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兜底式增持真的支持股價?

近期「兜底式增持」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市場上的一個炒作熱點,不少相關個股有一定的表現。除了跟風炒作外,這些「兜底式增持」個股,其投資價值真的有提高嗎?

皮海洲:本是空城計不必太當真

最近,兜底式增持成為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兜底增持概念股的炒作也成了市場的一個熱點。如作為兜底增持概念股成員的安居寶,自6月5日發布大股東「兜底」公告以來,股價連續拉出三個漲停板,4個交易日的漲幅超過40%。

兜底增持概念股受到市場的大力炒作,這是否意味著相關公司的股票投資價值,因為有了大股東對員工「增持」的「兜底」而得以提高了呢?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不會因為有了大股東的「兜底」承諾而有絲毫的提高。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不會因為有了大股東的「兜底」承諾,其效益就會有所提高。而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也不會因為沒有大股東的「兜底」承諾,其業績就會因此而下降。

而且,大股東的「兜底」承諾也絲毫不減少股票的投資風險。雖然大股東作出了「兜底」承諾,但這個「兜底」只是對上市公司員工的增持進行「兜底」,並不是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進行「兜底」。所以,二級市場投資者炒作兜底增持概念股,其投資風險不會因為大股東的「兜底」承諾而減少,相反,還會因為市場對兜底增持概念股的追捧而增加。可以說,大股東的「兜底」承諾與二級市場投資者沒有絲毫的關係,二級市場投資者該要承擔怎樣的投資風險,還是得承擔怎樣的投資風險,不會因為有了大股東的「兜底」承諾而減少。

所以,市場對兜底增持概念股的追捧,還是一種無理性的炒作行為。這實際上也正是大股東希望看到的。大股東作出「兜底」承諾,為的就是引誘市場的炒作,從而達到提升股價的目標。這可以說是大股東玩的一個新套路,其目的也就是為了忽悠投資者對公司的股價進行炒作,進而維持大股東或上市公司的相關利益。

不要以為大股東真的看好上市公司的發展,真的對公司發展充滿信心。若果真如此,大股東完全可以自己帶頭進行增持,這更有利於體現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同時也更符合大股東的利益。但大股東偏偏自己不增持,而是耍嘴皮子,來動員員工增持,忽悠市場炒作,這能認為是大股東對公司的發展有信心嗎?實際上,面對虧損的一季報,面對一季度上市公司只有幾分錢甚至不足一分錢的每股收益,恐怕很難說大股東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吧?雖然大股東這麼說了,市場上有哪個投資者真的會相信么?

別以為大股東作出了對員工增持進行「兜底」的承諾、大股東就真的要為自己的承諾買單了。實際上,大股東完全可以不用為自己的承諾來買單。比如,兜底增持原本就是「空城計」。兜底增持本來就是說給二級市場投資者看的。公司員工基本上沒有人進行增持,或只有極少數員工進行了增持。又比如,參與增持的員工炒了一個短線,快進快出,賺了點小錢然後迅速走人了。

因此,對於大股東來說,不為「兜底」承諾買單,有的是辦法。即便最終真的出現了少數員工出現投資虧損的現象,企業領導也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員工自己來承擔投資損失。所以,就算有大股東的「兜底」承諾,在這個問題上,員工們別太當真,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們更不要當真。因為這事與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也正因如此,兜底式增持其實就是大股東玩的一個新套路,就等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來鑽套呢!都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實際上,與城市套路相比,股市的套路才真叫深不可測呢!所以,對於兜底式增持,投資者務必要「睜開眼吧,小心看吧」,把這紛紛擾擾的股市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曹中銘:「兜底式增持」更像一場「秀」

自6月2日凱美特氣、奮達科技等上市公司發布董事長倡議「兜底式」增持公告以來,截至本月7日,滬深兩市已有21家上市公司加入這一陣營。「兜底式」增持雖說並非什麼新鮮事,但如今的「兜底式」增持,卻更像是各家上市公司上演的一場「秀」。

所謂「兜底式」增持,簡單地說就是員工增持自家股票,盈利歸自己,虧損由發起倡議的上市公司實控人或董事長等埋單。表面上,員工的利益有了保障,但「兜底式」增持的興起,在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也引起越來越多的爭議。

2015年A股異常波動期間,以及去年熔斷機制「水土不服」期間,由於上市公司股價出現非理性下跌,曾經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等發布「兜底式」增持的倡議。但事後看,並沒有哪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兜底」的新聞出現。

此次A股再現眾多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其一與今年以來市場新股瘋狂發行,股指持續下跌有關。特別是從4月中旬開始,上證指數從3300點附近,幾乎一氣呵成般跌至3000點左右,股指亦兩次掀起3000點「保衛戰」,市場的疲弱由此可見一斑。其二是近幾年來,A股頻現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股份。由於股價持續下跌,質押風險開始顯現,如果不在股價處於稍高的位置穩住,一旦跌至警戒線甚至是平倉線,股價維穩的難度無形中將加大,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從相關上市公司發布「兜底式」增持的效果看,其股價基本上都給出了正面回應。如凱美特氣發布「兜底式」增持公告后,其股價最大漲幅超過17%,這在目前低迷的行情中是難能可貴的;再如奮達科技,其最大漲幅也超過16%。而且,幾乎所有發布「兜底式」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其股價都有所表現,而這,也凸顯出「兜底式」增持的魅力。

