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扶風文苑:外爺講述的扶風故事!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

每當聽見這充滿這西北風味的歌謠,我就想起了我那在陝西關中地區的故鄉,想起外爺(即姥爺)給我講的那一串串有關故鄉的古人古事和古迹。

我的老家在陝西扶風縣一個叫周秦坡的小村裡,這裡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漢武帝時在京城長安設「京兆尹」,在其東設「左馮翊」,在其西設「右扶風」,合稱「三輔」,是管理關中地區的三大機構。所以,「扶風」先是官名,後來又變成了地名。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是天子的門戶。

扶風縣地處黃土高原,它北依岐山,南跨渭河,雖然是個小地方,但古代名人輩出,古迹遍地。外爺家與我家隔著渭河的一條支流——七星河相望,他雖然是個農民,認不了幾個字,但他常在農閑時趕著毛驢去馱糧,就是把山裡人家的餘糧收購來,馱到平原地區賣出,賺取一點腳錢和差價補助家用。為此,他走了不少地方,目睹耳聞了眾多的古人古事和古迹,一有機會他都會把這些古人古事古迹講給我聽。我從出生就沒見過爺爺奶奶,所以聽外爺講古成了我非常享受的精神大餐,也是對我古文化教育的啟蒙。幾十年過去了,至今回想起來仍津津有味,令人嚮往。

外爺講古的內容都是發生在本縣的,加起來很多,講起來很長,在這裡我只能簡述幾件,與大家共享。

帝妃姜嫄與她的兒子、周朝始祖后稷

國小的一個寒假時,我跟外爺去串鄉賣糧,來到了縣城東南的揉谷鄉。我突然對「揉谷」二字產生了興趣,問外爺:這裡為什麼叫揉谷鄉?外爺說,在清朝和民國時,這裡也叫過邰城鄉和姜嫄鄉,揉谷、邰城和姜嫄,都是附近的村名,它們之中蘊藏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我一聽立刻來了勁,催外爺趕快講給我聽,外爺下巴望前一指說,前面就到姜嫄村了,到那裡后給你細講。

不一會,我們來到了姜嫄村,在村頭的一個大廟前停了下來,我抬頭一看,廟門的匾額上是三個大字:姜嫄祠。走進大殿一看,中間台座上塑著一尊高大、端莊而秀麗的聖母像。外爺告訴我這就是姜嫄聖母,傳說這裡就是她的出生地。接著,他給我講了有關姜嫄的故事。

姜嫄本是炎帝後裔、有邰部落的人(所以附近有叫邰城、有邰的村莊),嫁給了黃帝的曾孫、位列「五帝」第三帝的帝嚳,但年過四十而未育。有一天,姜嫄外出,看見路邊的泥地上有一個巨人留下的大腳印,便好奇的踩了上去,立時覺得渾身一陣酥麻,從此便有了身孕。這事讓她很驚恐,好不容易熬到了十個月頭上,順利地產下了一個兒子。但這孩子出生后既不哭也不叫,聯想到無端受孕的情況,姜嫄感到這是個不祥之物,她不顧家人反對,叫人把孩子抱出去扔在了一個野巷裡。當時正是寒冬,路過這裡的牛馬不但不踩踏他,還圍著孩子,用身子暖他,喂他奶。人們驚奇的把孩子抱了回來,但姜嫄認為大家在騙她,叫人把孩子扔到遠處的樹林里去。又過了一天,人們發現樹林里一隻狼正擁著孩子給他餵奶,便趕走狼又把孩子抱了回來。但姜嫄不相信會有這種事,說除非自己親眼看見。她硬著心腸,叫人把小孩扔到屋后她能看見的一個結了冰的池面上去。立時,呼啦啦飛來無數的鳥兒,有的用翅膀墊在孩子身下,有的護在四周,更多的蓋在上面擋住寒氣,半天一動不動。姜嫄一下驚呆了,急忙叫人把孩子抱了回來,緊緊抱在了懷裡,孩子這時也「哇」地一聲哭了。

從此,姜嫄盡心撫養這個孩子。因為他曾三次被拋棄,所以給他起名為「棄」。棄,便成為有800年歷史的周朝的始祖。

姜嫄是擅長農耕的炎帝後裔,在她的教育下,棄從小就喜愛農耕,他遍嘗百草,先後培育出了惠及世人的五穀——黍、稷、麥、菽、麻等,然後把這些傳授給眾人,「教民稼穡」的佳話便由此產生。後來,舜帝舉他為農師,封號后稷。

