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歲的兒子,沒有理由的愛打人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導語: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

蛋蛋媽媽:寶寶2歲3個月,只要大人不能及時滿足他的要求就大哭大鬧,還愛打人。興奮了打人,生氣了打人,有時候甚至毫無來由地也打人。不僅在家這樣,在外面也這樣,弄得家長成天給人家道歉。孩子9月份就要上幼稚園了,到時候還這個樣子怎麼辦呢?真是愁死人。

聰聰媽媽:他第一次打人大概是在一歲半的時候,有一晚上家裡來了熟人,正在聊天。他突然又去玩飲水機的水,老公就去拉開他,他調皮的跑開了。我就笑著說起上次他玩水被他爸打的事情,沒想到他突然就衝到我面前,一巴掌打在我的胳膊上,力量不重,但是卻使我印象深刻。我驚奇地問他:『你打媽媽呀?』他毫不猶豫地打了第二下。當時有朋友在,老公及時把他拉開,我就口頭上淡淡地說了句『不能打媽媽』,心裡其實很生氣。當時,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挑釁的寶寶,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孩子打人的這件事。但是,我發現他打完人反而更大膽了,現在他2歲了,要是說他一下,他就立馬打過來。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解析:

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打人只是一種表達感情、情緒的方式。這種行為叫作攻擊性行為(或稱侵犯性行為),是兒童社會性發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比如嬰兒生氣、情緒發作時,會把東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媽媽晚來了幾分鐘,寶寶會一把推開水瓶……當出現爭端或為達到某種目的向父母示威時,兩三歲的寶寶通常採用踢打對手的方式。

但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如果加以正確引導,攻擊傾向可以轉化為成長過程中的力量,轉化為勇敢、忍耐、堅毅等積極的品質。

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攻擊和工具性攻擊。敵意攻擊是指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工具性攻擊是指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例如,孩子有意打另外一個寶寶,惹他哭,這屬於「敵意攻擊」;如果孩子是在爭奪玩具的過程中打了對方,則屬於「工具性攻擊」。

隨著年齡增長,攻擊性行為也會發生變化,身體攻擊越來越少,會逐漸改為戲弄、奚落、說壞話或叫綽號等語言攻擊方式。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愛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事事都是「我」字當頭。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幹,於是動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打。

2、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於是就打人。

3、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

4、喜歡看別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後哭的樣子,缺少同情心。

5、看電影、電視上有大人的鏡頭,很好玩,於是就模仿。

6、父母嬌慣。開始打人的時候沒有嚴厲制止,形成了習慣。

7、尋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時候,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8、一些生理因素導致煩躁,比如在餓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況下,打人的行為就比較頻繁。

9、生活變化大,不適應。比如,搬遷、換保姆、上幼稚園等。不知怎麼回事,又不會表達,於是揮動手臂,無目的地亂打。

阻止孩子打人行為出現的最好方法應該是防患於未然。父母應該仔細觀察是什麼促使孩子產生了打人的慾望,然後搶先有所行動。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打人。

打人事件發生時,父母不要有過分強烈的反應。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這些反應,對打人行為可以說是一種變相鼓勵。父母過於強烈的反應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擊是解決衝突和引起注意的一個非常恰當的方法。

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也許他說不清楚,大人要幫助他表達清楚,然後幫他分析。避免過長的訓導和講道理,因為這會使孩子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了。

強制性地讓孩子表示道歉並不可取。換一種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並且表示你的關心,效果就會很好,因為你的行為給孩子做出了一個典範。

另外,父母的態度要堅決,並前後一致。比如說,當孩子打人的時候,父母不能這次還無所謂呢,下次就生氣了。

父母平時也要經常注意表揚孩子好的行為,提高他的自信心,讓他感到被愛、被注意。他能力強了,事情做好了,高興了,自信心強了,也就不會去打人了。

文章出自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