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成熟的標誌,就是懂得邊界

「哎,我們兄弟姐妹一大群,父輩也有好多人在,就因為我是我們這一輩的大姐,就把弟弟妹妹們找工作和照顧奶奶的責任全部給我了,而弟弟妹妹和奶奶居然也認為這很合理……」

朋友坐在我面前邊喝咖啡邊嘆口氣,沒什麼激動的情緒,我卻能感受到她喉頭上涌動著卻克制著什麼。

她看向我,「如果是你的話,會拒絕嗎?」

我想了下,說,「如果是我,我應該會罵人。」

她抬眼看我,眼光里有點驚喜,還帶點驚訝,「這樣會被說成不孝順的。」

我嘆口氣,「孝順不代表要對不合理的事情無限忍讓啊,你這樣跟那個被爸媽逼著給弟弟們買房子討老婆還債的姐姐有什麼區別?」

雖然這事有問題的一定是她的家人,但她也做錯了一件事。

如果是我,寧願被罵不孝順,也不會接這個完全不合理也超越界限的「責任」,要說責任,誰都少不了。我還不想自己人生被莫名其妙扣上的「理所當然」毀了。

我想起弗洛伊德說過,一個人必須學會合理的、或象徵性地表達他的攻擊性,否則他就會出心理問題。而攻擊性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守住自己的邊界,和別人劃開界限。

沒原則,沒界限,不尊重自己,又怎麼能讓別人來尊重你?

我們為什麼常在人際關係里失望

我們身邊總有些讓人不太舒服的人。

比如非親非故卻來評頭論足你是否婚嫁,何時生兒子;比如只因與你認識就總拜託你「幫忙」做個什麼;比如作為父母總是過多干涉孩子的學習,工作選擇,哪怕孩子已經成年;還有以為是好朋友來你家就進門不脫鞋不幹活當成自己家一般,等等等等。

這類人就是人際邊界不清,越了界,侵犯到了我們。

當然我們自己也可能常常越界,要求伴侶無條件愛自己為自己做什麼,去過多干涉好朋友的感情生活,會擔憂別人的人生提過多的建議.....

人際界線不清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當你產生某種想法、出現某種情緒變化、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錯的,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他顯然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去了,他以為你和他是一樣的人,發現你和他實際上不一樣,他就認為你錯了。

要是你倆關係再近些,他又很關心你,希望你別犯錯誤,於是就必須來糾正你。他覺得自己要對你負責,他是為你好,他想拯救你。

想想一個人為你做了許多你並不想要的事,卻還總是把「都是為你好」掛在嘴邊,是不是很熟悉?父母,愛人就是這樣對我們的。

是不是很反感?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在,應該都談不上喜歡吧?我么,更是極端一些了,討厭並抵觸這樣的越界。

可反過來,我們討厭也抵觸的,往往也正是我們自己沒有守好這個邊界吧。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在人際關係里感到失望。對他人失望,也對自己失望。

有一些我自己或身邊人犯過的錯,分享一下。

換位思考過多

前陣子寫過一篇文章主動談錢的人,才是聰明人,裡面講到共情社交和功利社交。

我們常常會要求共情的朋友去做滿足我們「功利性需求」的事(比如幫忙設計個logo啦,幫忙寫歌文章啦,幫忙投個票啦),當被拒絕時就會覺得憤懣、傷心、失望。

「我們是朋友啊」「我是你親戚呀」這類的不解和埋怨頻頻而起。這是一類共情太多多沒有邊界感,我們應該都比較能體會。

還有一類共情太多是過度的換位思考,跟非親非故的人談感情太多。比如上面提到的,別人求你幫忙,你過多地考慮其他人的難處和緊急,勉強應承下來。再比如職場上司過於考慮員工們的情緒,過多關注他們的心理活動。

我之前就是那種經常會覺得對不起員工的人,哎呀他們加班啦那我得給大家買夜宵呀送大家回家呀,他們生病啦我比他們媽媽還關心。

可我後來看到一本講管理心理學的書,裡面把管理者分為兩種類型:任務型和情感型。

任務型的領導比較「冷」,只關心團隊的工作效率,不關心成員的情感活動,而情感型的領導側重於協調人際關係,關心成員的情感活動,擅長於製造氣氛。從某種意義上講,情感型的領導是人際界線不清的。他們常常過分熱心,婆婆媽媽,愛管閑事,操心太多,還自以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並不利於團隊的進步和成長。

(好吧,我很汗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