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銳觀察|其實,你乾的不是農業,只是生存!

返鄉創業,你只是為了生存!

為何?我先從2個故事開始說起。

阿布,80后返鄉創業者,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在福建做外貿生意,財富積累超700萬2016年,他把外貿公司轉讓了,把福州的房子也賣了,帶著老婆回到老鄉租了一片300平米的荒山,干生態養殖。

且不說他干農業是否賺到錢,他曾對我說了一句話,也許會讓很多人感觸頗深:外面壓力大,回老家壓力會小一點,其實就是為了生存。

子曉,一個傳媒圈的瘋丫頭,在北京已經9個年頭。同樣是2016年離開北京回湖南老家干起休閑農場。

前段時間回北京找投資,期間對我說了一句話:北京壓力大,回鄉創業者政策好,壓力也會小一點。也是為了生存!

又一個為了生存!在這裡,我希望每一個創業者反問下自己:創業是不是為了生存呢?

創業的5個需求點

創業管理是「以生存為目標」的管理方式。新事業的首要任務是從無到有,把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賣出去,掘到第一桶金,從而在市場上找到立足點,使自己生存下來。

在創業階段,生存是第一位的,一切圍繞生存運作,一切危及生存的做法都應避免我們人有五個重要的需求,最開始是生存,到品質到炫耀,到感覺,到精神。

第一個階段生存,包括一個企業,包括一個人,你一定要讓自己能夠活下來,包括我們為什麼要融錢,當你在沒有融到錢的情況下,我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創業的時候不能說因為融到錢你要幹嘛,而是你要想到在沒有融到錢的時候你能做什麼。

千萬別說一定能拿到錢,你才幹這樣的事。抱著這種想法,你很難走到第二步、第三步,所以生存是最重要的第一原則。

當你生存滿足了以後,你自然就會追求下一個東西,品質。你要追求更高的品質生活,就不滿足於只是為了吃飽,你要吃的好一點,吃的舒服一點,你要到餐廳。包括住你也不滿足只是有個床,你要住有品質的,像萬科做出來的房子。車你也不滿足用腳踏車,開始要追求像機車或者是汽車。第二個階段就是所謂的追求品質的階段。

生存過後,包括你的生活品質提高了,我們一般會進入第三個階段,就是炫耀。因為你要向別人證明你過的比別人好,向別人證明你做的比別人好。所謂的炫耀,我們不滿足於吃,穿耐克鞋,或者阿迪的鞋,我們要穿LV,我們要開寶馬,不再開豐田車,這個階段是你的炫耀階段。

再往上就是感覺,所謂的感覺,當人成功了,我們會享受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成功,寫書,寫自傳,甚至想拍電影。有的人會追求旅行或者是玩藝術,這些都屬於感覺的一類。

人的最後階段其實是到達精神。當你週遊世界回來了,那個時候你就會再回到人的根本,會思考你為什麼活著,包括你前面的這些努力是為了幹嗎。如果你在這個精神層次得到提升,甚至你就會想把你的很多東西傳承下去,這其實就是精神。

這是人的五個需求。有很多人都有這些共同的點!認清楚路,比努力更重要

大佬的發家史:一切為了生存

也許創業這個名詞好聽一點,其實就是為了生存。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業領域的大佬們發家史。

劉永好:為了生存,繼續干

1951年,劉永好出生於四川新津縣,小時候的家裡非常貧窮,以至於在他20歲之前,竟沒穿過鞋子,可是,他日日用一雙腳丫板子親近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1982年,當時絕大多數人還在抱著「鐵飯碗」吃得有滋有味時,年過而立的劉永好毅然辭去來之不易且令人羨慕的政府部門公職,同兄弟四人賣廢鐵、手錶、腳踏車、黑白電視,湊足了1000元錢,突然下海自謀職業。

當時,他選擇的行當是別人不看好的農產品生產領域,他們從種植業、養殖業起步,創辦「育新良種場」——向土地要財富。劉氏四兄弟做出這樣的抉擇是很有膽量的。劉氏四兄弟大學畢業后都分配在國家單位工作,有著令人羨慕的舒適工作環境和穩定的收入。

