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印度的軸心時代——佛陀與大雄 | 小史3.2

這是《插圖印度小史》系列的第 10 篇文章

往期可在公眾號「歷史消息」中查看

第二節 印度的軸心時代——佛陀與大雄

公元前500年前後,在幾代人的時間內,世界幾大不同文明幾乎同時創立了最博大、最深刻的思想與哲學,那段時期也被稱為世界的「軸心時代」。

當時,亞歐大陸上的主要文明都已進入了鐵器時代,城市崛起,商業繁榮,生產力突飛猛進,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從青銅時代古老文明流傳下來的那些儀式性的、死板的宗教與巫術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因此,各文明的仁人志士都在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更有生命力的理論。

他們普遍對人類命運抱有終極關懷,同時也給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哲學問題的解答——在,孔、孟創立了仁義之道;在古希臘,蘇格拉底等三位哲人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在印度,則出現了兩位偉大先哲——佛陀與大雄,他們都推崇簡樸、節制的生活理念,以及非暴力、講慈愛的社會秩序。

兩位哲人的生平和理想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出身剎帝利(王侯)種姓,是部落首領的兒子,但都在青年時選擇了出家為僧,幾經磨難,終於修成正果。在婆羅門實力較弱的恆河中下游的比哈爾地區,這兩位先哲發動了一場和平的思想革命。

「征服者大雄」和「覺悟者釋迦牟尼」試圖祛除巫術的迷霧,用一種新型的理性思維看待世界。他們的思想像來自高山的一陣清風,吹進了當時繁縟的宗教儀式和形而上學的空談之中。

一張印度明信片上的佛陀(左)與大雄(右)

1.大雄「戰勝喜與憂」

公元前六世紀,一位30歲的年輕王子走出王宮,他放棄了財產、家庭和舒適的環境,決定出家尋求真理。這個人就是笩駄摩那(后被尊稱為「大雄」)。出家之後,大雄在野外度過了12年的苦行僧的生活,身上僅穿著一件簡陋的長袍,即使蟲子在他身上叮咬,他也不撣去。笩駄摩那的舉動使他遭到嘲笑、辱罵和毆打,但他都默默忍受,沒有任何報復。

42歲時,笩駄摩那在一次冥想和懺悔后,終於大徹大悟,達到了全知全曉的境界(Kevala)。開悟后的大雄被信徒們成為「耆那」(Jina),意思是一位征服了內心弱點的人,無喜、無憂、無貪也無怒,從而能夠洞察一切真相。在人生剩餘的30年裡,他遊方傳道,走遍北印度,傳授他的思想哲學。相傳,在大雄之前曾有二十三位聖人也達到了這個境界,因此大雄被尊為耆那教的第二十四位,同時也是最後一位祖師,是這個古老教派的集大成者。

耆那教徒在供奉一尊祖師石雕像

大雄將耆那教的教義總結成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及不執著的五誓言,要求信徒嚴格苦行,認為這是獲得最終解脫的唯一途徑。其中,五誓言的第一條「不殺生」,亦即「非暴力」,是教義的重中之重。在耆那教看來,芸芸眾生,從小蟲到人類,飛禽到走獸,都有著自己的「靈魂」,所以嚴禁傷害所有生靈。也正是因此,耆那教徒均為素食主義者。虔誠的耆那教徒都十分重視這一誓言,他們不打蒼蠅,不在黑暗地方吃東西,以防吞下一個小蟲。走路時,他們還會先緩緩地清掃大街,以免無意中踩死蟲子或蚯蚓。

2.佛陀證道

佛教文獻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位粗魯的路人看不慣修行中的佛陀,於是用粗魯的言語辱罵他。佛陀平靜地聽完了這位路人的話,然後輕輕地問道:「朋友,如果一個人不接受別人送的禮物,會怎麼樣呢?」

「當然是會退還給送禮物的人,」路人答道。

「那麼」,佛陀接著說道,「我不接受你的辱罵。」

佛陀本名悉達多·喬達摩(傳公元前565-486年),出生於喜馬拉雅山麓的藍毗尼(今尼泊爾境內,與印度接壤)。相傳,在一次「白象入夢」的吉兆后,其父母凈飯王與摩耶夫人中年得子。國中的智者對凈飯王說,這個孩子註定與眾不同,如果繼承王位,將會成為一位蓋世無雙的轉輪聖王;如果出家修道,則會是一位大覺聖人,與日月同輝。凈飯王希望悉達多長大后能繼承王位,開疆拓土,於是給予他最為奢華舒適的成長環境,以令其習慣王子的生活。

悉達多王子

年少的悉達多果然天賦異秉,文武雙全。他迎娶了美麗的公主,后育有一子,家庭生活非常美滿幸福。但一次外出遊歷卻令他的生活發生轉折。在街道上,悉達多先後看到了老人、病人和一具屍體。一直生活在華屋玉食中的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往見到的不過是美麗而虛假的泡沫,而真實的世界其實充滿苦難。最後,他遇到了一位托缽修行的僧人,從而發現了一種截然不同,卻對自己極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29歲的悉達多,終於在一個夜晚,離開了王宮,出家去尋找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諦。