關於這一段史跡,後來我看到《史記》中是這樣寫的:「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為帝嚳元妃。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悅,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復薦之。姜嫄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詩經》中曾這樣讚美姜嫄:「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

莊稼成熟后,就要收割並揉搓出顆粒,以便食用。於是,這裡揉搓莊稼的示範之地便被叫做「揉谷村」(揉谷鄉)。

現在,在揉谷鄉之側,已建起了國家楊凌農業示範區,幾十米高的后稷雕像,聳立在示範區的中央,這是人們對后稷母子的感佩和對他的事業的傳承

姜子牙的封神台與三霄娘娘廟

我十二歲那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那天,外爺帶我去北山的三霄娘娘廟贖身。讀過《封神演義》的人都知道,三霄是指雲霄、瓊霄、碧霄三姐妹,她們的哥哥便是被封為財神爺的趙公明。

三霄廟分別建在東觀山、中觀山和西觀山上,三山之間相距一二十里,廟堂依山而建,一年四季香火不斷。

我小時候,父母為了保平安,就把我寄保在了中觀山的瓊霄娘娘廟。領了一個紅布縫的項圈戴在脖子上,現在滿十二歲了,保期滿了,平安無事,就要到廟裡去上供,並交還項圈,這叫贖身。

走在路上,外爺照例給我講起了關於這裡的古人古事。他指著山下不遠處的一個很大的土台說,看到了嗎,那就是姜子牙的封神台。古時候,我們這一帶是周朝的發祥地和都城所繼位后命姜子牙率軍東進,消滅腐敗的殷紂政權。

趙公明又名趙玄朗,本是附近的一個木材生意人,他精明強幹,仗義疏財,為了學點本領,就跑到終南山去學道,他的三霄妹妹也去三仙島上修行。他們都學到了一身本領,但卻意氣用事,認不清方向,做了助紂為虐的事。

當周、殷開戰以後,趙公明看不起新生的周朝,認為殷朝才是正統,所以幫助殷軍去打周軍。他用獨門神器縛龍索和定海神珠打死打傷眾多的周軍將領;後來又搬弄三霄妹妹來參戰,用混天金斗和金蛟剪打得周兵難以招架。有一齣戲叫《黃河陣》,演的就是這件事。但姜子牙率領的正義之師最終打敗了腐朽的殷紂王朝;逆勢而行的趙公明和他的三霄妹妹也魂斷沙場。

這場大戰結束后,姜子牙奉命在此建造封神台,要對雙方陣亡人員進行封神。他站在封神台上,一手拿打神鞭,一手持封神榜,一口氣封了三山五嶽八部的365位正神。為了給犯錯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對他們也封了神,其中趙公明被封為玄壇真君,就是財神,他與四位部下:招寶、納珍、招財、利市被人們合稱為五路財神;三霄姐妹也被封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協管民間生育繁衍之事。人們為她們修建了廟宇用於祭祀。

如今,姜子牙的封神台和三霄廟已成為一大旅遊景觀。在不遠處已建起了國家級的周原遺址博物館,對這片西周統治的中心地帶和京都之地三百年的歷史進行了挖掘、整理和展出。

班馬耿竇四大朝臣與竇滔、蘇若蘭的迴文詩璇璣圖

在外爺給我講的古人古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前秦安南將軍竇滔和其妻蘇若蘭織錦迴文詩的故事,因為他們就是我的祖先,其事就發生在我的老家周秦坡。

那是一次我跟隨外爺去附近的一個小鎮趕集,途中,他指著旁邊的兩個村莊告訴我:你知道嗎,這兩個村子一個叫東伏波村,一個叫西伏波村,村裡的人都姓馬,他們都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村裡不但有馬援墓,還建有馬援祠。他那句「馬革裹屍還」的豪言流傳至今。縣內三國時的名將馬超嶺、馬超衚衕都是馬援孫輩的遺迹。

接著外爺告訴我:據《後漢書》和《扶風縣誌》載,東漢時扶風出了班、馬、耿、竇四大朝臣。馬家上面講過了。班家的著名人物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漢書》的班固、班昭兄妹,以及其弟、著名的外交家、出使西域的班超,「投筆從戎」的成語就出自他。他們原住在縣城南的班家谷,縣內仍保有班超墓和班家祠。耿家是將帥之家,有大將軍2人,將軍9人,侯19人,卿13人,著名的有大將軍耿弇、耿秉、耿國等,原住縣城東南的耿家台。竇家出了「一公、二侯、兩皇后、三駙馬、四個兩千石」的人物,著名的有大司空竇融、竇嬰,大將軍竇武、竇憲、竇章等。其後代竇滔之墓就在周秦坡。竇滔和蘇若蘭的故事及織錦迴文詩《璇璣圖》流傳了一千多年,震動了朝野……。

