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注意!社會辦醫2.0時期來了,別搞錯了投資方向

安邦保險懂事長吳小暉在今天一篇接受《新京報》採訪的報道中談到,未來30年的戰略重點是養老和醫療。大多數人都在考慮這個時機這篇報道所釋放的意味深長的信號,不知道是否只有我們在這裡藉此討論已經開啟的「社會辦醫2.0」

是的,當新醫改持續推動社會辦醫近10年後,整個市場的形勢以及由此引起的方向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至少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下一階段的社會辦醫很有可能呈現出不同於此前模式的發展特點。而這個特點的核心在於,如何激活市場存量資源

這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扯?社會辦醫談什麼「存量市場」?等下我們一起來看幾個數據。如果說鳳凰醫療登陸資本市場驗證了供應鏈模式的話,那麼弘和仁愛上市的案例則充分表明,激活市場存量資源所產生的效率其實更高。

~1~

社會辦醫1.0

有關社會辦醫1.0,我們先看幾個數字。2005年,公立醫院數量15483家,民營醫院3220家;10年後的2015年,公立醫院數量13069家,民營醫院14518家。民營醫院在過去10年,以平均每年超過1000家的速度高速增長,也算是「民營醫療牛市」。

2005年的民營醫院不僅爛,而且數量少。如果分成「質」和「量」兩個維度的話,那麼從2005年到2015年這10年間,民營醫院的發展主要解決的是「量」的問題。換成政策視角,其實就是市場准入的問題。

那些年關於社會辦醫,主要就是集中在准入的問題上,玻璃門、彈簧門是學者、輿論、行業反覆提及的概念。

儘管這些問題直到今天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但10年450%的增長服務仍舊錶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了。

可是,2005年只有公立醫院數量五分之一的民營醫院,診療人次佔總量的4.8%;而2015年數量超過公立醫院的民營醫院,診療人次只佔總量的12.0%。民營醫院的服務能力反而相對比10年前下降了。

當然,像險企、房企等大資本進入醫療市場興建更多的硬體高端醫療機構仍是應該歡迎的。但如果社會辦醫下個階段仍向前十年一樣瘋狂建設,能夠解決民營醫院服務能力不升反降的問題嗎?

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反而有可能傷害社會辦醫的積極性。從數據上看,這個問題已經或多或少的出現了。

~2~

社會辦醫2.0

北京市曾經對2012年以來全市的社會辦醫狀況做過一個梳理。有一個數據特別值得重視,就是民營醫院的年增速從2013年的10.32%下降到2015年的5.62%。也許是資本變得理智了,但讓資本理智的原因是,就算辦醫院也沒人來。

那麼社會辦醫2.0階段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社會資本對於新建民營醫療機構的熱情逐漸下降。在這個背景下,未來會怎樣?

從公立醫院的角度,政府的態度基本是嚴控。數量上,無論是北京還是全國,公立醫院的數量都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床位上,北京地區公立醫院的床位數以每年2.74%的速度增長,4年增加了近6500張床位。

你可以說這是政府偏袒公立醫院的後果,但問題是,當患者不信任民營醫院而又需求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公立醫院不增加接診能力,患者去哪兒?這其實正是社會辦醫2.0階段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北京,民營醫院以佔總量61.63%的機構數、20.88%的床位數、17.09%的人員數,僅服務不到10%的患者,很明顯,民營醫療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現在民營醫院哪怕能服務到30%的患者,也將大大降低公立醫院的壓力。而且從周期上,激活存量也比新建增量要短很多。這麼簡單的算術題,政府當然會算。剛剛公布的北京新版社會辦醫十八條當中,除了繼續降低准入門檻外,正在在激活存量資源上下了不少功夫。所謂激活,就是增強其服務能力。

比如第五條資源共享,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醫聯體,甚至成為牽頭醫院;第七條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方式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第十二條,支持公立醫療機構為社會辦醫療機構培訓人才。

政府已經拿出了態度,那麼從社會資本的角度,應該如何對待社會辦醫2.0階段?目前已經看到兩種趨勢:

一個是弘和仁愛模式,即通過對現有優質民營醫療機構的併購重組,在此基礎上形成醫療運營管理能力,以實現大規模複製和連鎖經營。而弘和仁愛的核心資源,就是上海最大的民營醫院楊思醫院。

換一個角度,目前市場上正存在著大量經營不善的民營醫院。以好的民營醫院為基礎進行併購重組其他,再藉助PPP模式與政府醫院合作。我只能說,這也許是未來民營醫院整合的一個出路。

另一個是「醫生+醫療機構」並舉的投資模式。以前,資本投資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醫院蓋起來再說。結果,往往是蓋起來后沒有好醫生沒病人。或者是資本投錢給醫生集團,讓醫生集團自己去解決經營落地的問題。但最近的兩個事件,反應了資本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先是新風天域投資博德嘉聯醫生集團10億人民幣,但這10億人民幣有一個重要用途是建一所國際水平的三級醫院;再有一個是近期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於剛創業,診所、醫生集團同步落地。可以看到,資本正在從投醫院、投醫生轉向投「醫生+機構」。

~3~

透過醫生投醫療機構

單獨啰嗦計劃「醫生+醫療機構」的投資模式,或者說是透過醫生投醫療機構的模式。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政府給予醫生執業的自由度正在逐步放大。

先是國家衛計委在《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當中,刪掉了「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隨後又在《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中,確定了「一次註冊、區域有效」的原則。

今天國家衛計委剛剛發布了有關醫師電子化註冊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為多點執業、乃至自由執業提供便利條件。這一點也體現在北京市的新十八條政策當中。實際上,北京市的新十八條政策有多處是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甚至自由執業的內容。

比如第六條,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建立醫師自由執業、醫師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等機制。鼓勵在職醫師、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基層社會辦醫療機構執業經歷可視為醫師專業技術職稱晉陞前基層服務經歷。

比如第九條,配合實施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建立醫保醫師制度,鼓勵誠信良好的大醫院醫保醫師到基層開辦私人診所或設立私人診室。

比如第十三條,支持「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創新,試點常見病、慢性病電子處方流轉,為患者提供連續性醫療服務。

可以想見,如果有更多醫生可以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在公立醫療機構之外仍然能夠安全有效的向患者提供服務,那麼也就意味著,透過醫生投資醫療機構的模式也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