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關於孩子睡覺那事兒,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揚子晚報網8月31日訊(通訊員 張艾萱 吳葉青 記者 于丹丹)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睡眠對於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關注孩子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睡得久、睡得好」成了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然而,不論是小寶寶,還是大孩子,總有那麼些讓家長頭疼的睡眠問題,這就讓家長不免擔心起來。怎樣才能讓孩子睡個好覺?聽聽南京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陳靜副主任醫師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會「睡不著、睡不好」

孩子睡眠障礙主要因素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一是入睡困難,在入睡過程中情緒變化大;二是在睡眠過程中出煩躁不安,哭鬧、夜遊,或是大幅度扭動;三是在睡醒之前狀態不穩定。其中由病理性因素導致的睡眠障礙,例如額葉癲癇,主要表現為入睡半小時內大哭大鬧、劇烈扭動身體,甚至下床行走等,一夜可能發作57次。「我在門診遇見的病理性睡眠障礙的患兒並不多,反而是生理性因素更為普遍,」陳主任介紹,「這其中不同年齡段的生理性因素不同,嬰幼兒期主要與睡眠周期、家長的餵養方式有關;大孩子則主要受到不良睡眠行為的影響。」

不一定睡得久才睡得好

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擔憂:「書上說,新生兒每天都應該睡18個小時以上,可是我家寶寶每天只睡12小時,夜裡還總是醒,會不會影響生長發育?」陳醫生解答到:「判斷寶寶是不是睡得好、睡得夠,並不能完全以時間為指標。而是通過記錄觀察孩子的生長曲線(包括身高、體重等),吃奶是否正常,醒來后情緒是否愉快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有些寶寶每天只睡1012個小時,也能吃得好、長得好,那麼對於寶寶來說這麼長的睡眠就足夠了。此外,5個月內的寶寶,還沒有形成持久、穩定的睡眠周期,一個睡眠周期的時長只有成人的一半左右,並且多處於淺度睡眠,無法像成人睡整覺,因而夜間多次醒來、哭鬧、喝夜奶是正常的,只要他的生長曲線在正常的範圍內,家長都無須過於擔心。」

小寶寶:吃得飽才能睡得好

有些6月齡后的寶寶,睡眠周期已基本形成,仍然出現夜裡反覆哭鬧,入睡后又極易驚醒的狀況,這就有可能存在睡眠問題。對於寶寶來說,刺激他們醒來的主要因素是飢餓和溫度。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多次醒來哭鬧,就要考慮是不是被「餓醒」的。「每個媽媽母乳的能量密度是不同的,能量密度較小的母乳,孩子對奶量的需求就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的按量餵養往往就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此時,寶寶便總會在睡眠周期的某個階段中被餓醒,久而久之寶寶的睡眠周期被打亂,從而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陳主任說,「所以,想要寶寶睡好,首先要吃好,添加輔食增加能量密度,或是增加母乳的攝入量,以滿足寶寶對能量的需求,才能讓寶寶睡得好。」

大孩子:床就是用來睡覺的

對於大孩子來說,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不再是飢餓感、舒適度,而是睡前情緒和睡眠行為。很多家庭中,「床」除了用來睡覺,還有很多其他功能,看電視,玩手機,與孩子進行睡前交流等,有些家庭甚至會在床上吃東西。這些睡前行為會讓孩子帶著興奮、激動、恐懼等情緒入睡,這樣不僅會使孩子入睡困難,還可能導致孩子做噩夢、夢魘,影響睡眠質量。陳主任回憶道:「我就曾遇到過一個男孩,因為看了部恐怖片,連續好幾個晚上難以入睡,即便入睡后也處於恐懼狀態。每天睡覺前他總是想起恐怖片中的畫面,睡著后做夢也會夢見相關內容,這讓他對睡覺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嚴重影響了一段時間內的睡眠質量。」

因此,陳主任建議,不要太早讓孩子上床;不要臨睡前在床上與孩子進行不愉快的溝通或批評教育,讓孩子在睡前陷入低落的情緒;也不要在床上做一些與睡覺無關的事情,尤其是看電視、玩手機等會引情緒變化的事。家長應盡量避免讓孩子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而是讓他們保持穩定的情緒,從小養成『床就用來休息和睡覺』的良好習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