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家】不斷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在共產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近三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論述已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任務仍然繁重。

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首先要把握精神規律的一般性;其次,要深刻認識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涵、結構及特點;再次,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重在「構築」,重點要解決建設的方法問題。

一、精神規律的一般性

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要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哪一方面的問題解決不好都會出更多問題。還要認識到,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質層面的問題要靠增強物質力量來解決,精神層面的問題要靠增強精神力量來解決。」顯然,解決精神問題,就要研究精神的一般規律,這是基礎,也是根本。

「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目標所及是「精神家園」,因而首先要把握的是「精神」。

其一,「精神」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piritus」,意思是「輕薄的空氣、輕微的流動、氣息」,是與「物質」相對、與「意識」相統一的哲學範疇,表現為人們在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思維、感情、意志、理論等。在一定的語境下,「精神」還是「實質」「本質」的同義語。

其二,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精神,精神是物質的反映,任何形式的精神都是由物質派生的,是第二性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精神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產物,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通過人腦產生的觀念、思想的成果。人們的精神生活即社會意識,是人們改造社會物質生活即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精神又具有極大的能動性,不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物質世界,而是能動地、積極地反映物質世界。通過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精神的東西可以轉化為物質的東西。

有精神才有精神家園。精神家園是靈魂的家園、思想意識的家園、情感的家園,是人類文明神山上最神聖、最神秘、最精美的殿堂。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點在於,人有思維能力、有精神世界、有感情和信仰的歸宿,而動物沒有。

文化是什麼?文化就是生活。黑格爾說:「希臘人的精神就活動在希臘人的生活里,並且意識到這種生活,知道這種生活是精神自身的實現。」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表述,也就是說希臘精神就是希臘生活,同樣希臘生活就是希臘精神。話有區別,其內涵指向一致。因為精神價值的認同本身就是文化的認同,即生活方式的認同——同質的文化形成同質的精神,形成同類的生活方式。因為生活方式是時刻受到哲學理念(信仰、思想)的支配的。

在一般的環境條件下,我們沒有像理念探索那樣對我們的精神做必要的分類,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活動(生活),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對諸多自然和社會現象有自己的觀察、判斷、欣賞,有自己的學識、眼界、能力所及的認識和理解。個體的生命力在於它對整體的反映和表現,或局部或全面。但整體對於個體的影響是整體的、全面的。個人與民族的精神世界的關係,便體現在這種時時處處在進行的互動中,體現在精神思考和果決的行為的一致性上。因此,關注精神,首先要關心個體——出發於個體,落腳於個體——便是始於宏觀、終於宏觀。個體始終是活躍的、主動的。民族的整體也是由無數的民族個體塑造的。

我們之所以從概念、理念上梳理和認識精神問題,是因為精神家園的建設既在於認識,即認識其重要性、特殊性、規律性;又在於實踐,即用精神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規律性去建設。理論是方法的基礎,方法是理論在實際中的具體運用。理論上不清楚,方法上自然是混亂的,不清晰的,甚至是南轅北轍的。

人生活在兩個家園,即物質的家園和精神的家園之中。物質家園的特點是具形的、可以觸摸的,一木一草、一磚一瓦、一箱一櫃,都是真實的存在。人的生存——不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要有一個家,外面的世界雖是「自己的」,但也是別人的;進了家門,一切歸於自己,由自己自由支配。老百姓所說的「金窩窩、銀窩窩,不如自己的土窩窩」,就是這個道理。精神居所與物質居所一樣,既是公開的盡人皆知的交往場所,也是獨有的「私密空間」。

