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巨嬰國》之殤:「孝」里藏刀

《巨嬰國》之殤:「孝」里藏刀

感慨

有時候,讀一本書內心充滿了憤怒,像燒著一把火!有時候,讀一本書內心寫滿了拒絕,像隔著一堵牆!有時候,讀一本書內心填滿了感恩,像吃了一顆糖!有時候,讀一本書內心酣暢淋漓,像洗了一個熱水澡。我讀《巨嬰國》就是這樣一種感受,有憤怒、有拒絕、有感恩、但痛快。讀完后我默默地給了五分,因為即使它有爭議,但它為我帶來了足夠的啟發和思考,這就夠了!

1折5.99購買正版電子書))

我的

拒絕

1

書名起得不好

內容惹著我了

價值觀不同

視角不一樣

《巨嬰國》真是一本奇特的書,它的發行、銷售就像讀者對它的爭議一樣,歷經上架、下架、上架、下架,整個過程就像一個人的心理那麼糾結。從網上來看,讀《巨嬰國》過程無非是兩種態度:讚賞或排斥。讚賞的人,大多是內心體驗比較豐富、經歷過現實生活磨鍊的人,讀到共鳴處自是擊掌稱快;排斥的人,大多是內心比較正統、拒絕接受顛覆的人,讀一段罵一段,把這本書抨擊得體無完膚。我屬於後者,因為作者的內心體驗或者心理過程,很多時候與我不是很相似,我既看不見魔也不相信別人能同時看見他的魔(後來發現心理學上有「神入」的概念),還看見得那麼真實。心理學上的「共情」在書中很多地方變成了「共視」:你之所見即我之所見,這在科學上講不通。甚至書還沒開始讀我的內心就開始拒絕了,拒絕的很乾脆,因為我還想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一本帶著歧視性書名非正統的心理學書籍竟然會這麼暢銷?「巨嬰」—一個巨大身體、低級心理的成年人類,這不是怪物是什麼?而且書名還非要把整個國家牽扯進來,還要分析國家民族的集體心理,這是要把人的「劣根」用一本書道盡么?但其實他是道不盡也包不圓的,所以就很難堪了,反對抨擊的人一堆、共鳴稱是的人一堆,其實王陽明心學里說過對錯都在你的心裡,只是暫時被蒙蔽了,我們又何苦死死較真呢。且不談書內容寫得怎麼樣吧,但至少從營銷方式上看它是成功的,越是禁止的、有爭議的,想看的人就越多。

我的

點贊

2

用心理學觀點分析問題

典型角色定位較准

能夠引發思考

從「心」認識自己

有些人把《巨嬰國》說成是玄學,我是不認同的,我覺得還是可以把它歸類為說得比較玄乎的心理學,因為他運用了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來分析問題、來看待現象,他用的是心理學眼光,至於裡面有些不太真實的內容,聽一個人「吹吹牛」也是不錯的。我從書中得到不少啟發和收穫,它讓我重新認識了心理學視角下的鬼和妖,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這之前我認為這些「東西」好像沒有什麼區別,從來沒在內心把它們區分得這麼清楚,在我心裡妖魔鬼怪都是一個概念:鬼,黑暗陰森恐怖的鬼!書中將這些「東西」的氣質分得很清楚,鬼,人靈,它的核心氣質是怨氣與報復,如《聊齋》中的女鬼;妖,物靈,它的氣質是為所欲為,一如《白蛇傳》中的白娘子。我認識了幾種有意思的人:皇帝、大母神、媽寶男、無欲男、式好人等,這些特色鮮明的人,竟然都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被作者講得很有味道,比如大母神,家族的統治者;媽寶男,媽媽的好孩子。為什麼造成了這些比較特殊的人物,書中也給出了較好的分析。書中還詳細闡述了全能自戀、共生、卓越強迫症、能量體等幾種心理學概念,這些大家都可以在書中看到,在這裡就不過多展開講了。

在推薦序中,曾奇峰說,武志紅的寫作可以看成某種啟蒙運動的一部分,在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經非常深入的背景下,啟動公眾對探索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最大興趣,並且最大範圍地分享已有的探索成果。我覺得這說的非常好,就像希臘德爾菲神廟的那句箴言:人啊,認識你自己。人的行為是自身內在與外在共同影響的結果,外在的是客觀,內在的是主觀,主觀主導行為,所以從內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利於引導行為,這和王陽明的「人慾即天理」的道理是一樣的,認識自己才能求得真理。

