝影繪圖。每一件器物都要經過多人之手,並有專人負責登記入庫。所以根本不會出現民間謠傳考古隊員私藏出土器物的情況。針對考古考古發掘獲取的大量信息,最後都會在整理之後以考古發掘報告的形式公之於眾。

發掘記錄表

那什麼時候會進行考古發掘呢?總體來說有三種情況:一是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二是搶救性發掘;三是主動性發掘。配合基本建設的發掘是因為建設會破壞文物,而文物本身的價值不足以叫停建設,此時的發掘更是一種文物保護行為。搶救性發掘是因為突發原因導致文物遭到破壞,此時的發掘是要讓文物受破壞的程度降到最低,並儘可能的從殘留的文物中提取儘可能多的歷史文化信息。主動性發掘是有目的性的考古發掘,其目的在於解決相關的學術問題。

考古發掘報告

最後,關於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的去向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對於對遺迹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一、針對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若發掘完畢之後,遺迹無重大價值則直接將發掘區域交付建設方使用,從此消失在施工機械的轟鳴之中;二、不針對建設的考古發掘,通常將發掘區域直接回填,對底層遺迹進行回填保護;三、針對極具價值的遺迹,無論是否是配合基本建設,都會進行現場保護,甚至就近建立遺址博物館向公眾展示。對於遺物的去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提交考古發掘報告后,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並應當於提交發掘報告之日起6個月內將其他出土文物移交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國有的博物館、圖書館或者其他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最終展示在公眾面前。至此,文物便從最初調查時的發現,達到了最終的歸宿。

存放在博物館的文物

金沙遺址博物館

萬楊,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

點擊標題下方「雲南考古」進行關注。

如果喜歡本文,請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詳情請關注官網:雲南考古(www.ynkgs.cn/www.ynkgs.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