作為人類文化中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價值系統,精神家園給人們提供的是一整套為人們熟知的價值觀念,而這一價值系統解決的是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等與人的精神生活相關的一切。生命帶著一個個問題存在,帶著一個個嚮往和目標前行,在探索和戰勝無數艱難險阻中成長。幸福和痛苦、喜悅與煎熬、希望和失望、成功與失敗都將碾過每個人的心田,因而人需要精神家園。這個家園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精神養料,以使你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快悅、安祥、認同、滿足、激勵、信心和希望。因為,作為民族、國家、人類的精神家園,雖然其類型不同、系統各異,功能也有差別,但它提供的是一個有秩序的精神世界,一個只有這個文化里才會有的原則系統、規則系統和操作系統。這些都是一個民族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吸收、定型、固化的,是管用的精神資源和財富。就像雨披,披著它,既不使豪雨濕透衣衫,也可在豪雨中等待雨後的斜陽、彩虹。這裡,精神家園既是家,也是工廠,凡是經過這個工廠加工過的人,都帶有這個工廠產品的基本要素(規則模式、行為模式);既是個體存在的環境(精神環境),也是需要;既是現實——生命過程中的生活場景和歸宿,也是來世——生命走到盡頭時的嚮往。

二、共有精神家園的內涵、結構及特點

多民族是的基本國情,反映在文化上,便自然地形成了多語言、多宗教、多風俗、多文化的基本現實。因此,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關鍵在「共有」二字上,即在《憲法》認定的56個民族法定地位基礎上的平等文化的共同存在上。

共有的前提是共同認同,共同認同的前提就是要確立共同認同的內容。確立了共同認同的內容,並獲得認可,才有可能成為「共有」,進而共同享用。如此,這個精神家園就起到了「共有」的作用。顯然,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核心在「認同」上。只有各民族都認同這個精神家園,這個家園才能起到各民族精神歸宿的作用;假如不被認同,共有精神家園充其量就是一個號召,徒有其名罷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中華文化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在內涵認識上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第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就是說,中華文化不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而是56個民族的文化。這個表述既界定了何為「中華文化」,又是民族平等政策在文化上的具體體現;既是各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也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石。因為,中華文化中有各民族的文化,各民族都可以在中華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如此,才有了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這個基礎極其重要。同時,各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即國家命運共同體。國家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既定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也就是說,各民族利益一致、責任一致、發展的目標一致。這個一致便決定了我們不但要在政治上實現平等的聯合,也需要在文化上增強認同,即在 「各美其美」的基礎上,推進「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使各個民族不但欣賞本民族文化,同時也欣賞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真正實現對彼此文化的認同,切實有效推進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

從另一角度觀之,中華文化已經有了「國家文化」的意蘊。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政治的產物,因而它倡行的文化自然地要以國家政治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黨內政治文化時說:「我們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共產黨黨性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內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作了界定,體現了共產黨黨內文化的先進性、時代性、民族性。對黨內文化的這種界定,目標是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領導人民繼續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這是國家全局。確立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習近平總書記的中華文化觀,對於整個國家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樣也是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根本支撐。

第二,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是以各民族認同本民族文化為基礎的精神家園。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世界範圍內私有制存在的前提告訴我們,從歷史方位看,民族仍處在發展時期,民族的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要國家存在,我們就要長期面對民族問題,解決民族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讓一個民族認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對的,認同中華文化和認同本民族文化並育而不相悖。」這一表述體現著兩個基本原則和一個深刻關係:

第一個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平等思想。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民族之間的關係是政治上的平等聯合關係,這個平等自然地要體現在經濟上、文化上。政治上民族不分大小、歷史長短、發展程度如何,一律平等。文化上也如此,這是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平等性思想在文化領域的自然體現和必然歸屬。因為平等是共產主義的基礎,是馬克思社會思想的根本。堅持人的平等性原則,必然堅持民族的平等性原則,因為民族是由人構成的。文化科學的一般性和規律性告訴我們:個體的文化認同都是從本民族文化開始的,沒有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也不可能有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第二個原則是《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原則。上述法律中有關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等一系列表述,從文化和精神的角度看,都是我們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的多民族國情也充分地反映著多宗教、多語言、多風俗、多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說,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立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個深刻關係是: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是整體與局部、一體與多元的關係。這一關係的前提是國家認同。認同共同的國家,就要認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責任、共同的發展。要尊重歷史上形成的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三個離不開」的歷史狀態,實現各民族在《憲法》中規定的都是國家主人的政治地位與其應有的經濟地位、文化地位的統一。

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反對在文化上的「兩個主義」,即大漢族主義與狹隘民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漢文化等同於中華文化、忽略少數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於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缺乏認同,都是不對的,都要堅決克服。」如何理解這段話的深意?