我的

建議

3

莫入套,入套易、解套難

透過現象看本質

頭頂太陽讀好書

放下顯微鏡

《巨嬰國》是一本通過看別人來認識自己內心的書,在此我想對還沒看過《巨嬰國》的朋友提幾點讀書建議,僅供參考:一是不要把自己當裁縫,書中的分析不是為你量身定製的,不要硬往自己身上套,很多人看完之後就感覺自己或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就是巨嬰或者媽寶男,這是不正確的;二是必須帶著一雙客觀公正的眼睛去看待社會上發生的不公平現象,這些現象到底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特有的還是國際共有的;三是必須頂著一個太陽去讀,這是一本充滿負面故事、心理疾病分析的書,所以要有足夠陽光平靜客觀地去看待書中的波濤洶湧,越是陰暗熱鬧的地方越是需要平靜的思考;四是必須放下心中的顯微鏡,不要人為地去放大心理學分析上的缺陷,心理學和數學、工程力學不一樣,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數據不一定就能支撐、佐證所有的心理現象,它也僅僅只是參考而已。

我的

收穫

4

懂事,或是很深的絕望

無回應即絕境

看見就是愛

投射即反應

失控即魔鬼

心流,讓一切流經你的心

書中有幾個地方給我很大的震撼,也是我覺得收穫比較多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懂事,或是很深的絕望。讀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顫抖的,這句話就像刀子一樣在我心裡留下一道深痕。我想起從小到大許多時候一直被大人稱為「很懂事的孩子」,想起現在還在繼續用這種教育方式告訴孩子要成為「很懂事的孩子」。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懂事」,卻一直在「懂事」。「懂事」塑造了我們忍耐、謙虛、自卑、剋制的個性,卻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們內心留下絕望,這種絕望深不見底,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慶幸的是,孩子雖然懂事,但有時候還很叛逆、會反抗,每當這時心理反倒有點欣慰。因為正像書中所說的「不缺壓抑不缺控制,缺少敢於膨脹的真本事和勇氣,更缺少能讓這膨脹有地方發揮的智慧和包容。」懂事,是相對於別人,活給別人看、活在規則下的人才是懂事的人,絕望,是留給自己,這種絕望具有相當大的腐蝕性,當心裡腐蝕出一個大窟窿的時候,任誰都修復不了它。懂事是光明,絕望是黑暗,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活給別人看,用光明照亮別人,讓別人去滿意,自己卻委曲求全地蜷縮在黑暗冰冷的角落裡,沒有誰會可憐你。我們或許真的需要悟「空」,從我們自己身上、也從孩子身上。

無回應即絕境有段時間,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嬰兒會動不動就哭,後來發現,哭聲是嬰兒無助的呼喚,嬰兒的哭源自於無回應或者錯誤回應。忙的時候,我不太愛搭理孩子,有時候邊玩手機邊和孩子聊天,或者邊玩電腦邊陪孩子畫畫,看似在陪,但其實質量很低,無怪乎有人說,寧可要短時間有質量的陪伴,也不要長時間無意義的面對!單字文、單字語都是冷傷害,這些看似有回應的回應相當於無回應。當我們在微信、QQ上「啊」「哦」回應別人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對面傳來的嘆息,當我們用「嗯」「好」語言回別人的時候,你是否深深感覺到對方的失望。回應就是流動,雙方感情之水的流動,無回應即絕境,是主動拒絕感情的流動。一潭死水的池塘是沒有活力的,正像這人生的絕境。特別是對於孩子,我們不能再給孩子一個「孤獨星球」和無回應的父親。