是的,竇滔的墓就在我們村邊,高大的墳墓前,立著一通石碑,上書「前秦安南將軍竇滔之墓」幾個大字,每年清明節時各處的竇氏後代都要來此祭拜。

為了弄清織錦迴文詩《璇璣圖》是怎麼回事,在老師的指引下,我找了一本清代文人李汝珍所著著名古典文學《鏡花緣》,書中的第41回對此作了詳解,並附有五彩《璇璣圖》和閱讀方法。

原來作為將門之後、允文允武的竇滔,21歲與才女蘇若蘭完婚不久,即被皇帝秦苻堅派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市)任刺史,后又封他為安南將軍,派他去鎮守襄陽。

蘇若蘭名蕙,是鄰近的武功縣蘇坊人,傳說她三歲學字,四歲學畫,五歲學琴,六歲學書,七歲吟詩,八歲繡花,九歲織錦,十三歲時詩文超世驚人。竇滔赴襄陽上任時,她因丈夫身邊有個小妾趙陽台,故不願隨往。與丈夫分別後,她一人在家,形隻影單,先後寫下了一千多首相思詩。後來她把這些詩濃縮在841個字中,並用五色綵線把它綉在一個八寸見方的手帕上,左右、上下各29字,名曰「蘇氏心詩璇璣圖」。這個圖可以左右讀,上下讀,順讀,倒讀,減一字讀,增一字讀,間跳讀,回還讀,斜讀,交叉讀,等等。能讀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詩幾千首,且對仗工整,合轍押韻,詩情含蓄,意境深長。女皇武則天親為其寫了序言,贊曰:五彩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反覆,皆為文章。才情之妙,超古邁今。

據說竇滔看到蘇若蘭寄來的迴文詩《璇璣圖》后,感徹肺腑,送走了趙陽台,與蘇若蘭和好如初。

歷代以來,朝野都有不少人在研究蘇若蘭的迴文詩《璇璣圖》,出了不少專論和專著;扶風縣政協出版了幾十萬字的《竇滔專輯》,據說能從《璇璣圖》中解讀出7874首詩來;陝西戲曲研究院還排演了大型秦腔劇《蘇若蘭》。人們對這位才女、奇文充滿了極大的興趣。

千古法門寺與佛指舍利

在外爺給我講的古事中,至今影響最大的,當屬初建於西漢、鼎盛於隋唐時期的佛都法門寺。

那時,站在我家門口,就能望見十裡外那高聳的法門寺塔。但身臨其境是在我八歲那年農曆四月八日(佛誕生日)跟隨外爺、母親去法門寺趕廟會。

那天寺內外人山人海,香火繚繞。街對過的戲台上正在上演秦腔《法門寺》,外爺說,戲里演的情節就發生在這裡,說的是明皇太后在公公劉瑾的陪同下來法門寺降香,民女宋巧姣攔轎告御狀,陳訴縣官糊塗判案,要求為冤獄的家人昭雪平反,終於打贏了官司。外爺還領我們看了宋巧姣告狀時跪在大殿前的石頭上留下的兩個深深的膝蓋窩。多年後我知道,當年毛澤東在延安看了秦腔《法門寺》后,嘖嘖稱讚說:「宋巧姣這個女娃娃不簡單呢,有反抗精神!」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他又借《法門寺》里那個太監賈貴說道:「要反對迷信,打破奴才思想,《法門寺》里那個賈貴就是奴才性格,站慣了,不敢坐嘛!」可見他對此劇印象之深。

我們來到了60米高的法門寺塔下,外爺念了幾句順口溜來形容這座塔:十二層子八稜子,九十六個洞門子。個個洞里有神像,每層掛著銅鈴子。在塔的正南面有一個門,但緊緊的鎖著,難以入內。外爺說,聽人講塔裡面有一口井,井裡面有許多水銀,不知是真是假,誰也弄不清。

以後,我又來過幾次法門寺,每次都站在塔門外冥想:這塔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呢?