筆者理解,假如把漢族文化等同於中華文化,就是把漢族文化等於國家文化,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大漢族主義——這是歷代封建統治者所主張的思想,有較深刻的社會思想文化基礎,「等同」往往就是「同化」的別意。依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的新概括、新界定、新思想,這就背離了方向。同樣,把本民族文化自外於中華文化,就是將本民族文化排除於國家文化之外,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狹隘民族主義,就是脫離整體的「一部分」「自外」就是「自離」的別意,同樣與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概括、新界定、新思想形成衝突。

「等同」與「自外」都是對中華文化認同的背離,都會扭曲「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的準確內涵,都將損害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建。習近平總書記說:「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才能鞏固。」解決不了文化認同這一「深層次的認同」——團結之根、和睦之魂,就會影響到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長久鞏固。顯然,從轉型期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的角度看,這是當今重大的文化戰略。

當然,在這一問題上,大量存在的是思想認識問題、觀念問題,需要做長期的、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沒有這個血脈,這個民族就存在不了;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失去了精神的家園,這個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就會找不到皈依。這其中的核心問題是自己要成為自己血脈和家園的主人。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在國家認同基礎上,作為整體認同的中華文化認同和作為個體認同的本民族文化認同,完全可做到層次性的體系統一,也就是在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處理好具體認同和整體認同的辯證關係,使認同本民族文化和認同中華文化並育而不相悖,且可高度協調統一,而非非此即彼、相互排斥。

第三,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是以馬克思主義及其化的思想成果為價值引導的精神家園。一個精神家園的成長、形成、成熟,需要有縱向的歷史的成長,也需要有橫向的現實發展,既需要有歷史的深厚積澱,也需要有時代的科學的先進的新思想、新理論的指引。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各民族共同文化的指導思想與價值引領,這在戰爭年代就開始了,始終貫穿於整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對的影響並不僅僅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唯物主義、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深深影響著各族人民的文化和精神世界。

精神家園的構成,可分為五級,即個人精神、家庭(家族、宗族、血親部落等)精神、民族(地緣部落、特殊組織等)精神家園、國家(邦國、國家聯盟等)精神家園、人類精神家園。民族和國家精神家園的建設是核心,但只講民族和國家,還不能完善其理論系統。

筆者將個人、家庭(家庭、部落等)作為精神家園的第一、二級。社會即人,人重在個體和家庭,個體和家庭不好,這個個體和家庭所歸屬的民族、國家自然不會好。因此,民族國家精神建設的基礎在個人和家庭。公民的素質根本上決定著民族和國家的素質。

第三級精神家園為民族。從氏族部落——血緣部落到地緣部落,再到部落聯盟形成民族,在人類創造的一切形態中,民族的脈續是最為悠長的——穿越了人類成長的一切歷史,因此,民族是人類最偉大的創造。民族的脈續悠長,它身上承載的人種的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信息也最為豐富。我們自己就是「活化石」。因此珍惜每個民族的存在,對於研究人類自身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從文化的整體性看,無數的個體組成的民族是相對全面的,但任何具體的個體都不可能全面。比如行業,一個人可能從事一種或幾種行業,不可能從事所有行業;同樣,一個人可充當幾種社會角色,但不可能充當所有社會角色。因此,民族從社會的完善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如同一種語言,個人或許只熟悉掌握某一類(比如文學、舞蹈、美術、音樂、軍事、航天),但不可能是全部,而民族就是一個完整的辭書,它以個人加個人再加個人、行業加行業再加行業、專業加專業再加專業的形式,完成了系統的整合,成為一個獨立而強大的實體。因此,要完整地傳承一個民族的語言,光靠幾個人甚至數百人是難以湊效的,它必須要有足以承載這個語言系統的社會分工和層次。