看見就是愛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喜歡「看見就是愛」這句話。看見就是愛,這其實是對被呼喚者的要求。我們每個人都長著一雙眼睛,但我們很少去思考我們看見的東西。我們總是帶著眼睛從呼喚者的頭上飄過,其實呼喚者更需要的是我們用眼睛去關注和交流。用眼睛去關注,這才是看見,看見就是愛。每一天我們眼睛里看到的東西太多,但那不都是愛。看見呼喚者的進步,比如孩子呼喚著:「爸爸,我會寫字了」,而你恰到好處的稱讚道:「孩子,棒!」這是一種愛。看見呼喚者的關心並真誠地接受這是愛,看見呼喚者的冷暖並及時地給予回應這是愛,看見呼喚者的困惑並及時地解答它這是愛,看見呼喚者的求助並及時地去幫助他這是愛,看見呼喚者的悲傷並及時的去安慰他這是愛。愛,必須用心去交流,她的通道必須是眼睛。所以請看著他,對他說「我在!」。因為當你看見我的時候,當我也看見你的時候,才會產生鏈接,這是才會有滿滿的愛!

投射即反應。在這本書上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學會觀察內心、關注投射。「投射」是一個人將內在生命中的價值觀與情感好惡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象。我的理解,投射就像放映機一樣,是人的內心世界在外部世界上的反應,你的內心焦灼,你就會對外部世界產生焦灼的行為,你的內心抑鬱,反應在外部世界就是冷漠、悲傷。所以,當我們對外部世界有了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的時候,要靜下心來面對自己的情緒,情緒才是自己內心最大的敵人,多撫拭自己的內心,它真的會告訴你正確答案。情緒,就像孩子,多摸摸它、親親它,它就和你親,你控制它、拒絕它,它就會反抗你,越拒絕越反抗。這其實和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即人的消極情緒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某種信念(B)所直接引起。所以每當要生氣發火的時候,我們應該試著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導致發火,真的是這樣的原因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看過這本書之後我學會了從更深層次地去挖掘原因,效果是明顯的。

失控即魔鬼有段時間,我一直不能明白,為什麼孩子喜歡大喊大叫,後來發現,這些都源於失控,失控即魔鬼。書中談到,嬰兒是沒法面對失控的,失控會引起他們巨大的無助感,他們需要將失控這件事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我非常認同這種觀點,這種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有,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水裡,腳踩不到底、手抓不到東西,這就是失控,失去了對身體和自我的絕對控制權,這導致了脾氣和暴力的產生。有一天,我對妻子說嬰兒是神,妻子很詫異地說,嗯對,就是這樣,說得太準確了!我這才發現,原來這麼多人認同嬰兒是神。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不認同嬰兒是神的說法,因為神就是要創造、維護、拯救世界,要掌控一切,而掌控一切需要思維和意識,而嬰兒還太小,至少這方面還不完善。但我後來理解了作者所謂的神,他的「神」,不是創造性的神,而是摧毀性的神,創造需要思維,而摧毀就不需要思維了。嬰兒需要掌控一切,掌控了就會產生內在優越感,掌控不了就會產生攻擊性,一種是攻擊別人,一種是攻擊自己,攻擊別人造成別人的傷害,攻擊自己造成優越感破碎,一旦破碎就會像花瓶摔在地上一樣,對他來講就是毀滅,是摧毀性地毀滅,啥都不剩!所以不要惹嬰兒和小孩,失控即魔鬼!

心流,讓一切流經你的心。每個人的內心相對自己都是純凈的,內心的純凈源自於坦誠的面對。我們可以選擇封閉自己的內心,也可以選擇對外開放自己的內心。關於夢,我一直有種誤解,我總認為書中分析的種種夢境,不適合作為心理學參考。但夢其實是一種潛意識的反應,是心流經過形成的彩虹,你說彩虹是虛的不真實的,但它就那麼漂亮地掛在心流上。所以,我尊重作者的夢,因為能夠分析自己的夢,就說明他看清了心流上方彩虹的顏色。作者把心流放在書中的結尾,其實是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是:涵容。涵容,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一方的負面情緒需要另一方承接、消化,轉化成好的信息再傳遞迴去。但正如推薦序中談到的「精神分析它告訴你是什麼和為什麼,從不告訴你該怎麼做」,這遠遠不夠,不告訴我怎麼做,至少要告訴我去做的方法。你注視著深淵、深淵也注視著你,心平靜了,全世界都是你的流域。