出家后的悉達多開始了長達六年的苦行,他拜幾位當時知名的苦行僧為師,用最嚴苛的要求對待自己。《增一阿含經》中敘述了這段苦行的經歷:「……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亦不成我頭。若我以手按摩腹時,便值脊骨;若按脊時,復值腹皮;身體羸弱者,皆由不食故……」

佛陀苦行像

可是,悉達多漸漸意識到,苦行並不能帶來覺悟,反而會令身體贏弱不堪,思維混沌不清。因此,他決定放棄苦修,沐浴進食以恢復體力。於是,悉達多在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爾邦境內),一棵菩提樹下獨坐冥思,歷七日七夜,經受住了「十魔軍「的考驗。終於,黎明破曉時,他悟得真諦,成為了覺悟者佛陀。時年35歲的悉達多,就像在長年在水下生長的蓮花,終於破水而出,超越了一切羈絆,修得正果了。

3.佛陀傳道

悟出真諦的佛陀來到鹿野苑(今印度瓦拉納西東北),對最初的五位追隨者講法,這也被稱為「初轉法輪」。此次說法的內容首先是對「中道」的闡釋,即節制慾望但不刻意苦行,避免苦行的自我折磨與縱慾的盡情享樂兩個極端。佛陀將追求真理比喻成演奏弦樂,弦拉得太松或者太緊,都無法成功。

今日鹿野苑

接著,針對核心問題——由各種慾望所導致的人生之苦,佛陀講述了「四聖諦」,即苦、集(苦的原因)、滅(去除痛苦)、道,並教導信眾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進而將作為修行法門的「道諦」進一步闡述為「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四聖諦」、「八正道」以及「無我」等思想,構成了佛陀教誨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原始佛教的理論核心。《雜阿含經》中所提到的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可以用來概括佛陀所講述的哲學思想,即認識到俗世的變幻無常,捨棄對自我的執著,勤加修行,才能最終脫離苦海,獲得徹底的解放。

講經中的佛陀

佛陀生活的年代可能稍晚於大雄,在佛經中,有佛陀與大雄弟子爭論的記載。總體來說,佛陀與大雄或其他倡導苦行的僧人相比,更注重思辨與邏輯。佛陀本人常與詰難他的婆羅門辯論。傳說,有一次佛陀試圖勸阻一位婆羅門用牛做犧牲來祭祀。婆羅門辯解稱,這些牛將會升上天堂,盡享安樂。佛陀反問道:「你自己也有子女,為何不把這個升上天堂的好機會留給他們呢?」

佛陀雲遊講法長達四十餘年,其足跡西至馬圖拉(德里附近),東至鴦伽(孟加拉),北止於喜馬拉雅山麓,南止於菩提伽耶。在接納了最初幾位弟子之後,佛陀允許這些弟子各自接收新的門徒,組成「僧伽」(意為「合眾」,亦即僧團),於是佛教的隊伍逐漸壯大。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年近八十的佛陀離開摩揭陀國(比哈爾),北渡恆河,行至拘屍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內)的娑羅雙樹林時,終於患病不起。他為僧團留下了最後的囑託:「以己為依,以法為靠,勿賴他人」。然後於夜晚安然入滅,離世涅槃。

佛陀涅槃

小結

佛陀與大雄,兩位印度軸心時代的先哲,所創立的思想體系對當時的印度思想界有著革命性的意義。他們接受了關於業與輪迴的概念,但不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也拒絕膜拜神祇;他們反對婆羅門掌握宗教文化霸權,倡導通過自身修行來獲得解脫;同時,他們也批判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認為人的高低貴賤不應該由血統來決定,從而呼籲一種更為平等的社會秩序。

他們的教義給印度文明加上了一層與吠陀傳統截然不同的氣質。這種出世的、向內的思維方式可能來自於吠陀雅利安人遷入之前的次大陸古文明。與雅利安人的樂觀奔放不同,次大陸的原住民似乎更為深沉、內斂。這兩種文明傳統的碰撞與交融,奠定了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印度文明的基礎。

溫和而堅定地追求真理的佛陀與大雄,用他們的思想改變了印度的歷史進程。耆那教信徒擔心耕作過程中傷及土地中的生靈,因此不從事農業,轉而經商,成為了「次大陸的猶太人」。而其反對殺生的理念,也最終深刻影響了印度教教義,素食主義成為了印度文化的特色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素食比例最高的國家

而佛教的中道可能更適合治理國家。佛陀關於友善慈愛的教導,能夠起到維護倫理秩序、尊重政治權威的作用,尤其是當統治者並非出身高種姓時。佛陀涅槃后約兩百年,先後有阿育王、彌蘭王及迦膩色伽等多個帝王都曾大力推廣佛教,令這一起源於恆河東部比哈爾地區的地方教派,最終成長為了世界性的信仰體系。

凈飯王之子悉達多終於還是成為了思想上的「轉輪聖王」,他不是憑藉戰爭、暴力和脅迫,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征服了世界。

恆河畔的辯論會 | 小史3.1

獨立七十年,「印度夢」實現了嗎?

征服印度需要幾步?讓他們來告訴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