大哥劉永言在成都906廠計算機所;老二劉永行從事電子設備的設計維修;老三劉永美在縣農業局當幹部;老四劉永好在省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校當教師。剛剛開始下海的時候,當過教師的劉永好甚至不願意看到自己熟悉的學生,怕他們為老師感到慚愧。他們籌辦起一家小良種場,專門孵化小雞和鵪鶉。在接下來7年的時間裡,公司幾經風險,近乎絕望,哥兒4個曾經在「跳岷江」、「逃新疆」、「繼續干」三條路中選擇道路,最後咬牙選擇了第三者。

經過60多年的發展,當前新希望旗下擁有400多家企業。豬肉、禽類以及乳業三條完整的產業鏈,為了主推農牧業發展,劉永好拿到了金融牌照,建立新希望財務有限公司。

邵根伙:生存就是做大

邵根伙,1965年7月29日出生,浙江金華人。1982年至1986年,他就讀於浙江農業大學,1986年至1991年在農業大學碩博連讀,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1年,邵根伙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獲得了農業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后,他放棄了去一家大國有飼料企業「享受」的機會,來到了位於北京郊區的北京農學院,擔任教學工作。

1993年冬天,在北京西郊兩間租來的小屋內,邵根伙和他的夥伴點燃了創業的理想之火,「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那時的大北農可算是「貧困戶」,要資金,僅有2萬元;要廠房,只有租來的兩間小屋;要工作人員,全公司上下僅有兩個人,既做老闆,又當員工。

在公司成立初期,邵根伙把產品開發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乳豬料配方、乳豬料生產上。在當時看來,乳豬料配方和乳豬料生產一直是國內飼料工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為此,他專門從農業大學邀請了十多名知名專家教授和青年知識分子成立了大北農技術委員會,依靠專家技術委員會這個強大後盾,「大北農牌」乳豬料551很快就研製成功了。

在邵根伙心中,他的企業願景有著清晰的時間表:2013年,公司要成為全國領先、初具國際競爭力的農業科技企業;2023年,成為世界級農業科技企業;2033年,成為世界第一的農業科技企業。

溫氏兄弟:幫助養戶解決生存問題就是我們的生存問題

溫北英1930年出生於廣東省簕竹鎮石頭沖村的一個書香門第,在學生時代被封為一代才子。少年時期,他經歷過土匪綁架,並因此喪父。從此他被迫中斷學業,輔佐母親為生計奔波。土改時期因出身遭受衝擊,文革伊始又被打成右派,失去教師工作,轉而務農。可以說,解放前各階層衝突導致的社會與家庭的滄桑巨變,解放后歷次政治運動造成的貧困與落寞等坎坷經歷,促使溫北英不斷思考人生的意義。他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曾經廣泛閱讀了經史子集,又生在禪宗六祖惠能的故鄉,飽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儒佛綜雜的學理思想和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他希望造就一個「大同世界」,實現人人平等和財務的自由。

溫氏有一個規定:真正視合作養戶如家人。溫氏的創始人都認為:溫氏的發展,不是吹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地干出來的,是靠一隻只雞、一頭頭豬的積累成長起來的。沒有養戶,就沒有溫氏。

溫氏兄弟認為,養戶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特點:1)學歷低、沒技能,到了一定年齡,還面臨失業風險;2)打過工、經過商,收益很小,以前基本沒有存款;3)家庭壓力大,老人的贍養問題、子女的學業問題,包括現在流行的娶媳婦在要縣城買房的社會現狀,讓他們倍感生存艱難。

因此,溫氏藉助新模式與養戶一起成長、一起做大。

1983年,廣東新興縣農民溫北英組織了村子里七戶人家,湊齊8000塊錢創立了如今溫氏集團的前身。30多年創業之路,起初的「七戶八股」如今成為市值2千億的農業巨頭,雞豬養殖規模全國第一,甚至大於行業第二到二十名之和。

國家返鄉創業政策利好,但農業創業的紅利期是否真的來臨??

如果真的是為了生存而創業,我們又何必要苦苦掙扎呢?放手干、敞開干,即使失敗了又如何!?

這句話送個每一位在三農領域的創業者!共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