我的

發現

5

以上,簡單談了幾點收穫,很多人說這本書比較爛,但在我看來去掉那些「爛」的,收穫也是滿噹噹的。當然,書中確實也有很多問題:一個是以偏概全,這是最突出的問題,以個別的案例甚至是病例來輻射全部人,以單一的心理分析涵蓋全部的社會現象,這是硬傷。第二個是武斷草率,沒有任何的論據去支撐他的觀點,有時候是靈感、有時候是夢境,有時候是八卦、有時候是小說,特別是小說這種東西是基於現實生活的虛擬,它可以是這樣的、也可以是那樣的,作為分析的依據就難免有點貽笑大方、站不住腳。很多案例作者都是從報紙上、網路上參考過來的,並沒有實地地去調查,事情的真實是怎麼樣的不管,而是直接拿過來就用顯得草率。第三是從書整體看,通篇邏輯性不夠強,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說是書但更像是微博的合集,很多概念重複地講好幾次,稍顯啰嗦。其他不一而足。

我的

憤怒

6

不要污衊「集體主義」

正確看待「孝道」

但最激起我抗議的地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關於「集體主義」,第二個就是「孝道」。關於集體主義,這本書基本上是全面地進行否定,他談到「集體主義社會,其實滿足的,就是大家長一個人的巨嬰式的全能自戀」。書中舉了一個年輕人為保護集體的電信桿而犧牲生命的例子,其實,這些例子可能都是真實存在的,但這些都是極端的集體主義。書中有些地方下的結論也很武斷,比如:從兩個男孩或女孩的勾肩搭背就可以推斷出他們不敢直面破碎的自我。其實我們追求的不是「極端集體主義」,不是洪水來了,為了去救電線杆而犧牲生命的「集體主義」,需要個人全部甚至生命的無私奉獻。但必要的「集體主義」是需要的,沒有集體主義就沒有今天的甚至沒有國家,社會主義也不會呈現不出這麼巨大的力量。關於集體主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不想多談。

這本書之所以具有這麼大的分歧,我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於他幼年時的生活環境與別人的不一樣、在於他家裡長輩對他們一家人的態度不一樣,以至於「孝」在他們家成為禁語、在他內心成為禁詞,他對孝道的理解與別人的不一樣,正是這點不一樣造成了本書的許多觀念與別人的不一樣。作者從小生活的環境不是太好,這些在書中都有反映。他的爺爺奶奶一直欺壓他父母,導致他們三十多歲都不想活了,母親患上嚴重抑鬱症,父親一年內一口牙全掉了,這是恨,恨不能表達就只能「內耗」。母親因為照顧孩子不上工被村裡恥笑,甚至村裡領導通過大喇叭向全村人廣播說他們是不孝的典型,這些都導致武老師的家庭生存維艱,所以讀書過程中,我始終感受到武志紅對「孝」的滿滿排斥,甚至是對「孝」的恨,就像他說的他有反孝道情結,這一結就是幾十年。雖然他說這些年他對「孝」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至少不像以前那麼唐突。但我認為從某些方面來看,所謂的「巨嬰」多少有他將對「孝」的恨投射到全國人民的影子。他在書中講到,「孝」這個字,拆開來可以理解為「砍孩子一刀,並將還在埋在土中」,真不明白它為何就一直被奉為偉大的存在。這是作者原文,我第一次看到「孝」里還藏著一把刀,第一次聽到對「孝」的這樣解釋。這本書寫到這裡真的是圖窮匕見,這裡的「孝」割了禮教一刀、割了儒教一刀、割了所有正在行孝的人們一刀,所以我想說說「孝」里藏刀。

「孝」里

藏刀

7

「孝」在陪伴

「孝」在感知

「孝」在尊敬

「孝」在有愛

推薦序中,曾奇峰甚至是這樣說的:「孝順是對長者的惡性催眠:你老了,快死了,所以我讓著你一點,這樣你可以沾點便宜離開這個世界。孝順是對長者的巨大排斥與不屑。被催眠的長者會提前進入『垂死』狀態,苟且地活在孝順包圍的虛假世界里,所以孝順是墳墓的一種精神形式。」我只能說,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呀,一個說的是把刀,一個說的是墳墓,看來「孝」在是不得不死了,死了還要把它埋好。「長者必死,我孝順你是希望你死得快。」這句話違背了我認為「孝」存在的幾個必要條件,相反,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是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得更久、走得更遠、愛得更多。當然,那種等著爭房產面上的「孝」除外,我反倒覺得曾老師談的孝是這種「孝」呢,但這是「孝」嗎,這是「笑」吧,一個笑話的「孝」。孝順不是墳墓的精神形式,也不應該成為墳墓的精神形式。孝順是你死了,我把你埋葬在你喜歡的土地里,你躺在墳墓里,我的心裡還在想著你,你不在我身邊了,卻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幫助著我,成為我心裡無邊的寄託,這才是孝順。

