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慰安婦」紀錄片《二十二》的上映奇迹

在1932 年到1945 年間,在被日軍強征為「慰安婦」的女性,人數至少20 萬

到了2012年,公開資料顯示,倖存的「慰安婦」只剩32人

2014年一部叫《二十二》的紀錄片開拍,僅存22位倖存者,這部影片聚焦「慰安婦」人群如何度過餘生。

距離影片公映只有兩天,海南最後1位訴訟日本政府的受害者黃有良老人去世。

8月14日,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在今天,這部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紀錄片」得以正式全國上映,而倖存「慰安婦」人數,僅8人。

我們對「慰安婦」這個群體關注太少,作為一部題材特殊、與主流商業製作無緣的紀錄電影,《二十二》從前期籌備、製作到後期上映,歷經了坎坷。

新京報專訪該片導演郭柯及片方宣發團隊細數拍攝幕後、宣發的點滴,這位「重感情」的導演及團隊主創們表示「只要求得『1%』的排片,約600萬票房,這意味著有20萬人進影院,這樣就夠了。並且影片盈餘會全數捐給『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用於對『慰安婦』歷史研究及倖存者的資助」,他們說只想讓大家能看到,「我們做了一件對的事。」

有觀眾說,「《二十二》很難得沒有用刻意煽情的視角,它真實還原了這22位普通老人的生活,眼眶會一直濕潤,但最後飆淚是在當片子放完,開始放長達五分鐘超7000人的感謝名單,沒有一個人離開。」

這超7000人名單背後,是《二十二》從籌備到拍攝、到上映,歷經坎坷時與主創們攜手同行的人們,他們是大家熟知的明星、以及數量龐大的普通人,他們本不相識,因為《二十二》,共同完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1

從《三十二》到《二十二》

遇撤資、欲賣房、張歆藝解囊

2012年,1980年出生的青年導演郭柯,拍攝了同樣是「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短片《三十二》。因為那個時候公開資料顯示,全國還有32名倖存的「慰安婦」。

拍攝《三十二》時

影片講述的是生活在廣西桂林的97歲老人韋紹蘭,她是眾多「慰安婦」之一,也是極少數的倖存者之一,她代表著千千萬萬再也無法「說話」的受害者,告知公眾那時日軍做的難以想象的暴行,「那時候被關在房子里,那鬼子進去呀,就被他強暴,後來去那邊多了,眼淚都不敢流,也不敢抬起頭來看。」

後來,她借洗衣服的理由逃了出來。日軍投降之際,韋紹蘭卻懷上了日本人的孩子,本想一走了之逃避現實,但最終還是生下了這個中日混血的兒子,含辛茹苦將他撫養長大。

《三十二》

郭柯第一次去看望韋紹蘭的時候,她的住所家徒四壁,他給了她500元零用錢,第二天告別的時候,韋紹蘭從衣服里掏出四個紅包,說你們四個一起來的,拿著回家買點東西吃。每個紅包里都有100塊錢,當時郭柯就控制不住情緒了。老人雖然生活條件很艱苦,但依然這麼善良,有如此深的感情,「我覺得,她太值得記錄了。」

2013年底,《三十二》陸續在國內外電影節中展映,獲得了不少好評,韋紹蘭的故事在《三十二》里告一段落了,那麼剩下的人呢?

那時候,郭柯開始萌生拍紀錄長片《二十二》的念頭,取名為《二十二》,是因為他發現,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曾經倖存的32位老人,已經有10人相繼離世。

決定拍《二十二》,郭柯進行大量走訪

決定記錄她們開始,郭柯自然也遇上了種種問題,前期走訪很多採訪對象,已經花去了不少積蓄。

當時《三十二》的一位海外製片人對項目有興趣,決定投資50萬美金,但2014年4月,出資人認為和郭柯的理念不合,決定撤資。

「那位製片人覺得應以電影為主,著重去講一個生動的故事,得弄得打動人一點,同時也要節約成本、不用跑那麼多的地方。我當時就告訴他,『不要和我談電影,在我的心目中這是需要真實記錄的一個群體,你無疑就是一個有錢人,沒有什麼情感,也不懂我們的感情。」

但這些碰壁並沒有讓郭柯心灰意冷,他開始繼續找資金,他曾計劃把成都那套地段比較好的房子掛出去售賣,但因為買家都得分期付款,時間也等不及。

萬般無奈下他找到了並不那麼熟絡的張歆藝,給她發了個簡訊,編了又刪刪了又編,不到一分鐘就收到了張歆藝的回復「沒問題」。

張歆藝在《二十二》籌拍最關鍵的時刻拉了郭柯一把,而在此後也在影片的宣發上諸事親力親為

整個過程中,郭柯最感動的是張歆藝對他的信任,「畢竟是一筆數目不小的資金,她沒有要求過多參與、也不會幹涉,只是我去每個地方都會拍照片給她看,告訴她電影的進度。這種影片推遲和報廢很正常,我就是很不想這樣,好在,有人幫我。」

拍攝完才開始「黑色時間」

網友的眾籌助力影片宣發

《二十二》拍攝時

2014年,《二十二》完成拍攝了,加上演員張歆藝資助的100萬,電影拍攝成本共300萬,後期製作花了1年時間。那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呢?

