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創立不到四年,估值近千億,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是三大股東,這家公司即將上市,卻有不小質疑

成立三年多,估值上千億,這家馬上登陸港交所上市的企業靠的是什麼?

/

2013年,當陳勁受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眾安」)董事長歐亞平之邀離開中信銀行去眾安保險上班之前,他先去見了這家公司的三個大股東——即著名的「三馬」: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和騰訊集團董事長馬化騰。三位大佬在各自的江湖如同教父一般的存在,而把三人聚在一起的則是這個人——歐亞平。2013年10月,眾安保險大股東歐亞平聯合「三馬」創立了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而陳勁則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一任首席執行官。

眾安的實際控制人是董事長歐亞平,是一位低調神秘的富商,在深圳和香港資本圈聲望頗高。據媒體報道,他的朋友圈包括馬雲、馬化騰、吳鷹、許家印以及李嘉誠、李兆基家族。目前,歐亞平通過其所控制的三家公司持有眾安保險股份達到20.23%,螞蟻金服、騰訊、平安則分別占股16.04%、12.09%、12.09%。

在公司成立不到四年內,眾安保險的估值已經近千億元,並於近日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我是初來,向老闆報道。」這是陳勁見到「三馬」時,對他們說的第一句話。「他們對我的回答卻是,在互聯網企業沒有老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

「三馬」並沒有開玩笑。此後的眾安,在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速度上更像互聯網公司:與螞蟻金服、小米手機、滴滴出行等互聯網新貴企業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眾安」)深度合作,邊界不斷外擴;用科技打造連接保險生態鏈,並向外輸出平台解決方案。

「我們要做的是去中心化的連接,並從一個立體的維度去重塑大家對保險的認知,圍繞場景,做有溫度的保險。」陳勁曾在接受《企業家》專訪時說。眾安保險業務流程全程在線,全國均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承保和理賠服務,而小額碎片化的險種讓這家公司的用戶數與保費得已快速增長。

截止2016年底,眾安保險累計銷售逾70億份保單,服務逾4.92億名客戶,2016年總保費34億元。雖然這個數字對於傳統大型保險公司每年千億保費的收入來說還不到零頭,但是已經遠超同行業的其它互聯網保險公司。

就是這樣一家保險+科技公司,在近日宣布香港IPO上市時,還是受到了不小的質疑。這種質疑來自:公司增速逐年下滑;過份依賴大股東資源;政策不確定;核心險種推進緩慢等等,這些讓外界質疑這家公司的千億估值是否過高?

上市之惑

「眾安不會再融資,2017年可能會直接上市。」這是陳勁在2016年初接受《企業家》雜誌採訪時說過的話。當時記者認為對於一家僅僅成立三年的創業公司,談今後不再融資,似乎過早。

2017年6月末,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事實證明,陳勁並沒有誇大其詞。

早在2015年6月,成立不到兩年的眾安,就獲得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投資財團約9.34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一度估值為80億美元。眾安披露的招股書中顯示,此次眾安IPO估值原則上不低於90億美元,約合610億人民幣左右。業內有媒體報道這家公司估值將超過千億元。如果,眾安IPO後市值達千億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最大的成立近30年的房地產公司萬科最新市值1056億元。

從眾安的財報數據來看,保費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4年到2016年,眾安的保費收入分別為7.94億元、22.83億元、34億元。但凈利潤卻在2016年大幅下滑。2014年眾安實現了3698萬凈的利潤,2015年增長至4426萬,2016年大幅下跌為937萬的凈利潤。陳勁曾在眾安2016年一季度財報出現大幅虧損時,對外界表示:「眾安成立以來綜合成本一直超過100%,這也代表著業務本身是虧損的,前兩年盈利來自於投資收益。而出現該狀況主要源於互聯網業態發展初期的巨額前期投入以及市場波動行情帶來的投資收益下滑。」

業績下滑嚴重,成立不到四年就IPO,讓眾安的上市之路頗具非議。2016年、2017年對於金融市場來說不確定因素太多。2017年,金融業監管趨嚴,金融領域繼續降桿扛,資產荒轉向資金荒。就連一度被看好,今年上市呼聲最高的陸金所,也選擇了暫避鋒芒。2016年6月就傳出陸金所暫緩上市進程的消息,2017年6月16日,在平安2016年股東大會上,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執行官姚波表示,旗下子公司陸金所和平安證券的上市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過程中,會根據資本市場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上市。