之所以想談「孝」,是因為這是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地方,我最不認同的地方太多,我甚至懷疑自己以前理解的「孝」是不是都錯了?但仔細想想,其實這裡講的「孝」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而更像是「尊敬」,曾奇峰說的被學生「孝順」,應該是被學生「尊敬」,尊敬是孝順嗎?顯然不是,但孝順必然要尊敬。僅從這段話我有幾點不同的感受:一是帝王蟹,這不是「孝」。 曾奇峰的自我優越感相當好,不知道為什麼總讓我想起明代的宦官魏忠賢,他潛意識裡是把自己當成了「九千歲」,學生們則都是他的子孫,所以才會有「孝順」一說,這種自我感覺是相當恐怖的。二是沾便宜,這不是「孝」。把「孝」看成是長輩占晚輩的便宜,這說明本身內心是具有強大的防人沾便宜的思想,之所以感覺我對你孝順,你是沾了大便宜,我認為這是內心對「孝順」的拒絕,對「付出」的排斥,始終將「孝順」放在對立面,我心不甘情不願地孝順你,所以你是沾了大便宜的。三是太忤逆,這不是「孝」。孝順是對長者的排斥與不屑,還是巨大的。在這點上我想不通,我們現在有很多人推崇的是靜止的孝、指定的孝、無愛的孝,我認為這不好,「孝」應該是情感流動體,流動的對象是長輩和晚輩,流動的方式是主動的、自願的,流動的內容是雙方的、相互的,流動的形式是真摯的、熱烈的,脫離這些就談不上「孝順」,何來排斥與不屑。四是太聽話,這不是「孝」。作者簡單地將「孝」理解為聽話,沒有理解「孝」的真正實質。沒有感情的孝順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發自內心的愛,是流體,是幼者對長者精神上的主動交融,而不僅僅是聽話還是不聽話。不聽話的孩子也有「孝」,聽話的孩子也有「不孝」的。所以,根子斷了,樹就毀了。

孝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崇孝是博弈論最優選擇,古人可能不懂博弈論,但人情乃是相通的:棄老必會導致自己老后被棄,崇老才能使後代照樣遵崇自己,這是很淺顯的道理。古人談孝的人很多,孔子、孟子、荀子都在談孝,但「孝」不是他們首創的,再往前可以追溯到舜,傳說中的舜就是「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的大孝子。書中談到的「二十四孝」,這是典型的封建政治制度下的產物。漢朝有「舉孝廉」,《陳情表》里有說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統治階級將孝與選官緊密聯繫。它有二十四幅圖和故事,有圖有「真相」,生動講述了從堯舜到清朝的孝子故事,是封建統治者愚民的需要,讓民眾去效仿,從而達到久治天下的目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家可以從網上找到自己看。《孝經》把提高到與天道、地道規律相平等的地位,天有它的必然規律,地有它必然的規律,人的孝行也像天和地的規律一樣也是必然的,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孝經》規範人們「孝」的言行,佛教《百孝經》規勸人們行孝,但孝道正宗在《孝經》。其實孔子最不主張的就是愚孝,而二十四孝里很多就是愚孝,甚至就像書中所提比較極端,比如:埋兒奉母、湧泉躍鯉、戲綵娛親、恣蚊飽血等,現代的人看來感覺太不可思議了,但其他大部分應該都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我在網上簡單翻了下,現在人的一些做法絲毫不比古人差,比如:《7歲女孩畫蠟筆街邊義賣,為白血病爸爸募捐》《男孩帶患精神病媽媽上大學》《15歲男孩毛金鵬照顧癱瘓父親十年》等,太多感人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潸然淚下。這其實就是最真實、最樸實的孝,如果不用孝來看,或許叫血水深情的交融更為合適。

