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開展2030-2050年戰爭形態及能力需求研究

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正在開展2030-2050年戰爭形態及能力需求研究,預計將於2017年9月30日之前向陸軍參謀長提交報告。

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提高美國陸軍未來在所有作戰域的作戰能力,包括電磁頻譜和人機交互。陸軍科學委員會將基於技術/能力視角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

(1)預測2030-2050年世界環境對美國陸軍能力及需求的影響,特別是對新興的多域戰作戰概念的影響。

(2)研判2030-2050年間戰爭特徵是否會發生根本改變,驅動改變的因素有哪些,對陸軍的意義何在。

(3)明確陸軍當前需重點發展的能力,需終止的投資項目。

(4)為使陸軍提高2030-2050年的作戰能力,需要解決哪些政策或立法限制(如增加跨域火力射程,進行戰術級賽博空間作戰,部署自主殺傷系統)。

(5)2030-2050年的戰爭形態如何挑戰美軍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

(6)陸軍軍官和士兵需要為2030-2050年間在人口密集城市等環境下作戰進行哪些準備,哪些新興技術和能力能夠在這些作戰環境下發揮決定性作用。

關聯閱讀:

走近科學委員會揭秘美國陸軍優勢的重要動力源

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是陸軍最高級別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其前身是1954年11月成立的「陸軍科學顧問小組」。委員會的宗旨是為美國陸軍部長、參謀長及指揮官等,提供與陸軍相關的科學、技術、製造、採購、後勤、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諮詢和建議,以指導陸軍科研,保持美國陸軍的優勢。

該委員會隸屬陸軍副部長幫辦辦公室。委員由國防部長任命,一般不超過80名,都是相關行業的權威,但任期最多兩屆。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由陸軍部長從委員中任命。所有委員每年都要接受測評,合格者可續任。所有委員沒有任何薪酬,只有項目經費和出差補助。

由於正式委員多為民間科研院所中的科學家,軍人比例較小,近年,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注重從退役將領和陸軍各單位中挑選成員,以使地方科學家和工程師能更好地理解戰場官兵的需求。

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每年召集4次全體會議。通常,委員會在陸軍高級指揮官中廣泛徵詢意見,在發現影響陸軍各大司令部、各作戰單元的突出或普遍問題后,申請研究項目,呈報陸軍部長批准。

具體而言,其研究主要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

美國陸軍部隊參與重大作戰行動后,陸軍科學委員會都會積極調研,總結經驗教訓。如2008年初,陸軍科學委員會成員與參加「伊拉克自由」行動的「鐵馬」旅戰鬥隊各級指揮官座談,詢問共享信息、獲取情報的軟體工具及作戰平台是否好用;與其他單位的聯合是否順暢、高效;在戰場上是否遭遇新挑戰;能否有效調用國家層面的外交、信息、軍事和經濟要素;部隊部署前訓練是否充足等。調研成果被2008年版美陸軍第FM3-0號野戰條令《作戰綱要》吸納。該條令確立了全頻譜行動作戰概念,即同時實施進攻、防禦、穩定或民事支援行動。隨後,美陸軍第FM7-0號野戰條令《全譜作戰訓練》出台,加快了陸軍模塊化、多能化轉型。

在美國陸軍看來,21世紀是一個持續衝突的時代。安全挑戰形式多樣,覆蓋陸、海、空、天、網和電磁頻譜,而且可能從和平競爭發展至全面戰爭。因此,陸軍科學委員會經常立項評估美國陸軍面臨的各類威脅挑戰,如2013年研究氣候變化引起的各種自然災害對陸軍編製、訓練、裝備、作戰等各方面的影響及陸軍的應對措施;2014年全面評估陸軍防空反導系統在電子戰態勢及複雜電子戰環境下如何實行防空反導作戰;2016年測試激光武器對戰鬥車輛生存性的影響,指導研發能夠抵禦高能激光的裝甲及相關防護技術。

近年,陸軍科學委員會大力開展「陸軍科學技術核心能力」「陸軍決定性戰略和遠征機動」「加強遠征軍的韌性和持續作戰能力」「人才管理和下一場訓練革命」「培育陸軍創新文化」等研究,全面支持美國國防部推行「第三次抵消戰略」、實行「全球一體化作戰」、實施「未來部隊計劃」,為美國陸軍保持技術優勢、向「全譜多能」轉型、提升「多域戰」能力、發揮官兵靈活性和創造力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鑒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凈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 虛擬現實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 互聯網+ |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斗 | 智能製造 |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介面
先進武器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 預警機 | 運輸機 | 戰鬥機 | 六代機 | 網路武器 | 激光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 潛航器 |
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路空間戰 | 分散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站 |反衛星
全文收錄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遠望智庫」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著眼科技未來發展,圍繞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安全、知識產權等主題,開展情報挖掘、發展戰略研究、規劃論證、評估評價、項目篩選,以及成果轉化等工作,為管理決策、產業規劃、企業發展、機構投資提供情報、諮詢、培訓等服務,為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