嚴格地講,民族是形成文化的基礎。因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從氏族社會進入到部落社會,進而形成統一的民族,便開始有了自己的創造——語言。語言是人類實踐走向科學的第一步,也是人類個體廣泛交流、形成人類智慧的第一步。在語言的基礎上形成文字——文化的基本符號,有了將自己的智慧和創造進行記錄的工具、文化的載體,從而使文明得以積累、知識領域得以不斷開掘、拓展。故而,精神世界也進入了以語言、文字、風俗、宗教等區別的時代。個人的具體的精神,也成為群體的一般的精神,形成具體的民族的精神形態。

第四級精神家園為國家。國家和民族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社會分工、家庭關係和私有制的發展,導致氏族制度的瓦解,作為階級統治和奴役的工具的國家產生了。早期的國家或可稱為單一民族國家(多為邦國),此時的國家在精神、文化領域大約與民族相類似。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形態更多地被打破,多民族國家成了常態,這一常態,也逐步地孕育了國家的意識形態傾向——有別於民族的精神形態,同時又統一於民族的精神形態。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國體、政體,相近的發展階段等將不同民族統一於國家這一形態中。多民族國家的關鍵是民族有異、家園共同——共同的家園構成共同的理想,因而也形成共同的國家觀念。

第五級精神家園是人類精神家園。有沒有人類共同的精神?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是由人的一般性和本性決定的。我們從一些宗教跨多個甚至十幾個、幾十個民族的現象中也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平等、自由、正義、慈悲、善、愛、和平、人性等思想,幾乎在每一個民族、國家的精神世界中都有反映。二戰中,國際社會對法西斯反人類、反人性、反人道行為所進行的譴責和鬥爭,就反映了這種人類意識精神的形成、對這一人類意識精神的維護,作為人類共同的選擇、責任和義務,它同樣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人類精神就有人類的精神家園。人類精神的核心是人性、人道、人類共同的現實、未來利益,關涉種族問題、環保(綠色組織)問題、核擴散問題、文化多樣性保護問題等。

這多個層級的精神家園,既是獨立的也是統一的,既有區別,也有同一,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相得益彰。我們應該謹慎而準確地區分個人的精神家園、家庭的精神家園、民族的精神家園、國家的精神家園、人類的精神家園的異同關係。層級不同,才可以構成系統,大系統與小系統的使命有所不同,但形態相似相近。有系統才有力量,各層有各層的作用,互相貫通卻互相不能替代。我們的問題是,面對自己,要對自己盡責任;面對家庭,要對家庭盡責任;面對民族,要對民族盡責任;面對國家,要對國家盡責任;面對人類,要對人類盡責任。只有做到這樣,才是一個心智健全的人、理性的人,具有現代意識和國際視野的人。

精神家園的作用和意義是多方面的,筆者以為其基本特點體現在:

認同歸屬感:我是這個家的人。這個家不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是我的棲身之所。於民族、於國家都是如此。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理論已廣為人知:「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徵的穩定的共同體。」

當今討論民族問題仍然脫離不了這一理論基礎:其一,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說明民族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是一個內涵豐富、擁有強大力量的人們共同體;其二,「四要素」造就的是以民族的語言、地域、經濟生活、文化為基礎的民族認同——這個認同因經過了漫長的歷史認同過程而浸潤於民族個體的血脈之中。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民族作為一個知識系統、文明形態而存在,自然地作為本民族成員生存成長的文化生態環境(語言、信仰、生活生產方式、文化制度、思想道德倫理等)而存在,從而造就擁有共同語言、共同信仰、共同道德理念、生產生活方式的人,使他們有了民族歸屬,這個歸屬也是由民族這個知識系統長期打造形成的,因而也是很難輕易動搖的。民族國家和多民族國家的認同,也經過了長期的過程,形成了國家認同。國家認同是人們共同體基本的政治認同。

