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帥哥」的「超微世界」

▲在「決心」號顯微鏡下拍攝的「超微化石」(2月21日攝)。

新華社發(蘇翔攝)

▲2月22日,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蘇翔在「決心」號上工作。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

如果將海洋生態系統比作一個龐大社會,肉眼看不到的海洋微生物堪稱這個社會的「草根階層」。在這個階層中,由一些單細胞海洋超微浮游植物產生的「超微化石」,在海洋沉積物中分佈廣、數量大、演化快,是確定沉積物形成年代的極佳手段之一。

由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IODP367航次,正在南海北部海域順利進行。每天,「決心」號上科學家團隊里的「小帥哥」蘇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放大1000多倍的顯微鏡,與每一管沉積樣品中的「超微化石」打交道,尋找標誌性的「面孔」,進行生物化石定年,與有孔蟲化石定年相互印證。

33歲的蘇翔,身高1.9米,高大帥氣,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決心」號古生物實驗室盡頭,用黑色帘布隔開形成了一間小屋,被大家形象地稱為「超微小屋」。在這裡,經常可以看見他全神貫注地觀看顯微鏡的背影。

「超微化石是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從大學部畢業論文開始,我已經研究了15年,樂此不疲。知道得越多,深感不知道的問題就越多。」蘇翔說,「每當從樣品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樣開心;分析它們在不同地層出現的種類、頻率、數量等數據,就好像在研讀它們用身體寫的信,信里告訴我地球的往事。」

「超微化石」又叫「鈣質超微化石」,它們「個頭」極小,一般僅有幾微米,每次取樣,只需用一根牙籤,挑些樣品塗在薄片上。在獲得樣品的第一時間,迅速處理觀察得出樣品的年齡……所以,在歷次大洋鑽探航次中,超微化石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

目前,「決心」號在北緯18度、東經115度的鑽探位置,已順利完成首個鑽孔任務,共從3770多米深的海底鑽取71管沉積樣品。蘇翔和義大利女科學家克勞迪亞24小時輪流值班,從每一管樣品中尋找「超微化石」。他們已經找到了800萬年前的「盤星石」標誌性屬種。也就是說,目前鑽取的南海沉積物最早是800萬年前沉積的,這與有孔蟲化石定年相吻合。

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大洋鑽探的開展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廣泛應用,屬於海洋「草根階層」的「超微化石」越來越受重視,成為古海洋學和海洋地質的重要研究材料之一。超微化石研究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傳聯教授,是長期研究超微化石的權威專家,蘇翔是他的第一位博士生。

「在同濟大學求學12年,老師教給我的,不僅是超微化石知識,更是一種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一種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感。」蘇翔說,「這種責任感就是面向大眾的科普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知識、了解什麼是超微化石。」

在同濟大學讀書期間,蘇翔經常參加學校里的各種科普活動。他曾經到法國的歐洲地球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學習一年。這一年對他觸動最深的,不是外國同學學習刻苦,而是他們廣博的知識面。這些知識,來源於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的高質量科普教育。

「比如說,『決心』號幾乎在每個鑽探航次,船上都設有科普教育專員,將正在開展的大洋鑽探,直播到學生的課堂。許多新鮮的科學知識、新穎的科普方式,我們都很欠缺。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我感到責無旁貸,更期待國家在制度上多多鼓勵。」蘇翔說。

新華社「決心」號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