那麼眾安為何選擇這一時機上市?港交所對接全球市場,美股市場經過兩年沉浮已經抬頭,川普當選后,造成的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得到緩解,眾安立足市場只要講好故事,說明未來的可持續營利能力,靠股東層面善長全球資本運作的殿堂級高手摩根大通、平安,選擇港股上市順利成章。

上市會為企業帶來兩大直接好處:打通融資渠道和品牌價值提升。有「三馬」的背景和神密大股東的光環,眾安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顯然並不需要在品牌與影響力上太過擔憂。那麼,眾安可能需要的是讓企業走得更遠的現金流。

2013年9月份拿到牌照后,眾安就圍繞阿里巴巴生態電子交易過程當中產生的風險推出了退運險產品,雖然,退運險一份保單隻有幾毛錢或者1塊錢,卻是眾安的最重要保費收入之一。在眾安2016年財報中,其他險種的保費收入依然排在最前列,為13.37億元,約佔了2016年總保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其他險種主要為退運險。在眾安的財報中還可以看到,過去三年其向螞蟻金服支付的技術服務費分別為2280萬元、30470萬元和43770萬元。過分依靠大股東阿里巴巴的生態圈一直是這家公司的特點,這為眾安成立之初帶來了快速的發展和客源、保單,但同時也制約了這家公司的發展。

2015年,眾安和平安保險合作推出保驫車險,其中眾安主要負責銷售及產品研發,而平安負責理賠和服務。據了解,眾安與平安合作的車險保費收入眾安和平安的分成比例或為3:7。

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陳勁曾這樣回答:「我們沒有時間來想這個問題。眾安從股東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業務模式、創新和管理。」

在眾安成立一周年時,馬雲來到眾安,當時陳勁就問他:「你為什麼能夠做成這樣?」

馬雲說:「我有兩點跟大家不同,一個是我看東西的角度跟他們不同,第二點我比他們看問題更深一點。」

近四年來,眾安也把未來的發展看得更加深入。

眾安對於「三馬」來說意味著什麼?目前,馬明哲、馬雲、馬化騰都已經布局了保險+科技產業。眾安更像三馬在擁有共同信任的中間人撮合下對於互聯網保險的一次試水。眾安的成功,為體制外(當然這種體制外對於騰訊和阿里的意義是跨行業與平台)創新提供了樣版,同時又提供了資源整合的平台。「三馬」作為重要股東都有自己投資的保險公司及相應的牌照,眾安「玉秀於林」,必須有自己獨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與傳統金融融合

一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屬於誰,對業務、戰略、模式甚至文化影響都是很大的。眾安是眾多文化的融合,眾安的高管層大多來自平安集團、阿里、騰訊,而陳勁作為職業經理人則來自傳統的金融機構。

陳勁的微信名為「鋼鐵俠陳勁」,和很多傳統金融機構出來的高管不同,他思維活躍,為人溫和,因為英文名叫Jeff,眾安人私底下都叫他「大姐夫」。他經常閱覽各種書籍,像個老男孩一樣,對外界充滿好奇。當有人問眾安的模式時,他很少侃侃而談,而是先問對方,你怎麼理解這家公司。然後,才會根據對方的回答做評價與探討。

眾安的CTO姜興、眾安消費金融事業部負責人林津、眾安車險事業部負責人宋玄壁等都來自阿里,這些人在採訪中無一不表示,在眾安比在阿里壓力要大。

林津在眾安有個外號叫「撲克臉」,他來眾安之前是阿里的高管,「其實我以前不這樣,阿里很多東西都很成熟,業務也上了軌道。來到眾安每天壓力都比較大,就想著怎麼把這塊業務做好,一陷入深度思考的狀態就面無表情,有時候在家連我丈母娘從面前走過都毫無感覺。」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陳勁和眾安的這些高管一樣都感覺很新鮮。無論是眾安的商業模式、技術創新,還是陳勁從傳統金融領域高管向互聯網保險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轉型。