在現代社會下,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區分封建社會的「孝」和新時期的「孝」,封建社會的「孝」,是封建統治的產物,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是愚民的,我們必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全面吸收。封建社會的「孝」是靜止的孝、指定的孝、無愛的孝,新時期的「孝」必須不同、必須流動、必須有愛。有人說,我們要向西方學習,尊重獨立個人的價值,可是歐美沒有孝道嗎?他們不是沒有孝道,他們聰明地把這些感情都稱之為愛。「孝」與「愛」的區別在於,「孝」有強制性,愛沒有,「孝」具有單向性、愛是雙向的,「孝」具有單一性、愛具有廣泛性。歐美國家的人也愛父母,但觀念和方式有不同。孝,讓人看起來不平等,愛,則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平等的,愛是相互的,你愛我、我愛你,你有多愛我、我就有多愛你,愛可以無限地愛、無私付出的愛,這顯然要比孝聽起來更合理,但很多時候愛付出的更多。所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轉變「孝」的觀念,不能自掘墳墓,「孝」真的不需要太清醒,它只是源自心,順從自己內心的選擇,這其實就是「孝」。

「孝」在陪伴80女博士王帆在《做一個怎樣的子女》演講中說,至親之情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我認為這才是新時期「孝」的本質。就像華少在節目中點評的那樣,「我們很多人都不會做兒女,也不會做父母。特別是在當今的社會,我們的父母從小都在教我們如何好好學習,如何好好做人,但從來沒有教過我們如何的敬他們。當我們成為父母以後,我們也沒有教過孩子如何去孝敬我們,說實話,我們無從教起,因為我們本身就不會。」孝順需要陪伴,陪伴過程就是情感流動的過程。我記得有人用A4劃了生命格,人的一生不過是一張A4紙,而我們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留給父母的時間更是少而又少。陪伴不能等,不是等你有錢、有時間了才去陪,因為父母需要的不是這些,甚至等你有錢有時間,父母卻已經離開你了,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孝順的方法有很多,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個微笑都是孝順。

「孝」在感知。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孝順之心,我們缺少的可能是孝順感知,我們欠孝順一份感知。感知是什麼?董卿在《朗讀者》中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有了生命。」孝順感知就是夏天知道你熱、冬天知道你冷,老了知道你的需要、病了知道你哪疼,孝是有生命的,她的生命是長者和幼者、老人和孩子,雙方都到位了,才能形成孝。孝是人與人的遇見,她是晚輩與長輩的遇見,她是眼睛與心靈的遇見,她是親情與愛的遇見,遇見愛就遇見了孝。關注父母才會有覺感知、情感互動才會有感知、心中有愛才會有感知,所以我認為感知是孝順的前提,如果對父母沒有溫暖的感知、只有冰冷的問候,這就是「偽孝」,因為這樣的孝順不是遵從你的內心,是為了安撫你不安的內心,而不是對父母真正的愛。感知的方式也有很多,但常回家看看是必備工具。

「孝」在尊敬。不同 的人對「孝」的理解是不想同的,《禮記》說,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講的是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但我認為,這三個層次都是最低層次,甚至談不上「孝」。孔子說「孝」有三個方面: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其實說的是尊敬。《禮記·祭義》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為什麼尊敬父母才是孝順,因為尊敬是輕聲細語的問候,尊敬是自下而上的注視,尊敬是顫顫巍巍的扶持,尊敬是發自內心的付出,不尊敬父母就談不上孝順。

「孝」在有愛。首先是愛自己,因為自己不僅是自己,還是父母在這世上愛的結晶和生命的延續,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在這世上最驕傲的藝術品,愛自己就是愛父母,愛自己就是孝順。其次,對父母的愛要發自內心,心中無愛,無以稱孝,因為孝的燃劑沒有了;心中有恨,無以稱孝,因為孝的基石沒有了。愛父母,就要發自內心的真誠地愛。正像孔子說的:「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不但要有孝言、更要有孝行,但最重要的是「順」, 在感情上,不能認為父母對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更不能認為父母老了,對自己是一種累贅和負擔,讓父母順心、順意、順情,這些都是為人子女孝順與愛的體現。

讀這本書,一身汗,感覺自己從黑暗中穿過,摸著牆壁在走,磕了幾處傷口,但走到洞口時卻發現,那是另外一片新天地……

《巨嬰國》其實真的不必「孝」里藏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