溫暖安全感:進了這個家,周圍都是我的家人、族人、國人,他們會關愛我而不會傷害我。因為這是我的家。親緣將一切緊緊聯繫在一起。

幸福感和自豪感:因為我是這個家的成員,我以有此家而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我是祖國母親的孩子,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祖國培養了我、教育了我,我感恩、感謝國家,並為各族人民服務、為共同國家盡忠。所有的一切,都是民族的,同時也是各民族共同的國家的。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各民族的,也是國家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為共同的國家而自豪、而幸福、而奮鬥、而獻身。

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這是我的家,所以我有為這個家服務、奉獻的責任,有維護這個家、發展壯大這個家的使命。我們要維護和發展的,不只是物質,還有精神文化。國家者,是我們共同的國家,我們不管誰管?我們不愛誰愛?我們不維護誰維護?

情感:情感在認同中形成,在溫暖安全、幸福自豪、完成共同使命中形成,積之越多越久,就會形成從量到質的轉化,就會產生義無反顧、捨生忘死的強大的情感力量。

無數的家、家族、民族、國家存在的根本作用和意義也在於此。無數的人離不開家、念家、戀家的原因也在於此。這是瞌睡遇到的枕頭,是可以放聲哭泣的母親的懷抱,是恣意飛翔的天空,也是疲憊時可以依靠的父親的臂膀,是晨行的鄉間小道,也是夜思的明月、微風吹拂的窗。總而言之,它涉及到了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

其一,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必須在與人的交往、聯繫、合作中生存和發展,因而群落的形成成為自然的事。其二,私有制產生至今的社會,是以家庭為基本社會單位的。人不是由民族、國家走向家庭的,而是由家庭走向民族、國家的。家庭由一個獨立的單元走向民族,民族由獨立的單元走向國家——多民族國家幾乎都經歷了這樣的歷史過程。家庭有家庭的利益,民族有民族的利益,國家有國家的利益,這三者的利益有統一、有矛盾,處於不斷的協調中,絕對地承認一種利益而排斥其它利益,都將造成失衡,產生極大的副作用。其三,精神家園是一代代積累、一代代繼承、一代代完善、一代代緊密的。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家、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原因。有時候,我們將這一切歸功於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實際不完全是這樣。共同的利益是存在的,但其中反映的絕不僅僅是經濟利益,即許多人所關注的「錢」,而是由共同的土地、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宗教、共同的族脈,共同的歷史、共同的風俗等塑造的共同的精神家園。這個精神家園,可以看到古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從那些先賢先聖的高貴的精神世界中汲取力量,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國家的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和發展。

三、使之知、使之信、使之行

精神家園的建設,是各民族成員的大事,必須解決使之知、使之信、使之行三個基礎性問題。

第一,使之知。使之知,有賴於國民教育體系、各種培訓工作和幹部教育,要著眼於精神家園建設中所涉及的相關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要注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有關中華文化、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建設等重要論述的學習,以及中央頒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學習,明確指導思想,掌握規律,廓清內涵,分門別類,做到使人知,使人深知。

第二,使之信。信,依其程度大概有三個層次:一是相信、二是誠信、三是篤信。相信是一般的信,精神上的信不是這種信;精神上的信是誠信,誠信就需要遵守、堅守,是理智的信、虔誠的信;在精神信仰中也常見瘋狂的信、痴迷的信、迷信。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有關信仰的事。有些學生箴口不言,直到畢業,當感到你是可以信賴的人的時候,才可以敞開心扉。在整體向好的前提下,即便是碩士生、博士生,在信仰問題上同樣有不少困惑——他們的心靈是沉重的、焦慮的。為什麼?一些年輕人無信,不論你說什麼,讓他信,十分困難,更不用說誠信、篤信、痴迷。有的年輕人相信了一些公式和概念——獨立、民主、自由,他們要自由,這個自由是絕對的自由,不受約制、管束的自由,這種想法顯然不合實際,也是行不通的。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人類之所以發展、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文明成果,既在於精神的自主和自由,思承千載、縱橫萬里,插上想象的翅膀、無拘無束地飛翔,也在於嚴格的約束——限制自己的不合理、非理性、不科學的思想行為。極言之,當然還有迷信。迷信是盲目的信,不屬此例。無理智、無分析、無鑒別的信,是不足取的。