陳勁曾擔任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總裁,「以前在中信年末的時候,真的是上萬名員工每一個人的薪酬獎金我都盯著一個一個看,就是不認識的員工我也要叫過來問一問。」陳勁說。可是現在,當姜興和他說,「要來眾安可以,所有招人我來做主。」他也會答應,理由很簡單,他覺得姜興比自己更懂技術。

陳勁是眾安的CEO也是總經理,陳勁下設三個副總經理,其中有一個就是CTO,在傳統保險公司如此重視CTO實屬少見,更別提讓CTO直接分管重要業務部門。姜興現在主要負責眾安的健康險、開放平台、3C以及物流四個業務版塊。眾安扁平化管理,在眾安產品經理權利很大,一款產品設計之初,產品經理就可以調動多個業務部門,如技術、風控、核保、核賠、品牌等。

「新經濟時代要求領導更多地扮演教練,而非只是告訴員工怎麼做。」這是眾安創辦三年後,陳勁的感悟。

在眾安內部,陳勁不僅得到了高管的支持,在大股東層面也有更大的支持。陳勁早在二十年前就同大股東歐亞平有交集。陳勁曾在1994年任招行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直到2005年7月,陳勁離開招行系時擔任的是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據悉,早在1994年,招商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歐亞平就投資了招行,並出任該行董事,在2002年招行上市后不久,歐亞平退出董事會。

政策邊緣遊走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這家公司連接了超過180個合作夥伴,搭建了生活消費、消費金融、健康、旅遊、汽車五個生態系統,並在孵化更多生態系統。眾安的業務布局正在努力擺脫更多依賴這兩大股東。在業務層面,車險與健康險、開放平台成為眾安未來發展的最主要的兩個業務。健康險、車險保單單價高,市場需求巨大,而開放平台則給眾安積累了大量中小企業級用戶和數據。

來自眾安的財報顯示,這家公司的健康險2016年保費2.05億元,而在2015年這一數據只有1338萬元。其實,不只是眾安,隨著深化醫療改革的推進,2016年以來,大中型保險公司的健康險都發展迅速。以泰康為例,泰康人壽執行副總裁兼泰康養老董事長李艷華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曾表示,2012年泰康養老商業健康險收入為17.8億元,2015年收入就超過40億元,而在2016年,僅終身重大疾病保險這一項,前三個月的業績就超過了2015年全年。

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健康險保費收入4042.5億元。相比2015年末的2410.47億元增長67.71%,遠超保費收入的27.5%的增速。

相對於健康險和開放平台,眾安的車險一直備受指責。2017年初,保監會發布了針對眾安保險的《處罰決定書》,因通過PC官網、手機官網等自有渠道開展商業車險業務過程中,存在向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返還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的行為,而被罰款人民幣20萬元。《處罰決定書》里提到,時任眾安保險副總經理(分管車險業務)許煒和時任眾安保險車險事業部總經理宋玄壁對上述行為負有直接責任。

車險是眾安盈利的關鍵,連眾安自己內部也承認。但是,眾安車險場景、個性定製等思路受保監會費改限制,推進十分困難。在2016年《企業家》進行採訪時,眾安表示,自己只可以在六個省市作為試點進行車險推廣,而據眾安車險事業部負責人宋玄壁介紹,保監會費改問題需要6〜8年。即便如此,眾安也陸續推出了面對專業司機的車險產品,例如和滴滴代駕合作的人身意外險。

走出投資人依靠,眾安還更多的靠技術,在開放平台方面,眾安連接一切的基因也正在把核心技術作為解決方案推廣到市場。

眾安將自己定位為保險科技公司,通過連接生態系統及應用技術重新定義保險。眾安的上市之路被外界解讀為過於激進,的確這家公司也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外在發展因素,但是其在業務、風控、資本以及管理層面上的創新與突破思維值得借鑒。保險業發展近30年,從無到有,其中也不乏在紅線之外的大膽創新與突破。畢竟,在1980年,如果你提到保險公司,其實只是指人保一家,而現在,民營保險公司已經遍地開花。市場化的競爭會使保險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也會激活保險市場的競爭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