郭柯說「2014年完成拍攝以後,那段時間對我來說是黑色的,我人脈不廣、很多發行公司也不看好這個題材。找不到投資就沒法上院線,我也想更多的人能關注這個群體,總該為她們做些什麼。」

2015年郭柯開始申報參加各種電影節。從這個小眾題材和這些老人的生存狀態上來看,上映后零星排片、獲得炮灰般票房也是意料之中,但郭柯依舊不想就此放棄。

2015年10月,《二十二》拿到了公映許可證,郭柯透露整個審查的過程可謂是出乎意料的順利。「只剪掉了一個土葬的鏡頭,但還是留下了那部分『一鏟子土』沒刪。」

《二十二》劇照,這樣的笑容是導演想說的「她們有著寬廣的胸懷」

能公映了,卻仍然缺發行資金。郭柯坦言自己不認識太多的發行公司,零星幾家都是靠朋友介紹。「現實是,沒有太多人看好這個題材電影前景,只能在部分院線點映。」

後來郭柯發現,去年由7.5萬人眾籌拍攝完成的韓國電影《鬼鄉》上映,在韓國蟬聯了半個多月的票房冠軍,「朋友建議我借鑒《鬼鄉》的做法,進行眾籌,有了這個以後上映才簡單了」。

2016年底,影片開始在騰訊公益平台上眾籌宣發費用,目標籌款100萬元,募集時間56天。最終,參加眾籌的人數是32099人,籌款100多萬元,解決了劇組燃眉之急。影片片尾大部分感謝的也是這一群人,只是參加眾籌的人很多不願留名,因此片尾字幕並未全部收錄進去。

最後統計,參加眾籌的人數是32099人

回想起這段過程,《二十二》宣傳方朔果蓮蓮創始人蘇北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對這個項目非常關注,看到眾籌活動後主動聯繫了郭柯:

「剛接觸影片的時候是去年的10月,50多天只有40多萬,這部分資金很難再往上走。要湊齊這100萬必須要更多的群體來做。幸運的是,去年底央視做了一個關於『慰安婦』的專題,第二天款項籌齊了。」

蘇北淇說「大多數幫這個項目的人,都真正關注這個題材。例如,首映時來到現場的一位網友,他捐了1000元,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有些募捐者留下的名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很感動。」

央視製作的「慰安婦」專題

錢有了,但蘇北淇的壓力並未減少,「100萬里,除去導演用於後期的20萬費用。宣發手上只有80萬。」以她經手電筒影宣發的經驗來看,再小的影片宣傳和發行都需要250萬的宣發費用,「在我們眼裡很多事的花費都變成了『巨款』,首映式的8萬,包括往電影院放映的硬碟就得40多萬,還有不少其他宣發成本,預算有限,我們都是省了再省。」

而在發行上,最大的難點在於點映,負責《二十二》發行的潤智影業總經理劉倩羽表示,「要讓影片在上映首日的排片有1%,那必須得率先開點映,但點映的數量也不敢過多。後來好在一是因為在不同地區影院都有很多地推(發行的駐地人員和很多眾籌的志願者)來幫我們做點映,區域性的工作都有人去推廣和宣傳,比如號召朋友、現場推廣、在社交媒體各平台宣傳,當達到了觀影需求影院就會就開一場。只不過因為經費不夠,大多數幫忙的人都是志願者。後來開始點映后,也有影院主動要求主動點映,才讓影片看到了上映後會有的生存空間。」

蘇北淇說,上映后也有難度,要想人看得多一點,排片才能持續。

好在上映前後,有不少明星都自發開始「安利」這部影片。

「很多明星自發錄製宣傳視頻,聲援的內容都由他們來決定。錄完了他們還幫我們找周圍的同行來錄,例如管虎,他非常了解這段歷史,也談了很多。後來張歆藝的號召,也引來了不少關注。」