人類的每一個進步,從文化的角度看,都是在確立規矩與創新發展中前進。有時候對一些制度、規矩的豐富、完善甚至破除,只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自然運用——涅槃、升華,走向更高層次,絕非重複過去。人的偉大就在於這些永遠充滿嚮往、勇敢地拾級而上的探索和創造。不論是哪只腳,只要有一隻腳踩在原來的層級上,你永遠登不上峰頂,看不到更高境界的無限風光。

第三,使之行。在精神家園中,理想是永遠的北斗星,信念是有力的頂樑柱,道德是最好的金鐘罩,知識是最佳的精神營養,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成長。

行,就是要將思想理念變為行動,行,就要著眼於積累、久久為功,從新的量變到新的質變。使之行,就要解決系統化、制度化、儀軌化、生活化、分眾化問題。

系統化就是要解決我們在精神建設中的不系統、不貫通、東鱗西爪、不成體系的問題。我們既要解決橫向的系統化問題,也要解決縱向的系統化問題。從思想理念、指導政策、基本制度、法規約束、基本行為到社會評價,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系統,要做到不論在何時何地,我們的精神形態和行為的要求大體是一致的,評價和懲處標準總體是統一的、相對穩定的。

制度化有兩層含義,一是形成對思想理論觀念和道德行為的進一步的分解、具體化,即做到有號召、有解讀,從而促成人們的行為和行動,成為人們的活的價值、具體化了的價值。二是形成文化制度,諸如傳統的人生禮儀制度、婚禮、葬禮制度等。不少人在批判封建禮教時,對其產生的一些形式進行了批評,這是必要的,但是任何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思想如果沒有具體的形式來固化——反覆強調,成為具體文化過程中的應有之義,那麼這種價值觀念和道德思想,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一紙空文。

儀軌化是對制度化的進一步說明和補充。一些重要的活動要有儀式,如同我們在一些重要會議開始時唱《國際歌》、結束時唱《國歌》,對社會生活的一些方面,尤其在政治引導、道德倫理、思想情感、精神追求等層面,要形成既定儀式,即對具體的過程、具體的環節、細節提出具體的要求,將我們新的科學先進的思想、價值觀念貫穿其中,成為教化國民的基本手段。本質上看,愛國主義等思想理念的培養,需要這種儀式。儀式的神聖性也是塑造精神尊嚴的必然要求。現在的問題是只有普遍的原則,沒有對實踐過程和行為的細化、實化、具體化,並進行必要的評價、監督,如此便難以實現我們建設精神家園所需要的潤物無聲、風化俗成、趨良趨善。

生活化是指,只有當一種思想價值成為一個群體的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自覺的行動,成為他們自覺的生活方式,它才具有了真正的價值,這種價值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家園。

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與之相伴而生的是多語言、多宗教、多風俗、多文化現象,這些現象還將長期存在。分眾化就是既要適應不同層次、不同範疇的統一的精神需求,也要適應同一層次、同一範疇的不同的精神需要。屋無柱不立,人無精神寄託、精神支柱、精神皈依同樣難以立命安身。建設一個健康的、安全的、完備的、健全的、有效的、系統的,為不同群體所認同、信守的精神家園,將以極強的磁力凝聚國民意志和信心,為未來的發展蓄積空前的力量。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程艷 製作審校:閆若之

微信ID:zgmzbwx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民族報微信期待您的關注哦

聲明:本微信是國家民委主管的民族報社主辦的官方新媒體平台,發布的內容不代表本方立場。內容主要來源於民族報和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路分享,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也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果您對我們發布的內容有異議或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刪除。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感謝您對本微信的關注!

民族報微信、微博歡迎各界朋友踴躍投稿。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82685958


歡迎訂閱民族報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92
郵發代號:1-23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