但「兜底式」增持也引發了市場關於操縱市場的質疑。由於像凱美特氣等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客觀上與其發布「兜底式」增持公告密切相關,因此涉嫌「以其他手段操縱市場」,而這正是現行《證券法》所禁止的行為。

儘管多家上市公司因「兜底式」增持,其股價出現上漲,但如果說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顯然是勉為其難的。即使因為「兜底式」增持上市公司股價不再下跌了,那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與其投資價值提升毫無關係。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由其業績、成長性等所決定,不是一個「兜底式」增持的倡議就能決定或提升的。

事實上,A股上市公司提振股價的方法有多種,比如上市公司啟動資產重組,其股價往往會出現上漲,而市場上亦頻頻出現重組失敗或終止的案例,此時股價又出現下跌。如果說此前的上漲是提升投資價值的話,那麼此後的下跌又該作何解釋呢?還有諸如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股價往往會有所反應,特別是,眾多績差股、虧損股也實施高送轉,難道說其投資價值也提升了?

筆者以為,無論是「兜底式」重組,還是啟動資產重組、推出高送轉方案,股價出現異動,與投資價值無關,而與市場的投機性相關。這才是問題的本質。近期A股頻現「兜底式」增持,是市場「羊群效應」的一種表現,是上市公司跟風的一種結果,更是上市公司的一場「秀」,與提升投資價值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黃湘源:以忽悠為能事不靠譜

「兜底增持」火了沒幾天就熄了火,與其說是審美疲勞,不如說信任危機。人們終於發現,「同志們,跟我沖啊!」,跟「同志們,給我沖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大股東增持,一般被視為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有信心的表示。在發生股權之爭,或者公司股價出現異常波動,只要大股東出面增持,也就不難對穩定和提升公司股價起到一定的利好作用。而對於一些推行了員工持股制度的公司來說,在公司股價發生異常波動的時候,員工和大股東一起挺身而出,為維護公司形象而戰,這當然也是順理成章的。在2015年整個股市發生異常波動的時候,不少上市公司的員工跟大股東和公司高管一起實施了增持行為。其中,不乏大股東以承諾賠償損失的方式為員工參與增持進行兜底的身影。

不過,現在的兜底增持,其最大的特點卻並不是大股東甚至公司高管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恰恰相反,他們自己並不增持,甚至根本就不想增持,卻並不影響他們去號召員工增持。我們之所以說兜底增持不靠譜,其最大的不靠譜,也正在於此。大股東和高管嘴上所說的對公司前途有信心,如果是真的,他們自己為什麼不帶頭增持呢?儘管如此,由於有了一個「兜底」承諾,也就不難讓不明真相的員工動心。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賺了歸自己,虧了由公司兜底,何樂而不為呢?其實,大股東們並不是不知道,員工增持的實際力量充其量也是非常有限的。但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他們能買入多少公司的股票,而是給市場造成一種積極的影響。

大股東目前之所以寧願選擇兜底增持,也不去帶頭增持,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有關統計顯示,近期宣稱「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近半數都存在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股權處於質押狀態或正在實行定增的情形。這不妨也可以說是導致兜底增持不靠譜的根本原因。就股權質押而言,一旦其股價持續下跌,這些大股東質押股權將最先面臨逼近平倉線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制止股價繼續下跌,則必須及時籌措資金或者追加保證金,否則,大股東勢將無法面對敞口越來越放大的風險。以東方金鈺為例,截至公告日,東方金鈺控股股東興龍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瑞麗金澤共質押公司股票7.27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高達97.07%。在近期公司股價下挫、質押風險顯露的時間當口,雖然實際控制人做出了兜底承諾,但能否兌現自然也就需要打一個問號了。定增的情形,也是這樣。如果聽任股價倒掛,則定增勢必將難以為繼。

「兜底增持」正好發生在減持新規「發威」之時,有觀點認為,這不無可能也將會是大股東對減持新規的應對策略之一,也是兜底增持怎麼說也無法令人感到靠譜的原因之一。2017年以來A股市場頻現的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斷崖式減持現象,來勢兇猛,不僅導致上市公司股價承壓,波及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更放大了整個市場的風險。在新規對減持套上緊箍咒的情況下,大股東大唱「兜底增持」的高調,不排除是有意通過員工增持來穩定股價,以便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在不露聲色的情況下來完成減持。

當股價持續非理性下跌,大股東無力增持自家股票,乃至無力補充質押物或現金,都不得不選擇「兜底增持」作為應對策略,其根本目的雖說是為了穩定股價。然而,「兜底增持」並不等於股價的保險箱。事實上,由於公司基本面的各不相同,加上大盤走勢的身不由己,「兜底增持」反映在股價表現上的真實效果卻未必有可能盡如人意。

人們不禁要問,「兜底增持」如此以忽悠為能事,如此的不靠譜,憑什麼取信於人,取信於市場?而我們的監管者對不靠譜的「兜底增持」,又為什麼不能以維護投資者利益為重,予以嚴加監管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