馮小剛這條自發推薦的微博,已轉發近8萬,郭柯表示「簡直沒有想到,也沒有想到馮小剛和這麼多明星會站出來支持電影。」

至8月14日21:00,影片的排片率從1%上升到1.5%,票房近400萬,蘇北淇用了逆襲兩個字,她說一切發生的事情彷彿是個奇迹。

《二十二》主創們紛紛表示,「影片會在收回成本后將盈餘捐贈。我絕不可能拿這個項目來掙錢。如果票房一般是市場正常反應,如果超出了預期,說明市場有一些反響、大家在關注這個題材、關注老人,這不是因為我拍的多好,只是做了一件對的事。」

而對於票房預期,導演郭柯直言「作為暑期檔最微小的電影,只想有約600萬票房,因為這個意味著有20萬人進入電影院觀看,而20萬這個數字,剛好是在1932 年到1945 年間,在被日軍強征為「慰安婦」的女性,人數至少20 萬。」

回應質疑

「不存在二次傷害」

唯一的遺憾是「她們中有人離去」

影片中的何玉珍老人已經離開了人世

近兩年,《二十二》舉行過很多次點映,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也開始質疑,有人認為這種題材是在消費老人受過的苦難,郭柯也對新京報記者回應了這些質疑。

新京報:有人說要去讓老人回憶不愉快的經歷很殘忍

郭柯:她們一直被稱之為「慰安婦」,但這樣的稱呼也是被迫的,如果不是為了幫她們爭取權益,或許根本不願接受這麼冠冕堂皇的稱呼,她們是獨立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也是英雄

真正接觸到老人之後,眼前的老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們和我們的奶奶、家中老人沒什麼兩樣。她們也知道我們為什麼拍,過程中我們最注重的就是對方的感受,比如聊天的地方都在她們床邊,給她們安全感,或者是她們家人外出的時候,盡量考慮對方的感受,就像聽奶奶講故事一樣,她們也會想要告訴你。至於我個人來說,會延續這段緣分,每年去看她們,去陪陪她們。」

新京報:《三十二》和《二十二》有很明顯的轉變,感覺後者沒有前者的震撼力?

郭柯:是的,我也認為你看《二十二》的感覺會更平靜一點, 其實之前的短片還有一些自我的表達在裡面,拍攝過程中我也發現有些問題好像不太對。那時候年輕,表達慾望很強,對所謂的光影、構圖上面有所要求,就像有種「炫技的感覺」,有些畫面表達不是太準確。後來我決定長片的時候就依照完全的客觀記錄,只帶錄音器材、攝影機、一個監視器再舉個桿就足夠,只是真實還原,其他什麼輔助器材、什麼技巧都不要。

因為炫技在她們面前不太正確,為什麼要去剪得好看、劇情化一點,有自信把這種無聊和真實帶給觀眾就是對她們最大的尊重,再說我剛開始就沒想過要公映,為什麼要有壓力?

選擇素材的唯一標準,就是讓公眾可以接受這群老人,能夠喜歡她們。

我希望大家能變一個方式去看她們,生動、普通,和我們身邊的老人一樣。喜歡這個詞可能太深了,更多的是想讓外界接受她們。我不能告訴你這個老人好慘,皺紋很深,這些沒有意義,想把我喜歡她們的地方,展現給大家。

新京報:拍攝過程中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

郭柯:我有什麼理由放棄?以前就不想拍太浮躁的商業片,有這個機會為什麼放棄?其實最難、糾結的地方還是跟老人的關係,整個聊天記錄的氣氛還挺愉快輕鬆,我們也不會去趕。難就難在影片怎麼呈現,畢竟我們成長環境不一樣,接收到的信息還是網路和書籍,怎麼平衡認知。唯一遺憾的是,拍攝過程中,有老人一直在離世,成了永遠拍不到的人,其餘沒有了。

輸入關鍵詞查看精彩內容

逼 死強迫症丨高端吃貨丨成人學英文丨精神處男看高中女生丨陰三兒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藝術品成emoji丨最美50書封丨恐怖片教父|50歲芭蕾 天後丨妓院里的藝術丨真正的民謠|偽作大師丨跟劇照學拍照丨AV女優的真實生活丨最文藝美術館丨欣賞裸體畫的正確方式丨最勵志自拍丨你的姓對應的殺手 丨照片變海報丨銀河映像丨偶戲大師丨文藝片女王丨身價幾十億的樂隊丨冰火花式死法丨最懶最窮藝術家丨文青測試丨陳粒我愛我家總攝影丨人藝最純老炮兒丨最難聊的社恐藝術家丨當代戲劇30年記錄者丨陳佩斯寵物經丨椎名林檎丨寫盡SM的作家|與向京聊慾望|最毒舌影評人|任素汐|華語歌手愛撐傘|好妹妹樂隊|鍾立風|王梵瑞

本文為文藝sao客(ID:so_art)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