再後來,外爺帶著這個謎團去世了,我帶著這個謎團當兵離開了家。

這個謎團的解開緣於20世紀80年代的一次偶然機緣。那時一場大豪雨使法門寺寶塔垮掉了一半。1987年動工清理塔基準備重建時,意外地發現了塔下面由前室、中室和后室組成的一個地宮,地宮中秘藏著無數稀世之寶,最珍貴的是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為釋迦牟尼的真身靈骨,三枚為影骨。

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聞訊后,不顧80歲的高齡,由北京匆匆趕到法門寺,連聲讚歎:「偉大,偉大!真是偉大的發現,了不得嗷!在法門寺發現迷失千年之久的釋迦牟尼骨指舍利和大批珍貴文物,這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這對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意義。」

據記載,唐朝有八位皇帝(包括武則天)曾六次迎奉佛指舍利到宮內瞻供。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派高僧最後將佛指舍利和寶物送回法門寺,密封於寶塔地宮之內,並在地宮內立碑作詳細記載。到1987年出土,已在地下埋藏了1113年。這批寶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世所罕見。如:絕世的秘色瓷器達14件,有碗、盤、碟、瓶等。精華薈萃的絲綢品達700多件,有武則天的襖、裙,質量之精,舉世無雙。其中織金錦的捻金線最細的僅0.06毫米,加工技藝高超絕倫。有高貴無比的眾多法器。包括香爐、鍾、磬、缽盂、錫杖等。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一柄金花雙輪十二環大錫杖,它為皇帝敕造,長1.95米,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長、規格最高的錫杖。有稀世金銀器群121組。數量之多、規格之高,絕無僅有。如放置舍利的八重寶函、安放靈骨的五重寶函等,件件金纏銀鑲,精美至極。地宮中還出現了「金錢鋪地」的盛況,各種金幣達30多種,近3萬枚。有秦始皇時的「秦半兩」,東漢時的「漢五銖」,隋朝的「隋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最為珍貴的是13枚罕見的「玳瑁開元通寶」,堪屬稀世珍品。

現在,法門寺地宮已整修一新,地宮上面重新建起了八棱十三層的寶塔;在寺院之側建起了法門寺博物館,地宮中出土的幾千件文物珍寶在此展出;一座可培養大專生、大學部生、研究所的佛學院在寺院旁建起……

為了更好地安放佛指舍利,2009年有關方面投資25億元,建起一座高達148米的合十塔,塔前建了可容納10萬人活動的廣場。廣場前是寬100多米、長1000多米的佛光大道。投資80億元的大美佛湯城工程也已啟動。一座世界佛都已經形成,這裡已經成為五A級旅遊景區和佛文化的聖地。不久前在這裡舉行了盛大的世界佛學大會;法門寺的方丈學誠法師被選為佛教協會會長。

故鄉的古人古事古迹還很多,雖然外爺不能再給我講了,但我要把它繼續講給自己的兒孫聽。(文/竇孝鵬 來源/扶風百姓網 )

作者簡介:

竇孝鵬,1939年3月出生,陝西省扶風縣人。1958年參軍,1959年參加了平息西藏上層反動集團武裝叛亂戰鬥1962年參加了中印邊界反擊戰,榮立三等功。先後任部隊宣傳幹事、新聞幹事,解放軍總後勤部後勤通訊社記者、編輯,總後政治部創作室專業作家,後勤雜誌社、金盾出版社副社長,技術職稱編審,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系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學會、散文學會、散文詩學會和軍事科學學會會員。1965年出席了全國青年文藝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多年擔任全軍出版系列高級技術職務和軍事後勤系列高級技術職務評委,以及國家新聞出版署圖書審讀專家。50多年來,在各報刊和電台發表各種新聞、通訊近3000篇;報告文學、小說、散文、隨筆等500餘篇。

出版有長篇小說《崩潰的雪山》、長篇紀實文學《長城鏖兵》、報告文學集《長長的青藏線》和《戎馬關山最難忘》、長篇傳記文學《楊至成將軍》、《開國上將楊至成》短篇小說集《鷹》、散文集《春滿青藏線》等共50餘本;發表中篇報告文學《 文韜武略黃大將》、《兩度入朝統大軍》、《從華山到老山》、《在烈火中永生》、《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等十多部;撰寫解放軍高級將領傳周純全傳、楊至成傳、李耀傳、周克玉傳等四部;精寫出版外國長篇名著《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等五部。有多部作品獲獎,其中 「革命英模人物故事」叢書22本、「傳統美德故事」叢書12本獲人民解放軍圖書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